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第二節(jié) 細胞增殖

時間:2022-02-15 10:27:00

導語:高中生物教案-第二節(jié) 細胞增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生物教案-第二節(jié) 細胞增殖

一、知識結構二、教學目的

1.真核細胞的有絲分裂(C:理解)。

2.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細胞周期的概念和特點(B:識記)。

3.無絲分裂方式的過程和特點(A:知道)。

三、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細胞周期的概念和特點。

(2)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

2.教學難點

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各個時期染色體的變化特點。

四、教學建議

本節(jié)教學內容可安排2課時,包括講課和學生實驗。第1課時講述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第2課時做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通過對比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異同,總結有絲分裂的特征。最后,簡述無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概括細胞增殖的意義。講課內容和實驗的內容應有機結合。

本節(jié)教學手段的運用,要考慮到關于細胞增殖知識的特點,可運用自制的剪貼圖、投影片、錄像等手段,體現(xiàn)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連續(xù)變化,把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

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引入,可以講述以下幾點:①多細胞生物一般是由一個細胞(受精卵),經過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最終生長發(fā)育成一個新個體的;②單個細胞和多細胞生物體的生命期都是有限的,多細胞生物體內衰老、死亡細胞的補充,以及生物種族的繁衍,都是以細胞分裂為基礎的;③細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種,本節(jié)主要學習細胞有絲分裂的知識。

在講述細胞周期時,可從分析一個新細胞(子細胞)的誕生開始,分析它的兩種發(fā)展方向:一是隨著生長、分化而成為具有特定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的細胞,直至衰老、死亡;二是保持連續(xù)分裂的能力,通過分裂產生新的子細胞,開始它的新的生命周期,周而復始。受精卵、植物分生組織細胞、動物的一些上皮細胞等就屬于這種具有連續(xù)分裂能力的細胞。分析細胞周期時,要注意分析分裂間期是一個周期的開始,是為分裂期作準備的時期。另外,應讓學生注意,間期要比分裂期的時間長得多,要引起學生對間期的重視。

在分析細胞分裂間期時,要引導學生思考:間期應為分裂期準備什么才能使分裂后的子細胞繼承母細胞的特性?在講述DNA分子復制和有關蛋白質合成時,要聯(lián)系染色質結構的知識。使學生理解這種復制與合成最終表現(xiàn)在染色質細絲的倍增上。每條染色質細絲(將來的染色體)都產生出另外一條跟自己完全一樣的染色質,由于著絲點連在一起,而沒有分開。

在分裂期的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利用剪貼圖顯示各分裂期的主要變化;②注意把核膜、染色體、紡錘絲的行為變化和染色體最終平分復制的知識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理解這些變化的協(xié)調性和合理性;③為了突出染色體的平均分配,可用模型模擬染色體的平分過程;④注意強調兩個子細胞間及子細胞與母細胞間染色體(內部的DNA)的數(shù)目和種類相同;⑤在講述細胞板形成時,要聯(lián)系高爾基體的作用。

在講述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時,可把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全過程圖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觀察對比,歸納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在這里,教師可進一步強調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共同特征,使學生理解這些特征對生物的重要意義。

對無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處理,按教材內容講述即可,不必過多發(fā)揮。

五、參考答案

復習題一、1.(D);2.(C);3.(D);4.(D)。

二、1.染色質、核仁、核膜、中心體等結構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具體的變化是:

染色質復制后的DNA縮短變粗,由染色質成為染色體。

核仁逐漸解體。

核膜逐漸消失。

中心體由一組中心粒變成兩組中心粒,兩組中心粒分別位于兩極,每組中心粒周圍發(fā)射出放射狀星射線,紡錘體形成。

2.這是因為在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所需要的時間大大長于分裂期。

3.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主要特點是全部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梢愿鶕?jù)染色體的這個變化特點找到分裂中期的細胞。

4.全部染色體平均分配到細胞兩極時,是在有絲分裂的后期。由于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因此,全部染色體平均分配到細胞的兩極的行為,可以使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對生物的遺傳有重要意義。

實驗討論題實驗三制作好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的關鍵有以下幾點:(1)剪取洋蔥根尖材料時,應該在洋蔥根尖細胞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躍的時間;(2)解離時,要將根尖細胞殺死,細胞間質被溶解,使細胞容易分離;(3)壓片時,用力的大小要適當,要使根尖被壓平,細胞分散開。

六、參考資料

細胞的增殖周期細胞從前一次分裂結束開始,到下一次分裂結束為止,這樣一個周期叫做細胞增殖周期。

20世紀50年代以前,人們把細胞增殖周期劃分為分裂期和靜止期兩個階段。當時認為分裂期是細胞增殖周期中的主要階段。近年來,由于放射自顯影和細胞化學等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對于細胞增殖過程的動態(tài)研究也日趨深入?,F(xiàn)在了解到,過去一直被忽視的所謂“靜止期”卻是細胞增殖周期中極為關鍵的一個階段,因為與DNA分子復制有關的一系列代謝反應,都是在這個階段進行的。所以現(xiàn)在都把“靜止期”叫做間期。

現(xiàn)在,一般把細胞增殖周期分為兩個階段:間期和分裂期。細胞在前一次分裂結束之后就進入間期,這時就是新的細胞周期的開始。間期一共分為三個分期。間期結束就進入有絲分裂期。根據(jù)目前的認識,整個細胞增殖周期可以分為G1、S、G2、M四個小分期,如下表:

細胞增殖周期中的各個分期,各有其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不同的特點。

(一)G1期的特點G1期是從上次細胞增殖周期完成以后開始的。G1期是一個生長期。在這一時期中主要進行RNA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并且為下階段S期的DNA合成做準備,特別是合成DNA的前身物質、DNA聚合酶和合成DNA所必不可少的其他酶系,以及儲備能量。

(二)S期的特點從G1期進入S期是細胞增殖的關鍵時刻。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DNA分子的復制就是在這個時期進行的。通常只要DNA的合成一開始,細胞增殖活動就會進行下去,直到分成兩個子細胞。

(三)G2期的特點G2期又叫做“有絲分裂準備期”,因為它主要為后面的M期做準備。在G2期中,DNA的合成終止,但是還有RNA和蛋白質的合成,不過其合成量逐漸減少。特別是微管蛋白的合成,為M期紡錘體微管的組裝提供原料。

(四)M期的特點細胞一旦完成了細胞分裂的準備,就進入有絲分裂期。細胞分裂期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為了研究的方便,可以人為地將它分成前、中、后、末四個時期。M期的細胞有極明顯的形態(tài)變化。間期中的染色質(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在M期濃縮成染色體形態(tài)。染色體的形成、復制和移動等活動,保證了將S期復制的兩套DNA分子平均地分到兩個子細胞中去。

有絲分裂過程中兩個重要的細胞器

1.中心粒

中心粒的結構通常是一對互相成直角的圓筒狀小體,直徑0.25μm,長度不定,位于鄰近核模的細胞質中。筒壁由9組大約呈30°傾斜排列的三聯(lián)微管組成,從橫斷面看像一個風車。在一對中心粒的周圍是一團透明的電子密度高的中心粒周圍物質,這個復合物稱為中心體。

中心粒要經過一個復雜的發(fā)育周期,才能達到成熟并且具有微管組織中心的作用。DNA合成前期(G1期)的細胞有一對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到DNA合成期(S期)時,兩個中心粒稍有分離,在距母中心粒的一定距離(約50~60nm)處,與其垂直的方向復制出一個子中心粒。DNA合成后期(G2期)的晚期到有絲分裂期(M期),子中心粒不斷長大,逐漸分離,移到兩極的兩對中心粒形成暈,并且組成紡錘體及星體。到分裂期末期,每個子細胞各獲得一對中心粒──一個母中心粒和一個子中心粒。

2.著絲點

長期以來,著絲粒和著絲點這兩個術語是作為染色體上紡錘體附著區(qū)域的同義語使用的。遺傳學文獻中多用著絲粒一詞,而細胞學家多用著絲點一詞。后來,在電鏡下研究哺乳類染色體超微結構時發(fā)現(xiàn),主縊痕兩側是一對三層結構的特化部位,認為是非染色質性質物質的附加物,稱為著絲點(圖2-10)。在主縊痕區(qū)存在著絲粒,由此把染色體分成二臂。著絲粒的兩側各有一個蛋白質構成的三層的盤狀或球狀結構,稱為著絲點。著絲點與紡錘體的紡錘絲連接,與染色體移動有關。在分裂前期和中期,著絲粒把兩個姐妹染色單體連在一起,到后期兩個染色單體的著絲粒分開,紡錘絲把兩條染色單體拉向兩極。并非有絲分裂各個時期,或各種生物的染色體,都有這種分化的結構。

圖2-10中期染色體上的著絲點

(示著絲點分為內、中、外三層,上面附著有微管)

細胞質分裂廣義說來,有絲分裂應該包括細胞質分裂。但是,也可以把細胞質分裂看做是一個單獨的階段。

大多數(shù)真核生物的細胞質分裂是與核分裂協(xié)調進行的,細胞質分裂起始于中后期。細胞質分裂面一般總是和紡錘體的赤道面一致,其方向約在核分裂中期就已確定。如果在中期時用離心法改變細胞的紡錘體的正常位置,細胞分裂面方向并不隨之改變。但是,如果在中期之前改變紡錘體的位置,細胞質分裂面的方向也就隨著發(fā)生改變。

動物細胞在進行細胞質分裂時,先是在要形成分裂面處的細胞質收縮,環(huán)細胞表面出現(xiàn)一條窄的凹溝,這條溝叫做分裂溝。分裂溝環(huán)繞細胞表面一圈,使細胞呈啞鈴狀。它的形成和細胞膜下方的細胞質微絲有關系。

植物細胞因為有細胞壁,它的分裂方式不同于動物細胞(有花植物的花粉粒的成熟分裂與動物細胞一樣,形成分裂溝),最主要的差別是植物細胞在進行細胞質分裂時,有細胞板的形成。細胞板產生于晚后期或早末期。

無絲分裂關于無絲分裂的問題,長期以來就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無絲分裂不是正常細胞的增殖方式,而是一種異常分裂現(xiàn)象;另一些人則主張無絲分裂是正常細胞的增殖方式之一,主要見于高度分化的細胞,如肝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腎上腺皮質細胞等。

無絲分裂是最早發(fā)現(xiàn)的一種細胞分裂方式,早在1841年就在雞胚的血細胞中看到了。因為分裂時沒有紡錘絲出現(xiàn),所以叫做無絲分裂。又因為這種分裂方式是細胞核和細胞質的直接分裂,所以又叫做直接分裂。

無絲分裂的早期,球形的細胞核和核仁都伸長,然后細胞核進一步伸長呈啞鈴形,中央部分狹細。最后,細胞核分裂,這時細胞質也隨著分裂,并且在滑面型內質網的參與下形成細胞膜。在無絲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沒有染色體的出現(xiàn),當然也就看不到染色體復制的規(guī)律性變化。但是,這并不說明染色質沒有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實際上染色質也要進行復制,并且細胞要增大。當細胞核體積增大一倍時,細胞核就發(fā)生分裂,核中的遺傳物質就分配到子細胞中去。至于核中的遺傳物質DNA是如何分配的,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原核細胞的DNA復制和細胞質分裂原核細胞的分裂包括兩個方面:(1)細胞DNA的復制和分配,使分裂后的子細胞能得到親代細胞的一整套遺傳物質;(2)細胞質分裂,把細胞基本上分成兩等份。

原核細胞的DNA分子是環(huán)狀的,無游離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經過解旋和半保留式復制,形成了兩個一樣的環(huán)狀DNA分子。復制常是由DNA附著在細胞膜上的部位開始(圖2-11)。在DNA分子復制完成之后,便開始了細胞質分裂。當然,在開始分裂之前需要細胞生長,細胞的生長反映了細胞內按比例地合成一定量的結構蛋白酶。

圖2-11細菌細胞DNA的復制和細胞分裂

細胞分裂時,先由一定部位開始。復制好的兩個DNA分子仍與細胞膜相連;隨著連接處的生長,把DNA分子拉開。在細胞中部,細胞膜環(huán)繞細胞發(fā)生內褶,褶中產生了新的壁物質,形成了隔(圖2-12)。隔不斷向中央生長延伸,最后形成了將細胞隔為兩部分的完整的隔。隔縱裂為二,把母細胞分成了大致相等的兩個子細胞。

圖2-12細菌細胞的結構

原核細胞的“染色質體”原核細胞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沒有真正的染色體。原核細胞的擬核主要由DNA大分子組成。例如大腸桿菌的擬核由三種成分組成:DNA約占60%~70%,RNA約占30%,蛋白質(主要是RNA聚合酶)約占1%。原核細胞的DNA大分子有時也叫做“染色質體”或“染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