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考察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0 08:02: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建筑考察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當人們還在去周莊、烏鎮(zhèn)、同里,去尋找江南水鄉(xiāng)的風貌時,我們不能忘記,無錫——至今也保留了許多令人向往的江南古建筑。
所以,我們這次研究的課題,選擇了無錫古建筑。
自泰伯東遷,來到無錫,無錫的歷史進程就登上一層臺階;京杭大運河的修建,又讓無錫成為繁榮的焦點。
當人么開始忘記,忘記這些曾經的輝煌。我們開始尋找,尋找這流淌在記憶中的美。希望通過這次的調查,能了解水鄉(xiāng)古宅的特點,傾聽它們背后的故事。
江南水鄉(xiāng)的古宅、古橋,因風雨侵蝕而斑駁的青磚老墻,疏密有致的木制窗格,似乎還聞得到棠桂飄香,聽得見瀟瀟暮雨。
我們利用課余時間,來到清名橋——江南水弄堂。臨河而居,人們將信任托付于水。雖然很難再尋到“人家盡枕河”這幅水鄉(xiāng)風貌,但走進小巷深處,依舊能找到一些零落在時空中的老宅、古窯。散落在星海,雖然百年滄桑,在扶手、屋檐、門廊,依然能夠找到些許歷史的痕跡。我們更愿和老宅的主人談談,都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泰伯讓賢奔吳、朱元璋大興窯業(yè)、王萁勤建成筑墻……那些流落在歲月中的故事,一個個被喚醒。古運河水流,這就是無錫的母親河,今天,母親和退休了,她講述著過去的故事。故事待續(xù)的華彩樂章就是無錫今天的繁榮!
惠山古鎮(zhèn)、祠堂、牌坊,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通過了解參觀、攝影,在欣賞古宅的同時,了解它輝煌的歷史。流年消逝,曾經的鐘鳴鼎食之家,離我們越來越遠。她的美麗,依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無錫人。
篇2
自1934年秋開始,中國營造學社劉敦楨先生偕研究生莫宗江、陳明達、趙正之等先生,曾以平漢鐵路為中心,先后三次踏查河北省西部的古建筑。其中第一次踏查自1934年九月下旬出發(fā),先至定興縣,調查城內元大德十年所建的慈云閣;次赴縣西二十五里同里鎮(zhèn),測繪調查石柱村北齊標異鄉(xiāng)義慈石柱,再由同里往易縣,經過燕故都北部,于易縣逗留近半月,先調查測繪城內開元寺,及西關外千佛塔、圣塔院塔,次赴縣西興隆莊測繪清西陵及附近的凈覺寺、雙塔庵諸塔。歸途自易縣至淶水,調查測繪城內大明寺,及城外西岡塔,水北村唐石塔等。其間曾赴淶水西北石龜山遵化寺及釜山靈泉寺二處考察,并于靈泉寺發(fā)見金大定=十二年祖公禪師壽塔,最后由淶水往涿縣,調查城外普壽寺,和城內智度、云居二寺磚塔,返回到北平,往返共計二十余日。第二次考察則始自次年1935年的五月三日,劉敦楨先生偕研究生陳明達、趙正之等先后考察保定、安平、定縣、曲陽、正定等地古建筑遺構數(shù)十處,行程約計月余。第三次考察是在1936年的十月,劉敦楨先生偕研究生陳明達、趙正之先后調查、測繪了涿州、新城、行唐、邢臺、大名、磁縣等地二十余處建筑遺構。在上述三次古建筑考察之后,劉敦楨先生于《中國營造學社匯刊》曾發(fā)表有《河北省西部古建筑調查紀略》、《河北省北部古建筑調查記》、《定興北齊石柱》、《易縣清西陵》等著名論文。
多年后,正是憑借著這些田野考察工作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所取得的基本認識,莫宗江先生于1979年寫下了《淶源閣院寺文殊殿》一文,在通過個案分析提高對中國古代建筑設計理念的認識方面,為我們留下了一個杰出的研究范例;而陳明達先生在專力研究《營造法式》之余,又觸類旁通,對鞏縣石窟寺、天龍山石窟、響堂山石窟等北朝晚期的石窟藝術做了進一步的探討,所著《北朝晚期的重要石窟藝術》,在闡釋北魏至隋唐的藝術風格演變及其原因方面,取得了很重大的學術成果。
2006年11月初,為紀念中國著名建筑史學家、建筑教育家劉敦楨先生的110周年華誕,建筑文化考察組進行了以劉敦楨先生主持中國營造學社河北古建筑調查路線(1934~1935)為主要線索的歷史建筑遺存考察,其簡略調查報告已于《建筑創(chuàng)作》2006年第12期刊載。因前次行程計劃調查范圍以河北正定、保定、定州、定興等地為主,故考察期間有諸多重要史跡只能略過,未及踏訪。
近期為配合建筑文化考察組編輯整理《莫宗江存稿(一)》之工作,本組主要成員于2007年1月27日――29日又以淶源閣院寺為重點,連續(xù)考察河北淶水、易縣、淶源、邢臺、涉縣等地的歷史建筑遺存,此行或可補充去歲行程之不足。參加此次考察的本組成員有金磊、劉志雄、李沉、陳鶴、殷力欣、溫玉清等六人,往返行程近千余公里,先后踏勘歷史文化遺存十余處,重點考察的歷史建筑遺存計有: 淶水城隍廟大殿、西岡塔、三義廟大殿、鎮(zhèn)江塔;
易縣:龍興觀遺址及道德經幢、圣塔院荊軻塔;
淶源:閣院寺文殊殿、天王殿、藏經閣,
涉縣:媧皇宮、艾葉石窟等。
本組以中國營造學社1930年代的調查為線索,前次所踏訪的諸多歷史建筑遺存保護狀況相對較好,雖亦有建筑本體毀失的情況,但終有遺蹤可覓,而遺跡也無存者尚不多見:而此番考察所經淶水、易縣、淶源、邢臺諸縣,當年營造學社所調查測繪的大量史跡,本體毀圮無存者甚多,而連遺址亦無從尋訪者,十之八九也。個中緣由,頗為耐人尋味。
須說明的是,本組先后兩次進行河北省內歷史建筑遺存考察,多以當年中國營造學社之調查路線為參照,追隨營造學社田野調查之行跡。行程中并意在初步探索歷史文化遺存與當代社會生活的關系等諸多問題。此行諸縣與前次踏查相比,更為閉塞偏僻,原本極其豐富的文化遺存卻多由于歷史原因及當下經濟狀況不佳,基層文物保護非常薄弱,其保護狀況堪憂,鑒于此,呼吁相關部門予以關注和重視。
以下即為本次調查之行程簡述及考察報告紀略:
北京――淶水――易縣――淶源
2007年1月27日(第一日),時已近正午,沿京石高速公路南進,過高碑店,轉道至淶水方向。先于道旁小館匆匆用過午餐,繼續(xù)趕路。約下午一時,抵達淶水縣城。因昨日事先與淶水文物保管所接洽聯(lián)絡,蒙其所長及同仁熱情指引,故省去諸多道途中的不便。縣城規(guī)模不大,轉過城中幾條破落曲折的窄巷,始見位于城東北一隅地勢高拔之處的淶水城隍廟。
1.城隍廟大殿
大殿面闊、進深均為三間,懸山灰瓦頂。殿之前檐出卷棚抱廈三楹,故覺此殿進深頗大;因大殿山墻及四圍檻墻多已傾圮,愈顯其梁架之高峻。大殿山面搏風版下緣于諸桁端部施長版狀懸魚(惹草)一列,以封護桁之端部亦兼作裝飾,形制尚有古意。粗略觀其內部梁架結構,殆為明清時期之遺構,加之其梁枋多為草架,未經細致加工,應為民間匠師做法之體現(xiàn)。淶水城隍廟大殿后設有屋舍三楹,與大殿相隔甚近而體量卻遠遜于大殿,其硬山磚墻及滿布灰瓦多與當?shù)仄胀窬訜o異,但細觀其正脊、墀頭等部遺存之裝飾,頗為精細地道,似為城隍廟之寢殿。另外,城隍廟大殿西側尚存所謂呂祖殿三間,已破敗不堪,幾近廢圮。淶水城隍廟大殿雖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存現(xiàn)狀卻甚為不佳一則建筑本體岌岌可危,殘損嚴重,二則因當?shù)匚奈锊块T無力從事保護及修復工作,而地方民眾卻在積極多方募集資金,自愿組織整修,甚至成為其保護之主導。諸如此類文物保護的失察而民眾“好心辦壞事”之事例,于國內當下的文物保護領域較為多見。
調查城隍廟事畢,由淶水文保所同仁引路,驅車繞過縣城鬧市,遂轉至淶水舊城之外西北約三里許的西岡塔。停車四望,郊野靜寂空曠,孤塔寒林,愈顯古拙蒼涼。
2、西岡塔
平面為八角形,為十三層密檐樓閣式磚塔,通高約近四十米余。八角形磚砌塔基端莊峻拔,臺基上為仿木構建筑的首層以及上施密檐十一層。此塔建造之確切年代已從考證,其形制特征亦多見于遼金時期同類磚石密檐塔中,殆為遼金遺構無疑。
西岡塔之密檐頂部收進甚多,與其它遼金密檐塔相較,形制較為特別密檐頂部之十二至十三層間距較大,亦為正向四面辟有券門,八隅各施圓柱,下置覆盆式柱礎。柱上承托普拍枋及斗拱,除補間鋪作外,余皆與第一層同,惟其材分略小而已。十三層檐之頂部為八角形攢尖,其上設有塔剎,惜大部己毀,僅遺存八角形基座殘部。此外,西岡塔現(xiàn)存期間遭受日軍炮擊所遺留巨大彈洞多處,是否已經危及塔之結構安全,殊未可知?本組建議將來進行此塔修繕工程之時,應對此詳細計算評估,盡量保
留這些遺跡以警示后人。
調查西岡塔畢,未及停歇,即刻驅車十余公里,至淶水縣城西北之婁村鄉(xiāng)水東村西,在已干涸的清水河東岸之黃土岡阜上,始得見鎮(zhèn)江塔。
3、鎮(zhèn)江塔
亦稱水東塔,平面呈正方形,約計三米見方,通高十四米余,為七層密檐式磚塔。塔之首層南向辟券門,券臉門楣以漢白玉雕刻而成,其上減地浮雕蔓草花紋,內鐫刻楷書“南無十方諸佛,南無萬萬尊菩薩,南元西方極樂世界”等佛教偈語。券內置青頁巖石檻框,右框上陰刻“萬歷二十三年重修”等題記。據(jù)說塔內曾設佛龕,惜今之佛像已無存。塔身七層密檐以磚砌疊澀托出,磚角向外交錯砌筑形似蓮瓣,多與明清磚石建筑中常見之“菱角牙子”形制相類。塔剎施以八角形剎座,上托雙層蓮瓣及葫蘆形剎尖。鎮(zhèn)江塔始建年代不詳,據(jù)民國初年傅增湘、周兆庠二先生所著《淶易游記》,考證其為唐塔,不知當時其說依據(jù)何在?初覽此塔與西岡塔等遼金諸塔形制迥異,覺其形制古樸,多與現(xiàn)存唐代諸塔風格相近,但細觀其拱券、疊澀樣式及銘文等部,似多為明清以來之常見手法,大致推見唐塔之論不足為證。較為合理的解釋或可此塔始建于唐,因塔之規(guī)模不大,加之地處偏僻,雖經后代重修改建甚多,但其間卻有較多遺存早期佛塔風格之可能。
鎮(zhèn)江塔在劉敦楨先生所著《河北西部古建筑調查記略》一文中并未提及,而應與此塔相毗鄰,劉公在同一文中進行詳細調查記錄的水北村唐石塔,今卻杳然無存,僅劉公敘述文字及照片數(shù)幀猶在“塔東向,方形單檐,從臺基至覆缽,約高2m余。臺基系以整塊巨石雕制,雖年久剝蝕,仍可辨出原來形狀,系疊澀三層……其上忍冬草雕飾及覆缽形狀,悉與云岡石窟所示式樣符合。覆缽中央有圓穴一處,當然足裝置剎桿或寶珠而設的。就式樣言,我們所知道的:只有房山縣石經山上的單層石塔和此塔完全一致??上Ш笳呓ㄔ炷甏鸁o確實紀錄,在建筑史上,似不及此塔出處翔實足供參考,甚望當?shù)厝耸坑枰灾艿降谋Wo?!?/p>
鎮(zhèn)江塔西水西村內有三義廟,現(xiàn)僅存正殿三楹,單檐廡殿,前檐出卷棚抱廈多與淶水城隍廟大殿類似,檐下未施斗拱,觀其梁架結構及殘存部分彩畫,應為明、清所構。
淶水境內尚有慶化寺花塔、皇甫寺塔、金山寺舍利塔等遼金遺構,因行程緊湊,山區(qū)道路不便之故,未及踏查尋訪。
離三義廟大殿,遂與淶水文保所同仁道別。繼續(xù)驅車西行約半時許,駛進冀西山區(qū),入易縣境不久,即轉至易縣縣城內。與去歲年末本組踏訪調查的古城正定一樣,中國營造學社造訪易縣以降,在諸多中國建筑史研究著述中,易縣亦是聲名顯赫的著名之地,不可小覷。但與正定積淀深厚的歷史建筑遺存相較,當年營造學社調查測繪的諸如易縣開元寺三殿(觀音殿、毗盧殿、藥師殿)、泰寧寺舍利塔、白塔院千佛塔等遼金遺構,卻在短短的幾十年間灰飛煙滅,蹤跡皆無,至為惋惜!今之易縣境內燕下都遺址、清西陵、唐龍興觀道德經幢、圣塔院荊軻塔、雙塔庵東西雙塔等重要歷史文化遺存,或可窺其淵藪。
縱然先前已知易縣之開元寺、千佛塔、泰寧寺塔等諸多遺構皆已不存世,但本組仍以劉敦楨先生《河北西部古建筑調查記略》中所載照片與敘述文字為線索,按圖索驥,甚至還多少抱有一絲幻想,哪怕是僥幸能夠尋著遺址或是殘存的支磚片瓦,也算不枉來易縣一遭。費盡周折,多方打探尋訪,終也不得要領,可謂遺蹤難覓,只好作罷。無奈之余,穿過易縣城內數(shù)條崎嶇不平的狹巷,于城南一片荒蕪菜園之內,先行踏查龍興觀道德經幢。此幢俗呼“八棱碑”,又名“唐玄宗注道德經幢”,位于易縣城內龍興觀遺址內。
龍興觀自唐以降,屢有興廢,后于清末民初廢棄,現(xiàn)僅存遺址內碑刻數(shù)通及道德經幢。此幢唐開元二十六年建,通高約6m,分幢座、幢身、幢頂三部分。除幢頂為青石外,其余皆為漢白玉雕制而成。幢座為石雕仰蓮,徑約一米余,蓮座下方形平臺似為近世以毛石砌筑。幢身由兩整塊漢白玉雕刻墩接而成,高約4m余,平面為八角形。幢身自東面由左向右鐫刻正楷大字豎書“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經大唐開元神武皇帝記”(總計十八字,分占三面,每面兩行,共六行,行三字)。幢身其余五面鐫刻有開元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玄宗皇帝頒發(fā)崇尚《道德經》之敕文,計二百零五字。經幢各面依次鐫刻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幢尾題“易州刺史兼高陽軍使賞紫金魚袋上柱國田仁琬奉敕立”、“開元二十六年歲次戊寅十月乙丑朔八日奉敕建”。據(jù)史籍載,此幢原本不是龍興觀舊物,先于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立于易縣城西開元觀(現(xiàn)已不存),后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遷于現(xiàn)址。有唐一代,李姓為國姓與老子同,遂尊其為始祖,至高宗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崇奉道教達及鼎盛。玄宗于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親注老子道德經,頒行全國,并命各州縣營造經幢鐫刻道德供人誦讀,以示彰顯。推測易縣今存之道德經幢應為當時之遺構。今存此幢亦是校譯《道德經》的重要史料,為歷代為金石、書法、宗教諸界所推崇,其幢身底部多有歷代名士題記。經幢鐫刻五千言,字體剛勁飄逸,圓轉流美,自是體現(xiàn)唐代書風的上乘之作,傳為唐代書家蘇靈芝所書。雖然此幢并無記載蘇氏名款。但比較之以易縣現(xiàn)存蘇氏所書《易州鐵象頌》、《夢真容碑》以及存于保定古蓮池的《田琬德政碑》之書法來研究,此幢書法與蘇靈芝手筆相類之處甚多。
易縣今存道德經幢系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存狀況較為完好,惟近歲文物部門對經幢實施加固工程,建方亭覆蓋經幢加以保護,亭之設計建造粗糙簡陋,尺度逼仄失宜,甚為影響幢之觀瞻。
粗略記錄道德經幢形制及主要題記畢,蒙田間勞作的當?shù)乩险咧敢巴げ辇埮d觀之遺跡。步行至經幢北側一丘岡之上,此地即為龍興觀遺存之舊跡。四望皆為早已收獲過的菜地,荒草凄凄,寂靜無聲,一株古柏,數(shù)通古碑,矗于斜陽之中,意境更見蒼涼。簡要記錄遺址內碑文概略,多為元明以來重修龍興觀之記載,其間有一通元代至元年間的圖碑,清晰鐫刻當時龍興觀之格局及規(guī)模,甚為珍貴。
調查龍興觀遺跡及道德經幢畢,未及稍事休整,遂即驅車出縣城西關外,行過約五里許,前往荊軻山踏查圣塔院之“荊軻塔”。蒼茫四合的暮景之中,過風蕭蕭兮之易水。停車遠眺,南望燕下都武陽臺、望景臺、九女臺故基,與連綿的群山相映,若斷若離,時隱時現(xiàn)。故壘西邊,殘陽如血,聯(lián)想起悲壯的荊軻故事,時而清澈,時而恍惚。有詩仙李太白吟詠燕都遺跡之詩云:“誰知數(shù)尺臺,中有萬古情,區(qū)區(qū)后世人,尤愛黃金臺。”
暮色漸濃,車已轉至山間,沿蜿蜒山徑緩慢前行。不遠之處的岡阜上面,以深色遠山為底景,忽見形制古拙蒼勁的塔影不期而然地閃過,掩映在遠山空谷之間,真是美麗至極。這些都成為疲倦行旅中驚鴻一瞥樣的欣
喜與愉快,至今令人追憶不已。
荊軻山又名血山,據(jù)傳為荊軻故里。上崗上有圣塔院磚塔一基,又名荊軻塔,八角十三層,其主要形制及細部特征與先前調查所見淶水之西岡塔甚為相近,又因易縣淶水兩地相距不遠,此二塔應當屬于同一地域及年代系統(tǒng),故在此不再贅述其詳。由塔身整飭劃一的密檐疊澀及城堞狀踏道護欄,或可知此塔應于近歲進行過整修。尚須指明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劉敦楨先生于此調查時,認為此塔之平坐下施青石間柱一列,其位置亦與平坐拱斗棋并不一致,以致失去木構建筑原本的意義,而因間柱之間的雕飾也多為淶易其余諸塔所未有,以其雕刻手法推測此塔至少在明萬歷六年重修一役改建甚多。然今日所見,塔基平坐以下部分有近歲維修時遺留的明顯痕跡,大劉公當年曾經提及的相關問題卻已杳無蹤跡,是否明萬歷重修時添補的雕飾皆蹤影全無?是否近歲維修以磚制素面壹門式樣替換,殊未可知?
此外,塔前今存清康熙碑及殘幢,而當年劉敦楨先生考證荊軻塔之建造年代的《大遼重修易州圣塔記》碑亦不見蹤跡,至為可惜。劉敦楨先生在其《河北西部古建筑調查記略》中考證荊軻塔建造年代的一段文字,或可窺見大劉公嚴謹縝密學風之一斑。先生于細微之處入手,逐絲剝繭,條分屢析,層層遞進,縝密謹嚴,至今讀來,如沐春風,令人感佩:“此塔年代據(jù)式樣推測,似建于遼末?但塔前《大遼重修易州圣塔記》末行,題‘宋干道二年歲在癸未五月己卯朔二十四日建施主劉楷’二十余字,極不可解。案宋孝宗干道二年(公元1166年)五月朔為丙戌癸卯,與碑中干支不合,且其時河北久為金有,遼人西遁,宋止朔亦不及此,顯與事實乖謬??娝囷L《金石記》謂遼天祚帝干統(tǒng)三年(公元1103年,宋徽宗崇寧二年)五月朔,恰為癸未己卯,疑碑中干道為干統(tǒng)之誤‘宋’字乃后人所加,其說比較可信,然二年亦應改為三年,始能完全符合。此外同縣開元寺觀音殿內,藏有遼道宗大安二年(公元1075年)劉楷等所造興國寺經幢一通,先于干統(tǒng)三年約二十余載,也許與施建此塔的劉楷同為一人,殊未可知?果爾,可為此塔建于遼末之又一證見?!?/p>
因轉道至荊軻塔之山道頗費周折,待折返易縣城內之時,不覺間已是暮色蒼茫,滿城燈火矣。行程甚緊,不容停留,又加之山區(qū)行車不便,諸如燕下都遺跡、雙塔庵東、西雙塔等史跡,均不及取道造訪,甚為遺憾。
是夜十時許抵達冀西小城淶源。半日行程頗感緊張和倦意。
淶源――唐縣――滿城――邢臺――邯鄲
2007年1月28日(第二日),晨五時即起,窗外北風蕭蕭,關外山城自是寒氣襲人。悉數(shù)準備今日調查閣院寺文殊殿之所需資料。就早餐畢,收拾行李啟程。因昨夜宿處僅距閣院寺一箭之遙,展七時未到,即已驅車至閣院寺山門前。見寺門未開,高聲喚醒看門人,大致說明來意,承蒙淶源縣文保所諸位同仁熱情接待,遂順利進入寺內進行調查與攝影。
須說明的是,淶源閣院寺文殊殿是由馮秉其、申天兩位先生撰寫《新發(fā)現(xiàn)的遼代建筑――淶源閣院寺文殊殿》一文最初予以介紹的,此文發(fā)表于1960年《文物》第8、9期。大約三十年前的1979年,著名建筑史家、清華大學教授莫宗江先生曾偕研究生對閣院寺文殊殿進行過詳細的測繪和調查,其后發(fā)表有《淶源閣院寺文殊殿》一文,影響甚大,應是迄今為止對此座遼代遺構最為細致深入的研究。而此行踏查淶源閣院寺之主要緣由即與此相關。因近期本組正在編輯《莫宗江存稿(一)》,此行淶源的主要工作也即為書中《淶源閣院寺文殊殿》一文補拍相關照片作為插圖。其間計劃還與當?shù)匚奈锊块T溝通,便于展開后續(xù)研究工作。今日行程安排甚緊,計劃只有半天時間。所幸本組攜有莫公論文可于文殊殿內隨時參閱,指教迷津。而本文關于閣院寺文殊殿之內容,則從莫公論文中獲益頗多,亦可視之為本組重溫和學習莫公《淶源閣院寺文殊殿》一文的讀書報告。以下即為淶源閣院寺文殊殿現(xiàn)場踏查記略:
淶源閣院寺又稱為西大寺,歷來為淶源八景之一。寺內除遼代遺構文殊殿外,所存其它建筑如山門天王殿、藏經閣等已經明、清重修及后來改建,其舊有格局已不完整。
文殊殿之平面近于正方形,面闊三間,進深六椽三間,殿內只用兩根內柱。正面三間為是欞花格子門窗,背面心間安裝雙扇版門,其余各間均封護磚墻。據(jù)言殿內原設大型塑壁。塑壁前的佛座之上為騎獅文殊大像,兩側為脅侍像。佛座左右設有護法神將。此外,東西山墻內側各筑佛座,上列羅漢像。惜殿內塑像和塑壁連同佛座,均已毀失無存,空余一座空蕩蕩的大殿。
文殊殿心間所施兩付梁架為六架椽,采用“四椽對乳,用三柱”的構架形式。僅憑兩根內柱伸至平梁下大斗底端,交接關系簡單明了。關于閣院寺文殊殿梁架之特點,莫宗江先生曾在其《淶源閣院寺文殊殿》一文中分析道“這個梁架很特殊的是幾道主要的梁,都是梁的斷面寬到3:2以上,看起來就像是金、元建筑那種類似原木的斷面,這是在所有現(xiàn)存的遼代實例中沒有前例的。并且在平梁、三椽和乳、搭牽的下面又都更加了一道足材的襯梁,這幾道梁用料的斷面就更遠遠大于所有遼代的實例。更不可理解的是,在橫斷面上可以看到上述的這些梁的高度仍是按照遼代常見的比例制作的,可見工匠是熟悉當時梁常用的比例和做法的,但梁本身斷面的寬度已遠大于當時的比例,為什么還要再加襯梁?遺憾的是我們測繪時沒有檢查過這些梁的木料,不知是否由于這些梁所用的是強度不夠的木材,才會盡量加大梁的厚度,又下面再加一道襯梁:在這個報告中就只能存疑了。”
在現(xiàn)存遼代遺構實例中,閣院寺文殊殿與本組去年所踏查的新城開善寺大殿兩例為進深六架椽,也均為“四椽對乳”的構架。惟文殊殿之內柱直抵平梁下坐斗底,三椽和與之所對搭牽的梁尾可直接與柱相交接;以此兩個非常相似的遼代木構梁架實例比較,文殊殿諸梁高度及做法基本上與開善寺大殿一致,而新城開善寺大殿諸梁之斷面比例均在遼代常用2:1至3:2之間,未施繳背或襯梁。類似閣院寺文殊殿平面近于方形的三開間殿宇,多為歇山九脊殿式。其兩梢間之中,各施一副平梁及屋架以承托加出歇山部分的結構,應為此類殿宇之最常見結構。惟此殿之特殊之處是于兩山丁之上,搭牽之下施一道足材襯梁,頗似由三道梁疊成的井干式之木墻。此種做法于其他遼宋實例中并不多見,因為承托歇山部分平梁屋架和出際部分的重量,只用乳搭牽也可勝任。而文殊殿兩山面之丁后尾架于四椽正中,上述梁架做法實則增加了四椽的荷載負擔,略顯出此殿之梁架結構較其他遼代實例粗拙笨重。
閣院寺文殊殿雖為三開間殿宇,但其間架尺寸比常見之五開間大殿還大,實則為大型殿閣的尺度,其用材
大小為26cm×17cm,與遼代木構實例大同善化寺大殿及應縣木塔用材相當,或可相當于宋《營造法式》中二等材之標準。且其棋高14cm,約為材高的8/15,在遼代木構實例中堪稱比例最大。此殿內補間鋪作采用出四跳華棋直托至下平棋,斗棋總高竟達到下檐柱高之6/10,更顯出斗棋在此座結構中的突出位置。
關于此殿斗棋之形制特征,莫宗江先生《淶源閣院寺文殊殿》一文中有詳細論述,在此從略。惟可值得注意之處有三:
其一,此殿柱頭鋪作于前檐、后檐、山面三種外跳均可歸納為“五鋪作,兩卷頭、偷心造”:里跳則各隨結構需要,隨宜加減;鑒于各間補間鋪作里跳出四跳至下平棋下,因而所有斗棋里跳第二跳上加出橫棋和素枋,四面聯(lián)成周匝之“鋪作層”,可視為早期木構縱架結構之遺存。
其二,此殿各間均施補間鋪作一朵,以柱頭枋開始出跳,其下棋眼壁部位施以駝峰、蜀柱及以較小大斗承托柱頭枋挑出之華棋。補間鋪作于外檐出兩跳,上托替木承撩檐棋:于第一跳上施有裝飾性的翼形拱,里跳連出四跳華拱直至下平棋襻間之下;其在第一跳上施翼形棋,第二跳上又加出瓜子棋和素方,整組做法幾乎與應縣木塔第五層內槽的補間鋪作完全相同。上述補間的組合形式尚未發(fā)展至由闌額、普拍枋等組成完整的補間鋪作,應為較早的形式。
其三,此殿轉角鋪作上又加出與角華棋正相交的“抹角棋”的做法,在今之所存遼代木構的諸多實例中,僅余薊縣獨樂寺山門外檐做法與之相類,其余皆為從坐斗即施抹角兩跳斜拱,已是發(fā)展至遼代后期更完整的對稱形式。在唐代大量壁畫直到晚唐的建筑遺構中,尚未有抹角棋之例證,彌可寶貴。
閣院寺文殊殿與獨樂寺山門之轉角鋪作,均為第一跳華棋上施以橫拱以承托上面的抹角棋,即將原是偷心造的做法發(fā)展成為計心造,變成每一跳上均出橫拱。而文殊殿補間和柱頭鋪作第一跳上所出現(xiàn)的裝飾性翼形棋,推測應為協(xié)調轉角鋪作所出計心橫棋所增加的裝飾?然獨樂寺山門之柱頭和補問鋪作卻均作偷心造,由此或可窺見斗棋從偷心造逐漸發(fā)展成計心造的之發(fā)生演變過程;再者,無論其他遼代木構實例,抑或從初唐到五代皆無斗棋用計心造的例證,而終至十世紀初宋《營造法式》中出現(xiàn)以“計心重棋造”補間鋪作為全部斗棋制度的基礎,并由此一直貫穿至明清官式建筑。綜上所述,閣院寺文殊殿之斗棋愈顯其在劃時代演變發(fā)展過程中的珍貴價值。
此外,閣院寺文殊殿之門窗裝修、彩畫、瓦飾、壁畫諸方面尚有許多可以深入探討的問題,因篇幅所限,本文暫時從略。幸有莫宗江先生所著《淶源閣院寺文殊殿》一文,其研究縝密,論述甚詳,可供各方參閱。而其中關于閣院寺文殊殿之建造年代,尤顯功力,甚為精彩。我輩雖寒窗苦讀,至今不敢有一日之荒廢,仍感望塵莫及。
按計劃調查文殊殿約計半日,不覺已時近正午。原計劃今日下午還將奔赴冀南邢臺、邯鄲、涉縣等地踏查,雖有淶源文保所諸位同仁熱情挽留,但也不便久留,只好告辭。太行山東緣之崇山峻嶺間的道路,頗不順暢,因此決定轉道保定重返京石高速。
自淶源道經唐縣、順平、滿城諸縣至保定途中,仍約有近150余公里的崎嶇山路。出插箭嶺、金山口長城,過走馬驛,渡拒馬河、唐河,越倒馬關,極目之間雄關漫道或因今歲冬暖,懸崖百丈寒冰猶在,腳下卻是山澗溪水清泠,寒林蕭瑟而不失平遠氣象,如置身李成畫境。時近正午,峰回路轉,河面寬闊、波光粼粼,層巒疊嶂,又似王孟?!扒Ю锝綀D”之絢爛瑰麗。
時近黃昏,始至邢臺。與昨日于易縣城內之心態(tài)相似,雖知營造學社調查測繪邢臺城內的諸多史跡,均已無存,但本組仍以劉敦楨先生《河北、河南、山東古建筑調查日記》中的調查線路為參照,總是設想哪怕能夠尋得一絲一毫的遺跡也好罷。偌大邢臺城內,劉公文中詳細記載的開元寺何在?凈土寺何在?天寧寺何在?天寧寺塔院墓塔群何在?諸多形制各異的唐宋塔幢何在?總是事與愿違,眼見天色愈漸晦暗,心情也愈漸焦灼沉重;風沙驟起,更費周折,卻無人回應。今日市井的熙攘抹去了歷史,一切似都不關乎歸家人群漠然的行色匆匆7
或許史跡無存并不可怕,惟有文化湮滅時遺下蒼涼孤獨的背影卻真正讓人萬念俱灰,劉敦楨先生七十余年前對于邢臺史跡調查后所留文字記述實為非常珍貴的資料,當為后世之人所鑒。
踏尋邢臺城內史跡無果而終,已在燈火闌珊之時。雖因事先調整計劃明晨再赴涉縣,但也不容休憩,連夜兼程,直奔邯鄲而去。
是夜九時許,抵邯鄲城內。
整日行程約計600余公里,其間且多有坎坷山路崎嶇。一日之內,感受卻也紛繁變幻,多有欲說還休之感。有閣院寺文殊殿前獲益良多的如沐春風,有領略太行山間冬日風光之愉悅,亦有邢臺城下風沙彌漫之沉重與晦澀……
邯鄲――涉縣――北京
2007年1月29日(第三日),按昨日所訂行程計劃,今晨六時起,未及早餐,即離邯啟程。
出城之時,晨光微曦,街燈搖曳,一路西行直奔涉縣。
約一個小時多的車程,抵涉縣城內。遂與涉縣文保所接洽,蒙郭祿堂先生引路,逐一踏查媧皇宮古建筑及其附近的北齊石窟、刻經等史跡。 媧皇宮,俗呼“奶奶頂”,位于涉縣西北約十公里中皇山絕壁之上,座東向西,概分其為上,下兩部。山上為媧皇宮之主體建筑依山就勢而建的媧皇閣,兩側置梳妝、迎爽二樓,另有鐘、鼓二樓南北相峙,其余山門、牌坊等亦依山勢布置,皆為明清遺構。媧皇閣三層俱系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俗稱“三閣樓”,舊志所載“倚巖鑿險、結構凌虛、金碧燦然,望若霞蔚”。閣之通高約二十余米,歇山頂,布綠色琉璃瓦并剪邊。其基為石券,前設檐廊,外砌石制勾闌。一層日清虛,二層日造化,三層日補天,檐下斗棋為七踩三昂、三踩單昂、五踩雙昂等,并無殊異之處。此座歇山三層大閣,背依斷崖,面臨深澗,頗為壯觀,與女媧傳說關聯(lián),更平添幾多仙山樓閣之意境。
“三閣樓”之西一箭之地,有北齊刻經和兩個造像窟室,皆依崖壁雕鑿??呤彝鈧扔蟹履鹃T廊痕跡,與響堂山諸窟相類。此門廊雖殘損難辨,但后世所加磚墻門窗,頗似宋代做法,其斗棋、直欞窗等,似可與《營造法式》參照,亦彌足珍貴。
離開媧皇宮,仍有郭先生引路,經一小時山路的顛簸,始見為雜草、荊棘、樹木所掩蓋著的艾葉石窟。此窟恰為郭先生作文物普查時的發(fā)現(xiàn),對此潛心研究多年,茲抄錄其調查記如下:
“艾葉蛟石窟位于涉縣城西北23,5km的偏城鎮(zhèn)艾葉蛟村東南約1000m的海撥567m的象山山腰……始鑿于北齊,座東面西,占地面積為5,64m??咂矫婊境史叫危瑢?,30m,深2,45m三面鑿壇。正面壇上原有造像五尊,均為圓雕,僅存像座??邇缺北诘褚环?/p>
二弟子,本尊坐佛高1,34m,頭殘,桃形頭光,頭光下有舉身背光,身著袈裟左手放置于左膝上,已殘,原似施與愿??;右手上舉,已殘,原似施無畏印結跏趺坐于圓形束腰座上。二弟子分立左右,頭均殘,桃形頭光,身披袈裟,雙手托蓮置于胸前,雙足赤立于覆盆形臺座上。”
依筆者管見,窟內雖各像均已殘破,但其藝術風格卻屬典型的北齊樣式:本尊像肩略寬,衣紋簡潔、刀法洗練:弟子像則是瓶形身軀,雖身體比例略嫌短粗,但自有一種沉穩(wěn)的韻味。很值得注意的是:此窟門外側殘存有帶櫨斗的門柱痕跡。
按史料記載,自北魏末年起,高歡在晉陽專權(公元532年),兩年后即擁立元善見為東魏帝,遷都鄴城,十六年后,高洋廢東魏帝建立北齊王朝(公元550年),再二十七年,北齊為北周所滅(公元577年)。故從時間看,雖跨越三朝,從山西太原到河南安陽一帶,包括河北磁縣響堂山和今之涉縣,均為高歡、高洋的勢力范圍,其政治影響也波及宗教及其相關的藝術樣式、風格。天龍山石窟、響堂山石窟,實為皇家經營(響堂山石窟干脆就是北齊帝陵),十分重視外觀形制的華貴氣派,故以崖壁巖石雕鑿模擬木結構建筑,形成有碩大斗棋的門廊,是此兩處石窟群的特色。涉縣諸北齊窟龕,地處兩地之間,雖屬民間經營,風氣所及,也十分重視大門外觀的建筑配置。不過,艾葉岐石窟門柱從位置、比例上看,均無法形成南響堂山第7窟那樣的三間門廊,僅僅流于裝飾而已。自然,與天龍山、南北響堂山諸窟相比,這自是缺乏那種皇家經營的華貴氣度,但其顯著的民間風格,似乎更能說明北齊一代一反北魏程式,重新回歸兩漢厚重風格的做法已然深入人心。
除媧皇宮崖壁之北齊刻經造像及石窟、艾葉岐石窟外,據(jù)涉縣文保所郭祿堂先生介紹,尚有林旺石窟可確認為北齊,另有堂溝石窟屬隋唐時期。惜行程倉促,只好割愛。
治中國古代雕塑史者大都知道,在北朝石窟造像遺存中,以北齊時代(公元550-577年)最為少見,而這短短的二十七年間,卻恰恰是帶有理想主義色彩北魏佛教藝術風格向隋唐寫實風格轉變的關鍵時刻。
結語
篇3
通過幾天杭州的考察之旅,讓我對杭州的歷史建筑有了一個和清晰的認識和理解,杭州的歷史建筑有很多,說起杭州的歷史建筑,只有2個字:佩服,杭州的歷史建筑傳承了先人們對于建筑的一種理解,承載了先人們智慧的結晶,杭州的歷史建筑有著不一樣的美,融合了各種建筑特色的美,下面我將對杭州的歷史建筑做一下詳細的介紹。
杭州的古建筑有雷峰塔、岳飛廟、六和塔、靈隱寺、宋城等。
一.雷峰塔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于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qū)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俶為供奉佛螺髻發(fā)舍利而建。相傳為慶祝寵妃黃氏得子而建,所以命名為"皇妃塔"。后來,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漸被人們稱為"雷峰塔"。
(一):雷峰塔歷朝的發(fā)展
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戰(zhàn)亂的嚴重損壞,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陳設重現(xiàn)金碧輝煌,特別是黃昏時與落日相映生輝的景致,被命名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圖》),列入西湖十景。
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賞最受青睞的名勝之一。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入侵東南沿海的倭寇圍困杭州城,縱火焚燒雷峰塔,災后古塔僅剩磚砌塔身,通體赤紅,一派蒼涼、凝重風貌。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磚砌塔身呈現(xiàn)的殘缺美以及與《白蛇傳》神話傳說的密切關系,成為西湖十景中為人津津樂道的名勝,連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來游覽和品題,"雷峰夕照"名播遐邇。
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民間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的特異功能,因而屢屢遭到盜挖。 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磚塔身終于轟然坍塌,部分塔磚中秘藏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面世,"雷峰夕照"勝景卻從此名存實亡。
雷峰塔于2002年重建。
(二):雷峰塔的軼事典故
《白蛇傳》的傳說,由來已久,清代,白蛇傳故事在流傳中出現(xiàn)了新內容,大致如下:在宋朝時的鎮(zhèn)江市。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并嫁與他?;楹蠼鹕剿潞蜕蟹êυS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后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jié)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并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缽內,鎮(zhèn)壓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二:六和塔
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之江路16號。始建于宋開寶三年(970年),塔基原址系吳越王錢弘俶的南果園。錢弘俶舍園建塔原為鎮(zhèn)壓江潮。
六和塔占地890平方米(約1.3畝),塔外各層檐角掛有104只鐵鈴 。六和塔塔高59.89米,內部塔芯為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樓閣式檐廊為八面十三層,每級廊道兩側有壺門,塔內由螺旋階梯相連,第三級須彌座上雕刻有花卉、飛禽、走獸、仙子等各式圖案。清朝乾隆皇帝曾為六和塔每層題字,分別為: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凈域、四天寶綱、五云覆蓋、六鱉負載、七寶莊嚴 。
(一):歷史沿革
北宋開寶三年(970年),吳越王錢弘淑聽從延壽、贊寧兩禪師建議,在此建九級高塔以鎮(zhèn)江潮,取佛教六種規(guī)約命塔為六和塔;宣和三年(1121年),六和塔因兵火被毀。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改六和寺為開化寺,亦用寺院之名而名開化寺塔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智曇禪師重修,改九層塔為七層塔。隆興元年(1163年),重建六和塔,共七層 。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倭寇入侵杭州,塔遭破壞;萬歷年間(1573-1620年)大規(guī)模修繕。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李衛(wèi)再作大規(guī)模整修,歷時兩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南巡來杭登塔游覽,七層各題匾額,并題詩聯(lián)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塔遭兵羹,外廓木廊損壞嚴重;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再作大規(guī)模修繕,重建十三層木檐廊。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塔外木構檐廊十三層。外二層為內一層,六層封閉,七層與塔外相通,形成明七暗三的獨特構造 。
(二):建筑特點
1:結構
(二):主要景點
1:七十二行老作坊
年糕坊、大宋古法榨油坊、酒坊
2:祝家莊
踩地鼠、斗蟋蟀、偷窺墻、戲金魚、母雞下蛋、無弦古琴、夜空螢火、英臺梳妝鏡、懸空書法、祝家祖先畫等互動游樂項目將讓游客了解祝英臺的生活。
3:佛窟探秘
歷史上,杭州是中國東南沿海的佛教中心,南宋時期寺院林立、佛學盛行、名傳海內外。仙山佛窟區(qū)內有佛窟探秘、釋迦牟尼造像、臥佛、財神廟、月老祠、觀音殿等,再現(xiàn)了"東南佛國"的奇觀 。
篇4
Abstra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enetrates in th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there is plenty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erefore, to know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and better guide our modern architectures.
關鍵詞: 傳統(tǒng)文化;古典建筑;特點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classical architecture;characteristics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7-0134-02
0 引言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文化形態(tài),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展現(xiàn)。而這種展現(xiàn),滲透在建筑之中,鑄就了中國古典建筑的獨特內涵。所以,在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中蘊藏著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底蘊。
1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古典建筑中的體現(xiàn)
若想探究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中國建筑領域中的應用,首先要明白,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的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而這些精神在中國的建筑方面的體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1 凝聚之學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系。其中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的有機聯(lián)系主要表現(xiàn)在古代中國的社會組織形式上。這種組織形式可以用三個字概括――家天下。小到社會基本單位,大到國家,皆是如此。反映在傳統(tǒng)建筑空間,首先是合院式建筑居多。比如傳統(tǒng)合院式民居,所有居住空間都是內向性、防御性、凝聚性的;宮苑建筑也是如此,只是尺度加大,結構層級增多。最初的這種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建筑物能夠有獨立的空間,也就是能夠給自己一定的私密空間,讓室內空間與外界環(huán)境有所分離。而古代中國社會組織的結構是相當森嚴的,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倫理制度的外化,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現(xiàn)為建筑形制的定型,以及使用上的嚴格限制。重檐廡殿頂是民宅不可以使用的,黃色琉璃瓦也是如此。與中國不同,西方社會人神分治,社社會組織形式也比較松散。希臘與羅馬曙光照耀的時期,城邦內部建筑空間都比中國的公共性強;劇場、斗獸場、浴場、市政廳……公共建筑的數(shù)量和類型也較中國的多而豐富。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人文關系在建筑中獨特的展現(xiàn)。
人與自然的有機聯(lián)系在中國古典建筑中的主要表現(xiàn)為分布在大江南北,邊遠村寨的各式民居,這些古代最大量的建筑,營造自由,不拘一格,與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密切地溶化為一體,顯現(xiàn)出豐富多樣又自然嚴密的特點來。它們的平面布置靈活,結構上也隨宜地采用當?shù)氐奈锂a,因村致用、因地制宜,從而變幻出極為豐富多樣的形式來。就拿江南丘陵的農村住宅來說吧:三間四柱,白墻青瓦,依山傍水,與清風,白云,煙霞晨曦,幽林曲溪,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表現(xiàn)出一種親切、秀麗而又含蓄的美,那些專門為觀賞自然風景美而設置的,各名山勝水的風景建筑,以及再造山水美的小巧園林,亦以清麗,明秀,脫俗而有韻味取勝,這些都是人與自然的有機聯(lián)系在中國古典建筑方面的最佳體現(xiàn)。
1.2 兼容之學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盡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但是中國的古人還是以開放的姿態(tài)實現(xiàn)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這種兼容,主要表現(xiàn)在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方面。最初的佛教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在寺廟的中心建塔,或建佛殿。寺院布局,依據(jù)中國禮制的規(guī)定,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軸線上,左右對稱,前低后高;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從山門到前殿到左右鐘鼓樓,因地制宜進行建設。這一點也恰恰應和了中國古典建筑中人與自然的有機結合這一特點。殿堂的屋頂,較多地采用廡殿、歇山、重檐、懸山、硬山、卷棚等樣式。屋頂,無疑是中國建筑中最顯著、最重要的部分,無論正視、側視、俯視,它的立面平面都是曲線。曲線優(yōu)美的屋頂,尤其翼狀起翹的“飛椽”,輕巧活潑的動人形象,是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這既符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以委婉曲折為美的審美觀,又有著非常實用的價值。大殿一般采用梁柱結構。其梁柱做法,是沿進深方向在石礎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又立短柱,上架一較短的梁。這樣重疊數(shù)層短柱,架起逐層縮短的梁架。最上一層立一根頂脊柱,形成一組木構架。每兩組平行的木構架之間,以橫向的枋聯(lián)結柱的上端,并在各層梁頭和頂脊柱上,安置若干與構架成直角的檁子;檁子上排列椽子,承載屋面荷載,聯(lián)結橫向構架。這種木構架,是用中國傳統(tǒng)工藝做成,可抗地震的破壞,可以說是既美觀又實用。 而佛塔大多采用磚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尋塔均為磚石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開鑿的佛寺,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種形式。佛教建筑不但記錄了中國佛教的發(fā)展歷史,石窟和寺院里大量的壁畫、雕塑及其他文物,還反映了輝煌的中國古代藝術與文化。由此可見,在中國的佛教建筑,滲透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這也顯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兼容之學。
1.3 經世致用之學 文化的本質特征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fā)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xiàn)實社會中實現(xiàn)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這種基本精神表現(xiàn)在中國古典建筑中就是一種務實精神。因為中國古代以農耕生活為主,在農耕生活中,“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這種在實踐中獲得的理念便漸漸使中國人形成了一種求真務實的群體趨向。農民在農耕活動中認識到“利無幸至,力不虛擲”的真理。而這種農人的務實之風同樣也感染了古代的知識分子,于是“大人不華,君子務實”便成為賢哲們一向倡導的精神。同時,實用理性也逐漸成為我們根深蒂固的民族精神。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實用理性的務實精神。由于中國古典建筑體系一直堅持著有節(jié)制的人本主義建造原則,始終以人體尺度為出發(fā)點,不求高大永恒,所以,我們無論什么類型的建筑都很少出現(xiàn)像西方教堂那樣超尺度的東西。中國建筑的龐大是通過小尺度單位的院落,不斷有規(guī)律地衍生而產生的。不本論建筑群有多么龐大,人在其中活動,所感受到的永遠是人與人相親和的尺度。而且,中國古典建筑中的外飾,也多是在實用的基礎上兼具美觀的效果。這種設計取向,正反映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實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特點,迥異于西方在神學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由此可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凝聚、兼容與經世致用的特點,很好地滲透到了我國的古典建筑群中。學習、理解中國的古典建筑,對于我們現(xiàn)代的建筑設計來說,意義非凡。
2 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是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載體,建筑的發(fā)展同時也是文化的發(fā)展。所以,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理解中國的古典建筑,并在此基礎上傳承和發(fā)揚,是對我們新一代建筑師最為基本的要求。這里,還要引入另外一個概念,就是建筑符號。沒有建筑符號的建筑師不會創(chuàng)建出有生命力的建筑。因為建筑符號中凝聚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傳遞給人們傳統(tǒng)的信息和共鳴。因為不同的建筑帶給人的感覺不同,他們可以借助人的思維發(fā)展空間,讓人能夠不由自主的回憶起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以,將這種建筑符號元素直接提煉到現(xiàn)代建筑的設計,再加上一些通過整理以及升華之后再應用到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這樣就可以很有效地傳承具有濃郁色彩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參考文獻:
[1]曲曉舟.簡述建筑與文化各個層次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