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論文

時間:2022-08-24 03:27:00

導語:列寧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列寧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論文

[內容提要]列寧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開創(chuàng)者,其法治思想豐富而系統(tǒng)。他明確提出民主是法治的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做到法治完備、嚴格執(zhí)法和守法,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注重法律監(jiān)督,發(fā)揮共產黨、國家權力機關和人民群眾在執(zhí)行和監(jiān)督法律中的作用,同時強調法律意識在法制建設過程中的作用,保證法律的實現(xiàn),從而有效地治理國家,列寧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構想,給我們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關鍵詞]列寧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想

列寧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他根據(jù)俄國的具體情況對如何搞法制建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深刻闡明了法制在國家政權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應當充分體現(xiàn)法制完備、人權保障、權利制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等基本原則,強調只有完備的法律才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同時還指出完善的法律如果不在現(xiàn)實生活中執(zhí)行,便是一紙空文,嚴格遵守和執(zhí)行法律是依法治國的關鍵,不僅如此,還要加強法律監(jiān)督保證。列寧還認識到法律意識在法治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功能,無論是對法制建構,還是對法律運行,法律意識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列寧所處時代的嚴酷的政治環(huán)境及他過早的去世,使他的許多法治思想沒有充分展開,但是他提出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理論問題對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著重要的指導和啟迪作用。

一、有法可依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

列寧十分重視法制工作,在十月革命勝利的當天夜里,就親自起草了《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從1918年到1924年,在列寧的直接關注和指導下,蘇維埃政權制定了兩部憲法和一部帶有憲法性質的權利宣言。特別是在1922年,先后制定和修改了《蘇俄刑法典》、《檢察機關條例》、《律師機構條例》、《蘇俄民法典》、《蘇俄法院組織條例》、《蘇俄刑事訴訟法典》等,使蘇維埃國家從根本大法到各主要部門法大體制定完備,初步形成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列寧在領導蘇維埃的立法活動中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則,這些原則貫穿社會法制建設的全過程,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強調黨的政策主張必須通過國家立法機關來實現(xiàn)。列寧認為:法律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意志的表現(xiàn),而“意志如果是國家的意志,就應該表現(xiàn)為政權機關所制定的法律”。黨的土張和政策要變?yōu)閲乙庵?,變?yōu)榉?,也要通過國家立法機關,按照一定立法程序來作出決定。正如列寧所指出的:“在黨的代表大會上是不能制定法律的?!币驗樘K維埃政權“高于各政黨”,“黨必須通過蘇維埃機關,在蘇維埃憲法的范圍內實行自己的決定。黨要努力領導蘇維埃的活動,但不能取而代之”。

第二,堅持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的原則。列寧曾經以非常贊賞的態(tài)度肯定了普列漢諾夫1903年在俄國社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提出的一個命題:“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普列漢諾夫認為:“每一個民主原則都不應該孤立地、抽象地去看待,而應該把它同可以稱為基本民主原則的那個原則聯(lián)系起來看,這個原則就是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列寧指出這段話“恰恰對我們今天的時代具有根本意義的問題發(fā)表了意見”,是“大有教益”的。十月革命勝利的當天夜里,在列寧主持下通過的《土地法令》就是一個典型的立法實例。當時,俄共(布)是主張實行土地國有化、實行集體的“共耕制”的,而由非黨的《全俄農民代表蘇維埃消息報》根據(jù)242份地方農民的委托書擬定的《農民土地委托書》中,卻提出了土地社會化、私有化,將沒收地主的土地平均分配給農民使用的要素。對此,列寧沒有強行推行黨的主張,而是認為:“我們既是民主政府,就不能漠視下層人民群眾的決定,即使我們并不同意”。“這個委托書的全部內容表達了全俄絕大多數(shù)覺悟農民的絕對意志,應立即宣布為臨時法律?!辈⑺瑫r附在列寧起草的《土地法令》上予以頒布實行。

第三,堅持立法的民主原則。社會主義法律是在總結群眾斗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的,而不是按照什么“計劃”或由法學家杜撰出來的,因此,制定法律應當堅持民主原則,要使法律真正體現(xiàn)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吸收廣大工人和勞動人民參加立法。列寧指出:“民主的組織原則,其高級形式就是由蘇維埃建議和要求群眾不僅積極參加一般規(guī)章、決議和法律的討論,不僅監(jiān)督它們的執(zhí)行,而且還要直接執(zhí)行這些規(guī)章、決議和法律,這就是說,要給每一個群眾代表、每一個公民提供這樣的條件,使他們既能參加國家法律的討論,也能參加選舉自己的代表,參加執(zhí)行國家的法律?!?/p>

第四,堅持法制統(tǒng)一的原則,防止法出多門。在列寧的領導下,1920年12月全俄蘇維埃第八次代表大會對立法權作了明確規(guī)定:除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全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及主席團和人民委員會外,其他任何機關都沒有頒布全國通行的法律的權力。1922年,列寧在《論“雙重”領導和法制》中更加明確地闡釋了法制統(tǒng)一的思想,認為“法制不能有卡盧加省的法制,喀山省的法制,而應是全俄統(tǒng)一的法制,甚至是全蘇維埃共和國聯(lián)邦統(tǒng)一的法制”?!?。

第五,堅持法隨形勢發(fā)展的需要不斷立、改、廢的原則。列寧認為,社會主義的法律不能一成不變,而必須隨著革命斗爭的需要,隨著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發(fā)展需要修改補充、徹底廢除或另立新的法律。他指出:“如果法律妨礙革命的發(fā)展,那就得廢除或修改。”“經驗告訴我們,修改法令是必要的,因為遇到了新的困難時,修改法令就可以從這些困難中汲取力量?!迸c此同時,列寧又提醒人們,法律的修改要十分慎重,實事求是,不能隨心所欲任意為之,否則法律就失去了穩(wěn)定性和權威性。

第六,堅持法律可以繼承,但不能照抄舊法的原則。列寧認為,法律具有繼承性,在制定、修改和補充社會主義法律的活動中應當注意全面正確地吸收外國有益的立法經驗,既不能拒絕吸收,又不能照搬照抄,而應當批判地繼承人類優(yōu)秀的法律文化遺產。1922年在制定《蘇俄民法典》時,列寧曾明確指出:不要“隨波逐流”,“不要因襲(確切點說,不要被那些昏庸的資產階級法學家所愚弄,他們總是因襲)陳舊的、資產階級的民法概念,而要創(chuàng)造新的”。同時,“西歐各國文獻中和經驗中所有保護勞動人民利益的東西一定要吸收進來”。列寧的這些思想原則直接指導了蘇維埃國家的立法工作,并且成為社會主義法制理論中的寶貴內容。在確立了立法的原則之后,列寧還十分重視立法的技術和立法質量。法作為社會調整(或控制)的技術,其中包含著主體對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關系及其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包含著人們調整社會關系的創(chuàng)見和智慧,包含著人們控制各種社會主義的經濟和技術手段。這些認識成果及調整技術一旦形成,就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而具有普適性。社會主義法不僅要更準確、充分地表現(xiàn)和實現(xiàn)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也應該積極地學習和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yōu)秀法律文化成果,絕不能閉門造車。社會主義法在摧毀舊法體系、改變舊法本質的前提下,吸取其中的有益成果,是提高社會主義法的立法質量、改善立法技術的有效途徑。列寧認識到經濟規(guī)律的巨大作用,認為“私人市場比我們強大”。社會主義國家應學習資本主義國家以市場經濟基礎進行法律調整所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因此,列寧便派遣法學家去研究革命前的俄國法典和西歐的法律體系,仿效它們的法律條款,使之能為社會主義政權所用。在列寧的領導下,到1924年,蘇維埃政權已建立了較為系統(tǒng)的法律體系,先后頒布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根本法(憲法)》、《蘇俄婚姻、家庭和監(jiān)護法典》、《蘇俄刑法典》、《蘇俄民法典》、《蘇俄土地法典》、《蘇俄勞動法典》、《蘇俄刑事訴訟法典》等,這些法律并不是蘇維埃政權自行杜撰的,而是在總結自己經驗的基礎上,成功地吸收了資產階段立法經驗、教訓后制定出來的。這就使得社會主義國家得以擺脫簡單的爬行主義,在人類已有的法律文明的基礎上,快速出臺法律,使法律更迅速、更準確、更周到地體現(xiàn)廣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二、嚴格執(zhí)法、守法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關鍵

第一,法律應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執(zhí)行。一切社會關系主體都必須嚴格遵守法律,執(zhí)政黨、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也包括普通公民,應自覺守法,不得以任何方式踐踏法律的權威和尊嚴。1919年12月4日,列寧在農業(yè)公社和農業(yè)勞動組合第一次代表大會上所作的講話中指出,社會主義土地規(guī)劃的法令中幫助農民的條款“如果不認真地執(zhí)行,很可能完全變成兒戲而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法律的頒布,并不等于法律在社會生活中得到貫徹實施。法律規(guī)范要轉化為合法的法律關系,必然會遇到各種障礙和阻力,法律的實施要求克服這些阻力。廣大人民的意志要轉化為現(xiàn)實的法律關系,離不開法律的執(zhí)行和遵守。因此法律的權威性,既體現(xiàn)于法律規(guī)定本身,也體現(xiàn)于法律的貫徹實施中。列寧在《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中指出:“我們已經用法令規(guī)定的事情還遠沒有充分實現(xiàn),而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全力,認真地切實實現(xiàn)那些已經成為法令(可是還沒有成為事實)的改造原則?!?/p>

第二,反對任何形式的法外特權,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要嚴格守法。列寧認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應帶頭守法,應成為守法的模范。如果他們其身不正,將對群眾的守法行為產生很壞的影響,而且他們中的許多人手中已握有某些權力,一旦違法犯罪,其社會危害性更大,因此,對特權人物的違法犯罪行為,更應從重處罰。司法人民委員部提出的《關于懲辦受賄的法令》草案經列寧修改后,由人民委員會于1918年5月8日審議批準。1921年11月24日,在列寧參加的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決定,共產黨員因一般刑事案件交法庭審判時應加重處罰,以“消除任何利用執(zhí)政黨地位得以從輕處理的可能性”。列寧認為:“對共產黨員的懲辦應比對非黨人民加倍嚴厲”這是“起碼常識”。與普通群眾相比,公職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更有機會破壞依法辦事原則,爭取非法利益,滿足私欲,如果不對他們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會使更多的人犯禁效尤,形成一個腐敗層,動搖無產階級專政的基礎。預防和打擊腐敗,法治是最有效的手段。只有健全法律、嚴格執(zhí)行、加強監(jiān)督,才能防止某些人濫用黨和國家的權力,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實行法治,才能對已經發(fā)生的腐敗行為進行最有效的打擊,杜絕以后類似行為的發(fā)生。列寧本人也十分注意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權威。1919年2月,達尼洛夫紡織廠派代表向列寧提出按紡織業(yè)口糧標準發(fā)給他們口糧的要求,列寧在回信中寫道:“由于這個問題是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團決定的,而根據(jù)憲法規(guī)定,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團高于人民委員會,所以無論我這人民委員會主席,還是人民委員會都無權改變此項決定?!?/p>

三、加強法律監(jiān)督,促進法制的統(tǒng)一和實施

法律監(jiān)督對促進法制的統(tǒng)一和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保證上升為法律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得到切實的普遍的實現(xiàn)。列寧十分重視法律監(jiān)督的作用,他認為:究竟用什么保證法令的執(zhí)行呢?第一,對法令的執(zhí)行加以監(jiān)督;第二,對不執(zhí)行法令的加以懲罰。社會主義法律監(jiān)督是全社會的事情,主要包括黨組織的領導監(jiān)督、專門法律機關的監(jiān)督和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

第一,加強黨對法律工作的領導和監(jiān)督。列寧在《論“雙重”領導和法制》一文中明確指出:地方檢察機關只受中央領導,地方檢察長由中央任命。中央總檢察長、最高法庭和司法人民委員部委員。要受黨中央組織局、中央政治局和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這三個黨機關的最密切的監(jiān)督;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作為黨內的最高監(jiān)督機關,只對黨的代表大會負責。為了使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有效地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它的任何委員都不得在任何人民委員部、任何主管機關及任何蘇維埃政權機關中兼職。列寧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實際有效地抵制地方影響,使全共和國、全聯(lián)邦真正統(tǒng)一地實行法制。。同時,列寧還認為,法律作為國家意志的體現(xiàn),其有效性、約束力具有普遍性,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受法律的約束,黨員也不例外,因此也應加強對黨員的法律監(jiān)督,防止黨員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濫用職權,以權謀私。

第二,堅持專門機關的監(jiān)督。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即著手創(chuàng)建專門負責法律監(jiān)督工作的國家監(jiān)察人民委員部。它的一項重要職能是檢查、監(jiān)督國家機關對法律、法令、決議和命令的貫徹執(zhí)行情況。因國家監(jiān)察人民委員部本身存在的問題以及客觀形勢的變化,它的工作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1920年2月,在全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會議上,根據(jù)列寧的建議,將蘇維埃國家監(jiān)察人民委員部改組為工農檢察院,并通過了《工農檢察院條例》。列寧認為這個新的機構的設立以及條例的頒布,是“反對官僚主義的措施之一”,它從組織上保證了更廣泛地吸收廣大工農群眾參加國家的法律監(jiān)督工作。列寧認為,要通過工農檢察院的工作,“把工人和農民輸送到這種機關中去”,“把官僚主義趕出我們的機關。必須讓廣大的非黨群眾來檢查一切國家工作,學會自己管理”。。條例規(guī)定,工農檢察院的職責是:對一切國家管理機關、經濟管理機關和各社會團體的工作實施監(jiān)督;同一切機關中的官僚主義和因循守舊進行斗爭;檢查蘇維埃政策法令和決議的執(zhí)行情況,監(jiān)督管理機關遵守法律的情況等。為了保證檢察機關獨立行使法律監(jiān)督職能,列寧認為它應只受中央機關領導,保留檢察機關對地方政權機關的一切決定或決議是否合法的觀點提出異議的職權。檢察機關的法律監(jiān)督,對維護法律統(tǒng)一、保證法律在全國范圍內的統(tǒng)一實施、保證國家意志的最高權威性、反對地方主義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社會監(jiān)督。針對當時法律沒有得到嚴格遵守和執(zhí)行,還存在相當數(shù)量的違法犯罪的社會現(xiàn)狀,列寧認為,“不僅農民不會利用,就連相當多的共產黨員也不會利用蘇維埃法律去同拖拉作風和官僚主義作斗爭。或者去同貪污受賄這種地道的俄國現(xiàn)象作斗爭。是什么東西妨礙我們同這種現(xiàn)象作斗爭呢?是我們的法律嗎?是我們的宣傳嗎?恰恰相反!法律制定得夠多了!那為什么這方面的斗爭沒有成績呢?因為這一斗爭單靠宣傳是搞不成的,只有靠人民群眾的幫忙才行?!鄙鐣髁x國家是廣大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國家,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都是代表人民,為了人民的利益,而行使國家職權的。人民對其代表守法情況進行監(jiān)督,也是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題中應有之義。列寧鼓勵工兵農群眾勇于同破壞法治的行為作斗爭,并保證他們行使揭發(fā)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犯罪行為的權利,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法律監(jiān)督作用。列寧要求認真對待人民群眾的申訴、控告信件,調查屬實后即對當事者嚴肅處理。同時,為了保證群眾監(jiān)督的實際效果,列寧重視處理人民群眾申訴、控告的制度建設。1919年1月,列寧批示人民委員會辦公廳主任:“命令您立即向我匯報人民委員會辦公廳收到的對所有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一切控告,其中書面控告應在24小時內、口頭控告應在48小時內向我匯報。辦公廳應對這類控告進行專門登記,同時責成辦公廳的辦公室主任認真檢查我就這些控告所作批示的執(zhí)行情況?!?/p>

四、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為實行法治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列寧認識到一個民族的法律觀念等文化因素與實行社會主義法治的密切聯(lián)系。他指出:“我們深深知道,俄國文化不發(fā)達是什么意思,它對蘇維埃政權有什么影響;蘇維埃政權在原則上實行了高得無比的無產階級民主,對全世界作出實行這種民主的榜樣,可是這種文化上的落后性卻限制了蘇維埃政權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復活。”社會主義革命是在資本主義不太發(fā)達的俄國取得勝利的,在這個經濟落后的小農國家里,小資產階級的渙散性的無政府主義,給實行社會主義法治造成許多消極的影響。長期實行專制統(tǒng)治的沙皇俄國,缺乏實現(xiàn)法治的歷史傳統(tǒng),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后,不可能指望廣大人民群眾一朝一夕就培養(yǎng)起守法、愛法、護法的思想觀念。再者,勞動人民對剝削階級舊法律深惡痛絕,也影響了對新法律的態(tài)度,有一部分群眾的觀念中往往分不清新法與舊法的區(qū)別,將對舊法的仇恨情緒泛化為對全部法律(包括社會主義法律)的仇恨。此外,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之初,為了保衛(wèi)、鞏固新生的政權,政府不得不以軍事的、行政的命令推動政策,這使一些人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了一種偏好單純的行政手段的傾向。因此,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就應該清理人們的思想觀念,使其分清哪些是與實行社會主義法治相容、需要進一步發(fā)揚光大的,哪些是與實行社會主義法治相排斥、需要予以清除的。然后,對公民進行社會主義法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在這方面“只有法律是不夠的。必須有廣大的教育工作、組織工作和文化工作,這不能用法律迅速辦到,這需要長期的巨大的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將是長期的、緩慢的過程,應循序漸進,而不能操之過急。

總之,列寧的社會主義法治思想豐富而系統(tǒng),其領導的法制建設也卓有成效。今天我們在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中,應該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和教訓,自覺堅持和發(fā)展列寧的依法治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