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崢嶸而崔嵬范文

時間:2023-04-02 00:38:06

導(dǎo)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劍閣崢嶸而崔嵬,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對《蜀道難》的創(chuàng)作背景,從唐代開始人們就多有猜測,主要有四種說法:

1、此詩系為房琯、杜甫二人擔(dān)憂,希望他們早日離開四川,免遭劍南節(jié)度使嚴(yán)武的毒手。

2、此詩是為躲避安史之亂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勸喻他歸返長安,以免受四川地方軍閥挾制;

3、此詩旨在諷刺當(dāng)時蜀地長官章仇兼瓊想憑險割據(jù),不聽朝廷節(jié)制;

篇2

世界有多大?即使我們窮盡一生,也不可能畫下整個世界,不放過任何角落。若是還要用心,只怕更是難上加難吧?

世間的風(fēng)景太多,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有“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的江南,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的川蜀之地,也有“音樂之都”的維也納,神秘莫測的埃及金字塔,浪漫無雙的巴黎……如此眾多的風(fēng)景,莫說是畫,就是只看不畫,也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把世界當(dāng)作無數(shù)小風(fēng)景組合而成的大風(fēng)景,你又會發(fā)現(xiàn),這其中韻味十足。

江南的柔情似水,川蜀的佳期如夢,塞外的剛烈剽悍,歐洲的浪漫舒適,非洲的炎熱干燥,北美的異國風(fēng)光,南美的熱帶叢林,南極的酷寒烈風(fēng),澳洲的珊瑚礁石,海洋的深邃浩瀚……

無數(shù)的小風(fēng)景構(gòu)成了世界這一大風(fēng)景,無數(shù)各有特色的民族風(fēng)情共同成就了世界的豐富多彩,無數(shù)的民族元素共同造就了世界的神奇!

我們也是這風(fēng)景中的一個微小元素,時光則見證了世界的變遷,見證了我們的成長。我們唯有用心去看,用心去感悟,才能看到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

時光如梭,或許我們只是穿行其中的一顆微小粒子,我們所能看到的,亦只是時光的一個角落,但重在心,只有用心來做一個旁觀者,才能看到時光之梭所承載的記憶,才能讀懂時光之梭中存放的風(fēng)景。

飛逝的時光也是一幅畫,不同于世界的直觀的畫。世界上不論有多少風(fēng)景,也不論這些風(fēng)景是如何的,但它們總是可以讓人用雙眼去看的,而時光不同,時光是不能用肉眼去看的,不論其中有著怎樣的美好,不論其中包含了什么元素,我們都不能用肉眼去看,唯有用心,以心為眼,才能“看”到時光。

作畫也是一樣,要畫出一幅畫的精髓,就不再是用筆,而是用心,用心來看,用心來畫。以心中的世界為畫布,用心來執(zhí)筆,畫出的,是心中所看,心中所念,心中所想。

用心為畫,不論你畫出的是塞北的“羌管悠悠霜滿地”,還是江南的“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紅”,亦或是川蜀的“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都是用心看到的美景。

用心來畫,畫出的或許只是世界的四分之一,但卻畫出了世界的本質(zhì);用心來畫,畫出的或許只是時光的五分之一,但卻畫出了時光的唯美……

篇3

峰尖長嘆放余騷,謗譽評說任天由。

茍活世間,十年有六。行年六歲,入學(xué)為童。夙不得志,只求玩耍,好不痛快。時入少年,方才醒悟。升至初中,性情大變,思緒跌蕩或凌霄峻嶺或萬丈山崖。惘迷積聚,多行無理之事。但至交甚廣,自認(rèn)乃性情者也。為名節(jié)不畏頂撞師長。為同學(xué)不惜住院療傷。為班級不怕雙夜未眠。為兄弟不吝膝下黃金。

時過境遷,離八十以投工大附。欣喜之至,榮幸之至。欲有事業(yè)于師生,造成績至父母。抱負(fù)滿懷,只待盡忠孝之時。自此除體委一職,開學(xué)即位。貿(mào)舊書以供班費,操隊列以鎮(zhèn)班威,自以為盡以其職。

一日夜傍,不知何方神靈托夢于我。只見各個威武少年圍吾而聚,言傳身教,不時鞭打以會之。其意棄體委一職,以來保身,血光免避。吾心領(lǐng)神會,次日午當(dāng),旋即修書于師長。尊神靈之囑托,隱歸班中,不問政事。

潛身心以為修行,苦余心志,勞己體膚。度半載以正身,終代霽穎而稱雄,再拜班長,復(fù)職為公。多欣喜而鮮憂愁。望展宏圖,見盡才能,而樹鴻儒之志。欲立班規(guī)正風(fēng)除邪,留傳名揚兮。

任其職則行其事,而行事之所艱,為我所不料;正氣之卑微,為我所不及。迫變策行兮,棄明虛走暗道,望能確的。天應(yīng)吾心,校立東風(fēng)助我于此時之赤壁。清淤潭,除腐朽,還青天光大。望如朝日于吾心,復(fù)升冉冉哉。

度年升學(xué),少年壯志不泄而再立兮。痛吟王昌齡之豪句“青海長云暗方雪,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绷柙坪罋庥腥丝杀群??苦我單相愿,復(fù)驟風(fēng)雨,再黑烏云,煩憂重重,深我悠悠淚雙痕。

游污谷渾潭,蛇龍混雜??钟嗖蝗胧浪祝孛嬗|壁,不為歡。非宮廷樓閣之勾心斗角,非博學(xué)文才之多重。其進吾退,其復(fù)進,吾再退,直至今朝無可退焉,愁心間無以解,苦罷!嘆以《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吾不擅傷人惡語,吾不長辱宗爛文。而此時此景,迫吾唾罵啐濺之。小之一家,大之一國,無不以結(jié)繩之力破千鈞;少之有雙,多之廣眾,無不以磚石之勁筑廣廈??煞俏宜?,此室諸君好猶雙氧之硅欲結(jié)無望。更甚者,唯恐天下不亂,且任重職,機關(guān)算盡,挑撥是非,無理與師長,失信于同學(xué),自認(rèn)統(tǒng)蒼天于孤掌,狂大無邊垠,囂張無尺規(guī)。以蛇心毒婦詠之好不為過。吾與此人共事恥,吾于此人共習(xí)辱,吾于此人行交恐。

篇4

經(jīng)典詩文的復(fù)習(xí)是語文復(fù)習(x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有的老師缺少復(fù)習(xí)設(shè)計,常采取“放羊式”,無重點,無目標(biāo),整堂課全放給學(xué)生自由復(fù)習(xí),檢查跟不上,有的有檢查但隨意性較大,復(fù)習(xí)節(jié)奏緩慢,復(fù)習(xí)效率低下。為克服這一弊端,我嘗試構(gòu)建了經(jīng)典詩文復(fù)習(xí)的比賽模式,找到了單調(diào)的知識與活潑的游戲的契合點,讓記憶的快車駛進語文課堂,提高了復(fù)習(xí)效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比賽規(guī)則]

1.采取比賽模式。

2.根據(jù)列數(shù),全班分為四組,每組投票推薦三名選手分別稱1號、2號和3號,坐至前兩排。(此工作由課代表課前負(fù)責(zé)完成)

3.基礎(chǔ)分100分,一人在黑板前公開計分。兩人計時,兩人計數(shù)。

4.分四個階段:選手必背階段、搶背階段、一分鐘對句(名句)或一分鐘解詞(文言重點詞語)階段、觀眾參與階段。

5.選手必背階段,分別由每組的1號、2號選手背規(guī)定篇目。選手接到主持人(即老師)所給的題目后有10秒鐘的準(zhǔn)備時間,背對+10分,背錯兩字不得分,背時停頓不超過10秒,重復(fù)不超過三遍,否則不得分。不得分時,可由選手所在小組觀眾同學(xué)背,背對+5分。

6.搶背階段,主持人給出題目,說“開始”后,所有選手誰站得早并且出口快就讓誰背,背對+10分,搶得過早或背錯兩字倒扣10分。10秒鐘后選手未背可由觀眾搶背,背對+5分,否則倒扣5分。

7.一分鐘對句或一分鐘解詞階段,由每組的3號選手完成。如果一分鐘對句,主持人說名句的上句或下句,選手對下句或上句,在一分鐘內(nèi)盡可能多的對句;如果是一分鐘解詞,專門設(shè)計古詩文中的多義詞、活用詞等重點詞讓選手解釋,選手用最快速度回答,遇到不會的就說“過”。計時的兩位同學(xué)提前做好準(zhǔn)備,一旦主持人說“一分鐘計時開始”,馬上進入計時狀態(tài),同時計數(shù)的同學(xué)仔細(xì)聽他答對了多少,每對一條+2分。

8.觀眾參與階段,可以是片斷的搶背,也可以是一分鐘對句等,觀眾喜歡哪個環(huán)節(jié)就用哪個環(huán)節(jié),規(guī)則同上。

9.當(dāng)堂評出冠軍組、最佳選手、最佳觀眾,頒獎以資鼓勵。

[比賽內(nèi)容]

一、選手必背內(nèi)容:

一組1號背《季氏將伐顓臾》第三段

二組1號背《寡人之于國也》“五畝之宅”到結(jié)尾

三組1號背《黃花崗烈士事略序》第一段

四組1號背《滕王閣序》第二段

一組2號背《蜀道難》“問君西游何時還”到結(jié)尾

二組2號背《琵琶行》第二段

三組2號背《聲聲慢》

四組2號背《雨霖鈴》

二、搶背內(nèi)容:

1.《滕王閣序》第一段

2.《滕王閣序》第三段

3.《琵琶行》第一段

4.《琵琶行》第四段

三、一分鐘解釋下列劃線的重點文言詞語:(由每組3號選手完成,共80句,現(xiàn)僅列5句,其余略)

1.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已去世的)

2.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放在前面)

3.陳力就列,不能者止(位次,引申為職位)

4.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堅固)

5.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幾、若干)

四、觀眾參與,挑戰(zhàn)“一分鐘對句”(每組一個觀眾同學(xué),規(guī)則同上,共60句,現(xiàn)僅列5句,其余略)

同學(xué)們,“挑戰(zhàn)創(chuàng)造成功,拼搏成就未來”,哪位同學(xué)敢來挑戰(zhàn)?

1.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2.雄飛雌從繞林間 (但見悲鳥號古木)

3.連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掛倚絕壁)

4.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5.不盡長江滾滾來?!?無邊落木蕭蕭下)

[取得效果]

1.比賽場面非常熱烈,觀眾參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極大的激發(fā)了古詩文背誦、復(fù)習(xí)的熱情,大大加快了名篇背誦和文言基礎(chǔ)知識鞏固的節(jié)奏,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復(fù)習(xí)效率。

2.打破了沉悶的課堂氣氛,喚醒了學(xué)生的主體意識,很好的訓(xùn)練了學(xué)生準(zhǔn)確記憶、快速反應(yīng)的能力,為他們的學(xué)習(xí)注入了活力,增強了信心。

3.讓學(xué)生為小組的前進而興奮,為小組的落后而焦急,增強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精神,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從而為良好班風(fēng)、學(xué)風(fēng)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注意問題]

1.教師要精心準(zhǔn)備。提前宣布規(guī)則,讓學(xué)生熟悉。比賽題目的設(shè)置要難易適中,如必背詩文難度要小點,盡量能讓選手得分,以增強他們比賽的信心;而搶背詩文難度要大點,要給背誦高手以嶄露頭角的機會。一分鐘對句,設(shè)置的上句對下旬和下句對上句數(shù)量要均勻;一分鐘解詞,選手之間句子長短要大體一致,以免因題目設(shè)置因素而造成比賽不公。

2.教師必須要有敏捷的思維能力、簡潔流暢而又幽默的語言表達能力,要能熟練運用一口標(biāo)準(zhǔn)而流利的普通話,要能根據(jù)比賽的不同階段靈活的調(diào)整語速,如一般階段,語速要平穩(wěn)適中,而一分鐘對句或問答階段,語言要快而清晰,跟選手默契配合,盡量避免因主持人語速快慢不一而影響選手得分。

篇5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xué)》)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guān)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勸學(xué)》)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勺g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勸學(xué)》)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guān)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

①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xu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guān)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zhàn)》)

8.表示目的關(guān)系。

①縵立遠(yuǎn)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

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

“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出師表》)

②三月而后成。(《孫子兵法》)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

②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乎!(《庖丁解?!罚?/p>

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

①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ā读婀賯餍颉罚?/p>

(三)作語助詞,相當(dāng)于“啊”。

①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怎么辦”“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②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jù)“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dāng)于“拿什么”“憑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孔雀東南飛》)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勺g為“嗎”“呢”。

①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罚?/p>

③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zhàn)》)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嗎”“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

③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zhàn)》)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③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

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⑤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離騷》)

③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④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馮諼客孟嘗君》)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①于是乎書。

(二)用作介詞,相當(dāng)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岳陽樓記》)(乎:于)

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后一個“乎”:比。)

④吾嘗疑乎是。(《捕蛇者說》)(乎:對。)

⑤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論語》)(乎:對。)

⑥亦無怪乎其私之也。(《原君》)(乎:對于)

⑦蓋進乎技矣。(《庖丁解?!罚ê酰罕龋?/p>

⑧以吾一日長乎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爾:比。)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罚?/p>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①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悉使蠃兵負(fù)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zhàn)》)

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強調(diào)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④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①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jì)》)(后一個“乃”。)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rèn)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

②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用作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于”“如果”等。

【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

①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滅吳》)

②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報任安書》)

【乃爾】譯為“這樣”。

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lǐng)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fù)數(shù))。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yīng)譯為“他”“它”(包括復(fù)數(shù))。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dāng)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zhàn)》)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觸龍說趙太后》)

4.指示代詞,表示遠(yuǎn)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zhàn)》)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dāng)于“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夢溪筆談?指南針》)(其:這)

6.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

①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dāng)于“可”“還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ā短砌虏蝗枋姑罚ㄆ洌嚎梢?/p>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之戰(zhàn)》)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dāng)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難道”“怎么”。

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之戰(zhàn)》)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是……還是……”。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如果”。

①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②沛然下雨,則苗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何其】譯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ā读婀賯餍颉罚?/p>

(一)用作連詞。

1.遞進關(guān)系,“而且”“并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②肅宣權(quán)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赤壁之戰(zhàn)》)

③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赤壁之戰(zhàn)》)

2.遞進關(guān)系,“況且”“再說”。

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②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zhàn)》)

③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3.讓步關(guān)系,“尚且”“還”。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ā而欓T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4.并列關(guān)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鐘山記》)

④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二)用作副詞。

1.“將”“將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②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③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④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2.“暫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②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

③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報任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