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jié)手抄報英語內容范文
時間:2023-04-03 17:46: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慶節(jié)手抄報英語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 中國國慶節(jié)英語介紹 Does National Day on October 1 what's all this about then? On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he first National Committee first time convention, Xu Guang Ping makes a speech saying: "The Ma Xu Lun member asks for leave being able to not come , he asks come to say PRC's be founded, should have National Day , is National Day therefore hoping capital may decide to fix October 1 me". Mao Zedong said we should assume one proposal , being decided by the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suggestion ". Central authority People Government passes "resolution about PRC National Day" on October 2 , 1949, stipulates October 1 every year to be National Day , is and the day declaring that PRC is founded with this day.
2 國慶節(jié)的由來英文中文對照版 Oct.1st is the national day of China.In 1949.Oct.1st,was the first year of the national day of China.At that time,people were very happy,because China has been free ,the war has just stopped.We were the winner!Then every year of this day,people put the national flag out to celebrate.At the capital of China--Peking,there is a lot of people to parade and celebrate in the national day.Everybody was happy and very exciting.It was very lively.Do you want to know and see it? Come and visit us for the national day of China.
中文:
十月一日是中國的國慶節(jié),在1949年十月一日,是中國的第一個國慶節(jié)。在那時候,人們非常高興,因為中國從此自由了,戰(zhàn)爭已經停止了。我們是勝利者!所以每年的這天,人們升起國旗慶祝。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那里很多人們?yōu)槟軕c祝國慶節(jié)而驕傲。每個人都異常的興奮,歡舞雀躍。你想深入了解嗎?來中國參加我們的國慶節(jié)吧!
篇2
一、背誦范文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為英語的學習者來說,通過背誦來熟記一些“公式化的語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專家們認為,背誦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使學習者記住優(yōu)美的語言、詞匯,而且能強化語言輸入,加深學生對所學語法知識的理解,提高詞匯、句型和習慣用語的記憶效果,從而增加語言積累,使其語言輸出規(guī)范化,背誦還能使學習者在原文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文中的詞匯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注意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兩者之間存在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閱讀應該是學習寫作的基礎和源泉。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詞語、句型和篇章結構等知識,從而提高寫作的技巧和技能。另一方面,寫作要求學生用詞準確、造句規(guī)范、文字連貫,表達思想清楚,因此,寫作體現閱讀效果,閱讀也是提高寫作的有效途徑。語言閱讀“輸入”(input)量的不斷擴大,必然意味著語言“輸出”(output)即寫的能力的提高。
三、抓好英語五種基本句型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每天讓學生記憶一定數量的單詞和句型,次日課前讓學生以完成句子的形式進行訓練檢查,在起始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從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的練習入手,要求學生寫出最簡單的短句,為以后的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通過合并、改寫、一句多譯等方式讓學生掌握復雜句式的寫作。
四、明晰寫作過程的四個階段,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1.擬定寫作話題。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擬定各種體裁的寫作題目,在寫作課開始時布置寫作任務,闡明寫作要求及目標。如果是根據圖畫,圖表或提綱寫作,則首先要求學生認真審圖表或提綱,分析其中的細節(jié)或信息,領會命題者的意圖,確定短文的時態(tài)和人稱。
2.寫提綱。指導學生審題后,要求學生圍繞作文的立題和要點,邊構思邊用英語寫出每個段落的主題句,理順邏輯關系,寫出關鍵詞,重要細節(jié)和內容要點。
3.寫初稿。經過審題和列提綱之后,學生開始寫作,指導學生有意識地使用固定句式,關聯詞,將主題句擴展成段落,最后將段落按時完成或邏輯順序連成一體,形成語意基本連貫的初稿。
4.檢查錯誤。學生完成初稿后,教師要指導學生以下幾個方面潤色原文。
(1)要點是否齊全,有無遺漏;
(2)開頭和結尾是否點題,各要點是否清晰,布局是否合理,格式是否正確,內容是否連貫;
(3)有無主謂不一致,人稱,時態(tài),語態(tài),冠詞,連接詞及名詞單復數等語法錯誤;
(4)有無句型,習語及固定搭配方面的錯誤;
(5)有無單詞拼寫,大小寫,標點符號方面的錯誤;
五、創(chuàng)新批改形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可以把每個人的文章中的錯誤集中到一起,板書在黑板上,上課時集中批改文中的錯誤,然后對號入座,訂正自己的錯誤。還有一種做法,就是鼓勵學生走上講臺,把自己的錯誤板書在黑板上,讓其他同學幫助改正。另外教師還可以把好的作文在全班面前展示和朗讀,從構思,謀篇布局到語言運用諸方面充分肯定作文的優(yōu)點,使學生多接觸正面的東西,并要求其他的學生與此對照,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思評價。
六、使用雙解字典,接受英語表達的思維方式。
要求學生盡早使用英漢雙解詞典甚至英英詞典,比較辨別中文含義與英語單詞本身所表達的意思的差異。這看似費時費力的做法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以《朗文詞典》為例,整部詞典成千上萬的詞義全部用2000左右常用詞匯解釋。隨意翻開詞典的任何一頁,找出其中不認識的單詞,然后看后面的英文注釋。要找不認識的單詞,因為在急于知道意思的情況下看注解,印象才深刻。要先學人家怎么表達,再學會自己表達。有的人簡單地認為,只要記了單詞和語法,就可以高興怎么表達就怎么表達,這樣的人永遠學不好英語。記住一個詞跟學會使用這個詞是兩碼事。BBC的一個材料上說,英國農民一輩子最常用的、基本上能夠表達他所有情感世界和日常生活的詞大概不到一千。農民也有喜怒哀樂,在這一點上,一個農民的情感世界跟一個偉大詩人的情感世界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而且用簡單的語言把復雜的意思表達出來也可謂之偉大。對于一個一時找不著概念的詞,應該用一種迂回曲折的方式把意思表達清楚,或用一個短語,或用一個從句,或三言兩語,如果沒出什么語言錯誤,達到了讓別人理解的目的的話,這也算是一種偉大!因此,在英語寫作中,必須摒棄翻譯中追求一一對應的關系并機械地把中文譯成英文的方法,應該把中文句子結構徹底地忘記,然后用比較簡單的“萬能”英語表達。平常不妨指導學生做一做這樣的練習,通過閱讀不認識的詞條的英文注解,然后試著把單詞譯成中文詞,再去對照英漢詞典的漢語釋義,慢慢地學生就會開始領會用英語表達的門道,逐步接受英語表達的思維方式,久而久之才能寫出比較地道的英語,少犯甚至不犯Chinese English的錯誤。
七、豐富英語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篇3
那么,我們如何構建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種方式著手:
一、創(chuàng)造有英語氣息的校園和班級文化環(huán)境
要創(chuàng)造富有英語氣息的校園環(huán)境,我們可以先從物質文化方面入手。比如可以張貼各場所的標識,教師辦公室門牌可以增加門牌:Teachers’office,各個教室可以用Class_ Grade_標示,除了門牌,我們還可以在圖書館里張貼“Be quiet”“Please don’t shout.”等標語,這些都是英語課本上的知識點。這樣不僅可以鞏固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英語環(huán)境中用英語思維,而不是通過將英語翻譯成中文死記硬背,這就是Think in English。在這樣潛移默化的環(huán)境中,學生學得輕松而愉快。
在班級的環(huán)境布置中,我們應設一塊英語園地。如在教室里設立英語展示角,將一些英語格言警句或者日常生活用語張貼在上面,還可以張貼具有國外風俗習慣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國外的一些文化習俗,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二、課堂教學生活化,讓生活走進課堂
(一)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努力營造英語氛圍。
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使用英語教學,即Teach English through English,讓學生之間盡量用英語交流,這樣通過長時間的英語環(huán)境下的訓練,學生就能漸漸熟悉英語,這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課堂教學回歸生活。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而又貼近實際生活的情境,能給學生提供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無窮興趣。比如在教Chinese New Year這個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可以讓學生回憶并調查春節(jié)有哪些習俗,上課之前可以將教室布置得和過節(jié)一樣,比如貼窗花、春聯等,創(chuàng)設與春節(jié)類似的情境,讓學生討論過節(jié)都做了哪些事,比如get red packets,eat dumplings,have a big dinner等,這樣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喜愛,也能很好地鞏固本課的知識點。
(三)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生活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以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提前整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用聽、說、唱、玩、演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能用英語交流,學會英語。
1.讓音樂走進課堂。
音樂能夠活躍人的思維,讓人感覺輕松。英語兒歌以它歡快、簡單的旋律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在小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英文歌曲不僅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更是重要的教學手段,它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更好地記憶。
2.讓游戲活躍課堂。
游戲是兒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產生樂趣的方式。在英語教學中引入適當的游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且符合“樂學”的原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趣味性的、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游戲,孩子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中學到知識。
3.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多媒體等教具巧設情境。
教師在教學時應盡量使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多媒體等,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所學知識。比如在教學long,short這兩個單詞時,可以讓學生拿出筆比較一下:Which is long? Which is short?這樣,就把周圍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融進了課堂。
4.模擬生活情境,進行角色扮演。
語言學家克魯姆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chuàng)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已學到的語言材料?!睈郾硌菔呛⒆拥奶煨裕覀冊诮虒W中要利用學生的表演欲望給孩子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語言實踐,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對所學知識學以致用,通過繪聲繪色的語言,把課文內容生動地表達出來,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內外作業(yè)生活化
教師在布置課內外作業(yè)時要做到趣味性、實用性、創(chuàng)造性的統(tǒng)一,這樣不但使語言學以致用,而且能使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進生活。除了我們經常做的一些練習冊以外,其實還是有很多作業(yè)可以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樂趣的。比如以下一些作業(yè):
(一)聽一聽。
語言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聽”是“輸入”的過程,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所以“聽”是第一要務。除了課內播放的錄音外,教師們還要讓學生每天堅持回家聽讀課文錄音。另外,聽兒童英語廣播,或者看英語動畫,欣賞兒童英語歌曲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二)說一說。
老師可以布置學生放學后把自己當天所學到的知識和家長們一起讀一讀、演一演,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還可以讓孩子們和父母有更多的溝通,培養(yǎng)孩子與父母的感情,那么親子共讀就不是什么難事,可見這種作業(yè)的可取性。
(三)找一找。
教材上的內容來源于生活,教師可以布置讓學生到生活中找一找所學的知識。比如回家的路上,可以發(fā)現許多我們接觸過的單詞,如銀行,每個銀行都有英文標示,農業(yè)銀行會標注: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里面就有bank和China這兩個單詞;商店的門上經常會看到標有Open(正在營業(yè))或者Closed(暫停營業(yè)),這些都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英語,只要細心一點就不難發(fā)現。所以,我們可以布置學生讓他們觀察身邊的事物,收集、摘抄英文商標、英文廣告、標牌等,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英語。
(四)寫一寫。
經常聽到老師們談起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不容易,其實只要在平時多關注學生寫的訓練,讓學生平時積累語言素材,寫作就不是什么難事。如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經過兩三年的英語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寫一段話來強化學生運用英語寫作的能力。如小學六年級學生學完上冊第三單元“Holiday fun”之后,可以讓學生試著回憶剛剛過去的國慶節(jié)或者中秋節(jié),然后用已經學過的詞句寫一些自己的假日。與此同時,老師可以將優(yōu)秀作品放在教室的展示欄中展出,有了這樣難得的機會,學生一定會把自己的作文反復修改,并加以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活動,讓課外活動生活化
語言學習不能局限于課堂學習,還要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學會學習。所以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課外活動充實學生的課外時間。
(一)開展英語主題活動。
學生都喜歡過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節(jié)日、生日,開展一些英語主題活動。比如母親節(jié)可以讓學生親手制作賀卡送給媽媽;同學的生日可以贈送禮物,唱英文生日歌;圣誕節(jié)可以通過讓學生制作Christmas tree等裝扮教室,跟大家一起唱圣誕英文歌,讓學生在圣誕的氛圍中真正了解圣誕,并學會相關的知識點。愚人節(jié)、萬圣節(jié)等這些都是可利用的資源。在這種多元文化的氛圍下,孩子們用英語慶祝節(jié)日,更好地體現語言的交流作用。
(二)舉辦小型的英語比賽。
篇4
一、完善各項制度,切實抓好少先隊的基礎建設。
1、加強輔導員的隊伍建設。我校少先隊組織將始終不渝地抓好輔導員的配備、選拔、培訓工作,落實輔導員的有關政策,為輔導員的學習、工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定期召開輔導員會議,組織學習研究工作,提高輔導員的少先隊工作水平。
2、加強少先隊陣地建設,抓好“規(guī)范化隊室”的創(chuàng)建工作。繼續(xù)辦好學校紅領巾廣播站,開設了“快樂隊生活”、“語文知識百花園”、“英語天地”、“健康快車”和“環(huán)保與我”等五個欄目,有隊員們自己投稿、采編,每天中午11:20-11:50播出,中間加插各班每天的好人好事。廣播站為培養(yǎng)隊員們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創(chuàng)設濃厚的英語氛圍。重點抓好學生會、紀律監(jiān)督委員會、綠色衛(wèi)士巡邏隊、《育苗報》的小記者的培訓工作,申報《少先隊小干部》小記者站、完善社區(qū)少先隊組織――雛鷹假日小隊,充分發(fā)揮大隊委、學生會、值勤隊、綠色護衛(wèi)隊、鼓號隊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為學校的得力助手。抓好大、中隊隊角建設,學習園地的內容要求豐富多彩,每個隊員至少參加出好一期園地,繼續(xù)進行中隊優(yōu)秀園地的評比工作。
抓好少先隊的標志、用品管理和使用,使其發(fā)揮作用。繼續(xù)抓好鼓號隊的訓練工作,為每周的升旗儀式及參加鎮(zhèn)的新兵歡送工作,共青團有關會議的開幕儀式、曉風藝苑的頒獎儀式等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3、加強少先隊理論研究和信息交流。我校少先隊把理論研究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重視提高輔導員的理論水平,開展論文和方案的評選活動,切實重視信息交流,努力做好《少先隊員》、《少先隊小干部》、《 育苗報》、《中國少年兒童》等報刊的訂閱工作,拓寬隊員的視野和增長見識。
二、強化隊員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良好文明禮儀習慣。
1、小學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是形成良好行為和品德的最佳時期,我們注重狠抓養(yǎng)成教育、及時糾正隊員不規(guī)范言行。對新生一入學,我們就從升旗儀式的排隊、行禮做起,教他們做到升旗時行隊禮或注目禮等從,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他們進行常規(guī)訓練,為保證養(yǎng)成教育的實效性,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要求班主任嚴抓實管、經常、反復地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要求隊員記清記牢,做到淳淳教導,堅持不懈;二是學校對規(guī)范隊員行為采取正反兩方面教育相結合的辦法,學生會干部每周進行不定期的檢查,通過廣播及時表揚、批評,讓年級與年級、班級與班級進行評比,并把檢查、評比的結果列入班級考評內容中。我們還過舉辦家長培訓班,讓家長了解隊員在學校時常規(guī)要求,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抓好養(yǎng)成教育。
2、學校根據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通過多渠道,多層面,全方位對隊員進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動之中。學校利用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重陽、隊慶等有利契機,通過舉行隊活動、出版宣傳欄,國旗下的講話,慰問孤寡老人、元旦新隊員入隊儀式等形式生動的活動,為三百多名新生佩戴上鮮艷的紅領巾,在隊員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樹立起建設祖國、建設家鄉(xiāng)而努力學習的遠大志向。
3、通過國旗下的講話、班會課、中隊活動和邀請學校共建單位丹灶交警中隊和公安分局的同志對隊員作法制、安全教育的專題報告等形式,組織隊員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強化隊員的法制觀念和交通安全觀念,培養(yǎng)安全的法制意識,交通安全意識,使隊員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4、加強隊員的環(huán)保意識教育。結合學校申報省綠色學校和創(chuàng)建國家衛(wèi)生鎮(zhèn)的活動,號召隊員們積極參與活動,發(fā)揮“綠色小衛(wèi)士”的作用,通過專題講座和出版專欄,開展簽名活動,美化校園的捐花活動,美化家園的社區(qū)清潔活動,美化教室的墻室布置比賽,進行“丹灶無限美”的宣傳畫繪畫活動,參觀丹灶金石開發(fā)區(qū)的華南環(huán)保生態(tài)工業(yè)園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對隊員進行環(huán)保教育,提高隊員的環(huán)保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
5、加強隊員的衛(wèi)生意識。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流行非典型肺炎,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危險。為了讓隊員們了解此病毒的情況,減少對非典型肺炎的恐懼,我大隊部按照上級的指示精神,通過小廣播、出黑板報、宣傳資料的張貼 ,開展隊活動等,來使隊員認識病毒,了解此病毒的癥狀,掌握預防病毒的方法:每天都要測量自己的體溫,遇到身體不舒服,不要亂服藥,要找醫(yī)生看??;飯前飯后都要洗手,講究個人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對課室、桌椅和公共場所進行定期進行消毒,減少學生的集會。在大家的支持配合下,我校沒有出現非典型肺炎的病例。
三、以"雛鷹行動"為載體,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全面提高少年兒童整體素質。
1、開展“扶貧助學”活動。學校大隊部號召隊員們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奉獻愛心、助人為樂的精神,把自己的零用錢捐到學校的扶貧基金,今年全校師生共捐款12560元,大隊部利用扶貧基金為19名特困生每月發(fā)放四十元助學金,減輕他們的負擔。7年來,全校師生共捐款4萬元,共資助100多人次。通過該項活動培養(yǎng)隊員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又使隊員養(yǎng)成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好品質,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南海日報》曾三次從不同的側面報道過這項活動。積極開展少先隊活動,培養(yǎng)隊員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大隊部在隊員中廣泛開展以“新世紀,我能行”為主題的實踐體驗活動。在校內利用校園網資源,發(fā)動隊員自己上網查資料,積極參加學校的手抄報比賽、環(huán)保征文比賽、司儀選拔大賽、閱讀課外書比賽、利用廢物參加創(chuàng)作發(fā)明大賽,參加網頁設計大賽、設計電子刊物。另外,各級按照年齡特點來選擇主題,走出學校,踏進社會,如組織學生到丹灶交通中隊、西城派出所、良登花木地花場、紅棉童車廠、丹灶環(huán)衛(wèi)站、南海血站等單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親身扮演社會上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工作的感受,通過實地觀察、操作,使隊員們了解各個行業(yè)運轉情況,提高“五自”能力,培養(yǎng)了隊員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以及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和團結互助的精神。
3、學校還組織了“雛鷹假日小隊”利用雙休日進行社區(qū)清潔活動,參加文化站、文化室舉辦的各種社區(qū)活動,如曉風藝苑的頒獎儀式,慰問老人,讓隊員們在社區(qū)體驗教育活動中獲得服務他人、服務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的真實感受,培養(yǎng)了隊員的社會責任感。開展以“五自”為目標的雛鷹爭章活動,根據雛鷹行動爭章達標的規(guī)定,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一年級實施《自理章》、《友誼章》。二年級實施《節(jié)儉章》、《家務章》,三年級實施《禮儀章》、《愛國章》等,通過定章、爭章、考章、頒章等環(huán)節(jié)開展雛鷹爭章活動,一年來,共有二百多名隊員獲得達標章三百多枚。隊員們在活動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從而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
篇5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earning)也稱“任務型”學習,是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學法研究者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初中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又具有重要影響的語言學習理論和學習模式。很多國家和地區(qū)的教學大綱和課堂標準都采用了任務型語言學習模式。由我國教育部組織研制的《全國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同時,由于任務型教學使用理解和輸入操練,而代之以有實際含義,可學以致用的外語技能練習。這無疑是對傳統(tǒng)外語教學的改進,其作用不可低估。
一、什么是“任務型”教學法
世界一些著名的語言學家及教學專家對“任務”下了不同的定義。外語教學中界定的任務具有以下五個要素:1、使用語言的目的。2、產生目的的情景。3、思考和行動的過程。4、活動將導致結果(產品)的產生(這個結果包括具體可見的作品和問題的解決兩大類別)。5、學生需要借助于他們的知識、策略與技能結構來完成任務。其實質是學習者在一個外語環(huán)境中理解情景、完成一個實在的任務。兒童外語學習課堂中的活動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征:1、具有連貫性和統(tǒng)一性。2、有意義、有目的。3、具有明確的語言學習目標。4、有始有終。5、學生積極參與。多個任務圍繞一個子主題的開展就是“項目研究”?!绊椖垦芯俊毙偷娜蝿斩嘁娪谥袑W外地人語學習中。他們在定義中都分別指出:所謂“任務”簡言之,就是“做事”的過程中,學習者終處于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 務的參與者之間的交際過程也是互動的過程,為完成任務,學習者以“意義”為中心,盡力調動各種語言的和非語言的資源進行“意義”共建,以達到解決某種交際問題的目的。完成任務的過程促進了學習者自然的和有意義的語言應用,營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習者語言習得和同化的支持環(huán)境。
我們作為教師大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我們的學生可以把一段課文用語法和結構講得頭頭是道,而在側重語法的考試中得分也不錯。可是在真實的交際場合中都束手無策。換句話說,當我們強調語法和句子結構的方法教語言時,我們的學生所學的語言無法有效地用交際或真實情況下的語言實踐。
所以,“任務型”教學就是設定一個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習得語言。任務型教學重視的是學生在執(zhí)行任務過程中的能力和策略和培養(yǎng),重視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的參與和交流活動。其所謀求的目標不再是機械的語言訓練,而是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白允贾两K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實施特定的語言行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睂W生必須理解其所學語言才能完成任務。當學習者嘗試進行交際時,他們必須考慮語言運用的正確與否。因此當學生完成任務之時,他們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發(fā)揮,學習也擴展到最佳程度。當學生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的時候,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將得到不斷的訓練和提升。使學生語言學習上的進步了其說像用一塊一塊磚反墻砌高,倒不如說更像培育花園里樹木花草。它是一個有機的漸化過程,而不是隨著每節(jié)課的學習而每日增高一點。
所以“任務型”教學特點:是強調通過交流來學會交際,將真實的語言材料放入學習的環(huán)境;關注語言本身,也關注學習過程;把學生個人的經歷作為課堂學習的重要因素;試圖把課內的學習與社會活動結合。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單純輕松語法知識不能保證需要正確性使用語言,語言知識與交際的機會結合要化僅僅通過語法的講授更能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流利程度與語法的準確度;學習者積極參與語言活動與其語言熟練程度的提高有極大的關系;以“交際”為方向的課堂教學加之明確的語法講解,也只注重語法教學或因語法講解的沉浸式教學效果更好;語言的掌握是通過學習者在積極地參與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嘗試過程中獲得的,當學生們進行的任務使他們當前的語言能力發(fā)揮至極點時,語言能力也就達到最佳程度。
二、什么是“任務型”教學的理論基礎
“任務型”教學的理論基礎是輸入與互動假設(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Ellis,1999)Skehan(1998)對任務有如下論述:意義優(yōu)先,任務完成為主,評估基于任務完成與否。也就是說,任務應重視學生如何溝通信息,而不強調學生使用何種形式;任務具有在現實生活中產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際”;學生應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如何完成任務上,對任務進行評估的標準是任務是否成功完成。因此,《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要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
“任務型”教學,以功能為基礎的教學活動中有許多活動并不是來自真實生活,因此定最多只能稱為“準交際”(quasi-communication)活動。而要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生活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就應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參與和完成各種真實的生活、學習、工作等任務(即做各種未精),從而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做事的能力)。
“任務型”的教學一開始就應呈現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技有訓練。這樣的學習過程是任務驅動(task-driven)的過程。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也有體現任務的真實性,如果教師不是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呈現任務,而是在知識學習和技有訓練結束后呈現并讓學生完成,那么這就不是任務驅動型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動力就不如任務驅動過程中那么強烈。所以運用任務,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課堂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任務型教學途徑是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主動思維、大膽實踐、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和積極情感態(tài)度的過程。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的原動力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和目的性,實現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并和諧發(fā)展的目標。
三、“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教學模式是將英語的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當中,使學生在使用英語完成任務的同時,不知不覺中學會英語,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這里,英語只是一種完成任務的工具、一種技能,而不是僅僅作為一門知識來學習。
1、“任務型”教學模式的目標
“任務型”教學就是在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確定之后,教師需要分析和設計具體任務,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識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將每一個教學目標拓展為教學活動中可用的具體內容。
2、“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定義
“任務型”教學模式,強調讓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樣利用英語作為交流的媒體來完成任務,而不只是關心自己所說句子的結構是否正確。這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形成有效的策略。學生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完成貼近自生活的任務,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基本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傳統(tǒng)教學只是簡單的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只要求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新能力,而不是綜合運用能力。
3、“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教學程序
“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教學程序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前任務(Pre-Task);任務環(huán)(Task-cycle)和語言知識要點(Language focus)。其中,任務環(huán)(Task-cycle)是核心部分,任務的設計是實施“任務型”教學的前提條件,那么,應如何去設計任務呢?
Willis(1996)認為,一般來說“任務”可分為六種類型:列舉型任務、整理性任務、比較型任務、解決問題型任務、分離個人經驗型任務、項目型任務。以上六種任務類型反映了學生的認知過程,顯然,它們都遵循了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位于上方的三種任務類型的難度低于下面的三種,而在同一排的任務中,例如:列舉型任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力、歸納能力;整理性任務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學生的歸納能力、批評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分別在比較型任務、解決問題型任務及項目型任務中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難度由左至右遞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把這些任務類型作為依據,圍繞課文的主題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任務的教學設計工作。廣州市初中英語試驗教材為教師及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任務,使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實施成為可能,因而,這種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相互配合將有利于英語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這些任務要求學生圍繞某一主題,通過查找資料、與別交談等方法獲得知識,其學習成果可通過回答教師問題、編輯手抄報等形式表現出來。這些任務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以致用的機會,一個很廣闊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它是素質教育落實到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去的一個極有效的途徑。
4、“任務型”教學模式的結構
⑴在教師教的過程,首要環(huán)節(jié)是:任務呈現,就是使學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務情景的氛圍中,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主動,積極的能力狀態(tài),觸發(fā)學生完成任務的迫切需要,此時,學生就進入了學習模式的"參與任務"環(huán)節(jié)。
⑵學生具備了這種心理傾向就進入了學習過程的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習新知"。"學習新知"是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等學習活動,它包括學生個體獨立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但學習的內容是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行的,這時,教師就進入了"引導學習"環(huán)節(jié)。
⑶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學生沒有對新知識達到一定熟練程度之前,學生很難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而由師生共同合作,結合任務進行對話、交流和講座等活動,這就是"師生合作、鞏固新知"環(huán)節(jié)。
⑷學生掌握新知之后,從而形成"活學活用"的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形成知識遷移,能否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既可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任務,又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要求設計一些與他們的生活、學習貼近的活動情景。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興趣會更濃,在語言實踐中更容易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來,學習效果特別明顯。
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來說是:"主動學習、操練運用"的過程,對教師來說是發(fā)揮"組織練習、點撥評價"的作用,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對學生交流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并以鼓勵為主的方式進行評價,使學生有一種自我展示的成功體驗。
四、運用“任務型”教學進行英語課堂教學任務設計
運用任務型教學,進行教學設計是指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應用系統(tǒng)方法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則的過程,顯然,它是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服務的,如上文所述,任務型教學有利于課程總目標的達成,那么,我們應如何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設計呢?根據現代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教學過程系統(tǒng)設計應包括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設計三大部分。
(1)我們應首先分析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確定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設計什么任務類型,同時,編制好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學到什么。
(2)教學策略設計是屬于回答“如何教、如何學”這個問題的部分,它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順序、教學方式、方法及教學媒體組合的設計有一個全盤的考慮。作為教學方法,任務型教學只是其中較好體現現代英語教學發(fā)展趨勢的一種,但不是唯一的。教師應主要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并吸納以往我們在英語教學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綜合考慮進行教學設計。例如:閱讀課的教學中,把任務型教學的“前任務,任務環(huán),語言知識要點”三大步驟確定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同時,可參照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中對“讀的教學”的主要課堂活動建議,把讀的前期活動 (pre-reading) 放在“前任務”環(huán)節(jié)中完成,而讀的中、后期活動(While-reading & Post-reading) 均可放在“任務環(huán)”環(huán)節(jié)中完成,每項活動以完成任的形式進行。在設計任務時,教師可把教材中出現的任務穿插在“任務環(huán)”的各環(huán)節(jié)中,過組織學生完成任務推進教學進程。
(3)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學評價設計主要指對學生完成認為的情況的設計,在“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始終體現著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教師的地位和角色發(fā)生轉變:由教師中心轉變?yōu)閷W生中心,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角色不重要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降低了,相反,為了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為了輔助完成以學生為主的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要求教師課下所做的工作更多,對教師能力的要求更高。這一點可以通過對教學過程中師生角色的分析得到證實:它包括考慮如何對學生在完成認為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如何對學生在報告(Report)結果進行評價,教師應設計一些具體的評價方法,如編制表格等,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同時,教師應從教學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對報告環(huán)節(jié),如:報告的人數、形式、時間等方面,作靈活安排。
例:英語教學任務的設計
下面我們用現行初、高中教材中的例子來看看英語課堂教學任務的設計。
1、字母
在教字母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來自于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回答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復習字母。如可以問中央電視臺的英文縮寫是什么,醫(yī)院做胸透時用的是什么光透視等。教師也可恥下場安排學生回家搜集生活中的英文,第二天讓他們做做聽說練習。也可以讓學生連續(xù)說幾個類似的英文組合,請其他同學“速記”,開展競賽。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有意義”的活動中,在客觀上熟悉了字母。另外,也可以安排學生對計算機老師(或者班上的計算機小專家)進行采訪,問一問計算機的主要硬件與軟件。這樣,學生會接觸到CPU、Word、WPS、CDROM、Windows等英文。雖然有的單詞他們可能還不會讀,或者讀得不準,但只要求讀字母他們應該還是可以做到的。
2、單詞、句型
單詞、句型是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和記憶才能掌握的。但是,機械、大量的練習和記憶往往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從而失去興趣。不過,任務型的教學可避免這個不足。例如,初一(上)第4單元的標題為“What’s this in English?”。教師可以在適當操練生詞和句型的基礎上,設計一些學習任務。第13課的“Ask and answer”中的鉛筆盒是打開著的。而我們可以將其稍加改動,將鉛筆盒合上,讓學生練習What’s in…?和Is it a/an…?句型。通過放入不同的實物來練習薄名詞,這便是真實的情境,真實的語言交際。而第14課的“My Room”很容易使人們想到以學生自己的房間為素材進行交標。
有時,我們可以利用簡筆畫來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初中英語第一冊第29課。
TAS2:教師示范,給學生看較抽象的、但可以續(xù)畫的簡筆畫,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可以是課內做,也可以在課外準備、課堂上完成。例如可以這樣畫:
[a window/boxwindows/boxesfive windows/boxsa classroom/ housea bus]
3、對話、課文
對話、課文的教學在有的教師手中變成了語法和詞匯的講解課,把語篇搞得支離破碎。他們很少對語境和文體進行分析和指導,很少結合現實生活組織學生進行訓練。現行中學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材料題材多樣,體裁各異,涉及到的文化因素也很多,還有一些牽涉到聽、說、讀技巧的訓練。這些都是我們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所要考慮的因素,也是需要我們挖掘的課本資源。
在教授SEFC Book 1A Unit 4 Travel的對話課時,教師可循序漸進地設計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教師可先安排討論一些與travel相關的內容,激活學生的認知圖式。然后讓學生聽對話,就對話的內容進行理解,并問一些細節(jié)性的問題,啟發(fā)同學歸納本對話中所出現的有關表示良好祝愿及應答的用語,再請一兩組同學到前面進行對話表演。
TASK 3:運用對話中的語句,編出新的小對話。
然后,進一步設計新的學習任務。
TASK 4:教師提供如下情境,組織學生編演新的對話。
國慶節(jié)要放假7天,李雷和Bruce在談論他們到外地度假的計劃。(There’s going to be a 7-day holiday for the National Day.Li Lei and Bruce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plan for their holidays.)
教師可以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準備,然后請兩組同學到前面表演對話。作為課外作業(yè),教師還可以設計新的任務。
TASK 5:兩人一組,至少采訪一位即將要出差的人(老師或家長等),提問可參考對話中的問題。然后由一位同學寫成對話,兩人合作修改并進行表演。另一位同學則將采訪內容寫成短文,注意利用課文中的表達,如go off to, see…off, stay with等,并進行修改、準備匯報。
有的任務對訓練閱讀技巧有很大幫助,所以我們往往需要設計一些worksheet。例如,高中英語第一冊(上)第10、11課的課文為“American English”。這篇說明文明顯是用對比的倏手法寫成的。教師可以設計如下表格,讓學生在聽課文之前先自己整理一下text clue是很有好處的。
TASK 6:Read the text silently and fill out the form individually:
British English American English
Spelling
Pronunciation
Different words
With the same
Meaning
上表可以印發(fā)給學生,也可用課件投影。
高中英語第一冊(上)第11單元第42課的“American Country Music”也可這樣處理:
TASK 7:Read the text sitently and fill out the form individually:
The Changes in Subjects of
American Country Music
Times Subjects
Love-getting or losing
A boyfriend or girlfriend
Money
Anger towards the society
Making fun of political leaders
Common things-feeling alone
The value of having good friends
“Abraham Lincoln”也可以用此方法。不過,在討論了林肯的生平后,這篇課文還適合設計類似于role-play的任務。
TASK 8:給自己選定一個角色,用下表中右邊的句子開頭,說一說亞伯拉罕、林肯。
Suppose you are…Begin with…
⑴Lincoln’s father/mother I’m a poor farmer living in Kentucky.
⑵a slave I used to be a slave and I worked on a farm.
⑶Lincoin I was born in a small wooden house in Kentucky…
⑷a storyteller As a young man,Lincoln was interested in politice.
就涉及到如何設計教學過程結構,也就是教學模式的問題。不同的教學結構會使教學過程產生產不同的教學效果。探討、研究教學模式實際是探討教學過程結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我們提出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優(yōu)化絕不只是簡單的一個教學方法的改變,一個教學手段的變化,因為單因素的改革效果是有限的。優(yōu)化課堂教學,需要多種因素共同考慮,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優(yōu)化效果,產生更理想的教育功能。
五、“任務型”教學中師生的角色和地位
1、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性
“任務型”教學由教師、學生、語言學習材料和媒體基本要素構成。一種完整的英語教學模式應該是學生的模式和教師的模式的有機結合,形成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特點。
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學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他們通過設計相應的交際情景傳授新句型、新詞匯,指導(他)學生練習。對學生的學習目的、內容、方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些決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學生是任務的完成者,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結合自己的已有知識,通過對話、交流等學習活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并能將所學的語言融會貫通;進而擴展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任務情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主體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健康地發(fā)展。
2、“任務型”教學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發(fā)展
面對高速發(fā)展,人類知識量劇增的社會,傳授和掌握知識不應當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唯一目的。當前英語教育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其核心理念是強調以學生為本,重視培育和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主體性是人類的根本特性之一,它一般應該包括獨立自主性、自覺能動性和積極創(chuàng)造性三個基本的本質特征。不少教育工作者認為,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是以活動為中介的,學生只有投身于各種活動之中去,其主體性才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也就是說,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形成著主體性,并表現出主體性,從某種意義上說,活動成為影響學生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如上文提及,廣州教材為師生提供了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任務型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活動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并感受成功,獲得自主的發(fā)展。
因而,任務型教學是一種以語言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筆者認為,使用這種模式組織課堂教學是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忽略學生在教學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的教學狀況的一個突破口,它將大大增強使用廣州教材的教學效果,從而大面積提高廣州市初中生的英語水平。
“任務型”教學的一個實例
以下是圍繞“蜘蛛”這一選題開展“任務教育”的一個范例(“任務”亦稱“活動”,下文中“任務與“活動”為同一概念)。
以上橢圓形表示可以結合在外語學習中的其他學科的門類,長方形表示的是具體的活動內容,最外圍的劃橫線的部分是活動中的語言學習目標。很明顯,這是一種從活動出發(fā),根據完成任務的需要來選擇語言學習內容的大綱,它與一般的從語言點出發(fā),根據語言知識來編制對話或段落的大綱有著質的區(qū)別。
在實施各項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盡量用英語來組織教學,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語言輸入。這里,由于語言是圍繞活動情景來進行的,學生雖然可能不理解具體的單詞或句子的意思,但由于情景是可理解的,因此,語言也是可理解的。在多次的聽、看和理解后,學生們可以以自己的速度吸收教師的教學語言。
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要理解教師的語言來開展活動,要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他們所具有的語言經驗來進行交際,這個過程重在信息的傳遞和交換、而不是重在語言的形式。最后學生要展示他們的活動結果,為此,學生要進行語言的演練,以追求表達的準確性。
顯而易見,完成上表中各項任務所涉及的決不僅僅是語言知識和技能。學生需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審美、思維、觀察、身體動作等多方面的智能,這就為多元智能的發(fā)展提供了條件,為學生各展所長提供了可能,從而真正體現了新課程“面向全體學生”的精神實質。
“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在最新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中才首次提出。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也是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作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它要求教師首先令學生明白語言的意義(meaning),然后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的形式(form),即首先強調語言的流利性,再關注語言的準確性,形式與意義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使用語言的能力。同時,各種形式的任務,令到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同時,思維能力、主體性、跨文化交際能力等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yǎng)。但是,利用“任務型”教學法進行英語課堂教學還只是一個嘗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2、袁昌寰“任務型學習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課程、教材、教法》,2002.7。
3、羅少茜、陸錫軟“解讀”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任務、真實性、任務鏈《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11。
4、魯子部“任務型教學的課堂教學程序探討”,《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2。
5、張海青“關于任務學習法”在外語教學中的幾個問題《課程、教材、教法》2002.11。
6、黃麗燕《試想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廣州初中英語實驗課程教學中的運用》,google.com。
- 上一篇:徐志摩情詩
- 下一篇:??粕究朴袔追N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