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史范文

時間:2023-03-18 23:29: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外國文學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外國文學史

篇1

外國文學史試題

課程代碼:00540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1分,共26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古希臘文藝論著《詩學》的作者是

A.柏拉圖 B.蘇格拉底

C.亞里士多德 D.希羅多德

2.賀拉斯關于文學的論文是

A.《理想國》 B.《會飲篇》

C.《詩藝》 D.《歌集》

3.被譽為古希臘“悲劇之父”的詩人是

A.埃斯庫羅斯 B.索??死账?/p>

C.歐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4.16世紀西班牙最的流浪漢小說是

A.《羊泉村》 B.《小癩子》

C.《巨人傳》 D.《堂吉訶德》

5.下列作家中,不屬于“大學才子派”的是

A.約翰·李利 B.馬洛

C.羅伯特·格林 D.托馬斯·莫爾

6.法國古典主義戲劇的創(chuàng)作規(guī)則是

A.“冰山原則” B.“人物再現(xiàn)法”

C.“三一律” D.“心靈辯證法”

7.莫里哀在《偽君子》中塑造的偽善者形象是

A.答丟夫 B.阿巴貢

C.史嘉本 D.奧爾貢

8.法國啟蒙文學中成就的作家是

A.伏爾泰 B.盧梭

C.拉封丹 D.狄德羅

9.《陰謀與愛情》的作者席勒是

A.德國作家 B.法國作家

C.美國作家 D.英國作家

10.歐洲歷史小說的創(chuàng)始人是

A.騷塞 B.柯勒律治

C.司各特 D.華茲華斯

11.法國作家梅里美的代表作是

A.《高龍巴》 B.《卡門》

C.《薩朗波》 D.《情感教育》

12.長篇小說《奧勃洛摩夫》的作者是

A.岡察洛夫 B.奧斯特洛夫斯基

C.涅克拉索夫 D.車爾尼雪夫斯基

13.斯丹達爾的第一部小說是

A.《紅與黑》 B.《巴馬修道院》

C.《阿爾芒斯》 D.《意大利遺事》

14.《雙城記》中的“雙城”指的是

A.倫敦和巴黎 B.倫敦和柏林

C.倫敦和羅馬 D.倫敦和雅典

15.被稱為“短篇小說”的法國作家是

A.左拉 B.莫泊桑

C.都德 D.福樓拜

16.蘇聯(lián)文學“戰(zhàn)壕真實派”的代表作家是

A.法捷耶夫 B.肖洛霍夫

C.邦達列夫 D.阿·托爾斯泰

17.美國作家德萊塞的代表作是

A.《嘉莉妹妹》 B.《永別了,武器》

C.《珍妮姑娘》 D.《美國的悲劇》

18.高爾基早期創(chuàng)作的浪漫主義短篇小說是

A.《切爾卡什》 B.《小市民》

C.《海燕之歌》 D.《伊則吉爾老婆子》

19.后期象征主義名作《海濱墓園》的作者是

A.葉芝 B.布勒東

C.龐德 D.瓦萊里

20.美國意識流小說家福克納的代表作是

A.《尤利西斯》 B.《追憶逝水年華》

C.《喧嘩與騷動》 D.《押沙龍,押沙龍!》

21.印度古代史詩《羅摩衍那》書名的意思是

A.“歷史傳說” B.“偉大的婆羅多族的傳說故事”

C.羅摩和悉多的故事 D.羅摩漫游的故事

22.印度古代文學被稱為“宮廷九寶”之一的作家是

A.沙恭達羅 B.優(yōu)哩婆濕

C.迦梨陀娑 D.豆扇陀

23.《萬葉集》中的名篇《貧窮問答歌》的作者是

A.山上憶良 B.近松門左衛(wèi)門

C.松尾芭蕉 D.井原西鶴

24.《一千零一夜》的重要藝術特點是

A.第一人稱“我”的敘述角度 B.學習英國的諷刺藝術

C.框架式結構全書的方法 D.人物對話富有論辯性

25.希伯來文學中最早出現(xiàn)的獨立成篇的小說是

A.《申命記》 B.《約伯記》

C.《路得記》 D.《以斯帖記》

26.中古波斯作家薩迪的代表作《薔薇園》是

A.詩集 B.散文集

C.歌集 D.故事集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27.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表現(xiàn)有

A.宣揚人性,反對神性神權 B.提倡科學,反對蒙昧主義

C.以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 D.強調(diào)理智對感情的勝利

E.主張統(tǒng)一,反對封建割據(jù)

28.17世紀歐洲文學主要包括

A.教會文學 B.法國古典主義文學

C.騎士文學 D.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

E.巴洛克文學

29.浮士德精神主要包括

A.自強不息 B.積極進取

C.勇于探索 D.懷疑一切

E.否定一切

30.下列屬于荒誕派戲劇代表作家的有

A.克洛德·西蒙 B.貝克特

C.羅伯一格里耶 D.尤奈斯庫

E.加西亞·馬爾克斯

31.左拉描寫工人生活的長篇小說有

A.《小酒店》 B.《萌芽》

C.《娜娜》 D.《崩潰》

E.《金錢》

32.集中反映川端康成創(chuàng)作美學特征的作品有

A.《浮云》 B.《雪國》

C.《千只鶴》 D.《古都》

E.《舞姬》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3.市民文學

34.唯美主義

35.“復調(diào)小說”

36.新小說派

37.《雅歌》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8.簡述《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對照”原則的運用。

39.簡述《玩偶之家》的藝術特色。

40.簡析《戈丹》中的何利形象。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篇2

【關鍵詞】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

眾所周知,高中的語文教育在我國現(xiàn)代教育階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高中語文中,也包含了豐富的優(yōu)秀的外國文學作品,學習這些文學作品成為學生了解外國文學的一個媒介。在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的是賞析外國優(yōu)秀作家以及他們的文學作品。

1.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的外國文學學習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都需要教師等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這個問題。該篇文章主要是根據(jù)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在外國文學作品教授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概述,淺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的改進之法和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一些個人見解,希望對于高中語文的外國文學作品的教授能夠提供幫助。

1.1作品的選擇沒有體現(xiàn)出文學史的整體性

從當前高中語文的國外文學選材來看,并沒有將文學發(fā)展的整體性考慮進去,只是單純的截取某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學生無法深切的了解外國文學發(fā)展的歷史,而且并沒有對外國文學進行流派區(qū)分,所涉及的作家及代表作品也比較少,這樣來看顯得很不合理。高中的語文教材對于選入的文學作品主要是依據(jù)專題來編排,即使選入了巴爾扎克、屠格涅夫以及托爾斯泰等人的作品,因為編排地很散,所以并不能體現(xiàn)出外國文學發(fā)展的整體性。

1.2教師外國文學素養(yǎng)有所欠缺

很多時候,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很少有再進行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對于西方的哲學論著、美學史的學習也很缺乏。長此以往,教師對外國文學的閱讀量下降,導致自身的外國文學素養(yǎng)下降,在課堂中不能很好的給學生講解外國文學,無法帶動學生學習外國文學的激情,這種現(xiàn)象在目前的高中語文的外國文學教授過程中很常見,也是當前教學改革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1.3學生的學習動機失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興趣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這樣不會有很好的收獲的,只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和敷衍了事,從而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有不少家長認為讀課外書就是讀閑書,是不認真學的表現(xiàn),就會很排斥學生去閱讀課外書,在學生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情況下,這樣會打擊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積極主動性。

2.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的改善策略

2.1外國作品的講解要有取有舍

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的選入量很大,在文章編排方便,也很集中,對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目標,靈活的掌握上課順序,在對文章講解的時候應當講究取舍,對于類似的文章可以合并上課等。例如,在高中語文一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的教材中,總共入學了三篇外國文學作品,分別是《偉大的悲劇》《荒島余生》以及《真正的英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根據(jù)教學大綱中的要求對前兩篇文章進行重點、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充分地認識到外國先賢所表現(xiàn)出來地偉大的愛國精神,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鼓舞學生學習和熱情、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情感共鳴,這樣對于學生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有幫助,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因此而提高。

2.2提升教師的外國文學素養(yǎng)

語文是很具有人文精神的一門課程,也是最能影響人道德品質(zhì)的一門學科。作為一名語文課的授課課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以及對外國文學作品的掌握程度,對要講授的課程應熟記理解透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掌握外國文學作品的語言運用規(guī)律,加深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理解,更好的把握整篇文章或者一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加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情,不讓學生感到枯燥。

2.3調(diào)整學生學習動機,鼓勵自主學習

通常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實施一些適當?shù)莫剳褪侄蝸韺W生的學習動機進行調(diào)整,讓學生的學習動機從避免失敗上升到獲得成功,鞏固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擁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促進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正確的學習動機是學生能否學好外國文學作品的必要條件之一,也可以從中看出學生的學習是否穩(wěn)定。其實,不論我外國的文學作品還是中國的文學作品,從其發(fā)展的本質(zhì)來看,其核心都是人為書寫。因此,在學習外國文學作品時,學生應當降低學習動機中出現(xiàn)的功利性,要更多的去體會認為主義精神,這樣才是一個學習外國文學作品的良好態(tài)度。教師應當讓學生認識到外國文學作品所包含的實際價值,例如精神品質(zhì)等,以此促進學生更加積極熱情地投入文學學習之中,進一步地提高外國文學素養(yǎng)。

2.4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式

實踐出真知,而對教學改革的正確的認識與實踐對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發(fā)展也具有促進作用。高中語文的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理念需要更新,這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這種正確的教育意識能夠引導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方向,影響我國的當前的素質(zhì)教育改革。新型的教育理念與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世界教育的發(fā)展密切相關。教師對于學生學習外國文學作品的重要性與我國社會對教育發(fā)展蘊含的人才培養(yǎng)的觀念應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時代在進步,教育觀念也該時時更新。在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教授過程中經(jīng)常會采用一些死記硬背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的教學模式不適用于外國文學作品教學,所以需要采用其他的方式教授。

【結語】

總而言之,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逐漸增加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的比重,雖然目前在面對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這要求教師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適當?shù)赝卣怪v解外國文學作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彌補不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學習來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調(diào)整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能夠以全身心的熱情投入到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中,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洪健霏.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策略探討【J】.才智,2015(11)

篇3

關鍵詞:外國文學 創(chuàng)新式教學 途徑和方法

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至于外國文學,涵蓋歐洲文學和美國文學,亞洲,非洲文學,內(nèi)容,必須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內(nèi)在要求,進行全面的創(chuàng)新教學。

一、高職高專外國文學課程教學的創(chuàng)新要求

(一)教學目標要求

高職高專外國文學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掌握各國文學經(jīng)典,認識其發(fā)展歷史,開拓文學視野,增強文學素養(yǎng)。學生在受教的過程中,不僅是知識的積累過程,也是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的過程。只有掌握了堅實的知識基礎,又能利用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和開發(fā),才是培養(yǎng)學生的終極目標。

(二)教學內(nèi)容要求

第一,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對知識進行消化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基礎知識點。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由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操作實踐能力以及各類的情感因素如情緒、意志、興趣等組成的,是一種綜合能力。而創(chuàng)新是人的本能,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創(chuàng)新史。

第二,只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真正掌握文學發(fā)展演變的規(guī)律。依現(xiàn)代派和后現(xiàn)代派文學而言,在一百多年時間里,各種文學流派一浪接著一浪,從表現(xiàn)主義開始,其后的心理分析主義、意識流、超現(xiàn)實主義、結構主義、魔幻現(xiàn)實主義、黑色幽默、新小說派等等,都各領,令人目不暇接。而每一種文學現(xiàn)象,既有文學作品的招搖過市,又有各種理論觀點眩人眼目。

第三,只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洞察不斷發(fā)展的外國文學,在現(xiàn)有的知識體系上進行探索,從而培養(yǎng)研究能力。

(三)教學方法要求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個很重要之點就是能用超常甚至是反常的觀點或方法去研究問題、思考問題,因此,教學方法本身上的創(chuàng)新不僅教給學生新的方法,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高職高專院校外國文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外國文學創(chuàng)新式教學成功經(jīng)驗分析

外國文學創(chuàng)新式教學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概括如下:

第一,在教學中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啟發(fā)、引導學生。例如使用比較法對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

著名篇章與其他作家作品比較,或者拿到現(xiàn)代語境下進行放大,用新的觀點去解讀、剖析,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

第二,案例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案例教學是運用得較為成功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

不僅使學生直接進入到具體的事實的剖析中,而且生動形象,直觀性強,同時較容易引起學生的討論,活躍思維。

第三,運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教學?,F(xiàn)代技術手段為我們創(chuàng)新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實踐證

明,多媒體教學因其信息量大、直觀性強、知識轉(zhuǎn)換的程序化和科學化等等優(yōu)點,對于開創(chuà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確實是有很大效果的。

(二)外國文學創(chuàng)新式教學中的障礙

中國的高職學生大多接受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高職高專里,許多教師,所謂的講課,是在部署了突破考試的策略。因此,反而成為創(chuàng)新思維,知識覆蓋面,能力的培養(yǎng)的障礙。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途徑,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步驟,是高職高專一貫堅持的原則。教學創(chuàng)新的激勵機制的缺乏,教師評價的主要考核指標是科學的研究和教學的專業(yè)技術職稱的指標,但已基本形成了指標量化的性質(zhì),教學生如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有沒有相應的規(guī)定,更無從考核。

三、外國文學教學培養(yǎng)高職高專人才的原則

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需要有一個堅實的思想基礎,加強學生的思想訓練,學生都必須有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切實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把握外國文學作為一門學科的重點。

外國文學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外國文學作為一門學科。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掌握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演變,闡明其在系統(tǒng)中的知識的性質(zhì),地位,作用機理,找出的起源和不同學校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可以用科學方法進行分析和判斷。同時,還要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

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F(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已經(jīng)給教學提供了一個非常方便的形式和手段,在實際應用中這些技術和手段,做到科學改變,規(guī)范化,程序被改變。為了將科研訓練納入教學,采用適當?shù)难芯坑柧殹?/p>

四、高職高專外國文學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一)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提到的許多作家,特別是一些重要的文學家,思想家。由于思想內(nèi)容和一些是非常復雜的,學生在消化,很難理解。例如,格爾德和托爾斯泰的這兩個偉大的作家,他的思想是復雜的。要真正了解這兩個偉大的作家認為,馬克思的原則,不能正確理解。外國文學在紛繁復雜的文學現(xiàn)象,如何去感受準確的發(fā)展,在未來做出準確的判斷,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手。善于思考,引起,導致想象的,反復無常的,可以激發(fā)靈感。

(二)創(chuàng)新能力的知識吸納培養(yǎng)

1.新視角下對基本知識的判斷吸納培養(yǎng)在基本知識吸納上,要掌握基本要點。外國文學不僅要弄懂重點作家、作品,還要掌握作家、作品在歷史上的地位以及與流派之間的關系和異同點。

2.對新知識、新觀點的判斷吸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離不開對新知識、新觀點的判斷、吸收、消化與理解。教師在傳授這樣的知識、觀點的時候,應能啟發(fā)學生,進行引導,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啟發(fā)學生選擇具體的作家進行研究,判斷其屬于哪一個層次,學生受到這種新觀點的啟發(fā),討論非常熱烈,不僅進一步深化了知識,而且為創(chuàng)新研究開拓了思路。

(三)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踐操作培養(yǎng)

1.教學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這里著重在如下幾點:制作科學合宜的電子課件。要依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制作出結構合理、內(nèi)容豐富的電子課件。要搞好案例教學,以更科學易懂的形式,便于學生接受。要加大網(wǎng)絡的使用程度,通過網(wǎng)絡與學生溝通問題,交流心得。

2.強化科學研究環(huán)節(jié)

加強學生的科學研究訓練。可以區(qū)分不同情況,靈活開展??梢栽谡n堂上設置課題,進行討論,并由教師進行歸納,使學生們隨機地得到科學研究訓練??梢岳孟嚓P的科研活動,組成科學研究小組,集體開展研究。學生科學活動制度必須規(guī)范化、科學化、常態(tài)化,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要做好課題的結項工作,使學生們受到初步的科研鍛煉。

3.情景摸擬等實踐體驗方式外國文學的創(chuàng)新實踐是個較難實行的環(huán)節(jié),但可以采取諸多變通之法。利用學校的相關活動,可以讓學生表演外國戲劇,或者誦讀外國文學的名篇,通過情景摸擬而進行創(chuàng)新。

篇4

[關鍵詞]大學生;外國文學;當代外國文學;古典作品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11 ― 0139 ― 03

新世紀外國文學引進的成績顯著,2001至2010的十年間引進出版了來自約78個國家(地區(qū))的外國文學作品至少兩萬兩千多種,年均出版量超過兩千種,2010年甚至超過四千種。而1949年至1989年的總和不過是12600種,葉水夫先生曾統(tǒng)計過,“1949年至1979年為5600多種,平均每年不到200種,1980至1989年近7000種,平均每年近700種”〔1〕。整個二十世紀總共翻譯出版了三萬多冊外國文學作品,其中能夠辨別國別的書為26143冊?!?〕由此可見新世紀引進出版外國文學數(shù)量之大。

但出版的數(shù)量只是一個前提,文學引進的效果最終要通過讀者的閱讀才能夠?qū)崿F(xiàn)。出版后僅僅存放于倉庫或書架上的圖書,并不能體現(xiàn)其作為文化產(chǎn)品的意義。所以在欣喜于新世紀這樣龐大的引進量的同時,也應當關注這些圖書對讀者產(chǎn)生了多大的影響。全面的讀者閱讀情況很難得到準確的描述,因為性別、職業(yè)、年齡、地區(qū)等因素給讀者閱讀帶來的差異很大,像韓寒、郭敬明這樣在學生中幾乎無人不知的作家,58%以上的建筑行業(yè)農(nóng)民工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3〕。所以本文將只討論大學生的閱讀問題。

一、 新世紀大學生外國文學閱讀的傾向

一般而言,大學生應當是閱讀的主要群體,不過這一群體的外國文學閱讀率和喜愛度不算高。2006年的一項調(diào)研表明,在全國21所一流大學中,40%的學生大學期間沒有閱讀過外國文學作品。〔4〕2014年一項對于江蘇大學生的閱讀調(diào)查表明,在文學閱讀中,最受歡迎的是中國當代文學,占到66.34%,外國文學閱讀為14.54%?!?〕2009年一項針對四川高校學生的調(diào)查顯示,73.5%喜愛中國大陸和港臺文學,歐美和日韓文學喜愛度為20.7%?!?〕一些大學圖書館的借閱數(shù)據(jù)也表明,文學類圖書中借閱量大的是中國小說,外國小說約占到小說類的36%。〔7〕

可以作為佐證的是,文學閱讀面應當最廣的作家群體也不偏愛外國文學。2015年的一項調(diào)研表明,作家群體的外國文學閱讀面占到39%,其中外國經(jīng)典文學和外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比例為23%和16%。特別是80后和90后的作家,他們極少閱讀外國現(xiàn)當代作品,閱讀外國經(jīng)典作品的比例也低于平均數(shù)。〔8〕

也有一些研究結論與此有所差異,2013年針對天津師范大學和鹽城師范學院的一次調(diào)查表明,只有11.8%的學生不喜歡外國文學。不過這項研究的有效問卷只有172份,學生是來自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高級文秘、新聞廣播電視學等文科為主的專業(yè)?!?〕2007年一項以安徽師范大學487份問卷為依據(jù)的調(diào)查表明,有53.39%的學生喜愛世界名著?!?0〕

無法判斷哪一項調(diào)研的結論更為準確,因為院校所在地區(qū)、院校的層次、學生的專業(yè)、男女性別比等因素都會造成結論的差異。所以只能粗略地認為,外國文學在大學生中的喜愛度處于20%―50%之間。

至于哪些外國作家、作品更多被閱讀和喜愛,不同時期和不同對象的調(diào)研結論比較接近。在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的各種大學生閱讀調(diào)研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紅與黑》等書是經(jīng)常被提及的。1996年初,以湖北十多所高校為對象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對大學生影響最大的十部書中,有三部外國文學作品:《簡?愛》、《飄》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同年年底,中國礦業(yè)大學對本校615份問卷的統(tǒng)計表明,大學生最喜愛的十部書中的外國文學作品同樣是這三部?!?2〕1997年,安徽師范大學392份問卷表明,在學生閱讀最多的二十部作品中,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茶花女》、《紅與黑》、《安娜?卡列尼娜》、《牛虻》、《呼嘯山莊》、《尤利西斯》、《罪與罰》、《斯巴達克思》、《三個火》等11部外國作品。〔13〕

到了新世紀,這些作品依然是大學生閱讀最多的作品。2008年,沈陽地區(qū)8所高校的1397份有效問卷顯示,處于學生閱讀過作品前27位的外國作品有7部,它們是第6名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7名的《簡?愛》、第10名的《魯濱遜漂流記》、第14名的《哈利?波特》系列、第17位的《達?芬奇密碼》、第18名的《紅與黑》、第20名的《安娜?卡列尼娜》。〔14〕2009年,湖南省8所高校的學生問卷表明,大學生最喜歡的外國文學依次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飄》、《傲慢與偏見》、《格林童話》、《老人與?!??!?5〕甚至在有的中文系學生中,最受歡迎的依然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飄》、《紅與黑》、《巴黎圣母院》等?!?6〕2014年一項面對十所高校中文專業(yè),有效問卷2014份的調(diào)查情況略有變化,在最喜歡的作品中出現(xiàn)了《百年孤獨》?!?7〕

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等書在“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之讀者最喜愛的圖書”中亦是出現(xiàn)最多的外國文學作品。相比較而言,中國當代文學還有著變化,如2009年有《狼圖騰》、《鬼吹簟罰2011年有《夢里花落知多少》、《明朝那些事兒》。

了解讀者閱讀情況的另一個重要途徑是圖書館的借閱記錄。圖書館的借閱記錄往往比調(diào)查問卷還能夠客觀反映讀者的閱讀傾向。問卷的結果與調(diào)查的方式、問卷的設計有關。學生的選擇可能是出自一種慣性,有的問卷的設計本身是封閉式的,如列出幾十部作品的名字,然后讓學生按要求作答。不同的調(diào)查模式和導向也會造成結果的不同,如“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之讀者最喜愛的圖書”主要是一種價值判斷,“開卷暢銷書榜”更多是一種事實描述。有研究者就注意到了這一差異,一項研究就對比了“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之讀者最喜愛的圖書”和“開卷暢銷書榜”,發(fā)現(xiàn)兩個系統(tǒng)的結論很少重合?!?8〕開卷系統(tǒng)統(tǒng)計出的外國文學暢銷書,基本上是20世紀以來的作品,除了海明威和托爾金等,都是在世作家的作品。

一項以三所大學(985大學1所、211大學1所、地方大學1所)圖書館2003―2012年每年被借閱次數(shù)最多的50種圖書的數(shù)據(jù)為基礎的研究表明,10年N上榜次數(shù)最多的20種圖書中文學類有8種,其中上榜次數(shù)最多(同時也是所有類型上榜次數(shù)最高)的是《平凡的世界》,外國文學有三種:《呼嘯山莊》、《挪威的森林》和《源氏物語》?!?9〕這說明大學生的實際閱讀并不局限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各類童話等。

2015年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的一項研究也印證了這一點,該研究在調(diào)查問卷的基礎上,統(tǒng)計了最受學生歡迎的二十部書2010年以來的借閱情況。其中借閱量最大的是《時間簡史》,為333次。外國文學作品有5部,分別為《追風箏的人》247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79次、《白夜行》186次、《挪威的森林》115次、《教父》87次。《追風箏的人》居所有類型借閱量第二,文學類第一。而且這二十部書,沒有一部是二十世紀之前的作品?!?0〕

二、新世紀大學生外國文學閱讀存在的問題

可見,當前大學生外國文學閱讀至少有兩大問題。一是閱讀缺乏特性和時代性,過于局限于古典作品。二是當代作品的閱讀集中在通俗文學方面,疏于當代嚴肅文學的閱讀。

當然,古典作品作為經(jīng)典常讀常新,大學生對于古典作品的閱讀完全值得肯定。但是,社會畢竟在變化,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文學,古典作品固然偉大,但不可能包羅萬象。大學生的閱讀當然要精讀古典作品,但卻不能止步于古典作品。因為大學生理應是對新知識、新事物最敏感的群體,但卻在外國文學的閱讀上表現(xiàn)出了保守性,停留在中學的閱讀水準,外國文學閱讀面沒有進展,其閱讀類型沒有特點,與大眾的閱讀傾向沒有表現(xiàn)出差異。甚至連在文學問題上最應顯現(xiàn)出專業(yè)性和多元性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也未有質(zhì)的變化。從文學引進的角度看,也就是意味著新世紀以來蓬勃發(fā)展的新作引進沒有對大學生這一最重要的閱讀群體發(fā)生大的影響。

2005年一項研究的結果就突顯出這種停滯與狹隘,該研究調(diào)查了338名大學生閱讀70部中外名著的情況,閱讀最多的前十部中有兩部外國作品:《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閱讀過的人數(shù)分別為257和220。這無疑是兩部優(yōu)秀的作品,但不應當是大學生閱讀最多的作品,而且他們對這兩部書的閱讀絕大多數(shù)是在大學前完成的。相比之下,20世紀后的作品閱讀率很低,如《喧嘩與騷動》為10、《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為27、《百年孤獨》為67。〔21〕

所以和外國文學閱讀率不高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大學生們已讀的外國文學作品中比率高的,基本上是20世紀前的作品。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14年前后,各種調(diào)查中頻繁出現(xiàn)的始終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飄》、《紅與黑》、《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這些作品。有人統(tǒng)計過,二十世紀最受歡迎的作品是《天方夜譚》、《戰(zhàn)爭與和平》、《魯濱遜漂流記》、《安娜卡列尼娜》、《悲慘世界》、《茶花女遺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堂吉訶德》、《簡愛》、《基督山伯爵》?!?2〕21世紀大學生的閱讀如果還是局限于這些作品,可以說是一種缺憾。

不過圖書館的借閱記錄倒是沒有局限于古典作品。這可能是因為大學生對于這古典作品的閱讀有相當一部分不是發(fā)生于大學階段?!哆_?芬奇密碼》、《追風箏的人》等通俗文學中有影響,品質(zhì)高的作品,在大學生中有著較高的閱讀率。

但是無論是在調(diào)查問卷還是在圖書借閱記錄中,都罕見當代國外嚴肅文學作品。盡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在有的調(diào)查中也有著高的閱讀量,但這部書的影響部分來自于上世紀的延續(xù),部分才來自于新世紀上海譯文的全譯本。

現(xiàn)當代的國外嚴肅文學沒有外國古典文學那樣根深蒂固的影響力,也沒有通俗文學那樣的吸引力。不能苛求大眾都去閱讀嚴肅文學,即使在其母國,大多數(shù)嚴肅文學亦是“小眾”的。但嚴肅文學理應是大學生閱讀的類型之一,不過現(xiàn)實并非如此,從各種調(diào)查來看,國外嚴肅文學的閱讀在大學生中相對于上世紀亦沒有質(zhì)的變化。

三、新世紀文學引進與大學生當代外國嚴肅文學閱讀

那么,為什么在大學生群體會出現(xiàn)當代外國嚴肅文學閱讀匱乏的情況呢?這肯定不是因為當代外國嚴肅文學作品的引進沒有得到重視。21世紀外國文學引進不僅量大,而且面廣,主要國家的主要作家?guī)缀醵嫉玫搅艘M出版。

如美國文學方面,在海明威、??思{等經(jīng)典作家之后,重要的作家如索爾?貝婁、托馬斯?品欽、約翰?巴思、多克托羅、菲利普?羅斯、厄普代克、德里羅、科馬克?麥卡錫等都得到了較為全面的引進;更年輕一代的作家,如丹尼斯?約翰遜、理查德?拉索、喬納森?弗蘭岑、理查德?鮑爾斯等人的作品也得到了及時的引進。新作家新作品的引進速度越來越快,獲2015年普利策小說獎的安東尼?多爾的《所有我們看不見的光》2015年8月便由中信出版社推出,而這本書在美國2014年5月才出版。英國文學方面,維?蘇?奈保爾、多麗絲?萊辛、A?S?拜雅特、伊恩?麥克尤恩、石黑一雄、巴里?昂斯沃思、拉什迪等當代著名作家都得到了引進。

那些嚴肅文學獎項,如美國的普利策文學獎和國家圖書獎、英國的布克獎,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日本的芥川獎等,其獲獎作品大多得到了引進。截至2015年,普利策小說獎2000-2015年間產(chǎn)生的15部獲獎作品(2012年空缺),14部已在中國大陸出版。美國國家圖書獎2000-2015年的16部獲獎作品有9部在中國大陸出版。英國布克獎2001-2010年10部獲獎作品,有9部在國內(nèi)出版。法國龔古爾文學獎1999-2010年獲獎的12部作品,有9部在國內(nèi)出版。日本芥川獎1999-2010年獲獎作品有26部,12部已在國內(nèi)出版。

這樣豐富的當代國外嚴肅文學作品資源卻沒有在當代大學生的閱讀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即使是在中文和外國語言文學等專業(yè),相關課程安排都是以文學史為依據(jù)、以經(jīng)典為主,而作品一般都需要經(jīng)過相當長的時間考驗,才能作為經(jīng)典進入文學史。出版機構一般也沒有動力去推廣嚴肅文學作品,像《百年孤獨》、《我的名字叫紅》那樣被大規(guī)模商業(yè)運作的嚴肅文學極少。在學校和出版機構都不重視當代國外嚴肅文學的情況下,學生的閱讀出現(xiàn)短板也就難免。所以無論從文化還是從市場角度,大學生在當代國外嚴肅文學方面的閱讀都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出版機構應當與高校協(xié)作,推動當代國外嚴肅文學閱讀的發(fā)展。

〔參 考 文 獻〕

〔1〕葉水夫.大陸改革開放時期的外文學翻譯工作〔J〕.中國翻譯,1993,(1):4.

〔2〕何輝斌.中國二十世紀外國文學翻譯與評論總貌的量化研究〔J〕.東吳學術,2015,(6):121.

〔3〕楊志君.當代建筑行業(yè)農(nóng)民工文學閱讀調(diào)查〔J〕.文學教育,2015,(1):135.

〔4〕韓瀅.淺析文學經(jīng)典在當今中國高校學生中的接受〔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7,(4):90.

〔5〕金春平.當代大學生的文學閱讀現(xiàn)狀與引導策略〔J〕.中國出版,2014,(5)上:58.

〔6〕王菱等.四川高校學生文學閱讀狀況調(diào)查〔J〕.中華文化論壇,2009,(3):78.

〔7〕劉宇等.閱讀中的冷漠與自覺――當代大學生閱讀傾向調(diào)查〔J〕.中國圖書評論,2013,(4):103.

〔8〕賀仲明.當前中國文學的本土化與西方化問題〔J〕.文藝爭鳴,2015,(6):169-170.

〔9〕唐蕾.大學生閱讀調(diào)查與比較文學學科建設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3,(5):132.

〔10〕葉松慶.兩代大學生閱讀觀調(diào)查研究〔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8,(4):12.

〔11〕佘雙好,等.大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思考〔J〕.青年探索,1996,(3):9.

〔12〕李丕仕,等.讀好書,把書讀好――對大學生課外閱讀的調(diào)查和思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7,(5):62.

〔13〕葉松慶.當代大學生的閑暇閱讀現(xiàn)狀與走向〔J〕.青年探索,1997,(6):31.

〔14〕張嵐,等.大學生經(jīng)典名著閱讀與網(wǎng)絡閱讀透視〔J〕.圖書館論壇,2008,(2):170.

〔15〕唐淑香,等.湖南省大學生課外閱讀調(diào)查與分析〔J〕.圖書館建設,2009,(3):65.

〔16〕祝亞峰,等.中文系學生文學作品閱讀情況調(diào)查及分析報告〔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4):84.

〔17〕賀仲明,等.大學中文系學生文學閱讀調(diào)查〔J〕.東岳論叢,2014,(5):92.

〔18〕馬兵.文學生活視野中的現(xiàn)代文學經(jīng)典的大眾接受及其問題〔J〕.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5,(20).

〔19〕劉宇,等.閱讀中的冷漠與自覺――當代大學生閱讀傾向調(diào)查〔J〕.中國圖書評論,2013,(4):107.

〔20〕喻夢倩,等.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的閱讀推廣探索〔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5,(6):111.

篇5

一、認知詩學理論

認知詩學是綜合了語言學和文學兩者的新課程,從上世紀70年代起,文學探索開始轉(zhuǎn)變方向。認知詩學在探索對象中著眼于研讀,也就是閱讀之人在讀書中發(fā)生的心理、智商、情商的改變;而探索目標也著眼于成效闡釋,企圖表明閱讀者怎樣發(fā)現(xiàn)所讀之書的內(nèi)在含義,也就是說,認知詩學竭力剖析研讀認知機制,且以為依照某特定認知規(guī)則來研讀作品能夠提升讀書成效。此篇文章筆者希望憑借認知詩學的“故事”和“敘事投射”原理,來對文學研習作出認知解析,探索加強大學生文學認知體會的成功路徑,從教育方案的安排著手擴大研究人員的研習成果,且采用集合探索性教學的辦法,使得文學教育方式及方案奠基于認知理論,使之能夠完善傳統(tǒng)理念,探尋出一個令人滿意的國外文學教育新方式。

二、認知詩學在文學敘事上的投射

||29認知詩學經(jīng)歷了二十年來的演變到達第三階段,且已達成共識:認知詩學是以語言學及認知心理學作為根本,清晰地將文學作品研讀作為探索目標?!罢J知詩學就是關于文學作品的研讀”,強調(diào)文學研讀和常規(guī)認知兩者間有聯(lián)系,以促使閱讀之人心智發(fā)生改變的緣由關鍵是研讀里面關于“故事”的認知,不過其中“故事”不全為文學含義里某種文體,它是普遍含義中的敘事,也就是“泛敘事”。[1]“泛敘事”概念以為敘述是人們基礎的言語行為及話語事件,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可以得到體現(xiàn)。文學就是自一個故事至另一個故事作出的投射,是人們基礎認知才能的一個特別反饋及真實存在。文學扎根于人們認知和經(jīng)歷最根本、最廣泛的架構和歷程里面,促使人們可以最先用藝術的方式來互相作用。由此見得,文學認知體系和常規(guī)生活的認知體系是從一個血統(tǒng)里傳承發(fā)展而來的。文學認知才能即常規(guī)認知才能,文學認知是人們基礎認知才能中有益提升人們思考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才能。文學及文學研習并不是毫無用處的,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認知詩學確定了研習的認知功用。文學的認知才能關鍵在于要求大學生運用與之相關的學問、本身的經(jīng)歷及文學文本里面虛擬出來的情境作出互動,以此來領會文本、深度開發(fā)擴展延伸思想里面現(xiàn)有的知識及經(jīng)歷,有效提高研讀體驗和認知才能。[2]所以,文學教育里面需加強探尋文學研讀和常規(guī)認知兩者中有關聯(lián)或是相近的認知方法,激發(fā)大學生的研讀認知樂趣,降低在文學研讀上恐懼情緒,指引其憑借現(xiàn)有的認知體驗,盡全力在認知情境和文本虛擬情境兩者之間構建互動的關系。實踐表明,用認知話題作為重點,依照學習人員的認知水準及認知法則再次編排教育課程內(nèi)容,著重篩選現(xiàn)代及當代文本,尤其是具備人生哲學及與熱門話題結合的文學文本,才能夠指引學生參與到著作的情境當中,與之發(fā)生共鳴與互動,以至提升學生的研讀樂趣和認知才能。

三、認知詩學原理對外國文學教育的建議

(一)以認知話題作為核心安排閱讀教育材料

以前外國文學教育一般都是用“文學史”作課程核心,教課時枯燥乏味地講述歷史環(huán)境、作者生平、文學小說的內(nèi)容概述,嚴重忽略關于小說自身的研讀、領會和剖析。課堂上通過教師講解,學生沒有真正成為令小說與自身結合的載體,心智并沒有完全得到鍛煉提升,而僅僅是一切以筆記為中心,為了對付上課和考試而學習。這樣的教育方式明顯與學生的認知習慣相違背。南京大學王守仁教授于2002年就提出:“應該用創(chuàng)新來改變從前守舊的教育方式,著重于文學文本在傳道授業(yè)里面的核心位置,使學習人員能夠真正體會和領悟文學文本?!蔽膶W教育需要著重凸顯學習人員和文學文本的主體功用,通過指引學習人員自發(fā)高效地研讀來體現(xiàn)這門學科訓練語言基礎的功力和培育人文素質(zhì)的教育目標。事實表明,想要達到這個教育目標,還需幫助學生甩掉文學對生活沒有任何作用的狹隘觀念,以及文學文本是“陽春白雪”、難以領會的恐懼情緒。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是能夠憑借認知詩學的有關理論來幫助大學生在課堂上重新構建文學認知觀的。

(二)“敘事投射”的認知機制對加強文學認知的體驗

認知詩學中有一個原則:相同的認知機制在文學研讀上和別的所有互動,既能將話語情境領會成被投射之作品,也能夠領會成真實情境中的臨界領域。為了達到這樣的情況,就要調(diào)整“跨世界認同”,即:要在不一樣的情境里面采取映射的才能。大學生領會文學作品的歷程也是利用認知和情境(涵蓋作品里面虛擬情境)作出互動的歷程,自“故事”里提高認知。這樣一來,“故事”又怎么引發(fā)學生的心智發(fā)生改變呢?這就要在教學中依托敘事投射講解。敘事投射是“在心智行為里一個故事投射至別的故事,來協(xié)助人們領會別的故事以至于開創(chuàng)出全新的故事”。所以,投射為“故事”作用于認知的一類重要模式。假若課堂上,學生全面運用心智架構來組建故事里的敘事投射,架構就能夠協(xié)助其精確掌握作品含義。運用敘事投射在學生常規(guī)體驗與文學作品情境之間建立起一架看不見的橋梁,讓學生在真實生活中面對的困難也就會被順理成章地解決掉。正如讀到經(jīng)典詩《未選擇的路》的時候,閱讀之人會不知不覺地銜接自己現(xiàn)有的經(jīng)歷(以前遇到的種種艱難選擇)來進行真實情境和作品情境的互動對話,透過粗略的敘事投射練習來提高認知才能。[3]除此之外,對大學生來說,假如碰到未遇到過的敘述方式,現(xiàn)有方式將遭受沖擊,這就需要作出改變,認知才能隨之提升。即透過敘事投射,學生在舊有體驗及故事架構獲得刺激,進而得到新的認知,提升經(jīng)驗儲備。文學研讀中,新認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常見于意識流小說之中,這是由于意識流小說打破就有敘事情節(jié),其敘事方式相較于學生的內(nèi)心期盼不太一樣,故事里面頻頻插入各色人物的心理動作,從前、現(xiàn)在及未來互相糾纏在一起。學生希望理解和遵從這類敘事方式,就一定要調(diào)節(jié)舊有認知,緊緊跟隨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的活動路徑。由此學生的認知就一定要作出變化,這樣認知才能在這類變化沖擊之下隨之有所進步。

(三)開展探討性教育,文學教學方式上朝向認知轉(zhuǎn)向

篇6

每個學生都有需要面對的問題,他們只能自己解決,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文學課程不需要、也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具體的問題,它能做的只是詳盡地解讀作家生命體驗。作家們世上走一遭,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感受,這些感受和問題融入作品之中,化身為幾段故事,或者被渲染成詩行。認真閱讀作品,結合作家的生命歷程做到知人論世,我們的感受和問題就可以在他們那里找到參照,發(fā)生共鳴。要想讓這種生命體驗的比照成型,需要把作品從一些“標簽式”的概念下解放出來,還原人物面臨的具體困境,推想作家感慨的具體生活。比如莎士比亞劇中的哈姆雷特,所有的文學史都給他貼上了“人文主義”和“延宕”的標簽,這些概念都沒錯,但卻不足以讓學生真切地認識哈姆雷特這個人物。大家讀了劇本或聽了故事之后,大都對哈姆雷特不以為然,認為這個劇本沒多大魅力,既不驚心動魄,也不振奮精神。這時,老師用概念解釋概念,說是哈姆雷特的“俄狄浦斯情結”導致了延宕,或者引用片段的臺詞來確證哈姆雷特的人文主義,都沒有太大幫助。老師必須引導學生回到劇本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去,一以貫之,看看哈姆雷特究竟處于何種困境之中。把各種細節(jié)貫通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莎士比亞把哈姆雷特塑造成這樣一個形象:他是現(xiàn)代歐洲基督教的產(chǎn)兒,有著良好的人文主義教養(yǎng),又世故復雜;他忽然被從大學教室里叫了出來,一腳踏進了挪威傳奇的殘忍世界”。血淋林的復仇是他必須完成的任務,而他所受的教養(yǎng)卻遠不能讓他承擔起這項任務,這造成了哈姆雷特靈魂中的裂痕,他必須面對與此相關的一系列的問題,后來他的掙扎和變化都和這個裂痕相關。學生進入哈姆雷特的問題域中,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靈魂深處的劇烈動蕩。盡管學生現(xiàn)實中不會面對哈姆雷特的問題,對哈姆雷特悲劇的深切感受和認識,卻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靈魂歷練。

同樣需要解放的還有杰克•倫敦的《馬丁•伊登》。馬丁•伊登從一個窮苦的煤炭工人成長為著名作家,卻失去了所有歡樂,變得失望、苦悶,以至自殺。教材說作品“生動形象地批判了資產(chǎn)階級社會的腐朽和空虛”,概括得不錯,但也沒有觸及《馬丁•伊登》真正動人的地方。社會腐朽和空虛,他就要自殺嗎?那為什么在更悲慘的下層生活時,他卻干勁十足呢?我們還是需要回到作品中,看看他究竟面對著哪些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馬丁•伊登很小就不得不自己討生活,他強壯,性格堅強,做過小團伙的頭目,也當過礦工、海員,有旺盛的求生存的本能。他在陰郁、沉悶的下層生活中很能混得開,不過這樣的生活不能滿足他的心性,他一直夢想成為一名真誠的作家,有一個溫柔、高雅、善良的妻子,為此不懈努力,這個夢想幾乎就是他生命的寄托。但是當夢想實現(xiàn)之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向往一切都是假象,聲名和高雅之下充斥著腐朽和空虛。寄托,這個世界也就絲毫不值得留戀了。這本小說大體上是杰克•倫敦的自傳,他也經(jīng)歷過同樣的幻滅。但對別人和社會的失望是幻滅和自殺的正當理由嗎?在弄清楚杰克•倫敦和馬丁•伊登面臨的問題之后,我們還需要追問下去,反思他們的問題及其解決方式。他們太寄希望于他人了,或許人們只能在自己身上要求美好和卓越。和哈姆雷特的問題不同,馬丁的生命力和郁悶、夢想和現(xiàn)實之間沖突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體會,明白了馬丁•伊登的道路和局限,他們就有可能更好地處理自己現(xiàn)實中的相關問題。

二.希臘神話中的神人之分

在引導學生把自己和作家連接起來的基礎之上,文學課還有更大的目標,那就是盡量帶領學生超出自我的狹小范圍,進入學術史、乃至人類史上的重要問題之中。思考這些問題,從大的方面來說,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判斷歷史、應對當下社會的各種問題;從小的方面來說,可以幫他們接近僵化概念下歷史的復雜性,對作家、作品有更真切的認識。下面是一個例子,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教材上對希臘神話的概括不是很恰當,引導學生進入這個問題,可以得到對希臘神話和傳統(tǒng)深入些的認識。教材一般把希臘神話最重要的特點歸結為“神人同形同性”,認為希臘的神同人類一樣,有愛,有恨,七情六欲樣樣具備,甚至好嫉妒,愛虛榮,有時在道德上還不如人”,“在某種程度上說,希臘神話更像是人話”。這些神身上洋溢著的活潑人性被周作人稱為“愛美的精神”。從周作人提倡到現(xiàn)在,希臘神話美的人性已經(jīng)陶養(yǎng)了幾代中國人,我們幾乎不再懷疑前輩們“神人同形同性”的概括,神祗們那勃勃的太鮮明、熱烈了,讓我們覺得那就是希臘人自己生命熱情的投影,而忽略了那些強調(diào)神人界限的故事,以為神“同凡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們長生不死,具有無比的法術和智慧,有超乎凡人的力量”。

我們看輕這些不同,以為這不過是些附屬性的特征罷了,但仔細讀來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在希臘神話中同樣重要,代表著古希臘人對人類處境的另一層理解。許多故事中,諸神是暴虐的,而人是神暴虐的對象。這些故事表明“神人同形同性”之下,希臘神話有“神人之分”的另一面,理解了這一面,才能更好地理解希臘的神話和文明。粗粗歸納,這些隱含著神人之分的故事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故事里宗教氣息很濃,人因傲慢慘遭神的報復,恐怖的故事告誡人們敬神,不要逾越人神間的界限。但這些故事不僅是祭司和統(tǒng)治者威脅民眾信仰或服從的引子,它們也是古希臘人對自己生存處境的一種認識,他們清楚地認識到“人類終究無法突破自身的限制”,那些人不能控制的力量或事物化身為神,而智慧正“是從意識到人生命的有限性與不穩(wěn)定性開始的”,也就是從意識到神人之分開始。這種認識是古希臘人思想的底調(diào),希臘賢人們的著名箴言:“勿過度”、“認識你自己”,正是這種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第二類故事寫諸神喜怒無常使得人類多災多難,不過這些故事主要不是譴責他們的殘酷和道德敗壞。面對自然暴力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災難,希臘人充分體味到生命的易逝和脆弱。這種認識幾乎彌漫于所有的希臘神話中,尼采認為希臘人正是因為深刻地意識生存的艱辛、脆弱和痛苦,所有才會有富于人性美的神話。諸神迫使人不可以逾越他的局限,希臘人把人的青春、、健康和美投射到諸神的身上,引導人們?nèi)プ非蠛桶盐债斚律S盈。這是希臘人的偉大創(chuàng)造,不過正如尼采所說,這不是“簡單的、自然發(fā)生的、似乎不可避免的狀態(tài)”,而是“希臘人知道并且感覺到生存的恐怖和可怕”并加以克服的結果,“神人同形同性”有著“神人之分”的根基。第三類故事標示著另一種神人之分。神有全知全能的智慧,是人間正義的賦予者,而人受欲望支配,所知有限,容易變得邪惡。這種區(qū)分在詩人、哲學家、政治家關于人類社會的論述中很重要,畢達哥拉斯和蘇格拉底激烈地批評荷馬、反對神同形同性,把神描述為純粹的正義、、智慧。他們完全拉開了神與人之間的距離,人不可能與神等同,不過經(jīng)過不懈的修持、追求智慧的過程之后,人可以接近神,這種接近對人來說是其所能達到的最高幸福。

這三類故事各有不同的意味,它們所暗含的解釋都構成了古希臘思想的重要部分?!吧袢酥帧焙汀吧袢送酝浴笔羌m結在一起的,正是這種糾結使得希臘神話更復雜、更動人,也更有力量。學生把這個問題追問清楚了,對希臘精神的理解自然就深入一層,也會有助于他們思考諸如人類困境、幸福、智慧等更大的問題。

篇7

    其實應該在肯定經(jīng)濟對文學藝術發(fā)展的決定作用的同時,注重從文化、哲學、宗教、社會心理及科學等諸多環(huán)節(jié)來探討外國文學史的流變,并要特別突出強調(diào)文化因素的作用。西方文學與文化互為依存,密不可分的。西方文化從特質(zhì)上來看屬于酒神文化、太陽神文化。這種文化從源頭上根源于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古希臘先民是個海上“商業(yè)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促使古希臘初民形成了樂觀、自由、活潑、個性解放的性格特征和文化心態(tài)。這種民族心態(tài)表現(xiàn)在文學上,就形成熱愛生活,以人為本,執(zhí)著現(xiàn)世,無視來生,積極進取,勇于追求的文學精神。

    而這種人文精神滋養(yǎng)了整個西方的民族文化,使整個西方文學史始終貫穿著人生價值觀念和人學母題。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了解單一的國別文學發(fā)展的線索、閱讀作品,做一些例行的賞析,而是承擔著教育人、引導人的神圣責任,通過對異域文化在感知世界、認識人生、表達情感、價值取向等方面的學習與比較,從更高層面上感知異域文化,發(fā)展、完善、提高在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基礎上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文化觀。文化和文學本來就是互相滲透、互相依存的兩個重要方面。我們應該強調(diào)文化因素的作用,教會學生在漫長的文學史中去體會文化的傳承,特別注意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與文學融為一體,使學生在學好外國文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其文化素養(yǎng),達到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

    優(yōu)化教學體系,豐富文學史的文化因素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改善教學效果。外國文學囊括了中國以外的全世界所有國家民族的文學,面對這樣浩繁的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處理不好,就很難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就整個外國文學的發(fā)展史而言,古代是起點,近代是重點,現(xiàn)當代是難點。歐洲近代文學成就尤其突出,是重點講授的部分,而現(xiàn)當代文學卻作為選修課來講,顯然不是教學重點。至于東方文學就更不入流了。

    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內(nèi)容往往偏重于西方,并且厚古薄今,遠詳近略。作為專業(yè)基礎課,教學內(nèi)容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系統(tǒng)性,這對學生學習知識,形成技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但如果在教學中忽視現(xiàn)當代重要的研究成果和文學思潮,就會使學生對西方20世紀以來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和現(xiàn)代派文學知之甚少,對新的文本解讀方法也很陌生,影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廣闊學術視閾的形成。因此,在外國文學教學改革研究中,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整體精選和優(yōu)化勢在必行。在講授歐洲近代文學的同時,要增加對20世紀文學的講授。

篇8

華東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本專業(yè)重視基礎教學,因材施教,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為文化教育事業(yè)培養(yǎng)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文人才。

本專業(yè)多年來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就業(yè)情況良好。學生除大量直升或考取研究生外,基本到中高等學校、新聞媒體或政府機關任職。

主要專業(yè)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精讀、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精讀、外國文學作品精讀、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20世紀中國文學進程、文學概論、美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現(xiàn)代漢語通論、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文化通論、經(jīng)典導讀系列等。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9

自考漢語言文學主要考12科,分別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基本原理概論,英語、日語、法語、俄語中任選一門,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一、中國古代文學史二中任選三門,外國文學史,美學,中國文化概論,紅樓夢研究、魯迅研究、20世紀歐美文學史、中國古代文論選讀、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中任選三門。

自考漢語言文學就業(yè)方向:自考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就業(yè)率高,就業(yè)待遇豐厚,學生畢業(yè)后可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工作。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10

關鍵詞:文學經(jīng)典;跨媒介閱讀;圖;像;表;閱讀平臺;

一、閱讀主體——教師引導、學生“悅讀”

將教師這一群體納入閱讀主體,是因為歷來教學相長,況且在數(shù)字化時代,教師的知識權威地位早已被顛覆。從事文學教育的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并使用新型閱讀媒介,分析媒介自身的偏向性。做好引路員和掌舵者的工作。因為經(jīng)典大多具備一個優(yōu)質(zhì)的故事內(nèi)核,更是成為多種媒介平臺爭先恐后加以改編的資源。因此學習經(jīng)典的渠道多樣化。比如莎士比亞的戲劇,除卻舞臺演出,更是成為影視導演的寵兒,幾乎西歐各國都有電影改編,比如《王子復仇記》,兒童動畫版的《獅子王》。就連我國新世紀以來就有馮小剛執(zhí)導的《夜宴》、胡雪樺執(zhí)導的具有西藏風情的《喜馬拉雅王子》。今天人們利用電子設備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甚至可以欣賞到現(xiàn)場價值不菲的英國國家劇院版的《哈姆雷特》。實的《白鹿原》自獲得茅盾文學獎以來,更是被改編為同名秦腔、同名連環(huán)畫、單行本同名話劇、同名電影、同名電視劇。有些改編是在充分理解原著的基礎上對經(jīng)典的互文性解讀,但有一些純粹是以名著為噱頭,本身毫無藝術價值,甚至對于讀者都會引起一種誤讀。面對這種情況,今天的教師的職責不能依舊局限于知識的傳播,而要轉(zhuǎn)向為做媒介資源的偵查員。剔除有害媒介,推介有效媒介,同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的閱讀視聽平臺。另外目前高校所采用的文學史教材基本還是清一色的文字性著作。面對閱讀環(huán)境的變化,教師需要編定圖文并茂、融合視聽資源為一體的教材。這一方面,應向國內(nèi)兒童讀物和中小學教材學習。在《外國文學》教材編訂中,暨南大學的張世君教授做出了一定的突破。她注意學科交叉,在跨學科平臺上整合外國文學史知識體系。探討了外國文學作品與電影、歌劇、美術作品的互文性,拓展和深化了外國文學史教學,改變了外國文學史的資源和知識結構。在體例上,該教材每章、每節(jié)結束都有圖表總結,思維導圖。但由于內(nèi)容只講到馬克吐溫,該教材在高校教學中的普及度不高,輻射面不廣,沒有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在教材編寫的道路上,教學一線的工作者依舊任重而道遠。真正完成閱讀依然要靠學生自身。數(shù)字一代對于識別和使用新型媒介具有天然的嗅覺優(yōu)勢。閱讀內(nèi)容的跨媒介生產(chǎn)已是必然趨勢,從二維到三維、從文字到圖像、從平面到立體,豐富的經(jīng)典世界正在建構。讀者除了利用成熟的媒介平臺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自媒體平臺傳播經(jīng)典。比如鼓勵學生在課程微信群里閱讀打卡,在朋友圈里曬閱讀進度等,都可以讓學生愛上經(jīng)典,并自身承擔起經(jīng)典傳承的重任。

二、閱讀資源——圖文并茂、聲像一體

1.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表現(xiàn)思維過程、發(fā)現(xiàn)不同知識間聯(lián)系和沖突的重要工具?!痹诮虒W設計中,教師可以首先安排學生從閱讀后的簡單的人物關系圖畫起,接著給出自己對于某一問題導向下的思維框架,讓學生補充圖示的詳細信息。之后讓學生自行通過互文性媒介資源的比對繪制小論文思維導圖,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最好通過思維導圖在群中的共享,讓參與者相互提問,解決潛在的問題,使得思維導圖下的論述趨向嚴謹。教師也可在學生思維導圖的共享中也會得到啟發(fā),教學相長、教學互促的目的將得到真正的實現(xiàn)。

2.文學地圖

《外國文學》課程是一門涵蓋除卻中國文學之外的世界所有國家文學的課程。它時間跨度大、地域覆蓋廣、內(nèi)容異常豐富。為了讓學生不畏懼該門課程,繪制世界文學地圖是很有意義的。在某一時段文學史或者某一地域的文學史學習完成后邀請學生繪制文學地圖。比如要求學生繪制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地圖,大多數(shù)學生完成地圖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這兩位巨匠的共同之處,也會在地球的另一端發(fā)現(xiàn)中國的戲劇大師湯顯祖。

3.表格

比起生動感性的“圖”,表格自有它清晰理性的優(yōu)勢。在文學經(jīng)典的教學和閱讀中,表格的引入更是如虎添翼。閱讀本身就是為了信息的獲取,當文字不利于快速、便捷、客觀的輸送信息時,將其轉(zhuǎn)換成表格就成為一種正向選擇。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對于某一個作家的學術研究趨勢的分析,圖表是最好的呈現(xiàn)方式。比如法國作家福樓拜,“學習通”平臺不僅提供了近三十年各類型學術發(fā)展趨勢曲線,還有各頻道檢索量統(tǒng)計表,相關學者統(tǒng)計表,學者機構統(tǒng)計表,核心期刊統(tǒng)計表、基金項目統(tǒng)計表等,在表格的視覺沖擊下,讀者對于是否將其作為閱讀對象將會做出更為理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