高校德育工作思考

時間:2022-03-09 02:56:58

導語:高校德育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德育工作思考

摘要:在高校教育中,德育教育處在首要位置,它是開展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衡量高校教育成敗的重要指標,德育教育的的落實情況直接關系著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進而關系著國家、民族未來的興衰。本文從德育工作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影響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以及加強高校德育工作的對策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德育工作

在高校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著師資力量薄弱、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嚴重缺乏社會實踐等問題,進而阻礙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進行,其效果比較小。因此,怎樣有效開展德育工作,這是當前高校應當盡快解決的一大難題。

一.德育工作在高校的重要地位

在高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是最基本的前提條件。高校德育教育能夠指導學校整體工作、學生健康發(fā)展,并為其提供保證與動力;同時還能夠加快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建設,推進社會的全面發(fā)展。高校是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傳播、發(fā)展先進思想的重要陣地,擔負著培養(yǎng)高綜合素質水平人才的重任[1]。

二.影響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途徑較單一

主要體現在高校德育教育通常僅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學生輔導員的方式進行,不能滲透到其它各學科的教學中去,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說服教育、榜樣示范的手段,很少采用德育實踐活動、情感上熏陶等方式。

(二)德育經費與師資力量投入不足

德育資金是開展德育教育的物質保障,師資力量是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兩者的缺乏一定會對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產生負面影響。資金投入不足,會導致很多的德育教育活動不能開展,阻礙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步伐。德育師資力量不足,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其一是德育師資隊伍的素質不高,不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實施因材施教,甚至出現打罵、體罰的現象,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二是德育師資隊伍的數量不足,通常是一人身兼很多班的教學,甚至連專業(yè)也不同。

(三)德育工作機制不健全

當前,我國高校德育工作的激勵、評估、合力機制并不健全,教師對德育工作的認識不足、熱情不高,不能對學生的德育進行合理評估,學校與家庭間缺乏溝通,德育步伐不一致,甚至與社會出現脫節(jié)的現象,不能協調統(tǒng)一,使德育教育的成效較低。

(四)德育教學忽視差異和形象

大多數學校仍然進行共性教育,忽略了學生生活背景、思維方式、性格等個體的差異。應該大力鼓勵教師依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采用社會實踐、實物圖標等多種手段進行有差別的道德教學。

(五)不健康媒體內容產生的負面作用

電視、網絡媒體對學生影很大,比如現在流行的各種真人秀類節(jié)目,雖然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快樂的平臺,但是也在無形之中給學生灌輸了拜金主義、追求刺激等不良的道德觀和人生觀,可能會使學生誤入歧途。而網絡環(huán)境也對學校的德育工作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面對大量的網絡信息,學生們還不能很好地分辨,從而影響他們的道德觀念[2]。

三.加強高校德育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實踐,讓德育工作“活”起來

高校德育工作應當將品德評價、實踐鍛煉、情感陶冶等方法綜合起來,促進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在德育教育中,應當將教育者和學生的單向關系轉化成以學生為主體的關系。充分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例如對于社會焦點或者較為敏感的話題,應當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從各個角度讓學生展開辯論,以便旁觀者、參與者均能夠從辯論中得到某些啟示;促進學生對道德問題進行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思維能力,師生在對話時應當處于平等的狀態(tài),以便進行思想的交流;此外,還應當開展實踐活動,建立各種的德育教育基地,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的志愿者活動、公益活動,并利用社會調查、社區(qū)訪問等形式來加深學生對社會與道德的了解。

(二)通過校園活動,讓德育“效”起來

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學生“發(fā)奮成才”,教師“愛崗愛生”,科研人員“實事求是”,行政干部“一身正氣”,在校園中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同時,根據大學生心理、年齡等的基本特點,開展各種的文化活動,讓大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起來,在文化活動中融入德育教育,提高德育的藝術性、科學性,并充分體現德育教育的滲透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

(三)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

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與我國的重視顯性教育不同,很多國家重視的是“隱性教育”。美、法等國家非常注重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中,比如在發(fā)育教學中在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外,還培養(yǎng)學生對民族語言的熱愛;生物課程教學中,融入了尊重生命、幫助弱者等等。而我國將德育教育和專業(yè)教學分裂開來,嚴重影響了德育教育的效率。所以,應當充分借鑒國外高校德育工作中“滲透作用”等的教學方法。

(四)學校、社會、家庭應當共同努力優(yōu)化德育環(huán)境

周圍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人在無意識中接受了教育。所以,高校德育工作應當將依托大學生生活環(huán)境,對德育環(huán)境(社會、家庭、學校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讓三者建立起統(tǒng)一的教學合力與合作機制。社會德育主要是建設德育的大環(huán)境,為大學生的情感體驗、道德認知提供良好的氛圍;家庭德育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道德修養(yǎng)與行為習慣。家庭、社會、學校這三方德育力量齊抓共管,促進大學生德育的健康發(fā)展[3]。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德育工作離不開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德育活動、離不開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主導作用、離不開符合時展的德育教育方法與內容,它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應當對德育工作的條件、環(huán)境以及影響因素進行良好的組織、管理,并將學校、家庭、社會三者形成合力,一起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實現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為社會培養(yǎng)出高素質水平的人才。

作者:宋靜 單位:南陽醫(yī)專

參考文獻:

[1]原凌雪.關于高校德育工作困境的反思[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0:16+24.

[2]李淑慧.高校德育工作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133-134.

[3]余昌海.關于加強大學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13,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