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狗美術教學與兒童創(chuàng)造力研究
時間:2022-07-25 03:30:23
導語:生肖狗美術教學與兒童創(chuàng)造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生肖文化源遠流長,它發(fā)軔于先秦,逐步成熟確立于兩漢,兩千年以來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生肖文化除與歷史紀年法相關以外,它與美學、藝術學、哲學、歷史學以及宗教文化、歲時風俗等亦息息相關。生肖狗美術教學不拘泥于知識和技能學習,植根于傳統(tǒng)文化,將繪畫、工藝美術、書法、攝影、動漫等門類打通,多樣化開展主題教學實踐,并深刻地踐行陶行知的“寓教于生活”的教學理念。
一、生肖狗美術教學氛圍營造
犬科動物大約在距今四千萬年前就開始出現,在史前農耕文明中,考古學家發(fā)現了以狗為形象的陶瓷造型??鬃釉?“狗叩也,叩氣吠以守。從犬句聲?!倍灏倌昵暗摹对娊洝酚小盁o感我悅兮,無使也吠”,狗即為鎮(zhèn)惡辟邪的守護神形象。歷代“祥瑞志”中狗都被列為重要的祥瑞之物。漢代《風俗通》則認為:“狗別賓主,善守御,故著四門以辟盜賊也”。狗即忠誠之靈的形象。每年農歷正月或二、三月,苗族同胞要舉行一次祭火星節(jié),以祈求村寨里不發(fā)生火災。湖北西部山區(qū)土家族,由于古時曾發(fā)生過瘋狗流行病,所以每年正月元宵節(jié)晚上,各家各戶都用樹枝、竹子搭成一只毛狗,然后用火燒掉,以示送瘟疫,驅狗病。在江浙某些山區(qū)卻流行“蹲狗窩”的習俗,即當嬰兒出生日,家人給其穿上衣服,然后抱到狗窩里躺一會兒,再抱走。在漢族地區(qū)有的家長常給小孩取“狗兒”的名字,或冬天戴用絨布制的“狗帽”,以“賤”寓“貴”。古代氏族部落中,苗族、族同胞均崇拜狗,其中最有名的是“犬戎”,這支氏族活動在西北地區(qū)。此外,在陜西省興平縣東南,三千年前周朝時有一個地名叫“犬丘”。而在甘肅省天水縣西南,有一個地名也叫“犬丘”。而山東省的黃縣,古時是販賣黃狗皮的一個集市,所以這個地方古時叫狗皮集。在云南省宜良縣東南,滇越鐵路從這里穿越國境線,地名則叫“狗渡街”。
二、生肖狗美術教學設計
(一)游戲力——熱身準備選取典型,貴少而精。組織學生觀看影視動畫或繪本:影視劇《忠犬八公》《警犬卡爾》《卡拉是條狗》《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新靈犬萊西》《南極大冒險》中狗狗的經典形象為我們耳熟能詳;《唐老鴨與米老鼠》中的大黃狗布魯托;《導盲犬小Q》中的小Q、《蠟筆小新》中的小白、史努比、刀刀,兩部《貓狗大戰(zhàn)》中的狗狗們生動形象、形態(tài)各異;鼓勵學生自編自演;讀故事、看繪本、賞影視作品,調動學生的五感六覺,激發(fā)靈感從而美術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說、唱、演、視、聽等綜合能力。以下選取黃胄和韓美林兩位畫家與狗的故事展開,引導兒童述說身邊的狗故事。1954年青藏公路通車,黃胄作為隨軍記者和中央慰問團一起到拉薩時撿了一只流浪狗,等黃胄結束了西藏的采訪,要回到部隊所在地蘭州時,狗使勁掙斷繩子,跟著黃胄乘坐的汽車追,一直從拉薩追到了日喀則,黃胄畫驢好,李可染先生卻稱贊黃胄筆下的狗是“天下第一”。韓美林曾經養(yǎng)過一只小狗叫“鍋餅”,有一次美林得了心臟病,鍋餅不顧一切救他,還有一只小狗是美林在“勞改”時認識的,當“造反派”打美林時,只有那只小狗拼命保護美林,結果被“造反派”打死,從此美林用心畫出自己心中的動物世界。(二)鑒賞力——思維啟動追溯藝術史,狗題材的陶塑早在新石器時代即已出現,形象寫實傳神。如大汶口文化狗陶塑、紅陶獸形壺,漢代墓葬中出土的陶塑藝術品以南陽漢代陶狗為代表,還有出土于唐朝初期的黃釉陶鎮(zhèn)墓獸。古語“畫獸難畫狗”,不過狗機敏忠誠,也成了歷代畫家描摹的對象。在美術史記載中,唐代周《簪花仕女圖》里有犬的生動描繪。南宋李迪的《獵犬圖》,作于1197年。清代的郎世寧在宮廷內創(chuàng)作的《十駿犬圖》軸十幅頗為杰出,畫了十條品種高貴的名犬。中國畫大家齊白石曾有一首詩很有名:“青藤雪個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張善是現代名畫家、張大千的二哥,也創(chuàng)作了形態(tài)生動的狗形象。劉奎齡,被譽為“全能畫家”的動物畫一代宗師,在對狗的描摹上栩栩如生。劉繼卣,近現代中國畫家中少有的工筆白描、重彩、小寫意、大寫意俱能的畫家,其筆下的狗的藝術形象為人贊嘆。還有郵票中的生肖狗形象,有陶瓷畫、陶塑、刺繡、剪紙、古文字、繪畫各異的創(chuàng)作形式,可供賞鑒。如周令釗以年近百歲高齡與今年生肖狗票再續(xù)前緣。黑馬主編的《黑馬中國生肖設計叢書》之一的《福狗百相》里也有風格和創(chuàng)作手法新穎的犬形象。在民間剪紙和皮影中,狗作為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形象慣常出現,如袁升科的吉祥剪紙戌狗形象形態(tài)各異,分外生動。(三)表現力——藝術實踐首先大膽選材。先了解狗的種類、習性和生活規(guī)律,便于創(chuàng)作取材。狗的種類很多,有杜賓犬、比熊犬、雪納瑞犬及阿拉斯加雪橇犬等。有的萌犬還喜歡玩滑梯、木馬等,可以制定玩具和溫馨的小屋的設計制作等選題。其次,生肖狗與神話故事創(chuàng)作。狗是古代中國民間信仰之一。傳說中盤古是一個與天地齊高的神,位于三皇(盤古、伏羲、神農)之首,然而盤古卻是狗首人身?!逗鬂h書•南蠻傳》中記述了古代瑤族始祖神話,即神犬盤瓠助帝嚳高辛氏殺吳將軍得天下,帝嚳高辛氏之女嫁給盤瓠,繁衍瑤族子孫的故事。滿族自狩獵時期就崇拜狗,把它看作有恩于滿族的動物,后又與義犬救努爾哈赤的傳說復合,至今不吃狗肉,不打狗,不戴狗皮帽子。雷州石狗作為一方的守護神,安放在人們經常出入的必經之處,起初其猙獰、威嚴的面孔讓人感覺不友善,后來雷州勞動人民對石狗的形象進行創(chuàng)新,雕刻其昂首咧嘴、含笑露善,如司儀迎賓,從此,石狗又被人稱為“司儀神”。再次,生肖狗與古詩詞配畫。古詩人創(chuàng)造了狗的經典藝術形象:“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昨夜三更狗吠雪,東家閉門推出月”;“入門四松在,步萬竹疏。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犬上階鳴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鳶飽凌風飛,犬暖向日眠。腹舒穩(wěn)貼地,翅凝高摩天”;“冰室朱扉曉未開,誰將金策扣瓊臺。碧花紅尾小仙犬,閑吠五云嗔客來”;“犬喜人歸迎野路,鵲營巢穩(wěn)占低枝”;“何當寄家書,黃耳定乃祖”;“子巡籬落,貍奴護簡編”,等等。關于狗的對聯有以下例句:“犬守平安日,梅開如意春”;“犬厲堪欺虎,魚靈巧化龍”;“犬獻梅花賦,雞留竹葉圖”;“花犬觀魚樂,青云羨鳥飛”;“雞舞三多日,犬迎五福春”;“犬吠佞人喪膽,雞鳴玉宇生輝”。這些都是理想的生肖狗繪畫創(chuàng)作素材。陶瓷雕塑與生肖狗創(chuàng)作。搜集賞鑒藝術作品,作品層次從普通工匠、院校師生、省級乃至國家級大師,尤其著名雕塑藝術家周國楨、韓美林、劉遠長、蔣立平、周曉冰等的作品。而在形態(tài)上,有反映不同地區(qū)、不同材質、不同釉色的狗類,如陶狗、三彩陶狗、寵物狗、獵狗、卡通狗、狗寶寶、狗型口哨、陶瓷創(chuàng)意狗、現代陶藝狗等,打開兒童的創(chuàng)作思路。還可以以專題小組的形式探究泥泥狗、雷州石狗專題、剪紙折紙及郵票設計專題。(四)評價力——綜合展演策劃狗年各種主題展覽。如“我的一天”狗生肖特展。該展從狗狗的視角切入,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融入家犬的起源與馴化、功能與特性、行為與情感等主題,為觀眾打造一場別開生面的特展。此外,還可以結合藝術工坊“巧手折旺”、探究活動“狗狗眼中的世界”等,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與狗狗相關的知識技能?!巴敉敉粜侨恕鄙賰荷だL畫作品展。展覽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粉畫、綜合材料等,結合了文化市集、美育課程、互動游戲等更加豐富、多元、開放的形式,弘揚中國傳統(tǒng)生肖文化?!袄亲鬻攘?、野性呼喚”狗年生肖文化節(jié)系列活動。策劃一系列具有狗年生肖文化特色的教育活動?!叭鹑猴L——戊戌狗年生肖文化展”。這個展覽集生肖文化和年節(jié)文化于一體,展示生肖動物承載的歷史文化,傳遞犬象征平安與財富的文化意象,并展現吉祥、喜慶的民俗文化。以展覽促評價,通過舉辦生肖狗美術主題展覽或年節(jié)慶典融合,以文字或圖片的形式全程記錄,檔案袋評價,形式上教師和學生開展主體自評互評,反響越熱烈、爭議越高、展演活動形式越多樣豐富,生肖狗美術主題教學則進行得越深入成功。作品評價的原則體現為綜合展演、多元評價。多元評價可以多主體化、多角度開展,只以創(chuàng)作者態(tài)度的好壞定優(yōu)劣,不以評分高低定價值。
三、結語
生肖文化反映了早期人類的動物崇拜意識,體現了天人合一、與動物和諧共處的自然觀。生肖文化傳達著人們的精神寄托。生肖狗美術主題教學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其自成體系的教學內容、寓教于樂、化于生活的方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多元展演、檔案袋評價,提高兒童的美術素質和創(chuàng)造力,為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華文化的自我認知以及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樹立民族文化自信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鄭軍.中國歷代生肖紋飾藝術[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2]吳裕成.生肖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濮安國.中國傳統(tǒng)藝術續(xù)——生肖紋樣[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0.
[4]袁升科.(吉祥剪紙)十二生肖系列叢書•戌狗[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13.
[5]趙伯陶.大話十二生肖[M].濟南:齊魯書社,2004.[6]黑馬.福狗百相[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汪曉娥 單位:湖北師范大學
- 上一篇:農村區(qū)域發(fā)展問題與措施
- 下一篇: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發(fā)掘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