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加工理論教學論文

時間:2022-11-18 03:14:00

導語:精細加工理論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精細加工理論教學論文

摘要:美國教育技術學家瑞格魯斯(C.Reigeluth)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稱為“精細加工方法”的教學內容序列化教學設計理論。它強調知識的整體認知性,兼顧到學科的邏輯體系和學生的心理順序,是一種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理論。本文介紹了該理論的基本內容、教學設計原則和程序,并以此理論為指導對《VisualFoxpro數據庫系統(tǒng)》中的部分內容進行了重新設計。

關鍵詞:教學設計;精細加工;先置摘要

從斯金納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到現今認知建構學習理論的盛行,教學理論方面的專家學者都盡力描繪其心目中理想教學模式的藍圖,雖然他們所持立場可能不一,但值得肯定的是,眾多意見看法的提出,使得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越來越能命中有效教學的靶心。其中,加涅的學習階層論引發(fā)了我的思考:學習應該先具有整體概念再逐一建構,還是部分簡單完成后再進到整體復雜的學習?較之于加涅的看法,瑞格魯斯的精細加工理論認為,學習過程應該先有整體概念藍圖之后再逐一建構內容知識,如此學習才能四通八達、深入淺出,這種看法正如我國古人所言:“治學之道,貴乎能入能出。能入則能知;能出則能評。善入者必能登堂入室;善出者必有高情至論?!币虼?,要達到能入能出的境界,學習過程應該先掌握整體概念架構。

精細加工理論的基本內容

精細加工理論的基本內容可用“一二四”概括,即一個目標、兩個過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個目標是指ET的全部內容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標:依照認知學習理論實現對教學內容(即當前所教學科知識內容)最合理而有效的組織。

兩個過程是指ET主要通過兩個設計過程來實現上述目標,這兩個設計過程一是“摘要”設計,二是一系列精細加工等級設計。摘要設計是指從學科內容中選出最基礎和最有代表性的學習任務作為初始摘要。學科知識內容通??蓜澐譃槿N類型:概念性內容(說明“是什么”)、過程性內容(說明“如何做”)和理論性內容(說明“為什么”)。這三種內容都可通過適當方式呈現給學生,但在某個教學單元之中占優(yōu)勢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一種,因此可以從中選出初始摘要。如果當前選出的知識內容是概念性的,則初始摘要應包含一個概念定義、若干個概念實例和把概念應用于新情境的練習;如果當前選出的知識內容是過程性的,則初始摘要應包含該過程的基本功能及主要實施步驟;如果當前選出的知識內容是理論性的,則初始摘要應包含該理論的最基本原理及最主要觀點。如果某個概念或原理很抽象或者較難理解,就要利用形象化的比喻或多媒體技術來輔助講解。任何學科內容都可按照精細加工理論的方法加以組織和排序,無論這些內容是概念性、過程性或是理論性的。一系列精細加工等級的設計,要求對選出的初始摘要不斷進行逐級精細加工,精細加工的復雜程度和精細程度逐級加深。等級為1的精細加工是指對初始摘要按照上述“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則作適當的擴充,使之變得更充實和更具體一些;等級為2的精細加工除了對等級為1的精細加工結果作進一步精細加工(而不是對初始摘要精細加工)以外,其他過程與等級1相同。即每一級精細加工都是前一級呈現內容的深入與擴展,每一次精細加工使教學內容越來越具體、深入、細致。如此繼續(xù)下去,直至達到教學目標所要求的學科內容復雜程度為止。

四個環(huán)節(jié)是指為保證精細加工過程的一致性和系統(tǒng)性,必須注意四個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的密切配合。這四個環(huán)節(jié)是選擇、定序、綜合和總結。(1)選擇是指從學科的知識內容中選出為了達到學習目標和單元或課程的教學目標所要教的各種概念和知識點,從而為摘要設計做好準備,這是ET的初始設計任務。(2)定序是要使教學內容(學科知識內容)按照“從一般到特殊”的次序來組織和安排,這既是摘要設計和精細加工系列設計的指導思想,又是設計的基本內容,從而保證每次精細加工結果的一致性。(3)綜合的作用是要維護知識體系的結構性、系統(tǒng)性,即確定各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通過綜合使學習者看到各個概念之間的關聯以及它們在更大的概念圖中(乃至整個課程中)所處的地位。(4)總結對于學習的保持和遷移都是很重要的。ET中包含兩種總結:一種是課后總結,在一節(jié)課將要結束時進行,用來對本節(jié)課所講授的知識和概念進行總結;另一種是單元總結,在一個教學單元結束時進行,用來對本單元之內所教過的所有知識和概念進行總結。在上述四個環(huán)節(jié)中,選擇為摘要設計做好準備,定序為各級精細加工提供統(tǒng)一的指導方針以保證每次精細加工結果的一致性,綜合和總結則建立起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以及各部分知識與知識整體的關系,從而把每次精細加工結果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系統(tǒng)而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不是互不相關的各種知識點的堆砌。

運用精細加工理論設計教學

(一)精細加工理論設計教學的程序

教學設計人員必須根據教學目標選定一種內容組織方式,即概念型、程序型或理論型。教學設計人員必須開發(fā)一種承載組織性內容的組織結構,它采用的是內容分析或任務說明的形式。用系統(tǒng)的方式分析組織結構以確定組織內容的哪個方面將在摘要中呈現以及哪些方面將在精細加工各種水平中呈現。此時,教學的“骨架”形成了。要使得“骨架”有血有肉豐滿起來,必須將其他兩種組織內容添加進來,同時還要考慮學習的先決條件。在把教學內容安排在不同水平的精細加工中之后,還要確定每堂課的深度和范圍。范圍一般來說是由組織性內容和重要的支持性內容事先決定的,而深度則是受學生學習負擔合理程度制約的。每一種水平精細加工的每一堂課中,其內容結構要事先規(guī)劃,包括學習先決條件、動機成分、類比、綜合、總結以及擴展的摘要等。

(二)精細加工理論設計教學的實例

現以《VisualFoxpro數據庫系統(tǒng)》中的操作部分為例來說明精細加工理論設計教學。教材內容的組織順序是:詳細的基礎知識——表的基本操作——查詢與統(tǒng)計,即在書本的開始便把后面學習將會遇到的知識點羅列展示。沒有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只是簡單地認為只要把所有的知識按邏輯順序擺給學生,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就會靈活選用相應的知識,結果通常是事與愿違。如在這部分內容中對VFP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試想學生在接觸伊始尚不知VFP的具體操作,對VFP沒有多少感性認識,要掌握具有綜合總結性的知識談何容易。這是把內行專家的終點當成初學者的起點,是極不合理的。按照精細加工理論,在學習伊始,不管是程序型、概念型或原理型,均應先呈現一個摘要而不是總結,需要注意的是摘要與總結是有重要區(qū)別的。首先摘要只提供學科中所要教的很少量的觀念,而總結涉及的觀念往往非常多。其次,摘要是在具體的、有意義的、應用的水平上提供觀念,而總結則可能是在較抽象記憶水平上來提供觀念。因此,我們在教學開始首先對數據庫的基本概念只做大概的介紹而并不深究,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數據庫,數據庫是做什么用的即可。

接下來選擇概念、程序、原理中的一種內容類型作為組織性內容,根據教材本部分內容特性和掌握要求,屬于程序型內容類型。再選擇程序性內容中最基礎、最簡單、最有代表性和最必要的觀念,在應用水平上而不是抽象的、記憶水平上提供這些觀念。依次設計教學內容組織順序如下:

VFP基本操作摘要,包括VFP系統(tǒng)基本操作、VFP中文件的操作、表的操作。(1)VFP系統(tǒng)基本操作摘要:系統(tǒng)安裝、系統(tǒng)啟動、系統(tǒng)退出、VFP工作方式;系統(tǒng)安裝詳講;系統(tǒng)啟動(界面組成、界面操作)詳講;系統(tǒng)退出詳講;VFP工作方式(命令方式、窗口方式)詳講。(2)VFP中文件的操作摘要:文件的復制、改名和刪除、顯示文件目錄、顯示文本文件內容;文件的復制命令詳講;文件的改名命令詳講;文件的刪除命令詳講;顯示文件目錄命令詳講;顯示文本文件內容命令詳講。(3)表的操作摘要:選擇工作區(qū)、表的基本操作、表中數據的操作、表結構操作;選擇工作區(qū)詳講工作區(qū)的選擇命令、表的結構;表的基本操作命令詳講表的打開和關閉、表的數據保存;表中數據的操作命令詳講數據基本操作命令(顯示、編輯)、表達式、數據排序與查詢命令、數據統(tǒng)計命令、記錄的插入與追加、記錄的刪除與恢復;表結構操作命令詳講表結構的建立、修改和復制。

在每一層精細加工前還可以根據內容的容量和條理性在詳細的知識講解之前再呈現摘要,給每個知識點提供合適的固著點,以幫助學生順利有效地同化新知識,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還需說明的一點是,VFP中的命令格式通常有較多的參數,在詳細講解時,仍然是要按照精細加工理論的思想,先介紹命令的一般大體的框架格式,再一步一步地精細加工,由最簡單、最一般的參數開始介紹,然后逐漸擴展直至所有參數介紹完畢。而不是一上來就展現所有參數,羅列全部細節(jié),只顧知識的大而全和邏輯性,結果是方便了講授卻不利于學習和認知。

瑞格魯斯致力于建立專家知識技能架構的外在表征,用意在于發(fā)展學生的內部認知結構,使其與專家的相類似。精細加工、序列、結構、摘要等概念為ET中心理念,其教學流程以整體認知結構為中心,教學的整體或細部都要掌握,精細地編排各種教學序列,由專家知識結構的表征來助構新手的知識結構,幫助新手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學習,真正做到“授之以魚,且授之以漁”。

參考文獻:

[1]盛群力.現代教學設計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何克抗.教學設計理論的新發(fā)展[J].中國電化教育,1998,(10、11、12連載).

[3]李克東,謝幼如.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4]烏美娜.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史濟民,湯觀全.VisualFoxpro及其應用系統(tǒng)開發(f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6]施良方.學生認知與優(yōu)化教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