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基本要素范文
時間:2023-08-16 17:40: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博弈基本要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船舶可維修性;基本要求;影響因素
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競爭呈現了非常激烈的勢態(tài),諸多國家為了促進自身的經濟發(fā)展,越來越重視海洋經濟的發(fā)展。其中,航運是海洋疾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航運市場來看,確保船舶運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非常關鍵[1]。與此同時,要想使船舶運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便有必要在設計過程中注重船舶可維修性。鑒于此,本課題針對“船舶可維修性的基本要求及其影響因素”展開分析具備一定的價值意義。
1 船舶可維修性的基本要求分析
對于“維修性”這一概念來說,是指產品或者設備,基于既定的時間及相關條件范圍內,根據規(guī)定的方法或者程序實施維修作業(yè)過程中,對其原始功能進行恢復的一種特性。在船舶設計過程中,船舶的可維修性非常關鍵,因為其與船舶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存在密切關系;并且,從廣義層面來看,也關系到航運市場的整體經濟效益[2]。因此,便有必要注重船舶可謂修性的基本要求,從而使船舶可維修性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1.1 船舶可維修性的定性要求
對于船舶可維修性來說,其要求總結起來體現在定性和定量兩大方面。其定性要求指的是部分性能不能通過量化的考核標準進行評價。有關船舶可維修性的定性要求包括:1)基于維修的可互換性。此環(huán)節(jié)的要求體現在“互換”上,也就是說對于船舶的一些零部件,或者設備,可采取其他零部件或者設備代替使用,但需注重所代替的零部件或設備的型號、規(guī)格、性能都需和原來的零部件或設備相適應[3]。如此,能夠使采購與倉儲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且能夠使船舶在搶修過程中難以及時找到原配的零部件或設備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進一步確保了搶修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使船舶可維修性中的可互換性得到有效體現,有必要在設計階段對其加以重視,在設計一些零部件及設備過程中,做好符合標準的能夠代替這些原零部件及設備的設計,這樣在確保維修的可互換性的基礎上,便能夠確保船舶的可維修性。2)重視標記的識別。無論是在船舶設計過程中,還是在修建過程中,均需要重視部分特殊部位的設置,在標記過程中可采用到不同的顏色或者箭頭,方便維修改造人員可以快速精準地將故障發(fā)生的位置判斷出來,進而落實及時有效的維修方案,從而使船舶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3)保證人機修復環(huán)境的優(yōu)越性。航海過程中,對于船舶來說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因此,在船舶可維修性設計過程中,需對環(huán)境因素加以靠量;與此同時,由于在船舶維修過程中,維系工作人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也需要對人的因素加以考量。在充分考量環(huán)境因素和人的因素的基礎上,遵循“人機和諧”的船舶設計原則,進一步使船舶的可維修性效果得到有效增強。
1.2 船舶可維修性的定量要求
如前所述,船舶可維修性主要體現在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兩大方面,上述分析對船舶可維修性的定性要求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船舶可維修性僅有定性要求明顯不足,因此還有必要注重其定量要求的實現,其定量要求指的是可以精準地采取數據進行考核的一種標準??偨Y起來,船舶可維修性的定量要求包括:1)修復時間均值。指的是修復一次設備需花費的時間的平均值,通常采取MTIE表示;代表修復時間越短,設備的可維修性越優(yōu)良[4]。2)預防性維修時間均值。指的是設備一次預防性維修需花費的時間的均值,通常采取MTRM表示;和MTIE相同;時間越短,表示船舶可維修性能越優(yōu)良。3)維修停機時間率(MTUT)。該定量指標用于對單位工作時間內所需的維修停機時間的均值進行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對于MTUT來說,時間越短,代表船舶可維修性越好。4)維修工時率。指的是單位工作時間花費的維修工時的平均值;時間越短,代表船舶可維修性越好。
2 船舶可維修性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船舶可維修性需滿足定性和定量兩大方面的基本要求,這樣才能夠使船舶可維修性的效果得到有效增強。但是,從實際角度來看,船舶可維修性還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總結起來,影響船舶可維修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2.1 環(huán)境方面的因素
船舶可維修性會受到環(huán)境方面的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船舶運行期間的環(huán)境以及相關工作人員起主要作用的環(huán)境等。首先,船舶維修工作開展過程中,會受到自然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包括:海水、空氣、風向等自然因素。因此,在船舶維修設計過程中,需對這些因素充分考量。其次,在船舶維修特殊環(huán)境下,維修工作人員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均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從而間接地使船舶維修的效果受到影響。因此,提高維修工作人員的綜合專業(yè)素質非常關鍵。
2.2 裝備設計方面的因素
船舶維修設計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且存在較大的復雜難度。從現狀來看,諸多理論及技術均不是特別地完善;與此同時,在船舶裝備設計過程中,會對產品的性能及質量充分重視,但是對可維修性則表現的不夠重視,當沒有在定性和定量兩大方面綜合考慮的情況下,便會使裝備設計的整體質量受到影響,進一步使船舶可維修性受到影響。因此,優(yōu)化裝備設計非常關鍵[5]。
2.3 人為方面的因素
在船舶維修工作過程中,維修工作人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對于部分船舶維修工作人員來說,在整體專業(yè)技術水平上較為不足,在維修作業(yè)過程中,難以從環(huán)境、設計方案優(yōu)化等方面綜合考慮,從而使船舶的可維修性的效果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因此,在現代化科學技術逐漸進步及發(fā)展的背景下,在船舶維修工作中,相關維修工作人員除了需要注重自身維修專業(yè)技術的提升的l件下,還需實現“人機互動”,一方面減輕維修工作人員的工作負荷,另一方面提高船舶維修的工作效率及質量,進一步使船舶可維修性效果得到有效增強。
3 結語
通過本文的探究,認識到船舶可維修性的提高非常重要,一方面需船舶可維修性滿足定性要求,使船舶維修實現可互換性、重視標記的識別以及保證人機修復環(huán)境的優(yōu)越性等。另一方面,滿足船舶可維修性的定量要求,合理控制修復時間、預防性維修時間、維修停機時間率以及維修工時率等。并且,還需要了解影響船舶可維修性效果的相關影響因素,包括環(huán)境因素、裝備設計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為船舶維修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優(yōu)化裝備設計,并提高維修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等,相信從以上方面加以完善,船舶可維修性的效果將能夠有效增強,進一步為船舶運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冬,張平,方強,祝泓.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艦艇維修性評估方法[J].中國艦船研究,2013(1):102-106.
[2]王志炎,熊文,衣正堯,李江波.船舶維修性設計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13(3):330-331.
[3]李棟.煤礦坑道鉆機液壓系統可維修性設計研究[J].機床與液壓,2012(3):170-174.
篇2
摘要:本文以系統科學與工程理論為框架,組合管理學及相關學科的一些基本要素,建立組織中的“人”的元模型,并以此為基礎衍生需求模型、需求特性模型,為組織理論、應用、實踐提供借鑒、視角。
關鍵詞 :系統人 模型 元模型 需求模型 特性模型
一、引言
無論管理理論,還是管理實踐;無論探討組織,還是探討行為;無論研究文化與學習,還是研究變革;無論運籌戰(zhàn)略,還是力行戰(zhàn)術;無論基于過程的管理,還是基于交付的管理;人作為社會的基本構成,作為生產力的要素,作為生產關系的宿主,在漫長的管理歷史長河中,演繹著歷史,創(chuàng)造著歷史,也譜寫著歷史。
管理學史上出現過“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復雜人”等關于人的模型,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像“X理論”、“Y理論”、“Z理論”、“雙因素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等等需求與激勵的模型。這些模型為管理理論、應用、實踐建設,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本文承襲以上管理學模型模式,以系統科學與工程理論為框架,組合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的一些基本要素,建立組織中的“人”的元模型,基于“系統科學與工程”特色稱之為 “系統人”元模型。并以此為基礎衍生“系統人”需求模型、“系統人”需求特性模型,為組織管理理論中的范式、比喻的建立提供借鑒,為管理應用與實踐的前提、假設的建立提供視角。
二、元模型
組織中的“系統人”,可由一些基本要素構成。這些要素可以抽象地描述組織中普遍意義上的、表征穩(wěn)定、形態(tài)可控、特征規(guī)律化明顯的人?;诿枋龅某橄笮?,稱之為“元模型”。
元模型的基本要素包括,動物機體,為物質基礎要素;人性哲學,為觀念要素;認識,為智力要素;情感與情緒,為心理要素;勞動,作為人類的本質活動,為活動要素;社會關系,為環(huán)境要素。元模型的基本要素描述如下。
1.動物機體。人是與外界環(huán)境有著明確界限的有機系統,通過嚴整的機制統一組織機體內各組成部分協同運行,與外部環(huán)境進行資源交換,選擇性適應并干預外部環(huán)境,實現機體的有效運轉;以個體的“存在性”為根本,演繹個體產生、成長、成熟、繁衍、撫育、衰退、消亡的過程,有尋求“存在”狀態(tài)向好的本能性需求。
2.人性哲學。人基于先天特質、后天認識,形成個人哲學,即對自然、社會、思維、情感的較為穩(wěn)定的認識(自然觀、社會觀、思維觀、情感觀),并造就與之匹配的態(tài)度,影響著個人衡量付出、所得、社會交往、心理感受的價值標準。
3.認識。人通過感性與理性認識機體內部、外部環(huán)境,獲取、存儲、加工、轉化、優(yōu)化、升級相關信號、信息、知識,并以一定的認識形式與機體本身和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作用,通過學習、實踐提升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能力。
4.情感與情緒。人以成長環(huán)境、機體機能、思維方式為基礎,構筑一定的情感與情緒模式。這種模式呈現出狀態(tài)可控性,受個人機體環(huán)境、外部環(huán)境影響,會呈現出波動性(正面、負面),偶爾出現失控,有整體向好的態(tài)勢,這是一個適應性調整過程,也是一個對情感、情緒認識提高的結果。
5.勞動。人身處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中,并與之作用。在個人的人性哲學影響下,基于個體的認識能力、功能能力,調整自身的情感、情緒,進行個體、群體、團隊、組織等形式的勞動。在一定的勞動關系中,參與勞動、勞動能力、勞動身份、勞動所得,是生存、發(fā)展的需要,這種需要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
6.社會關系。人處在社會關系中,有建立、維系、改善、弱化、放棄部分社會關系的表征,對塑造個人哲學、認識、情緒、情感模式有一定的作用,對行為養(yǎng)成有一定的影響,是勞動的環(huán)境條件。人在社會關系中表現出交往需求,同時社會關系表現出一定的資源特性。
三、需求模型
基于元模型,建立“系統人”需求模型,模型的構成要素描述如下。
1.動物機體。選擇個人、家庭生存環(huán)境并盡力適應;維系、保障個人及家庭身體健康、生命安全;保障個人、家庭基本生活持續(xù)與改善;干預內部、外部環(huán)境,爭取個人、家庭的生存狀態(tài)改善。
2.人性哲學。自我定位、自我認同需求;尋求世界觀、價值觀共鳴的需求;個人價值實現需求,在此驅動下形成行動需求;價值取向有無意識變化傾向,為無意識需求。
3.認識。通過一定的形式獲得、提高個人認識能力;與外部進行感性、理性認識的交流。以認識作用于外部,并期望一定的效果與認同。
4.情感與情緒。有一定的情緒需求,喜、怒、哀、樂等等;有一定的情感需求,友情、愛情、同情、關心等等;有情緒、情感的交流需求,并期望一定的效果與認同。
5.勞動。有勞動環(huán)境要求需求,包括自然的、社會的,同時對環(huán)境有選擇、改善、適應、放棄的需求特性;具備、提升勞動能力的需求,包括知識型、技能型、體能型等;勞動身份確定、穩(wěn)定、提升的需求;維系個人、家庭的生活、教育、再教育的勞動所得,并期望從保障型過渡到改善型、享受型、品味型;在法律、道德框架下,和諧勞動關系;受多種條件影響,個人對勞動關系也有異常化需求;對勞動表現出一定的感受、情懷;勞動需要一定形式的認同,因人而異,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
6.社會關系。在社會關系中,有情感、情緒交流需求;基于生活、工作、學習、運動、休閑、娛樂等的協作、幫助需求;將社會關系作為資源需求;改善社會關系的需求。
四、需求特性模型
需求模型呈現出如下的系統性特性,稱為“需求特性模型”。
1.穩(wěn)定性。穩(wěn)定環(huán)境下,需求有時候是清晰可鑒的,水平穩(wěn)定的,有時候需要經歷心理歷程、理性思考、或者經過引導、身體踐行后,需求逐步清晰,呈現出邊界性、目標性、指標性,達到穩(wěn)定水平的狀態(tài)。
2.動態(tài)性。穩(wěn)定環(huán)境下,需求在時間維度上,呈現出圍繞穩(wěn)定水平的上下波動,幅度不會太大,呈現出動態(tài)平衡。
3.變動性。內外部環(huán)境變化,導致心理博弈,心理平衡打破后,需求會呈現出較大的變動,突破原有的穩(wěn)定水平,可能正向,也可能是負向的,最終會達到某一穩(wěn)定水平,或者退回到原來的穩(wěn)定水平。
4.優(yōu)先性。穩(wěn)定需求內部的分項需求,呈現出一定的優(yōu)先級。優(yōu)先級與緊迫性的相關性有不確定性;同時,內外部條件變化,優(yōu)先級有調整機制,可能會呈現需求的動態(tài)、變動特性。
5.矛盾性。構成需求的各分項需求具有矛盾性,有些矛盾可以通過自我調整、優(yōu)先級排序解決,有些需求需要一定的外部干預,達到穩(wěn)定水平。
6.模糊化。需求需要通過一定的內外部條件進行干預強化。不然,可能會出現模糊化的趨勢。
7.引導性。需求經過一定的引導、強化,會變得更加理性、清晰、可實現。
8.邊際性。在需求的逐步實現過程中,或者需求實現后,效果會有一定邊際效應。
9.累加性。在需求的逐步實現過程中,或者需求實現后,會有新的需求出現,較為明顯地突破原有需求水平。這種新需求可能是有意識增加,也可能是無意識增長。
參考文獻
[1]高飛,李萌譯.系統思考——適用于管理者的創(chuàng)造性整體論(第一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唐寧玉,鄭興山,朱曉妹.組織行為與管理(第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篇3
(一)農地供給方利益模型
土地本身承載了多種功能,在不同時期不同利益主體的視野里,其承載的功能是不同的。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于農民來說,土地的基本功能應該是雙重的,即為農民提供生存發(fā)展保障和財富增長保障。農民的財富在哪里?農民的財富增長源頭又在哪里?“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這是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基本論斷。在農村土地流轉的過程中,普通農戶在穩(wěn)定承包關系和獲得就業(yè)生活保障的前提下,以轉包、轉讓、互換、出租、入股等方式將農地的使用權從承包權中流轉出來,是農地流轉的主要供給方。對土地供給方來說,其流轉收益包括:農地租金收益為y0和轉移勞動力的年收益為y1,即外出打工收入。設貼現率為r,轉出的土地使用權年限為n,則轉出的收益Ys為:
流轉的成本主要有:一是為尋找土地轉入方并與之進行談判而產生的交易費用ccs,二是轉出方轉出土地前的經營收益y2,則轉出的成本Cs為:
則通過農地流轉,農地供給方的收益增量Ys為:
Ys=Ys―Cs
據調查,海南省農地流轉租金平均為800斤稻谷/畝,稻谷價格以當年市場價格為基準;普通農戶從事農業(yè)生產的純收入約為300元/畝,而外出務工人員的平均工資為800元/月,1%的管理技術人員工資達到2000―5000元/月,外出務工家庭的人均收入為非務工家庭的1.5倍。
(二)農地需求方利益模型
農業(yè)經營大戶作為農地流轉的需求方,其做出轉入農地決策的動力在于農業(yè)經營大戶對流入農地擴大生產所能帶來的總的收益,成本和風險的判斷,只要預期的經濟收益足夠高而成本和風險足夠低,他們就愿意增加農地的流入量。進行規(guī)模經營。
農業(yè)經營大戶農地流轉的收益即為從事農業(yè)規(guī)模生產經營直接性收益,其價值量Yd的大小由農產品產量和價格決定。農產品價格為P,由競爭市場決定,產量由柯布―道格拉斯(C-D)生產函數f(L,N,K,T)決定,L、N、K、T分別表示農業(yè)經營大戶農地經營的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投入量,則
■
二、農地流轉中二維主體利益實現的博弈分析
博弈論(Game Theory)又稱對策論,是研究理性決策者(參與人)之間策略,行為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結果的理論。一個的博弈由參與人,策略和支付函數三個基本要素組成。參與人指博弈中獨立決策,獨立承擔結果的主體(個人或組織),每個參與人必須都是理性的和智能的,目標是追求其個人期望支付函數值的最大化;策略規(guī)定參與人在什么時候選擇什么行動,是參與人的“相機行動方案”,即參與人選擇策略和行動空間后,在給定信息集內行動;支付函數又稱偏好函數,是指在一個特定的策略組合下參與人得到確定效用水平或期望效用水平,是可以定義或量化的參與人的利益。支付函數是分析一個博弈模型的標準和基礎,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除此之外,博弈中還有兩個重要的方面即信息和均衡,根據信息結構可分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美信息動態(tài)博弈和不完美信息動態(tài)博弈,同時在任一博弈中總存在著所謂的納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的策略組合對其他博弈方的策略組合也是最佳策略,由此二者達到均衡。
在農地流轉雙方這一完全但不完美的信息動態(tài)博弈中,無論農業(yè)經營大戶是租種“好地”還是“差地”,都要在農地轉入方收益或期望收益大于0的前提下,通過利益比較的原則來制定農地流入的策略,以此達到納什均衡。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政府引導,實現博弈共贏
政府是農地流轉的支持者,管理者和協調者,應為農地流轉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促進土地流轉主體博弈共贏。各級地方政府要及時了解,掌握流轉動態(tài),在充分尊重流轉參與主體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引導,以維護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和利益。農地流轉市場的發(fā)展需要配套的中介服務體系,各級地方政府應完善自身職能,組建并培育好土地流轉中介服務組織,降低流轉雙方獲取土地信息成本,建立農村土地流轉交易信息網絡,及時登記匯集可流轉土地的數量、區(qū)位、價格等信息資料,定期公開對外可流轉土地資源的信息,接受土地供求雙方的咨詢,溝通市場供需雙方的相互聯系,規(guī)范農地流轉交易行為,增加交易透明度,促進農地流轉合理健康運行。
(二)完善價格機制,維護市場公平
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發(fā)展各類生產要素市場,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huán)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是促進和規(guī)范農地流轉的必然要求。農地流轉市場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場,具有一定的空間地域性和不可移動性,因此合理的地價是實現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正常運行的必然前提。在充分考慮地價構成因素的基礎上,對農村土地進行分等定級,科學評估,確定并定期公布土地的基準價格,為有關政府部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合理確定各類農地的質量,登記,評估其客觀,公正的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為農地市場流轉雙方的公平交易提供合理參考,以減少價格確定的隨意性和不合理性。
(三)增強市場意識,完善市場體系
篇4
同傳統會計一樣,會計演進的動力來自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和人們認識程度的深化。三維會計的提出不是憑空的幻想,而是基于以下背景:
1、價值空洞和投資者的困惑
新技術革命以來,企業(yè)似乎紛紛開始沿著一條偏離人們傳統的價值觀念的軌跡發(fā)展起來。傳統經濟資源(現金、存貨、設備等)的經濟重要性在下降,而商標、專利、商譽等無形資產開始顯現其價值代表的姿態(tài)。尤其是企業(yè)的人力資源,更是成為企業(yè)價值的首要源泉。但是人力資源與無形資產不同的是,后者經過與實踐的長期相互作用已被傳統的會計系統所吸納,而前者卻一直沒有被正式納入財務報告的信息范疇。雖然企業(yè)的財務報表并求反映人力資源的信息,但由于企業(yè)人力資源差異帶來的未來現金流的明顯差異卻是客觀存在的。這一表現在企業(yè)財務報表外的信息卻被理性的投資者所捕捉,于是,投資者紛紛開始偏離企業(yè)報表中資產的價值數據,將資源投向其認定為人力資源價值高的企業(yè)。從而,企業(yè)的投資價值與企業(yè)報表中資產價值的巨額差異出現了,并呈現出隨著知識經濟形態(tài)的到來日益擴大的趨勢。最有說服力的可能是廣為引用的微軟和英特爾的例子。這兩家公司的賬面價值之低與其市場價值之高,形成強烈的對比反差。這種差異就像一個巨大的價值空洞,讓傳統會計無法實現真實反映企業(yè)價值的目標。
面對這一價值空洞,投資者顯得有些無所適從。那些習慣依賴會計信息的投資者發(fā)現他們所依賴的信息越來越失去相關性。眾多的投資者在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面前要比以往更加依賴主觀的臆斷。但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他們希望得到比現有會計信息系統所提供的新的更加值得依賴的會計信息,以解決由于企業(yè)價值空洞帶來的困惑。
2、對價值創(chuàng)造和經濟活動認識的逐步深化
價值從何而來?什么是經濟活動的本質?馬克思為我們做出了這樣的解答:勞動是價值的源泉,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三個: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其中勞動者即人的要素是首要的,他們是生產工具的創(chuàng)造者和使用者,是對勞動對象加以改造的主體因素,在生產過程中起決定作用。但縱觀人類漫長的經濟活動的,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資源和資本被看成是價值的源泉而被人熱烈追逐,價值的源泉——行為被視而不見,而創(chuàng)造價值的主體——勞動者更是淪為自然資源和資本的奴隸,被資源和資本的主人當作他們的“會說話的工具”看待。奴隸主、封建主和資本家用殘酷的剝削展示了他們的“財富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的野蠻邏輯,用勞動人民的斑斑血淚證明著物力資本對人力資本的強權支配。1776年,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了組織和社會將從勞動分工中獲得經濟優(yōu)勢的精彩觀點,第一次從經濟學角度人的行為對價值的作用;隨后羅伯特。歐文則認識到“關注雇員對企業(yè)是有利的”,開始關注人不同于機器的因素,反對殘酷剝削;泰勒通過對工人生產行為仔細的觀察研究,把他們的行為和價值聯系起來考察和管理,創(chuàng)造了管理,用奇跡般的生產效率在歷史上第一次證明了人的因素與物的因素的不同。隨后由霍桑實驗開始的行為科學則更科學、更廣泛地揭示了經濟活動的真實面貌,推動了人們觀念的進一步轉變。人們開始逐步認識到人和人的行為在價值創(chuàng)造中的重大作用和經濟活動是人和物的結合體的真實面目。而促使人力真正擺脫物力束縛的動力,則是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經濟形態(tài)的轉變。知識經濟的到來,使得知識和技能成為生產經營的關鍵,也使得智力勞動超越體力勞動成為勞動的主要形式。實踐證明,勞動越是體現與勞動資料不同的特性,就越是獲得擺脫資本對它的控制的能力??梢哉雇?,知識經濟將使勞動恢復其價值源泉的真實地位,使勞動者成為資本的主人;它還將揭示經濟活動的人和物統一體的真實面貌,使得研究人、關心人、造福人、發(fā)展人成為企業(yè)經濟活動的主題,使得人和人的行為的信息成為企業(yè)信息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3、管理領域的嶄新變革
伴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物力資本中心觀向人力資本中心觀的轉變,管理領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決策者和管理者逐步認識到對人的管理才是企業(yè)管理的中心所在?!捌髽I(yè)再造”、“立體管理”、“流程重組”、“第五項修煉”、“經營未來”等一系列理論與都蘊涵著對人及其組織變革、改進人的行為以獲得競爭優(yōu)勢的思想。這使得人及其行為的信息成為企業(yè)高層管理者迫切的需求。團隊組織、虛擬組織、無邊界組織等新型組織形式的出現使得管理人員與被管理人員的界限變得模糊,服從命令的管理模式逐漸向自我取向的管理模式過渡。這又使得以往只需要服從命令不需要自我調整行為的企業(yè)員工面臨自我決策、自我調節(jié)行為的新任務。
管理理論和方式的發(fā)展及管理組織形態(tài)的變革,帶來了對會計信息的需求變化:一是會計信息需求類型的增加,個人或組織的行為的價值信息成為新的需求熱點;二是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擴大,全體員工也成為信息使用者。這種新的信息需求為三維會計的發(fā)展和變革提供了動力。
4、新的產權主體和新的產權界定
知識經濟是以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學技術為主的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消費為重要因素的經濟。知識經濟帶來了產權關系的重大變化。如果說產權觀念的產生是產權關系的第一次革命,而產權的多元化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是產權關系的第的話,那么在知識經濟時代,產權關系將迎來它的第三次革命,那就是勞動者將憑借他們的勞動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產權主體。土地、資本與勞動,被古典經濟學稱為社會生產的三大要素。人類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在人類不同的發(fā)展時期,這三大要素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圍繞企業(yè)的產權,要素的所有者不斷地進行著重復的博弈,博棄的結果決定了產權分布。由于稀缺性的要素往往在社會生產中扮演著決定性的關鍵角色,這種關鍵角色使得這些稀缺性的要素所有者在重復博弈中取得優(yōu)勢地位,并借此取得社會生產中的支配性產權。在奴隸社會,自然資源相對豐富,而勞動力十分短缺,誰擁有勞動力,誰就在社會生產中擁有產權。因此,擁有大量奴隸的奴隸主就成為產權主體。發(fā)展到以農牧業(yè)為主的封建社會之后,勞動力資源增長,相對勞動力而言土地成為最主要的生產資源(在人口密集的地區(qū)例如東南沿海、印度兩河流域等地區(qū)更是如此),而地主憑借其對土地的所有權成為自然經濟時期最主要的產權主體。發(fā)展到以傳統工商業(yè)為主的資本主義社會,資本成為制約社會生產的關鍵要素,而資本家就憑借其資本所有權成為商品經濟時期最主要的產權主體。千百年來,這種在生產要素所有者之間的博弈從來沒有結束過,只是不斷地達到暫時的均衡,然后隨著社會生產的發(fā)展,各要素之間的相對地位的變化,又開始了一輪新的博弈。但是,以往的博弈結果有個共同的特點:無論是奴隸主、地主還是資本家,都是以物力資源所有者的身份牢牢占據著產權主體的支配地位,而勞動者基本上只在物力資源所有者的支配下得到僅僅賴以生存的生活資料。當人類進入知識經濟階段,新的經濟形態(tài)讓人們能夠以從未有過的效率創(chuàng)造物質和精神財富,也使財富的分配逐步走向公平。其中最大的原因是,這是一個以知識的生產分配為主的知識經濟時期,知識和智力將超越物力資源成為社會財富增長的關鍵,人力資本對企業(yè)利潤創(chuàng)造的貢獻超過了物力資本,這將使得擁有知識的勞動者逐漸在產權的連續(xù)博弈中取得優(yōu)勢地位,憑借其勞動歷史性地第一次成為企業(yè)的產權主體。這是生產力發(fā)展對產權分配影響的必然結果。
勞動者成為產權主體帶來了新的信息要求。作為新的產權主體的勞動者和原有的產權主體都要求企業(yè)的會計能提供真實可靠的計量有關生產要素貢獻的信息,以便進行產權界定和收益分配,維護自身的利益。而不同生產要素的貢獻得到正確計量也是企業(yè)能獲得較高的生產效率進而在激烈競爭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對于這一點,新制度經濟學家早有所論述。他們認為,企業(yè)活動實際上是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合作過程,合作能利用彼此的比較優(yōu)勢,這種合作生產叫做“隊生產”。但“隊生產”遇到的主要問題是生產率的計量問題,因為如果不同質的生產要素其生產率在生產中能夠得到精確的話,組織就能夠根據其生產率提供相應的報酬,要素之間的合作所產生的比較優(yōu)勢就完全實現,生產率就很高,如果經濟組織的計量能力很差,報酬與生產率之間只有松散的關系,生產率就較低。因此,勞動者產權大小及比例如何確定?收益如何分配?這是產權主體和產權關系變化后的知識經濟中的新型企業(yè)面臨的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5、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空前發(fā)展是三維會計的技術支撐
一種理論或技術的產生和發(fā)展往往離不開相關理論和技術的支持。數學與文字的發(fā)明和發(fā)展是一維會計的前提,紙和印刷術則促進了二維會計的發(fā)展和傳播,而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則成為三維會計產生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以計算機網絡和無線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帶來了信息技術神話般的飛躍,徹底地掃清了三維會計的技術性障礙。信息技術革命極大地提高了信息處理效率,同時又極大地降低了信息處理成本。這無疑為會計系統的改革創(chuàng)造了空前有利的必要條件,也使會計從二維會計提升到三維會計的飛躍成為可能。
6、現行會計的缺陷
會計是其環(huán)境的產物,與其演進過程中的特定背景相適應。當環(huán)境發(fā)生本質性的變化時,就顯露出很大的不適應性:首先,會計的對象“見物不見人”,將人力資源這一主導性要素排除在外,就有舍本求末的缺陷;其次,將價值性信息與其導致的主體——人之間的聯系割裂開來,信息無法反映經濟活動的本質;最后,用會計的專門方法,強行把在立體空間進行的動態(tài)經濟活動平面化、靜態(tài)處理,這樣會計的反映與經濟活動的現實不符。
7、二維會計的內在邏輯分析:是否具有可擴展性
現行會計建立在“資產”和“權益”這二維基礎上,可稱之為“二維會計”。由這二維要素形成的會計等式為“資產=權益”。從這個等式中我們很難看出擴展的可能途徑。但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考察:“資產”和“權益”是與價值信息的不同方面相對應的要素。與資產對應的是進入會計對象范圍的客觀物質,例如原材料、現金等,無形資產也屬于這種物質的范疇。因為它們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這些物質是價值的載體,說明的是“價值在哪里”的問題。價值的存在是以這些物質的存在為前提的,如果這些物質不存在了,價值也會隨之消亡。而與存在相對應的則是一種權利,這種權利某種程度上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由人與人對價值的評判及其在評判基礎上的協議或契約決定的。例如債權人權益與股權人權益都是如此。它體現的是價值的歸屬,即“價值到哪里去”的問題。于是,傳統二維會計的會計等式“資產=權益”就可以轉變形式,表述為“價值的載體=價值的去向”或“價值的存在=價值的歸屬”了。這個二維價值的等式是否能夠進一步擴展呢?一個順向思維的問題就是:既然有了“價值的存在”和“價值的歸屬”,為什么沒有“價值的源泉”呢?于是,一個符合邏輯推論的新的維度出現了——“價值的源泉”。我們將在后面討論的行為要素正是說明“價值的源泉”的維度,這與二維會計的內在的邏輯擴展方向正好一致。因此,一個必然的選擇就是:在三維價值邏輯“價值的載體=價值的源泉=價值的歸屬”的基礎上,以行為作為第三維,建立“資產=行為=權益”的“三維會計”。
二、三維會計的基本問題
1、對會計的新分類:按維分類
長期以來,會計界一直按“式”對簿記進行分類,就是把簿記分為單式簿記和復式簿記。而本文提出按照新的分類標準將簿記分為一維簿記、二維簿記和三維簿記,并相應形成一維會計、二維會計和三維會計。
將簿記分為單式簿記和復式簿記的分類標準可以理解為記賬方向和方法的不同,具體來說是會計分錄涉及的賬戶和方向(入口、項目、條目)的多少。顯然,這是一種根據簿記法這一事物的形式進行分類的方法。本文提出的按維分類的方法,則是一種根據簿記法和會計這一事物的進行分類的方法。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維”是綱要綱紀的意思,即構成所指事物的關鍵要素和基本內容:“維”也是構成空間的基本要素,也即從空間上看,“維”是構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內容和其存在方式。以維分類,是指以簿記法和會計的對象要素的內容和多寡作為分類標準。簿記法和會計的對象要素是隨著簿記和會計的變化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初期的簿記法只反映財產的數量和變化,可稱為以“財產”(資產)為基本要素的一維簿記(會計);后來簿記法逐漸把權益也納入了其對象范圍,基本會計要素變成“資產”和“權益”兩個,這時可以稱為二維簿記(會計)。而三維簿記和三維會計將其對象要素進一步加以擴展,形成三個對象要素。
按式分類和按維分類在存在區(qū)別的同時也存在密切的聯系。維是簿記法的內容,式是簿記法的形式,而內容與形式從來就不是相互孤立的。維是式反映的內容,而式是維表達的手段。一方面,一定的內容必定需要一定的形式來表達。一維簿記的一維要素客觀上要求以單式簿記作為記賬手段,而二維會計的二維性質則客觀上要求與二維要素相聯系的復式簿記成為其記賬方法。另一方面,一定的形式總為一定的內容服務。單式簿記雖然能很好地為一維簿記服務,但如果把它應用到二維會計則顯得繁雜而無序,難以建立賬戶之間的勾稽關系,嚴重制約了二維會計相對一維簿記的優(yōu)勢的發(fā)揮;復式簿記中的因果復式簿記固然可以用于一維簿記,但作為復式簿記主要形式的分類復式簿記卻只能用于二維會計。而從簿記歷史發(fā)展的實踐上考察,簿記的維與簿記的式總是相互聯系的,與一維簿記階段對應的主要是單式簿記;而與二維會計階段對應的是復式簿記。
井(尸九)雄仕先生的有關復式簿記的分類的觀點將有助于進一步理解“式”與“維”的區(qū)別與聯系。井(尸九)雄仕先生在其1967年的著作《會計計量基礎》中提出,復式簿記實際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因果復式簿記,另一種是分類復式簿記。兩種復式簿記存在的原因和記賬的基本原理都是不同的。因果的復式簿記不涉及兩個基本元素,是單元素之間的復式簿記。例如用現金買原材料,記為:借“原材料”,貸“現金”。它實際上是一個賦值的過程,即把付出的現金的價值轉移到原材料的身上,其基本原理是歷史成本原則。它表現的等式關系為“增加=減少”。而分類的復式簿記則必然涉及到兩個基本元素,它是雙要素之間的復式簿記。例如股東投資,借“資產”,貸“所有者權益”。它的基本原理來源于對同一物質的不同分類(資產、權益)和各種分類之間的恒等關系。它表現的等式關系為“資產=權益”。由此,井(尸九)雄仕得出結論說:“雖然,巴其阿勒把‘借:伯勒漠-糖,貸:現金’這類經濟業(yè)務解釋得好像在概念上和‘借:現金,貸:資本’這類分錄毫無區(qū)別,然而,這兩筆分錄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备鶕ㄊ牛┬凼说慕Y論進一步分析,不難得出推論:既然因果的復式簿記并不依據二維會計的“二維”的存在而存在,而是以歷史成本原則為存在依據,因此它可以存在于任何維度的簿記形式之中,只要這種簿記仍以歷史成本原則為記賬原則即可。從歷史上看,一維簿記時期也的確出現了因果的復式簿記。中國的“三柱記賬法”就是一種采用復式記賬的一維簿記。而分類的復式簿記則因為其依據是對簿記要素的分類,故與簿記的維度息息相關,它的存在以及形式要依據簿記的維度來決定。分類的復式簿記必然以二維會計為存在基礎,一維簿記階段是不可能出現分類的復式簿記的。從歷史上看,分類的復式簿記也是在二維會計出現以后才出現的。最早的分類復式簿記之—威尼斯簿記中的多納多索蘭佐兄弟商店簿記和安德列亞巴爾巴里戈父子商店簿記都是已經出現“權益”要素的二維會計。
一方面由于歷史上沒有按照簿記法反映的基本要素的內容進行分類的先例,也沒有“一維簿記”或“二維會計”這類名詞,另一方面由于“維”與“式”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加區(qū)分影響不大,所以長期以來,人們并沒有將維與式區(qū)別開來。在許多論述中,“式”是包含著“維”的內容的。人們談到復式簿記的時候,往往已經把二元基本要素資產和權益包含在內,所見的絕大多數對復式簿記的論述都是如此。
2、三維會計的基本前提
研究三維會計,也需要首先建立一些假設條件。這些假設條件是將行為作為會計基本要素進入會計系統的前提,也是具體設計三維會計系統最重要的基礎。這些假設是:
(1)行為是價值變動的主要源泉,是企業(yè)資產、權益變動的原因。
社會生產經營是人的一種有意識的社會活動,作為社會生產經營活動結果的價值變動自然與人的這些活動或者說行為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價值變動是人的社會活動的結果。對于這一點,無論是亞當。斯密和卡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還是西方經濟學的生產要素學說都已經說明。另一方面來看,人的社會經濟活動的目的就在于轉移和創(chuàng)造價值,因為這樣人本身才能生存和發(fā)展。雖然從會計的角度來看,除了人的行為之外,資產的價值還受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等,但是與行為相比,這些因素的作用是不可控的、次要的,所以行為是價值變動的主要源泉。
價值有其載體,從會計的角度看,這個載體就是資產。企業(yè)的經營和管理活動實際上就是由許多人許多種行為組成的。從目的來看,企業(yè)的這種種行為就是為了改變資產,并通過改變資產獲得價值的增值;從結果來看,正是這種種行為改變了資產的性質,使得資產從一種形態(tài)變成另一種形態(tài),也正是這種種行為改變了資產的數量,使資產增加和減少。因此,行為是企業(yè)資產變動的原因。
價值也有其歸屬,從的角度看,這歸屬就是權益。契約的觀點認為,權益總是由各種契約關系決定的。這些契約有明示的,也有隱含的。契約的重要作用和結果就是將某種權利與義務與人們的作為或不作為聯系在一起。例如,因為我工作(作為),所以我拿工資;或因為我保密(不作為),所以我獲得獎勵等等。對而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契約。這些契約是企業(yè)存在的基礎。新制度學最重要的觀點之一就是“企業(yè)是契約的組合體”。在企業(yè)眾多的契約中,權益契約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權益契約決定了權益的結構和權益的分配方式。雖然隨著形態(tài)的變化,這些契約的形式和其決定的權益分配方式在不斷地變化,而且這種分配方式也并非都具有效率和公平,但有一點卻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只有作為或不作為契約規(guī)定的行為,才能獲得契約規(guī)定的權益。投資者只有按照股權契約的規(guī)定,做出了向企業(yè)投資、購買企業(yè)股票的行為才能成為企業(yè)的股東享有所有者權益;債權人只有按照債務契約的規(guī)定做出了向企業(yè)投資,借出其資產的行為才能成為企業(yè)的債權人享有債權人權益;勞動者只有按照勞動契約的規(guī)定,做出向企業(yè)投入其勞動的行為才能成為企業(yè)的勞動者權益人享有勞動者權益。因此,行為也是企業(yè)各種權益及其變動的原因。
(2)關于價值的行為屬性的信息是有用的。
只有行為的信息對信息使用者而言具有效用,提供這一信息才有其必要,三維會計的建立也才有意義。從會計信息質量目標的角度上看,也只有行為的信息是有用的,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才符合兩大會計信息質量標準之一的相關性質量目標。顯而易見,有關行為的會計信息符合這一質量要求。
首先,行為是價值的主要源泉。這使得通過對行為及其對價值的計量和反映,一方面能為所有者提供資本保值增值的信息,為管理當局提供解除資本經營、保值增值的責任的工具;另一方面,為經營管理人員提供行為價值的信息,為控制無效和低效行為,增加有效行為和高效行為提供信息支持,從而為企業(yè)競爭提供優(yōu)勢。其次,行為是資產變動的原因。這使得關于行為的信息成為考察資產變動過程的依據;更進一層,使得這些信息成為考察企業(yè)價值變動過程的依據,因為價值變動歷來就是通過資產的變動來表現和衡量的。例如,有了生產加工行為的具體數據,一方面可以考察這些行為怎樣一步步引起產品形態(tài)的變動,另一方面更進一步可以與其它信息綜合起來,考察這種行為下的產品怎樣增加其價值。前一種信息可以為評價資產的生產管理責任提供數據;而后一種信息則可以為資本的保值增值責任提供數據。而對企業(yè)管理層來說,兩種信息都可以為增加有效增值行為和高效增值行為,消除無效增值行為、減少低效增值行為提供寶貴的數據。這些數據無疑將成為面臨激烈競爭的企業(yè)獲得競爭優(yōu)勢的法寶。再次,行為是權益變動的原因,因此提供行為方面的信息有利于考察權益的變動原因及其過程,保證各個權益人的權益不受侵犯,報告履行受托經營管理責任的情況。
(3)行為可以用適合的進行確認和計量。
首先,行為具有質的可區(qū)分性。人們對行為的認識程度已經足以將行為同別的事物區(qū)分開來。對于會計來說,則是會計人員具有的知識已經足以將行為同資產與權益區(qū)別開來。行為可以分解,不同行為之間可以相區(qū)別。馬克思的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的學說已經說明了勞動行為的可分解性,而近代和行為的結果也充分說明行為是可以分類分層研究的。行為具有行為主體上的可區(qū)分性。一個行為或一組行為總是由特定的主體做出的,這個主體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一個群體。行為具有質的可分性使得把行為要素進行細分類,建立行為明細賬成為可能。
其次,行為具有量的可衡量性。行為具有質的可區(qū)分性只是行為可以作為會計要素的必要前提,而只有行為具有量的可計量性特別是具有用貨幣表示的價值量的可計量性,才符合會計要素的確認的基本規(guī)則,其信息才具有真正的決策意義。所以,行為具有量的可計量性是將行為作為會計要素進入系統的關鍵所在。筆者認為,在考慮行為的價值進而對行為的價值進行計量的時候,首先應當明確三個:第一,會計系統中的價值是通過對資產價值的衡量來計量的。一方面,資產是價值的載體,是價值的具體存在形式和人類經濟活動追求的最直接目的,所以對價值的衡量只能通過資產來進行;另一方面,資產的變化往往有確實的憑據,通過資產來衡量價值雖然不一定最準確,卻具有一種讓人們可以接受的客觀性。對于會計人員來說則易于解脫報告責任,降低遭受責難的風險。權益的價值變動就是通過資產的變動來衡量的。行為作為第三維會計要素進入會計系統,其價值必然也要通過資產的變化來衡量。第二,會計系統所考慮的行為的價值是行為對企業(yè)的價值。一個行為的影響可能是多方面的,其價值是可以從多種角度考慮的,而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其價值量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如同資產的價值概念一樣,作為會計要素進入會計系統的行為價值的概念只能是從企業(yè)角度考慮的價值。因此,在衡量行為的價值時,不能把行為對其他主體的價值的影響確認和計量過去。例如,對企業(yè)管理人員利用公款進行與經營無關的吃喝這種行為的價值進行確認和計量,就可以分為對社會的價值、對企業(yè)的價值和對個人的價值,它們的價值量顯然是不同的。這種行為對社會和對企業(yè)的價值可能是負值,但對公款吃喝的個人來說,卻是正值。而我們衡量一種行為或一組行為的價值,應當從企業(yè)的角度進行衡量。這不僅是因為會計主體假設決定了會計的反映空間,更重要的是,只有從企業(yè)的角度考慮和計量行為的價值,才能使得這些信息具有價值。從上例來說,只有真正按照行為的企業(yè)價值把公款吃喝行為記為負值,才能避免這種行為的無效性。第三,會計系統中的價值量衡量的準確性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一方面,會計在許多情況下,必須對成本或價值作出估計。使用合理的估計,是編制財務報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這些方法可能使得會計信息產生了相對的準確性,但是這并不降低項目的可靠性。例如折舊的估計和壞賬準備的提取就是這樣的方法。另一方面,即便采用的是準確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準確性也是相對的。實際上,各種各樣的價值量衡量方法之所以在會計中被采用,其條件并非是它必須絕對準確,而是它能得到人們的承認,能夠作為達成各種契約的基礎依據。方法的準確性只是人們在考慮是否接受這種方式的一個因素而已。因此,我們在計量行為的價值的時候,也只能要求一種相對的準確性,這種相對的準確性只要能使行為的信息質量達到使用者的信息質量要求,能夠作為確定契約和做出決策的依據就可以了。
3、三維會計的基本特征
三維會計是在傳統的以資產、權益為基本要素的二維會計的基礎上,增加行為基本要素的三維立體會計信息與管理系統。與以往的會計形態(tài)——一維會計和二維會計相比,三維會計具有許多新的特征。這些特征主要有:
(1)三個基本的對象要素:資產、權益和行為。這是三維會計的最根本特征,也是其與一維會計和二維會計最大的區(qū)別所在。
(2)新的會計等式:“資產=行為=權益”。其中,資產是價值的載體,行為是價值的源泉,權益是價值的歸屬。
(3)三維會計空間:企業(yè)空間。
在明確了三維會計的基本要素之后,再將三維會計的“資產-權益”、“行為-資產”和“行為-權益”三個平面進行組合,可完成從平面到空間的和綜合。將三個平面按照其內在邏輯組合可以形成以下空間圖:
其中,三個方向軸分別是行為、資產和權益基本要素,動態(tài)要素為:資產增值、資產減值、資產凈值,行為增值、行為減值、行為凈值,權益增加、權益減少、權益凈值。
這樣,三個方向軸或三個基本要素、三個二維平面、九個動態(tài)要素構成了三維會計立體空間,這個空間有點有面,有靜有動。通過這個空間,三維會計實現對會計主體的價值流動的過程和結果,對企業(yè)價值的源泉、價值的載體和價值的歸屬進行全面立體反映。三維會計空間的建立,也使得用會計的語言描述企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的方式從平面擴展到空間,從而變得更為生動和形象。成長企業(yè)在空間上不斷擴張,而收縮和衰落的企業(yè)則朝著相反的方向變化,穩(wěn)定的企業(yè)只能維持原有空間。
(4)采用三式關聯記賬規(guī)則
三維會計等式中的各要素的增加和減少,不再像二維會計等式中那樣用同樣的記賬符號表示(例如,在二維會計中,資產增加和負債減少都用“借”表示,資產減少和負債增加都用“貸”表示),而采用不同的記賬符號表示。基于這個原因,在設計三維會計的記賬符號時,我們不但要對不同類別的要素采用不同記賬符號,還要對同一要素的增加、減少也用不同符號加以區(qū)別。因此,需要的記賬符號數目就為“3×2”=6個。本研究設定,這些符號及其與要素變化的關系如下:
資產增值-“增”,資產減值-“減”;行為增值-“正”,行為減值-“負”;權益增值-“來”,權益減值-“去”。
其中,資產指的是資產類賬戶,包括“資產”、“資產增值”、“資產減值”、“資產凈值”四類;行為指的是行為類賬戶,包括“行為”、“行為增值”、“行為減值”、“行為凈值”四類;權益指的是權益類賬戶,包括“權益”、“權益增值”、“權益減值”、“權益凈值”四類。于是:
因為:資產=行為=權益,同時,資產凈值=行為凈值=權益凈值,
所以:資產增值-資產減值=行為增值-行為減值=權益增值-權益減值,
轉化為等式:
“增”-“減”=“正”-“負”=“來”-“去”
根據三維會計等式設定的行為引起資產或權益內在變化的,可將其記賬規(guī)則總結如下兩條:①每筆分錄都包含行為要素,即或者有記賬符號“正”,或者有記賬符號“負”,二者必居其一;②在記賬總金額上,資產增減值之和、行為增減值之和、權益增減值之和永遠相等,即資產、行為、權益三維綜合平衡。
以上規(guī)則的制定是基于行為是一切資產和權益變化的原因的假定,同時也基于“資產=行為=權益”的基本會計等式。為便于記憶,將上述記賬規(guī)則稱之為“三式關聯記賬法”,簡稱“三式記賬法”,其基本概括為一句話,就是“非正即負,三維平衡”。
(5)建立三維報表體系與立體信息結構。三維報表不但報告資產變動情況——企業(yè)財務狀況表和權益變動情況——損益表,還報告企業(yè)在會計期間的行為價值情況,即企業(yè)經營行為種類、性質、過程和效果。其中效果就是行為怎樣影響資產和權益的變動的,不但說明行為的結果,還充分說明行為的過程,并適當說明行為的原因。新設計的報表體系是:三維財務狀況平衡表、行為增值表、資產增值表、權益變動表,以及有關的附表。
三、三維會計的意義與前景
(一)三維會計提供的新信息以及對相關領域的支持
1、三維會計能提供的新的基本信息
三維會計通過將第三維向量“行為-價值”納入會計體系,極大地擴充了會計的信息容量,形成了三維立體信息空間,因而較二維會計具有巨大的優(yōu)勢。具體來說,三維會計能夠提供以下新的基本信息:
(1)有關企業(yè)勞動者勞動效率的信息。由于將價值的變化通過具體行為來核算,就使得每個勞動者自己的行為對企業(yè)所做的貢獻大小一目了然。勞動者的勞動價值和勞動消耗的相關信息都可以從賬戶中得到,這為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和資源配置提供了量化管理的依據,必將極大地促進企業(yè)管理水平的提高。
(2)提供了勞動者權益的信息。勞動者作為企業(yè)權益的所有者之一,其依據就是勞動者用自己的勞動能力向企業(yè)投資,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了新的企業(yè)價值。但勞動者特別是作為個體單位的勞動者個人究竟應當擁有多少企業(yè)權益,卻一直無法衡量。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二維會計不能提供有關勞動者行為帶來的企業(yè)價值變化情況的信息。三維會計通過將行為這一要素引入會計系統可以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一個新的途徑。
(3)提供了行為對企業(yè)資產個別成本和價值的作用和責任的信息。通過對經濟行為的價值影響的計量,可以清楚地發(fā)現這些行為對企業(yè)資產的價值和成本的影響。這一方面使以市場價值和企業(yè)個別成本對資產進行計價成為可能,企業(yè)得以獲得怎樣降低企業(yè)資產個別成本的信息,另一方面可明確導致當前結果的責任。
(4)提供企業(yè)發(fā)展?jié)摿透嚓P的決策信息。相對二維會計提供的資產、權益和傳統的收入、費用信息,三維會計能提供對企業(yè)價值增長原因更加相關的經濟行為的信息。從而,三維會計能使其信息使用者對企業(yè)的增長趨勢有更準確的把握,因為企業(yè)的未來更多地取決于運作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的質量。
除了以上新的基本信息,信息提供者或使用者還可以通過將三維會計的基本信息加以重新整合來獲取更多更深層次的信息。
2、三維會計對相關領域的支持
作為會計信息系統的核心技術,三維會計的實行將給相關領域特別是直接依賴會計信息的領域提供巨大的支持。本文僅以人力資源會計、生產管理、作業(yè)成本和責任會計為例說明。
(1)三維會計對人力資源會計的支持。
三維會計對人力資源會計的支持,首先表現在三線會計能夠提供行為對價值的貢獻的相關信息,從而為人力資源價值的衡量提供重要的數據。人力資源的價值計量是人力資源會計研究中的最大難題之一。以往的價值計量往往采用成本、工資貼現、商譽比例等方式來計量,卻都難以真正反映人力資源的價值。實際上,人力資源的價值正在于它能通過其行為創(chuàng)造價值。因此,人的行為及其對價值的影響的數據,應當是計量人力資源價值的最重要的依據。以往的二維會計的局限性注定它不能提供這方面的信息,而三維會計的實行則將徹底彌補這一信息空白,它提供的經濟行為價值的歷史數據,也就成為計量人力資源現實價值的重要依據,從而通過對人的行為價值計量實現對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為解決人力資源的價值計量問題提供最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三維會計的實行,能突破二維會計確定物力資產創(chuàng)造價值并分享全部收益的觀念,把價值創(chuàng)造過程提升到人的層次來確認和計量,從而能夠進一步確定人對企業(yè)所作的貢獻的大小,為確立人力資本中心觀,確定企業(yè)收益在物力資本和人力資本之間以及各不同人力資本之間的分配提供信息支持。這將改變傳統的人力資源會計不把人力資源作為一項權益確認和計量的局面,為財務會計與勞動者權益會計的統一提供基礎。
(2)三維會計對作業(yè)分析的支持。
總體來看,作業(yè)分析主要分為三個層次:資源動因分析、作業(yè)動因分析和作業(yè)綜合分析。由于傳統的二維會計是建立在對資產層次的價值確認和計量的基礎上,而作業(yè)分析的對象卻是企業(yè)作業(yè),這就造成了信息系統與信息用途的不相容。因此作業(yè)分析的三個層次分析的原始數據都不能直接從二維會計系統獲得,而必須通過對二維會計信息和企業(yè)其他信息系統的信息的綜合分析獲得。這一方面提高了作業(yè)分析的工作難度,另一方面影響了作業(yè)分析的準確度和分析結果的可信度。而三維會計的實行將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三維會計本身建立在對行為層次的價值確認和計量的基礎上,實現了會計信息與作業(yè)分析的無縫鏈接,作業(yè)分析所需數據可以很方便地從會計系統直接獲得。因此,三維會計的實行將對作業(yè)分析提供最有利的支持。
(3)三維會計對企業(yè)生產管理的支持。
實踐證明,最高級的生產管理形式是人的自我管理與外在管理的有機統一。而為生產者提供其行為及其結果的信息是實現有效自我管理和外在管理的前提。二維會計由于其二維局限,只能側重于為外在管理提供信息,而三維會計突破了這一局限,它不但包涵了二維會計的信息平面,還通過行為這一第三維度建立起三維信息空間,使得它不僅能夠像二維會計為外在管理提供相關信息,還將價值的考察具體到人的行為層次,實現了對人的行為及其價值影響的確認和計量,成為能夠提供自我管理信息的嶄新系統。只要采用適當的信息輸出方法,就能進一步實現向行為人及時提供自身行為的相關信息,從而使生產者能夠及時主動地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調整自身的行為,建立起高效的信息良性反饋機制,真正實現行為者的自我管理。
(4)三維會計對責任會計的支持。
責任會計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明確責任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其原理可以用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解釋為:事后的交易費用可以用事前的交易費用來降低。建立在傳統的二維會計基礎上的責任會計由于會計系統不能提供有效的與行為人行為及其價值影響相關信息的固有局限,難以對責任人的行為責任做出準確的界定。因此,在責任會計實行的過程中仍然經常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三維會計的實行將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它按照需要將行為人的行為及其結果予以確認和計量,使行為人的責任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事后明確責任的交易費用。這為企業(yè)中責任會計的有效實行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二)三維會計的前景展望
篇5
關鍵詞:會計信息市場;要素;問題;治理
會計信息市場是各種會計信息交換、傳播、交流的場所及其交換關系的總和,是以提供會計信息為市場運轉、資源有效配置服務的信息系統。鑒于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外部性以及會計信息本身的特殊屬性決定了會計信息相關條文規(guī)定細則,決定了在現有的社會環(huán)境有的一些行為規(guī)則。那么會計信息市場包括有哪些基本要素?它的特征是什么?會計信息的供求存在哪些問題?又該如何應對呢?下面將給予詳細的介紹。
一、會計信息市場的基本要素和特征
(一)會計信息市場的基本要素
市場的有效運行是由其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引導的。會計信息市場就其基本要素而言,由市場主體、市場客體和市場載體構成。
1、市場主體。市場主體是參加會計信息市場經營活動的個體。沒有市場主體就沒有會計信息市場。市場主體可劃分為兩類:
(1)委托主體。委托主體它是特定的會計信息需求者(投資者、債權人等)。
(2)受托主體。即分析性會計信息的提供者(供給者)。他們通過加工披露的會計信息,向委托主體有償提供,以實現會計信息的商品化、市場化。為明確二者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委托主體與受托主體在進行交易之前往往簽有一定的協議或契約。
2、市場客體。市場客體是會計信息市場經營交易的對象――分析性會計信息及相關服務。市場客體按其加工的深度又可分為“分析性事實型信息”和“分析性預測型信息”。此外,在提供分析性會計信息同時,受托主體有時還會向委托主體提供相關的服務內容,如開展會計咨詢會計培訓、聯機聯網信息檢索幫助等。
3、市場載體。市場載體就是會計信息市場的交易場所。按其層次劃分:有全國性會計信息市場、地區(qū)會計信息市場、行業(yè)會計信息市場;按其存在的方式分:有有形會計信息市場有固定的交易場所、交易時間,進行長期穩(wěn)定的上市會計信息交換活動,如會計師事務所、會計信息咨詢服務公司等。無形會計信息市場,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和交易時間,隨供求雙方的需要而定。
(二)會計信息市場的特征
1、會計信息市場供需不對稱。會計信息市場供需不對稱,信息供給者提供的信息與信息使用者需求的信息不對稱。如前所述,會計信息的特征是會計信息可以同時被利益對立的雙方所使用,而會計信息是由人單方面提供的。在利用會計信息方面,由于人和委托人的動機不同,前者是為了解除受托責任,后者是為了認定受托責任,所以雙方的利益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對立的。人與委托人動機和利益的不一致,往往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陷阱”的“機會主義”傾向,如人會提供有利于自己的會計信息,或違背委托人意愿隱瞞其想得到的會計信息。加之,會計信息的市場價格與信息成本并無聯系,人向市場提供的信息無法從經濟上直接獲得補償,這也導致了人缺乏提供充分信息的動機。由于人與委托人的這種對立,會計信息在供給者與使用者之間會出現分布的不對稱:即人所擁有的信息與委托人所得到的信息不對稱;人所提供的信息與委托人想要得到的信息也是不對稱的。在這一不對稱分布中,人處于信息優(yōu)勢,而委托人則處于信息劣勢。
2、會計信息市場的需求分布不對稱。會計信息市場的需求分布的不對稱,使得會計信息在信息使用者之間分布不均衡,形成一部分使用者擁有其他人所沒有的信息。人由于種種原因,不會向市場公開提供用戶所需求的充分信息,使得會計信息市場成為不充分市場。但委托人為了提高其收益,往往不會滿意人的這種行為,總想獲得充分信息,這些信息市場的參與者便展開了一系列“尋租”活動。委托人聯合向人施加壓力,迫使人提供充分信息。但他們的期望往往會落空,原因在于如果人被迫公開所有充分信息,將使所有用戶獲得受惠機遇,委托人之間就出現了一種非合作博弈。其結果是:有足夠動機的信息用戶就展開了獨自的信息搜尋活動。由于搜尋活動的有限性,仍然改變不了人與委托人之間的不對稱現象。部分參與者的信息優(yōu)勢仍會獲得“壟斷利潤”。盡管會計信息是“公共物品”,但由于市場參與者的“尋租”,導致了一部分會計信息成為“私有物品”,并產生了信息分布的不對稱。當然這種“不對稱”性只是暫時的,由于市場參與者的“尋租”活動的普遍展開,“私有信息”會逐漸轉化為眾所周知的“公共信息”。
3、會計信息市場的壟斷性。會計信息市場是壟斷的、競爭的市場,會計信息的提供被人所壟斷,會計信息的使用被部分市場參與者所壟斷,會計信息市場的壟斷性導致了信息的不充分。會計信息的提供非人莫屬,很難有其他機構來代替。由于人的壟斷地位,其提供的信息往往就是不對稱和不充分的。由于會計信息的獨占優(yōu)勢,在“尋租”的激勵下,總有一部分市場參與者努力去搜尋信息并會同樣加以壟斷。從而形成會計信息被部分使用者所壟斷,也造成了信息分布的不對稱。
二、會計信息市場若干問題及其治理
對會計信息市場的研究,首先從會計信息市場存在的問題入手,然后提出治理措施。
(一)會計信息市場若干問題
和其他信息一樣,會計信息也是一種風險信息,但更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其特殊性就在于:從會計信息的消費角度講,它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理應由政府部門來生產和提供,但現實情況是政府部門無力為之;從會計信息的生產和供給角度來講,它往往是企業(yè)內部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根據自身的不同目的和需求來完成的。一方面,投資者無法確知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及其真實性、合法性,同時其及時性和滿足程度也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會計信息公共物品的屬性等導致會計信息市場失靈而不能實現“帕累托最優(yōu)”,無法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會計信息市場的缺陷由此產生。
1、缺乏有效的市場機制。所謂有效的市場機制就是實現市場資源最優(yōu)配置的運行體制。眾所周知,有效的會計信息市場供給應以滿足信息需求者的偏好為前提,即由各利益集團的會計信息需求來決定。具體地講,投資者、債權人、管理當局、政府相關部門及潛在投資者的需求決定了會計信息市場應提供什么樣的產品。但會計信息所具有的公共物品屬性以及利己主義、信息的不對稱等因素,會導致市場失靈。因為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會計信息而無需直接支付任何費用,使得會計信息的生產者和供給者過多地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利己誘導原則。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會計信息總是供不應求,從而成為一種稀缺產品,其數量和質量均因為包裝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有效的市場機制無法形成。
2、損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進而損害企業(yè)利益。外部信息使用者所獲得信息是不完全的,大量無法內化到財務報表中的信息被限制在他們的獲知范圍之外,他們無法真正了解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則做出決策的準確性的保障程度必會受到影響。如果外部使用者所獲取的信息是經過加工、修飾的失真信息,那么將會誤導使用者把資金投入實際經營狀況不佳的企業(yè)。即損害了外部使用者的利益,同時使社會資源配置無法實現最優(yōu)化,進而損害企業(yè)的市場形象。
3、惡化企業(yè)的籌資環(huán)境,外部使用者無法真正、全面了解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致使決策風險增加。為彌補決策風險可能導致的損失,資金所有者會要求有較高的投資報酬率,使企業(yè)的籌資成本上升,從而導致財務風險增加,企業(yè)容易發(fā)生財務危機。這會增加企業(yè)的籌資成本,惡化企業(yè)的籌資環(huán)境,其結果必將使企業(yè)今后即使支付更高的利率,投資者也會因為償債能力不足而拒絕投入資金。
4、管理層腐敗。在委托關系下,管理者可能會犧牲投資者利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企業(yè)現有的投資者不能有效監(jiān)督和評價管理者的業(yè)績,管理者為了得到更多的報酬,會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存在進行盈余管理,蒙騙所有者,中飽私囊,損害投資者利益,這就產生了腐敗。
(二)會計信息市場的治理
會計信息市場的上述缺陷,嚴重影響了各利益集團特別是投資者的利益,破壞了有效的市場運行,無法實現會計信息市場資源配置的最優(yōu),因而必須進行治理。
1、建立健全會計信息披露制度。規(guī)范會計信息披露是解決信息不對稱最重要的方法。會計準則實際上是一種契約,用會計準則來約束企業(yè)的會計行為,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降低會計信息的不對稱性。同時,完善現有關于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對信息披露的項目、內容和格式等做出明確具體的規(guī)范,并要附上范例予以比較詳細的說明。
2、加強以注冊會計師審計為主體的社會審計監(jiān)督。審計監(jiān)督是妥善處理公司關系的有效機制。盡管會計準則能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范會計信息披露,但如果沒有一個監(jiān)督機制來確保管理當局對準則的遵守,管理當局仍然會惡意地隱瞞或虛假陳報信息以在關系中獲益。所以,需要一個獨立的中間人來證實、鑒定管理當局是否真實公允地反映了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審計人員就是這個中間人,注冊會計師審計是獨立性最強的審計。
3、加強社會審計中介機構的建設。加強注冊會計師和管理人員的教育,提高相關人員的素質尤其是職業(yè)道德水平和業(yè)務能力,盡快完善有關審計法規(guī)的建設;改革會計師事務所管理體制,以保證其監(jiān)督、鑒證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4、強化政府管制和會計立法的作用。政府直接參與管制的手段是制定相關法律,以控制職業(yè)性會計團體的設立及其公開執(zhí)業(yè)權力,如通過公司法對年度報告和招股說明書的最低披露要求等內容做出規(guī)定;間接政府干涉是通過證券委員會制定相關制度來進行的。同時,加大執(zhí)法力度,使《會計法》得以深入貫徹執(zhí)行。
三、結束語
隨著現代企業(yè)制度的建立,會計信息在受托責任中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如何發(fā)揮其有效作用,減少委托-問題的發(fā)生是我國目前會計改革的一個主要方面。由于我國會計信息市場的研究起步較晚,所以其中還有許多理論與實踐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張曉莉.關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思考[J].商業(yè)研究,2005(2).
3、李蓉淺.談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對策[J].科技咨詢導報,2007(5).
4、劉秀華.關于我國發(fā)展會計信息市場的探討[J].山東財政學院,2005(9).
5、謝軍.淺談會計信息市場的特征與效率[J].會計月刊,2007(7).
6、楊杰.中國內部審計[J].財會審計,2006(2).
7、潘煜雙.關于會計信息市場的幾個理論與實踐問題[J].事業(yè)財會,2006(3).
8、王善平.會計信息市場的基本理論[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5).
9、賀文春.委托與會計信息不對稱性[J].財會審計,2006(12).
篇6
關鍵詞:流動性 衡量方法
流動性是證券市場健康有序運行并充分發(fā)揮作用的重要條件之一。在證券市場上,交易商、限價訂單的提供者以及其他一些投機者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經紀商和交易所組織流動性,而無耐心的投資者獲得或需要流動性。一個具有良好流動性的證券市場不僅能在交易成本盡可能低的情況下為投資者提供大量轉讓和買賣證券的機會,滿足投資者獲利、避險等需求,同時也為籌資者提供了籌資的必要前提。如果市場缺乏流動性,則會導致交易難以完成,證券發(fā)行受阻,市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一、流動性的內涵
可以說,流動性是證券市場的生命力所在,即“流動性是市場的一切”。(Amihud & Mcndelson,1988)。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看,市場流動性的增加不僅保證了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轉,也促進了資源有效配置和經濟增長。(Leevine,1991) 證券市場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在交易成本盡可能低的情況下,使投資者能夠迅速、有效地執(zhí)行交易。也就是說,市場必須提供足夠的流動性。但是對于流動性的定義卻眾說紛紜。有的從價格角度,認為流動性就是“立即完成交易的價格”(O’hara,1995);有的從及時性角度來定義流動性,即“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交易所需的成本,多尋找一個理想的價格所需用的時間”。(Amihud & Mendelson,1989);也有人把流動性概括為“為進入市場的訂單提供立即執(zhí)行交易的一種市場能力”和“執(zhí)行小額市價訂單時不會導致市場價格較大幅度變化的能力”。Black(1974)指出,市場有流動性是指任何數量的證券都可立即買進或賣出,或者說小額買賣可以按接近市場價格、大額買賣在一定時間內可按平均接近日前市場價格成交。當一種資產和現金能夠以較小的交易成本迅速相互轉換時,我們說該資產具有流動性。因此可以認為,流動性實際上是市場上基本供給和需求相互博弈的過程,而投資者則以合理的價格迅速交易一定數量資產。如果投資者在他需要的時候,能夠以較低的交易成本,按照合理的價格水平很快地買進或賣出大量的某種金融資產,并且對該資產的市場價格產生較小的影響,那么這一市場就是“流動的”。簡單的說,流動性可以用迅速執(zhí)行一定數量交易的成本來代表。市場的流動性較高,進行即時交易的成本就越低。而較低的交易成本就意味著較高的流動性,或相應的較好的價格。
二、流動性的基本要素
雖然流動性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從上述眾家的觀點來看,流動性實際上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基本要素[1]。 (一)交易的即時性(Immediacy)即交易在時間上是否能夠立即執(zhí)行。證券市場既然是市場,其流動性的高低必然首先表現為證券交易能否迅速地、無阻礙地進行。眾所周知,能迅速進行交易的市場是流動性高的市場,否則其流動性低較低,交易的即時性越強,市場的流動性越高。從這一層面衡量,流動性意味著一旦投資者有買賣的愿望,通常總可以立即得到滿足。(二)市場寬度(Width) 指交易價格偏離市場有效價格的程度。在任何一個市場,如果投資者不考慮資產成本的話,交易一般都能夠迅速地執(zhí)行。因此,流動性在交易即時的同時,還必須在成本盡可能小的情況下獲得,或者說,在特定的時間內,如果某資產交易的買方的溢價很小或賣方的折價很小,則該市場具有流動性。這是從市場的價格層面來考慮流動性中的交易成本因素。
(三)市場深度(Depth)即在不影響當前價格條件下所吸收的成交量。一個市場有速度(即時性)和低成本(深度)的同時,還要有數量上的限制,即能迅速地在合理的價格下進行較大數量的交易。市場深度可以通過在特定價格上存在的訂單總數量來衡量。訂單數量越多,則市場越有深度,反之,則市場缺乏深度。市場深度不但反映了在某一個特定價格水平(如最佳賣價或買價)上的可交易的數量,也可以用來衡量市場的價格穩(wěn)定程度,即一定數量的交易對價格的沖擊程度。(四)市場彈性(Resiliency ) 即由于一定數量的交易導致價格偏離均衡水平后恢復均衡價格的速度。在一個以彈性衡量的高流動性的市場,價格將立刻返回到有效水平?;蛘哒f,當由于臨時性的訂單不平衡導致價格發(fā)生變化后,新的訂單立即大量進入,則市場具有彈性;當訂單流量對價格變化的調整緩慢,則市場缺乏彈性。市場流動性可以通過以上四個基本要素來衡量。在這四個要素當中,市場即時性刻畫了價格變化、委托數量和時間因素,市場寬度(交易成本)刻畫了價格的變化特征,市場深度(交易數量)刻畫了交易或者委托數量特征,市場彈性刻畫了價格波動與時間的關系特征。但必須指出的是,這四個指標在衡量流動性時可能彼此之間存在沖突。例如,深度和寬度通常就是一對矛盾,深度越大則寬度(買賣價差)越小,寬度越大則深度越?。患磿r性和價格也是一對矛盾,為耐心等待更優(yōu)的價格無疑將犧牲即時性。
三、流動性衡量方法的評析
篇7
關鍵詞:財產權、存在基礎、倫理、哲學、經濟
財產權不但是民法典的主要內容,而且也是一個國家經濟制度在民法中的集中反映。如何認識財產權制度的本質并對其存在價值和存在基礎作出正確判斷,是正確制定財產權法(物權法)的基礎。本文試圖從倫理、哲學和經濟學的角度對財產權的存在基礎進行多方面的考察,以期能對我國民法典和物權法的制定提供一種帶有基礎性的研究基點和研究思路。
一、對財產和財產權一般概念的初步考察
所謂財產,如果從語義學的角度來說是指屬于某人所有的具有金錢價值的東西的總稱。在英國法律中的“財產”通常有以下幾個用法:(1)表示一個人所擁有的全部法定權利,包括一個人的“生命、自由及全部所有物”;(2)指一個人所享有的不包括人權在內的全部有物質內容的權利;(3)指債權以外的其他物質權利;(4)僅指對有形物的權利。在大陸法系國家中,財產有三層含義:(1)僅指有體物;(2)既包括有體物,也包括權利等無形財產;(3)既包括資產(積極財產),也包括負債(消極財產)。 通常人們所說的積極財產,主要是指動產、不動產和知識產權,但是在中“人際關系與信用也是一種財產,是利益源泉的財產,但是傳統的財產法不論及這種帶有比喻意義的財產。” 財產在各國民法和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關于對財產的看法,“哲學家一般把財產理解為實現基本價值的工具?!?而按照法經濟學的觀點,“財產的法律概念就是一組所有者自由行使并且其行使不受他人干涉的關于資源的權利?!?這樣的觀點的在財產與財產權之間架起了連接的橋梁。
所謂財產權“是與身份權、人格權分屬于不同類別的權利?!?對此,黑格爾將財產權與人的自由聯系在一起,認為:財產權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人的社會地位由其經濟狀況決定,人們占有和使用物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因此收益權就應該是占有權、使用權的內容之一。同時黑格爾進一步指出精神既是人的本體又構成財產的基本內容,故而也是權利的客體,它必須通過法權制度來保護,權利只是一種可能性,對它的具體行使和現實化運動必須通過實際的占有、使用、轉讓等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來完成。 盧梭不但認為財產、自由和生命是人類生存的三個最基本要素,而且他還認為,“財產權的確是所有公民權中最神圣的權利,它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自由還重要?!?諾貝爾經濟學者獲得者米爾頓弗里德曼則認為:“財產權不僅是經濟自由之源,它們也是政治自由之根。” 保護社會主體依法獲得財產是民法的最基本作用之一,也是各國民法中的最基本內容。
篇8
【關鍵詞】流動性 衡量方法
流動性是證券市場健康有序運行并充分發(fā)揮作用的重要條件之一。在證券市場上,交易商、限價訂單的提供者以及其他一些投機者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經紀商和交易所組織流動性,而無耐心的投資者獲得或需要流動性。一個具有良好流動性的證券市場不僅能在交易成本盡可能低的情況下為投資者提供大量轉讓和買賣證券的機會,滿足投資者獲利、避險等需求,同時也為籌資者提供了籌資的必要前提。如果市場缺乏流動性,則會導致交易難以完成,證券發(fā)行受阻,市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一、流動性的內涵
可以說,流動性是證券市場的生命力所在,即“流動性是市場的一切”。(Amihud & Mcndelson,1988)。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看,市場流動性的增加不僅保證了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轉,也促進了資源有效配置和經濟增長。(Leevine,1991)
證券市場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在交易成本盡可能低的情況下,使投資者能夠迅速、有效地執(zhí)行交易。也就是說,市場必須提供足夠的流動性。但是對于流動性的定義卻眾說紛紜。有的從價格角度,認為流動性就是“立即完成交易的價格”(O’hara,1995);有的從及時性角度來定義流動性,即“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交易所需的成本,多尋找一個理想的價格所需用的時間”。(Amihud & Mendelson,1989);也有人把流動性概括為“為進入市場的訂單提供立即執(zhí)行交易的一種市場能力”和“執(zhí)行小額市價訂單時不會導致市場價格較大幅度變化的能力”。Black(1974)指出,市場有流動性是指任何數量的證券都可立即買進或賣出,或者說小額買賣可以按接近市場價格、大額買賣在一定時間內可按平均接近日前市場價格成交。
當一種資產和現金能夠以較小的交易成本迅速相互轉換時,我們說該資產具有流動性。因此可以認為,流動性實際上是市場上基本供給和需求相互博弈的過程,而投資者則以合理的價格迅速交易一定數量資產。如果投資者在他需要的時候,能夠以較低的交易成本,按照合理的價格水平很快地買進或賣出大量的某種金融資產,并且對該資產的市場價格產生較小的影響,那么這一市場就是“流動的”。簡單的說,流動性可以用迅速執(zhí)行一定數量交易的成本來代表。市場的流動性較高,進行即時交易的成本就越低。而較低的交易成本就意味著較高的流動性,或相應的較好的價格。
二、流動性的基本要素
雖然流動性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從上述眾家的觀點來看,流動性實際上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基本要素 [1]。
(一)交易的即時性(Immediacy)
即交易在時間上是否能夠立即執(zhí)行。證券市場既然是市場,其流動性的高低必然首先表現為證券交易能否迅速地、無阻礙地進行。眾所周知,能迅速進行交易的市場是流動性高的市場,否則其流動性低較低,交易的即時性越強,市場的流動性越高。從這一層面衡量,流動性意味著一旦投資者有買賣的愿望,通??偪梢粤⒓吹玫綕M足。
(二)市場寬度(Width)
指交易價格偏離市場有效價格的程度。在任何一個市場,如果投資者不考慮資產成本的話,交易一般都能夠迅速地執(zhí)行。因此,流動性在交易即時的同時,還必須在成本盡可能小的情況下獲得,或者說,在特定的時間內,如果某資產交易的買方的溢價很小或賣方的折價很小,則該市場具有流動性。這是從市場的價格層面來考慮流動性中的交易成本因素。
(三)市場深度(Depth)
即在不影響當前價格條件下所吸收的成交量。一個市場有速度(即時性)和低成本(深度)的同時,還要有數量上的限制,即能迅速地在合理的價格下進行較大數量的交易。市場深度可以通過在特定價格上存在的訂單總數量來衡量。訂單數量越多,則市場越有深度,反之,則市場缺乏深度。市場深度不但反映了在某一個特定價格水平(如最佳賣價或買價)上的可交易的數量,也可以用來衡量市場的價格穩(wěn)定程度,即一定數量的交易對價格的沖擊程度。
(四)市場彈性(Resiliency )
即由于一定數量的交易導致價格偏離均衡水平后恢復均衡價格的速度。在一個以彈性衡量的高流動性的市場,價格將立刻返回到有效水平?;蛘哒f,當由于臨時性的訂單不平衡導致價格發(fā)生變化后,新的訂單立即大量進入,則市場具有彈性;當訂單流量對價格變化的調整緩慢,則市場缺乏彈性。
市場流動性可以通過以上四個基本要素來衡量。在這四個要素當中,市場即時性刻畫了價格變化、委托數量和時間因素,市場寬度(交易成本)刻畫了價格的變化特征,市場深度(交易數量)刻畫了交易或者委托數量特征,市場彈性刻畫了價格波動與時間的關系特征。但必須指出的是,這四個指標在衡量流動性時可能彼此之間存在沖突。例如,深度和寬度通常就是一對矛盾,深度越大則寬度(買賣價差)越小,寬度越大則深度越小;即時性和價格也是一對矛盾,為耐心等待更優(yōu)的價格無疑將犧牲即時性。
三、流動性衡量方法的評析
由于流動性的幾個基本要素之間存在相互沖突,從現有的文獻來看,對流動性的衡量有大量的理論研究,但尚沒有統一的標準。甚至有學者認為不存在一個“無異議的、可操作的流動性定義”(Schwartz,1991)。為了便于理論思維的梳理,本文依據上述四個基本要素將各種流動性的衡量方法分為四種類型。
(一)價格法
基于價格的流動性衡量是從流動性的市場寬度演變而來的。最主要的價格指標是價差衡量指標、價格改善指標和價格自相關模型。
其中最常用的價差指標是買賣價差(Bid-Ask Spread)。在實行報價驅動機制的證券市場上,作為流動性提供者的做市商(Market Maker)需要分別向買賣雙方報出賣出價(Ask Price)和買入價(Bid Price )。Flood(1991)、O’Hara和Oldfield(1986)把買賣價差定義為對做市商提供即時交易服務的補償 [2]。衡量買賣價差有兩種方法:一是絕對買賣價差,即計算買賣價差的絕對值(等于賣出報價減去買進報價);二是相對買賣價差,即用絕對買賣價差除以最佳買賣價格的平均值,即得到百分比買賣價差。
以買賣價差衡量流動性大小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買賣價差可以直接衡量立即交易成本。價差越大說明立即交易成本越大,市場流動性越低,反之亦然。但是,它實際上是衡量交易成本的直接指標,而不是流動性。以買賣價差衡量流動性存在一些局限性:1、買賣價差是根據報價驅動市場中做市商的報價而得,當市場不是報價驅動市場時,無法得到買賣價差的數據;2、只有在做市商同時完成一買一賣,且買價為買進報價,賣價為賣出報價時,才能以報價價差衡量交易成本,但實際上買賣往往不是同時發(fā)生;3、買賣價差不能說明在買賣價差以外和價差以內成交的交易,例如,大額交易以及可協商定價的交易,其交易價格往往與做市商的買賣報價不一致;4、買賣價差對交易規(guī)模不敏感,忽略了交易量對價格的影響,不能反映在價格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市場機制吸收每一單位成交量的能力。
此外還有有效價差(Effective Spread)、實現的價差(Realized Spread)、定位價差(Positioning Spread)等價差衡量指標,以及價格改善指標和價格自相關模型。這些指標大都基于價格變動這個交易成本來衡量,考慮角度忽略的交易量、交易速度等因素的影響。
(二)交易量法
基于交易量的流動性衡量方法也是一種重要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換手率(Turnover Rate)。一個從成交量角度直接衡量流動性的指標。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有兩種:一是以交易量(股數)除以總流通股數,這種方法使用比較普遍;二是交易金額除以流通的市值。換手率不但測量了一定時間內證券市場上實際交易的股票數量或價值相對于市場上可交易的股票數量或價值的大小,而且其倒數也被用作衡量證券持有時間的指標。因此,高的換手率表明股票在市場交易的次數相對較多,交易頻率較高,完成一次交易的時間相對較短。
換手率指標考慮了流通股本大小的影響,但沒有考慮價格變化的影響,因為在同等換手率的情況下,價格變化越小,則流動性越小。另一方面,換手率僅代表市場交易的頻率次數。如果買賣雙方不斷地進行股票“做市”,造成需求旺盛的假象,其交易代表的信息含量卻很少,這就不能表示市場的流動性強。國內很多的實證研究以換手率作為流動性的替代變量,從而得出中國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很高。但從交易統計來看,中國A股市場的換手率自1992年以來幾乎都維持在400%以上,而B股在70%以上,遠遠高于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這與市場現實之間是矛盾的。所以,換手率作為市場投機性的一個變量還算可以。
此外衡量流動性的還有市場深度、成交率等衡量指標,但基于交易量的流動性指標的主要缺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忽略了價格變化的影響,而價格變化往往是衡量流動性的主要因素;二是交易量大小與波動性有關,而后者又將妨礙市場的流動性。
(三)價量結合法
為了克服買賣價差和單純交易量方法衡量流動性的不足,一些學者發(fā)展了幾個結合價格和交易量的衡量流動性的指標,如價格沖擊模型和流動性比率法。
其中流動性比率(Liquidity Ratios)衡量交易量和價格變化的關系。其基本原理是:若少量的交易引起的價格變化較大,則市場流動較差;若大量的交易引起的價格變化較小,則是市場流動性較高。常用的指標有:Amivest流動性比率,是指使價格變化1個百分點時需要多少交易量(金額)。但該指標沒有考慮公司流動股本數量,可能會出現流通股本越多的股票流動性越高的情形;Martin流動性比率,Martin指數假定在交易時間內價格變化是平穩(wěn)分布的,因此可用每日價格變化幅度與每日交易量之比衡量流動性。Martin指數以價格波動的平方代表價格變化,克服了價格變化正負抵消的缺陷。但是,Martin指數在使用中不但會碰到與Amivest流動性比率相類似的問題,而且,Martin指數會隨著每日交易情況而變化,比較容易受個別極端的價格變化的影響。還有Hui-Heubel流動性比率、Marsh-Rock流動性比率等等。
盡管基于交易量的流動性比率指標克服了買賣價差的缺陷,但仍然不是最理想的指標。1、與買賣價差一樣,基于交易量的流動性比率也沒有區(qū)分臨時性的價格變化和由于市場狀況等發(fā)生變化導致的長期價格變化,沒有區(qū)分新信息到達后對市場價格變化的影響。2、基于交易量的流動性比率提供了過去的(平均)價格變化與(平均)交易量的關系的信息,但不能說明當大于平均規(guī)模的訂單突然出現時對價格的影響。3.流動作比率指標無法衡量交易對價格的即時沖擊(即時價格成本),更無法區(qū)分交易對價格沖擊是單期的,還是多期的。4、流動性比率沒有過濾非交易因素對價格變化造成的影響,如最小價格升降檔位、買賣報價差、套利或賣空價格限制、新信息到達等的影響。
(四)時間法
流動性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交易的即時性,交易執(zhí)行時間也是衡量流動性的一個重要方法。時間法的最主要的指標有兩個:一是執(zhí)行時間,即從訂單到達到訂單得到執(zhí)行時的間隔;二是交易頻率,即在一個特定時間內的交易次數。時間法的有點是衡量方法簡便,其主要缺點是:一是限價訂單的執(zhí)行時間與其價格密切相關;二是交易頻率與市場波動性有關;三是沒有考慮價格變化的影響。
基于時間的另一個指標是彈性指標,即從價格發(fā)生變化到恢復均衡價格所需的時間。彈性是由交易引起的價格波動消失的速度。關于市場彈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標,一種測量方法是用當前最佳賣(買)價與下一個最佳賣(買)價之間的差額。另一種方法是以相鄰兩次訂單的價差來估計彈性。在假定股票的基本價值不變(即不考慮新佰息的影響)的情況下,價格將會隨機地圍繞基本價值波動,市場彈性越好,則價格偏離價值以后返回的速度越快。相應地,兩次相鄰訂單的價差越小,則價格返回真實價值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市場彈性就越好。
彈性指標考慮了價格變化的影響。但也有三個主要的不足:一是選擇均衡價格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二是沒有考慮新到達的信息對價格變化的影響。因此,不能區(qū)分價格變化是由于新信息的影響,還是由于交易的影響;三是與市場波動有關。
四、流動性衡量方法的理性選擇
必須指出的是,知道目前還沒有一個學術界達成一致的、沒有爭議的流動性衡量方法。這也是各個市場在比較本市場與其他市場的流動性時往往采取有利于本市場的流動性指標的主要原因 [3]。由于流動性自身四個基本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沖突,因此各種流動性衡量方法實際上都只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反映了流動性的某些特征。
我們在選擇不同的流動性衡量方法時主要依據以下四類基本標準:
1、對流動性四個基本要素的反映,即該流動性指標反映了流動性的哪個或哪些方面,是低的價格變化、高的交易量、成交速度還是價格恢復速度?是否能對四個要素全面反映?
2、應用上的限制:即某流動性指標是否可應用于不同類型的市場(如集合競價市場、連續(xù)交易市場、做市商市場),是否需要市場有效假設,是否可應用于信息效率較差的市場等。
3、功能上的限制,如能否衡量潛在交易成本。能否衡量即時交易成本,能否衡量動態(tài)交易成本(交易對以后各筆交易的市場影響成本),能否衡量價格改善,能否衡量深度改善,能否衡量知情交易者的私人信息含量,能否過濾新到達的信息對價格的影響(若價格變化是由非信息因素/流動性因素引起的,則價格很快會復原)等。
4、精確性程度,即該流動性指標的精確性是否會受到影響流動性的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價格波動、交易量、股價高低、流通股本大小、交易的買賣方向、價格穩(wěn)定措施、最小價格升降檔位等。
在考察以上基本標準的同時,我們還應該考慮到我國證券市場微觀結構的“中國特色”。 作為市場微觀結構的核心,市場交易機制的關鍵功能在于將投資者的潛在供求轉化為現實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價格發(fā)現過程是問題的關鍵。中國深滬兩個市場從一開始就實行“指令驅動”的交易機制。一般由市場交易者自身的交易指令的推動下進行的,進而由市場自身來決定交易的活躍程度。為了保證市場的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我國對信用交易、賣空交易持保留態(tài)度,不允許采取這些交易方式。在中國市場上,交易方式單一化,無法為大宗交易提供獨特的交易系統,所以當大宗交易發(fā)生時,很可能馬上就可以把價格封在“漲?!被颉暗!钡臓顟B(tài),使得價格波動非常之大,而且很有可能無法實現交易的目的。此外,我國市場的指令類型也是單一的,并沒有如西方國家那樣提供一整套指令,某種意義上影響了投資者的交易的即時性。
自中國股票市場重新恢復以后,中國各類經濟主體對于股市所表現出的熱情盛況空前。就直觀而言,在中國股市十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中小投資者中客觀上的“羊群行為”、機構投資者的“操盤”、“做市”行為對于中國股價“異動”的形成,一直是我們日常不時提及的,進而成為影響中國股市流動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這種獨特的狀況,加上中國股票市場的“高利”驅動以及“政府干預”,不僅造成中國股票市場的“過度需求”,而且在投資者預期上形成了“同構預期基礎之上的粘性預期”,借助于股市廣泛的社會性,客觀上就導致了中國股市運行中經常出現個人投資者行為同步化傾向——這是引致中國股市波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對中國股票市場的流動性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因此,我們考察我國證券市場流動性高低時,在依據流動性四個基本要素,借鑒國外流動性指標的同時,也要切實考慮到我國證券市場的“基本國情”,做到流動性衡量指標的“本土化”。
參考文獻:
1.Amihud, Y and H. Mendelson, 1989, the Effects of Beta, Bid-ask Spread, Residual Risk and Size on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2.O'Hara, Maureen, 1995, 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Cambridge, MA.
3. Black F and M. Scholes, 1974, The Effect of Dividend Yield and Dividend Policy on Common Stock Prices and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Flood, 1991, Microstructure Theory 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Federal Reserve Bank
5.O’hara, Maureen and George Oldfield, 1986, The Microeconomics of Market Mak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6. 陳浪南、黃杰鰓,2002,《中國股票市場波動非對稱性的實證研究》,《金融研究》第5期
7.劉海龍、仲黎明、吳沖鋒,2001,《中國證券市場流動性研究》,第6屆全國青年答理科學與系統科學學術會議, 大連
8.瞿強,2001,《國債市場流動性研究——個比較分析框架》,《金融研究》第6期
9.屈文洲、吳世農,2002, 《中國股票市場微觀結構的特征分析——買賣報價價差模式及影響因索的實證研究》,《經濟研究》第1期
10.孫培源、施東暉,2002, 《微觀結構、流動性與買賣價差一一個基于上海股市的經驗研究》,《世界經濟》第4期
篇9
【關鍵詞】現金周轉模式 戰(zhàn)略 要素
戰(zhàn)略是企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的思維框架和概念化的模式,在這種概念化的模式下,經營者能夠識別有競爭環(huán)境的變化為企業(yè)帶來的機遇,控制不利因素給企業(yè)造成的風險,形成將產品服務與利潤結合起來的盈利模式,推動企業(yè)不斷成長。在企業(yè)戰(zhàn)略思想框架中,現金流量是企業(yè)戰(zhàn)略的基本要素,是推動企業(yè)成長的基本動力?,F金周轉管理將現金流量與企業(yè)的其他資源結合起來,為企業(yè)進行全面戰(zhàn)略性思考提供了線索。
從形式上看,現金周轉模式似乎與其他現金管理模式如成本分析模式、存貨模式、隨機模式等沒有什么區(qū)別,都是用來確定現金最佳持有量的管理模式,一般財務人員在進行現金管理時也是這么認為的,即現金周圍周期=存貨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依據企業(yè)過去經營的財務數據,并假定企業(yè)經營和財務狀況能夠持續(xù)下去,預測企業(yè)下一個完整的現金周轉期,再根據年現金需要量預測確定企業(yè)的現金最佳持有量。然而,從實質內容來看,只要不是機械地應用現金周轉模式,不是以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為目標,就不難發(fā)現這種模式在本質上不同于現金的其他管理模式。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現金周轉模式中隱含的戰(zhàn)略要素是企業(yè)經營中不可忽略的商業(yè)要素,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如何以戰(zhàn)略的眼光,識別、細分和把握這些隱含的戰(zhàn)略要素,為企業(yè)長遠發(fā)展提供戰(zhàn)略框架。本文試圖從戰(zhàn)略化的視角來探討現金周轉模式的戰(zhàn)略要素,并在此基礎上對企業(yè)戰(zhàn)略經營進行了研究,以期為企業(yè)經營與發(fā)展提供借鑒。
一、現金周轉期計算公式中戰(zhàn)略要素分析
1、公式中的時間要素分析。同其他現金管理模式相比,現金周轉模式加入了時間因子即周轉期,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所有企業(yè)成本降低的努力將使低成本競爭戰(zhàn)略逐漸失去往日的輝煌,時間已成為現代企業(yè)競爭中的戰(zhàn)略要素。由于時間因子被納入了財務管理人員的視野,從基于成本的競爭模式轉向基于時間的競爭模式,在考慮和實施一種理財理念、一個投資項目、一類產品、一項技術方法時,基于時間的競爭模式不只是考慮成本因素,更重要的是關注時間與成本之間的有效均衡,在有效均衡中尋找企業(yè)價值最大化實現的有效途徑。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會將企業(yè)看成一個巨大的反饋回路,以確定用戶需求為起點,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終點,無論是采購材料、加工產品、開發(fā)新產品,還是將產品推向市場、提供服務,業(yè)務流程越長越復雜,越需要迅速靈敏地對用戶的需求做出反應,也就越能形成高附加值的戰(zhàn)略競爭優(yōu)勢。產品變現的速度就是這些能力綜合體現,是基于時間競爭模式的體現。
2、應收賬款周轉與存貨周轉要素分析?,F金周轉模式將現金流量與存貨管理、銷售管理連接起來,將流動資金投入與流動負債融資結合起來,為企業(yè)價值創(chuàng)造提供了戰(zhàn)略線索。如何加速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不僅是企業(yè)日常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更是企業(yè)戰(zhàn)略經營的集中體現。按照存貨和應收賬款管理的傳統思維模式,存貨周轉率過高,可能是因為沒有經濟批量訂貨,這樣將加大企業(yè)經營成本,影響企業(yè)的獲利能力;應收賬款周轉過快,可能是因銷售信用政策過嚴,使企業(yè)喪失部分市場份額而得不償失所造成的。但戰(zhàn)略思維將打破這種思維慣性,為什么不可以既保持較高的存貨周轉率持續(xù)降低經營成本又加快應收賬款變現速度,而且不影響企業(yè)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呢?現代戰(zhàn)略管理理念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為存貨與應收賬款周轉的戰(zhàn)略提供了支持。物流管理、價值鏈管理、戰(zhàn)略聯盟、電子貨幣交易等使企業(yè)有條件、有能力在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方面展開戰(zhàn)略運營。
存貨周轉管理與應收賬款周轉管理的不同之處在于:存貨周轉管理存在于企業(yè)的內部,是企業(yè)內部的管理;應收賬款周轉管理存在于企業(yè)外部,是涉及客戶關系的管理。內部管理相對容易,受市場變化影響較小,各種物流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存貨周轉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如何在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方面進行投資,也是企業(yè)戰(zhàn)略經營的集中體現。
3、應付賬款周轉要素分析。應付賬款周轉管理關于企業(yè)如何應用商業(yè)信用管理的問題。獲得更長時間的免費信用需要企業(yè)其他資源的支持,如市場品牌、競爭地位、核心能力、財務實力等這些是企業(yè)長期戰(zhàn)略經營所形成的,有了這些強有力的資源支撐,企業(yè)在與供貨商的博弈中就可以處于優(yōu)勢地位,從而可以延長付款時間,甚至可以對存貨實現零庫存管理。
中裕摩托車是一個以整車組裝出口為導向的企業(yè),其摩托車和發(fā)動機行銷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由于企業(yè)在發(fā)動機和海外市場營銷方面有著比較優(yōu)勢,在同摩托零部件供應商談判時,中裕在應付貨款支付條件和價碼方面處于優(yōu)勢地位。首先中裕要求零部件供應商將摩托車的零部件存放在中裕相應的倉庫里,但這不能作為中裕已經購買了這些零部件的確認依據,只有當這些零部件進入摩托車組裝線時才能開始確認購買。然后再以進入組裝線為起點商討延遲付款時間。這樣做的結果是存貨從形式上看不是零庫存管理,從實質上看卻實現了存貨零庫存管理。即只要整車實現以銷定產,加快整車銷售的應收賬款周轉,企業(yè)就可以充分利用零部件的商業(yè)信用,在放慢應付賬款周轉速度的同時實現存貨零庫存的管理,為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做出貢獻。顯然,應付賬款周轉的管理也同其他周轉管理一樣,需要借助企業(yè)經營戰(zhàn)略平臺來實現,財務人員如果只從財務角度思考如何提升或降低周轉率問題,那只能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不能實現企業(yè)價值長期最大化的目標。
二、加強現金周轉戰(zhàn)略化管理的建議
1、現金流量、周轉率、利潤、增長率等財務要素是企業(yè)經營戰(zhàn)略的基本要素。若要使這些要素能夠為企業(yè)謀利,還需要增加顧客這個關鍵的商業(yè)要素。戰(zhàn)略經營就是要長久地保持“顧客”對企業(yè)的忠誠,長久的為顧客創(chuàng)造價值,在向顧客轉移價值的過程中,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利潤。關鍵問題是企業(yè)必須根據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和競爭環(huán)境提供的機會,并將這些商業(yè)要素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長期的戰(zhàn)略關系和模式?,F金周轉模式為連接這些要素提供了一個分析和評價的模式。盡管有的連接是直接的,有的則是間接的,但模式卻是企業(yè)戰(zhàn)略分析的起點,也是企業(yè)戰(zhàn)略評價的終點。
2、現金周轉模式不僅適用于企業(yè)的總體分析和評價,也適用于企業(yè)單一產品的分析和評價。如果能夠準確地測算出單一產品的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應付賬款周轉率,就不難發(fā)現哪些產品占用了企業(yè)大量資金,哪些產品很少占用甚至在為其他產品提供資金支持和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可觀的利潤。因此,現金周轉模式為企業(yè)戰(zhàn)略性的產品調整提供了有益的線索,對單個產品不同現金周轉期的分析和評價,或許是企業(yè)戰(zhàn)略變革的起點。
3、關注現金流量而不只是利潤、市場份額等。如果市場份額等不能支付企業(yè)的運作成本,且企業(yè)不能擁有正的現金流量,那么說明企業(yè)沒有好的經營戰(zhàn)略,需要進行戰(zhàn)略調整。戰(zhàn)略的基本要素不是產品和市場,而是能夠不斷地為顧客提供價值的業(yè)務流程,而企業(yè)的競爭能力就是在將業(yè)務流程轉化為戰(zhàn)略能力的過程中實現。
總之,企業(yè)要系統地提升運營質量,加速現金流速度,提高企業(yè)持續(xù)創(chuàng)造價值的能力,應避免就現金周轉期談現金周轉期,需要從戰(zhàn)略層面來研究和對待影響企業(yè)價值實現各種因素,建立現金流量管理全面控制體系。
(注:本文系湖北省會計學會2006年重大會計研究課題:“現代企業(yè)現金流量優(yōu)化管理框架的構建”階段性研究成果(編號200607))
【參考文獻】
[1] 孟焰、李連清:《企業(yè)戰(zhàn)略性現金流量管理的探討》,《財會通訊》2006年第10期。
[2]陳志斌、韓飛疇:《基于價值創(chuàng)造的現金流管理》,《會計研究》2002年第12期。
篇10
關鍵詞:區(qū)域經濟合作;理論基礎;合作博弈理論
中圖分類號:F061.5文獻標識碼:A
省際邊界區(qū)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區(qū)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絕大部分經濟較落后。省際邊界區(qū)域既是省際經濟政策的交匯區(qū),又是區(qū)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間協調難度較大,統籌發(fā)展難點較多,要縮小省際邊界區(qū)域與中心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差距,發(fā)展區(qū)域經濟合作是重要途徑。區(qū)域經濟合作是區(qū)域互動發(fā)展得以實現的重要方式,從區(qū)域經濟合作的實踐來看,區(qū)域合作是社會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處于共同區(qū)域空間內的不同地區(qū)之間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目標而進行的專業(yè)化分工合作,其最終目標是區(qū)域經濟協調發(fā)展、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合作博弈理論作為研究合作的重要理論,作為區(qū)域經濟合作的理論指導,不論從兩者的定義、運行條件,還是內在本質和最終目標都是統一的。因此,本文認為合作博弈論完全可以作為指導省際邊界區(qū)域經濟合作發(fā)展的基礎理論。
一、省際邊界區(qū)域經濟合作相關理論
為認識世界經濟一體化發(fā)展時代的社會經濟合作活動的宏觀空間規(guī)律,需要積極借鑒經濟學、管理學等其他學科的重要成果。伴隨世界經濟聯系格局的動態(tài)變化,有關區(qū)域經濟合作的理論也在不斷演化和擴展。隨著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有關產業(yè)和技術跨國轉移的理論擴展了用以解釋和分析國際性區(qū)域經濟合作的理論基礎。20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國際經濟學界一直致力于尋找和建立關于國家之間,特別是存在經濟發(fā)展水平差異的發(fā)達國家、地區(qū)和發(fā)展中國家、地區(qū)之間產業(yè)技術聯系宏觀規(guī)律的理論解釋,為發(fā)達國家、地區(qū)和發(fā)展中國家、地區(qū)的互補性發(fā)展尋找理論根據,其中主要有行政邊界區(qū)理論、系統動力學理論、競合理論、新勞動地域分工理論和協同論。
(一)行政邊界區(qū)理論。邊界區(qū)域是指在一定范圍內某政治實體(如國家、行政區(qū)等)與其他接壤政治實體(如國家、行政區(qū)等)在交接處所構成的特定地理空間。省際邊界地區(qū)位于我國最大的行政單元――?。ㄖ陛犑?、自治區(qū))的交界處,是一個特殊的地理區(qū)域。行政邊界區(qū)理論一是源于行政區(qū)經濟理論,即改革開放以來,在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區(qū)域經濟的縱向運行系統向社會主義市場體制下區(qū)域經濟的橫向運行系統轉變時出現的特殊區(qū)域經濟類型。二是來源于行政區(qū)邊緣經濟論。在行政因素對經濟的約束作用下,我國行政區(qū)交界地帶存在著明顯的“行政區(qū)邊緣經濟現象”。該理論認為,由于行政邊界的存在而對行政區(qū)之間經濟、社會因素流動產生的阻礙或促進作用,表現為邊界區(qū)域中不同行政區(qū)的城市經濟水平增長的結構性差別、要素流動的斷裂或一體化。
(二)系統動力學理論。系統動力學出現于1956年,創(chuàng)始人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福瑞斯特教授。系統動力學模型能方便地處理非線性和時變現象,能做長期的、動態(tài)的、戰(zhàn)略性的仿真分析和研究,適于分析研究系統結構與動態(tài)行為。其應用范圍日益擴大,幾乎遍及各個領域,逐漸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新學科,是一門分析研究信息反饋系統的學科,也是一門認識系統問題和解決系統問題的交叉綜合學科。區(qū)域經濟合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且各個因素之間還互相產生影響,是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系統,要想把區(qū)域經濟合作的影響因素分析清楚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一般的分析方法很難做到。而系統動力學正是分析復雜動態(tài)系統問題的方法,所以用系統動力學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區(qū)域經濟合作的影響因素是非常確切的。
(三)競合理論。競爭與合作是彼此關聯的,要研究合作問題,必然涉及競爭問題,而研究和處理競爭問題,則又需要合作來化解,該理論強調的是在現代企業(yè)競爭中必須保持合作。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經濟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加劇了市場變化,并不斷影響著企業(yè)的決策和運作。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yè)孤立經營的傳統格局正在被打破,企業(yè)進入了從孤立生產向協作經營、從生產型向關系型、從獨立發(fā)展向互聯合作的大轉變時期。通過企業(yè)間的合作可以帶來1+1>2的聯盟協同效益,使單個企業(yè)的局部優(yōu)勢發(fā)展壯大為全面的競爭優(yōu)勢,實現資源的最優(yōu)綜合利用。企業(yè)的競爭正進入利益共享的合作-競爭時代?!案偤稀睆钠髽I(yè)中產生,進而被其他研究領域所采用。
(四)新國際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所謂新國際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是把產品生命周期理論、雁行產業(yè)形態(tài)說和比較優(yōu)勢理論等已有理論學說進行結合應用,從而對世界技術經濟演變格局進行理論解釋。該理論認為,產品的技術周期與不同國家技術梯度之間存在動態(tài)匹配關系,基于技術差距的比較優(yōu)勢的梯度遞進和轉移決定著世界生產和貿易格局的階段性動態(tài)演化。這一理論學派對國家間技術差距的認識逐步從行業(yè)技術差別擴展到產品的質量檔次差別和技術含量差別以及生產過程的技術差別,從垂直性的技術差別擴展到水平性的技術差別。
(五)協同論。協同論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協同機理的新興學科,是近年來獲得發(fā)展并被廣泛應用的綜合性學科。它著重探討各種系統從無序變?yōu)橛行驎r的相似性。協同論認為,千差萬別的系統,盡管其屬性不同,但在整個環(huán)境中,各個系統間存在著相互影響而又相互合作的關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會現象,如不同單位間的相互配合與協作、部門間關系的協調、企業(yè)間相互競爭的作用,以及系統中的相互干擾和制約等。協同論指出,大量子系統組成的系統,在一定條件下,由于子系統相互作用和協作,這種系統會研究內容,可以概括地認為是研究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各種系統的發(fā)展演變,探討其轉變所遵守的共同規(guī)律。應用協同論方法,可以把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類比拓寬于其他學科,為探索未知領域提供有效手段,還可以用于找出影響系統變化的控制因素,進而發(fā)揮系統內子系統間的協同作用。
二、省際邊界區(qū)域經濟合作博弈分析
博弈論在現代經濟理論和實踐中的應用是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現象,它利用數學工具對種種社會經濟選項進行深入地分析,獲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博弈論的一個分支――合作博弈理論正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雖然目前合作博弈論還沒有像非合作博弈論那樣應用廣泛,但將來定對人類的前途產生深遠意義和影響。將合作博弈論的理論方法應用到區(qū)域經濟合作的分析中,可以分析區(qū)域經濟合作發(fā)展過程中的矛盾現象,還可以使問題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站在某個決策方的立場上找出針對其他方的對策,更重要的是能夠分析這些決策過程中各博弈方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導出合理的結果并用以說明相應的實際問題,從而為區(qū)域經濟合作的開展和政策研究提供參考。
(一)合作博弈。博弈論,也譯作對策論,主要研究決策主體行為存在相互作用時,行為主體如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進行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反映了博弈局中人的行動及相互作用間的沖突、競爭、協調與合作關系。博弈論的基本概念包括局中人、戰(zhàn)略、支付、行動、信息、結果和均衡,這些也是一個完整博弈的基本要素。在眾多經濟學科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中,博弈論成了一種普遍應用的工具,許多經濟現象和經濟行為都被人們理解為某種博弈問題。根據博弈雙方在相互作用過程中能否達成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協議,把博弈論劃分為非合作博弈與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理論傾向于對合作的研究,其強調的是集(團)體理性、公正公平、效率和效益,是一種“雙贏”策略,它通常能獲得較高的效率和效益,是研究人們達成合作時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問題;而非合作博弈理論則偏向于對競爭的研究,強調的是個人理性、個人最優(yōu)決策,其結果往往是低效率的甚至是無效率的,是研究人們在利益相互影響的局勢中如何決策從而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選擇問題。
合作博弈亦稱為正和博弈,是指博弈雙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損害,因而整個社會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之所以能夠增進合作雙方的利益以及整個社會的利益,就是因為合作博弈能夠產生一種合作剩余。這種剩余就是從這種關系和方式中產生出來的,且以此為限。因此,合作必須經過博弈各方的討價還價,達成共識,進行合作。在這里,合作剩余的分配既是合作的結果,又是達成合作的條件。合作的目的是追求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但與個體利益并不發(fā)生沖突,各博弈方的收益相對均衡而合理,可以說合作共謀符合各方的利益。合作博弈的關鍵還在于要在合作框架內建立互信,形成一整套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
(二)博弈分析。現代區(qū)域經濟合作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競爭與合作并存,競爭是手段,反映出各區(qū)域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時所表現出的利益沖突;合作是目的,反映出各區(qū)域對共同利益的認識。傳統的區(qū)域經濟合作只注意到了各區(qū)域之間存在的經濟上的互補性和互利性可能推動它們之間經貿聯系的深化,但卻忽略了利益協調對區(qū)域經濟合作的重要作用??梢哉f,迄今為止所有成功的區(qū)域經濟合作都是這兩方面綜合的結果。獲利動機會促使各區(qū)域,通過有效磋商,協調彼此的政策,最終達成共同認可的、有約束力的協議,分享合作帶來的收益。在此前提下,我們可以運用合作博弈論的方法,將區(qū)域經濟合作的形成和發(fā)展看成是各國、各區(qū)域間的一個合作博弈,進而揭示區(qū)域經濟合作形成的內在機制。
博弈通常是建立在個體行為理性基礎上的非合作博弈。從區(qū)域經濟學角度看,將各個子區(qū)域看作一個行為主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子區(qū)域都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于是,在資源非均衡性與獨特性及國家財政有限性的限制下,各子區(qū)域政府和企業(yè)間相互競爭。各地部門均按各自最優(yōu)決策行事,以達到個體效率的最大,但由于各方的不合作,個體理性并不一定會達到各自預期目標。因此,為了保證整體區(qū)域利益最大化,各子區(qū)域之間必須相互合作。可見,一個地區(qū)在做出戰(zhàn)略決策時,不僅要考慮自身優(yōu)勢,還要考慮其他地區(qū)相關決策,而且該決策也會影響到其他地區(qū)決策的制定,區(qū)域間的經濟合作應以集體理性為基礎的合作博弈來分析。
區(qū)域主體間合作博弈的現實困境:我們可以把各區(qū)域主體的行為看作是一個重復博弈的過程。所謂重復博弈,實際上就是同一個博弈反復進行所構成的博弈過程。由于重復博弈不是一次性的選擇,而是分階段有先后次序的一個動態(tài)選擇過程,因此它又屬于動態(tài)博弈的范疇。1、同質區(qū)域間的經濟合作博弈。同質區(qū)域,由于資源優(yōu)勢、主導產業(yè)、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比較類似和接近,單干思想往往比較強,合作的愿望不是很強烈。但是,一旦同質區(qū)域之間開展經濟合作,就可能產生規(guī)模經濟、規(guī)模效益。2、異質區(qū)域之間的經濟合作博弈。異質區(qū)域之間的合作主要是能源、原材料產區(qū)與加工工業(yè)集中地區(qū)之間的合作。例如,我國能源、礦產資源的分布偏中西部,而現實的物質生產能力和經濟要素分布偏東部沿海。這種空間格局一方面使東中西之間彼此都有所求,構成合作動力;另一方面由于體制缺陷,在合作時中西部常處于不利地位,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阻礙了異質區(qū)域合作進程。從國家宏觀的角度看,最佳策略是雙方合作,可以獲得更大的效益,收益總量上得到增加;最壞的選擇是都不合作。而事實上,最壞的結果在現實中產生了。如果不改變這種博弈結構,各區(qū)域會不顧宏觀經濟的惡化,共同陷入區(qū)域經濟不合作。
三、省際邊界區(qū)域經濟合作與合作博弈的內在統一
合作博弈的主要特征在于所研究的行動參與人的行為在相互作用時,能否達成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協議。通過有效磋商達到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后,使得總收益獲得增加,從而使得各個成員都可以從穩(wěn)定的合作中收益得到增加。而區(qū)域經濟合作也是依據一定的協議章程或合同,使得參與合作經濟主體都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活動。區(qū)域經濟合作的本質與合作博弈理論的內在是完全一致的。合作博弈強調的集(團)體理性、公平公正、效率和效益、實現“雙贏”,正是區(qū)域經濟合作發(fā)展所需要的前提、保障、動力和目標。區(qū)域經濟合作活動的開展是一個博弈過程,博弈論分析方法應運用到區(qū)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合作博弈理論作為指導區(qū)域經濟合作的基礎理論是完全合適的。
(一)集體理性是區(qū)域經濟合作的首要前提。在經濟學中,理性是指單個經濟單位在形成預期時使用了一切相關的、可獲得的信息,并且對這些信息進行理智的整理。以個體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根本目的稱之為個體理性,至少在局部問題上存在以集體(團體)利益為目標,追求集體利益最大化稱為集體理性。集體理性是指某一集體中的大部分成員在“共同信念”導向下,采取一致行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并且集體行動存在潛在收益。當個體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進行決策時,并不一定能實現集體或社會的最大利益,而集體理性(使聯合報酬最大化)卻可以促使參與者共同選擇合作策略,實現集體或社會利益的最大化,從而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區(qū)域經濟合作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合作獲得更大的總體收益,并同時實現成員自身收益的增加。實際上,由于資源稟賦等的差異,各地區(qū)之間客觀上存在著通過互利合作而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只要能進行良好的信息溝通,建立雙邊或多邊協商機制,實現集體行動(合作)應該是完全可能的。只要經濟合作主體具有集體理性,就會產生合作的意愿,從而使區(qū)域經濟合作有開展的可能。因此,區(qū)域經濟合作開展的首要前提條件是合作主體具有集體理性。
(二)公平、公正的外部環(huán)境是區(qū)域經濟合作的重要保障。參與經濟合作的各個區(qū)域,必須在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下進行各種經濟活動。區(qū)域經濟合作如果沒有一個公平、公正的外部環(huán)境是不可能長久開展下去的。公平、公正的合作環(huán)境是指合作雙方具有平等的地位、權力和獲得合理的利益。為防止區(qū)域經濟合作中的機會主義行為、不公平現象,保障區(qū)域經濟合作健康發(fā)展,需要建立一種區(qū)域合作約束機制,這種約束機制也是通過合作雙方協商達成的。在我國,經濟區(qū)域缺乏一致性的規(guī)則,各地區(qū)在招商引資、土地批租、外貿出口、人才流動、技術開發(fā)、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政策都存在很大差異,這個問題不解決,區(qū)域經濟合作就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在區(qū)域經濟合作進程中,區(qū)域之間針對區(qū)域整體發(fā)展所達成的共識,必須以制度性的合作規(guī)則來保證。這種區(qū)域合作約束規(guī)則的形成是區(qū)域間相互博弈的產物,體現了參與者的一致同意,應對違反“游戲規(guī)則”者與采取機會主義者予以充分的懲罰,以使違規(guī)者望而生畏。從而使區(qū)域經濟合作在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下開展,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也是區(qū)域經濟合作順利開展的保障條件。
(三)效率和效益是區(qū)域經濟合作的內在動力。區(qū)域經濟合作是要盡量發(fā)揮各個區(qū)域的經濟優(yōu)勢,相互取長補短,或優(yōu)勢互補,擴大經濟優(yōu)勢的影響力。這樣,才能形成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合力,創(chuàng)造出單個區(qū)域無法獲得的經濟效益。由于各個區(qū)域都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經濟權益,合作實際上是為了更好地追求和維護自己的經濟權益。更重要的是,合作必須給參與的各方都帶來比單獨發(fā)展更多的經濟效益,或者說參加合作的各成員收益的提高至少要等于由于參加經濟合作而引起的各成員的直接收益損失。否則,合作就缺乏凝聚力,不可能長期維持,各成員將失去參與經濟合作的動力。區(qū)域經濟合作形成的充分條件是合作各方能夠通過有效磋商,協調彼此之間的利益分配,并最終達成有約束力的利益分配協議,約束彼此的經濟行為。滿足這些條件的區(qū)域經濟合作一定會給各成員帶來大于不合作時所能獲得的利益,并且任何破壞合作的行為都會導致其收益下降,也即只有真誠地與所有合作者合作,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對這樣的區(qū)域經濟合作,雖然各方都想通過有效磋商使自己的獲益盡可能的多,表現出在利益分配上的沖突,但實現各個參與合作區(qū)域的經濟利益最大化是經濟合作推行的內在動力。
(四)實現“雙贏”、協調發(fā)展是區(qū)域經濟合作的最終目的。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不協調、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已經成為我國區(qū)域發(fā)展的主要問題之一,而區(qū)域經濟合作是解決區(qū)域發(fā)展不協調的重要手段。當前區(qū)域間利益的矛盾,突出表現在發(fā)達地區(qū)與落后地區(qū)的利益分配上。不發(fā)達地區(qū)長期處于向加工制造業(yè)發(fā)達地區(qū)提供廉價能源原材料地位。由于價格體系不合理,特別是某些礦產品和原材料價格偏低,能源、原材料在產業(yè)結構中占比重較大的地區(qū),高成本的原材料往往以低于其價值的價格在市場上交換,這等于把這類地區(qū)的部分利益無償地轉移給了資源加工地區(qū)。這些原材料在加工制造業(yè)發(fā)達地區(qū)經過深加工后,再以高價返回原材料產區(qū)。這種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必然使發(fā)達地區(qū)與欠發(fā)達地區(qū)間的經濟差距繼續(xù)拉大。因此,要通過區(qū)域經濟合作建立利益協調機制,協調區(qū)際利益分配,即重視原材料產區(qū)的經濟利益,調動原材料產區(qū)的積極性,加工地區(qū)主動讓利,將利潤的一部分返還給原材料產區(qū),發(fā)達地區(qū)更多地向落后地區(qū)輸出技術、資金和人才,強化相互之間的關聯性和互補性。合作中獲益較多的成員應給獲益較少的成員以一定量的利益補償,進而達到利益的相對均衡分配,推動不發(fā)達區(qū)域的發(fā)展,促進發(fā)達區(qū)域的平穩(wěn)發(fā)展,最終實現協調發(fā)展局面。
區(qū)域經濟合作日益成為經濟發(fā)展的一種主要趨勢,區(qū)域間的合作隨著全球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迅速發(fā)展變得越來越密切,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為了使區(qū)域經濟合作在省際邊界區(qū)域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發(fā)展更加合理化、規(guī)范化,研究作為指導區(qū)域經濟合作發(fā)展的基礎理論也成為當前的重大課題。本文認為,合作博弈理論作為省際邊界區(qū)域經濟合作的基本指導理論,無論是他們之間的內在本質和運行條件,還是最終目標,都是一致的。
(作者單位:1.淮海發(fā)展研究院;2.徐州師范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
參考文獻:
[1]劉艷萍,區(qū)域經濟合作博弈[J],現代商業(yè),2007.10.
[2]陳釗,行政邊界區(qū)域芻論[J],人文地理,1996.4.
[3]郭榮星,中國省級邊界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4]郭榮星,區(qū)域邊界與邊界區(qū)域:一種經濟分析[A],葉舜贊等,一國兩制模式的區(qū)域一體化研究[C],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