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環(huán)境設計應用論文

時間:2022-04-24 03:05:00

導語:建筑環(huán)境設計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環(huán)境設計應用論文

摘要:本文對環(huán)境心理學及人對空間的需求等概念進行了分析,闡述了環(huán)境心理學中關于領地性的相關理論在建筑環(huán)境設計方面的一些應用。并以湖南大學為例,通過理論分析和實例研究的結合,探討了領地性的相關理論在建筑與環(huán)境設計當中的體現(xiàn),并得出了在設計當中應注意的相應原則。

關鍵詞:空間;環(huán)境心理學;領地性;建筑;環(huán)境設計

Abstract:Thispaperontheenvironmentandhumanpsychologyofspaceconceptssuchasthedemandforananalysisoftheenvironmentalpsychologyexpoundedontheterritoryoftherelevanttheoriesofarchitectureandenvironmentaldesigninanumberofapplications.AndHunanUniversityasanexample,thetheoreticalanalysisandcasestudies,thecombinationoftheterritoryoftherelevanttheoryinarchitectureandenvironmentaldesignoftheembodimentofthedesignanddrawtheattentionofthecorrespondingprinciples.

Keywords:space;environmentpsychology;territory;architecture;environmentdesign

1環(huán)境心理學與建筑及環(huán)境設計之間的學科滲透

1.1人的行為心理及其對于空間的需求

在人類的生活當中,空間可以被稱為場所,時間則可以被稱為場合。人們通過一些行為去創(chuàng)造空間(如建筑設計及環(huán)境設計),當其處于不同場所和場合則會有不同的體會。人們通過對外界的不斷感知,追求適宜的空間。而人類感知外界的方式主要有四種:本能、認知、意動和技能,當他們身處空間中時就需要該空間有刺激性、需要有安全感,需要有識別性。由于人的心理是先天本能和后天學習的行為的綜合體,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也會對人類的行為及其對外界的意象產(chǎn)生影響,進而影響到對空間的感知。

1.2環(huán)境心理學

人類可以創(chuàng)造和改造空間環(huán)境,同時空間環(huán)境也反過來會影響人類,它們可以組織人們的生活,行為及其相互間的關系,特別是人的行為心理。而研究人與其所處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關系的學科就是環(huán)境心理學,其研究范圍涉及到了社會行為和人的心理,它屬于一門交叉學科。

建筑和環(huán)境是承載人行為的場所,在設計時對人的行為和心理因素的考慮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環(huán)境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和知覺心理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的,所以其研究成果目前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建筑與環(huán)境設計當中來,例如通常在步行街的設計中結合人的心理因素設計流線、景觀及空間形態(tài);凱文·林奇通過認知地圖作為其調查研究的手段提出了城市的五要素……而環(huán)境心理學中有關領地性的理論目前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下面就以環(huán)境心理學中的領地性這方面的理論為例探討其在建筑與環(huán)境設計中的應用。

2人類的領地性及其功能

領地性主要是指個體或群體為滿足某種需要而要求占有和控制特定空間范圍的一套行為習性。人們通過一些細致的行為或簡單直接的方式,如放置一些標志,劃分一些區(qū)域等,使領地個人化。當前的理論將人類領地性的種類分為三種:(表1)

而領地性對于人類的功能有很多,主要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

2.1私密性的需求

人們都是希望能生活在有一定私密性的地方,以此讓自己獲得安全感。擁有一個可以自己調節(jié)私密性和自由控制支配的地方,對人們維持身心健康和正常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們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能力維護自己的私密性,可能自身會產(chǎn)生壓力和其他嚴重的心理問題。而領地正是人類對于私密性追求的體現(xiàn),比如有了家,人們就感覺有了堅實的后盾,生活中有了安定;有了公司人們就不會顧及其他因素對其工作的影響等等;

2.2組織功能:組織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組織日常生活,提供穩(wěn)定的社會組織,維持和發(fā)展社會組織,比如學校、醫(yī)院、工廠、火車站、機場等等,將人類各種不同的生活組織起來;

2.3優(yōu)先居住效應: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在體育比賽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比如在自己的運動場或國家進行比賽,要比在其他地方比賽發(fā)揮更好,即通常所說的主場優(yōu)勢。

3領地性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xiàn)

從領地性的功能來看,其有保護私密性和社會組織作用,體現(xiàn)建筑設計上就是通過空間開放性和封閉性的組織及對空間尺度的把握,形成通常所說的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臻g的變化體現(xiàn)了空間的趣味性(刺激性);領域性則形成了一種心理的安全感,使空間成為一個場所,產(chǎn)生歸屬感(安全性);而空間的變化同時使各個部分產(chǎn)生不同的特征,體現(xiàn)可識別性。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在當前的居住區(qū)設計當中,像“社區(qū)”,“組團”等流行的概念,都體現(xiàn)了領域性的特點。揚·蓋爾在《交往與空間》一書中說到:“建立起一種社會結構以及相應的,有不同層次空間的物質結構,形成了從小組團和小空間到較大組團與空間,從較私密的空間到逐漸具有更強公共性空間的過渡,從而能在私有住宅之外形成一種更強的安全感和更強的從屬于這一區(qū)域的意識。”①在設計中通過把住宅區(qū)劃分為更小的單元(私密),更明確的單元(識別性),并用綜合性的分級系統(tǒng)聯(lián)系起來,通過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間的過渡,在住宅周圍形成一些親密熟悉的空間,使居民能更快地相互了解,這樣就加強了歸屬感。如果空間的規(guī)模過大或是邊界不夠清晰,人們會對此產(chǎn)生陌生感,自然無法在那里呆下去。此外還有一些其他例子:如醫(yī)院中病人能夠擁有一個可自由支配的空間,有利于其身體的康復;在別墅設計通常設計了會客的客廳和供家庭內部人員使用的起居室,不希望外人進入私人領域,而且兩者的裝飾風格通常會不一樣,客廳相對正式一些,而起居室則相對隨意一些;在開敞式辦公空間中,座位成組成團的布置,寫字臺的隔板等都體現(xiàn)了領地性的特點……

在湖南大學復鄰舍交往空間的設計當中就可以體現(xiàn)出某些關于領地性的理論。在復鄰舍的交往空間中都設置了供人休息的坐椅,但是不同地方的上座率卻是不一樣的。位于邊庭的座椅(圖1)雖然比較醒目,但是真正愿意在那坐的人卻不多,而位于東南角休息空間(圖2)的座位雖然位置隱蔽,但是不少同學都喜歡在那里坐。究其原因是由于位于邊庭座椅的區(qū)域形成的領域感很弱,雖然通過矮墻劃分空間,但是整體比較通透,座椅雖靠矮墻布置,坐在上面背部未受到充分保護,由于處于交通核心區(qū),背后總是感到有人走來走去,難以使人產(chǎn)生安全感,人在那里會顯得比較局促。東南角處的休息空間則好一些,只有一個入口,領域劃分明確,雖然沒有坐椅,但是呆在那里受到的干擾要少得多,所以不時會有人在那里聊天、看書,人氣較邊庭處旺。而位于半地下室的展廳(圖3)則由于基面下沉,四周圍合形成了領域,再加上組織了一定的功能,所以經(jīng)常會有人停留,所以對于公共交往空間的設計在保證其開放的前提下,仍要明確領域的范圍,增強人在空間中的安全感。

4領地性在室外環(huán)境設計中的體現(xiàn)

就室外環(huán)境而言,領地有兩個重要的特征,即邊界和核心地帶。志水英樹在其所著的《建筑外部空間》一書中,將外部空間的構成元素分為邊界、場所、出入口、通道、標志、周邊六項。②室外環(huán)境除了應有以上的六項元素之外,更應該有人的參與,應該得到人們的認可,使其產(chǎn)生認同感和歸屬感,才能被稱為好的環(huán)境。而通過對各種要素的形態(tài)進行改變,空間所產(chǎn)生的領地性的強弱感覺也會不一樣,從而影響人對其所處空間環(huán)境的感知。

例如對邊界要素進行改變。用墻來劃分領域的北京的紫禁城、用列柱來劃分的圣彼得廣場、通過高差來劃分的北京天壇、通過記號來分隔的毛利家族墓地的燈籠群等等。在這幾種類型中無疑以紫禁城的領域性最強,私密性最強,給人感覺是封閉、壓抑,而天壇則是相對領域性較弱,給人的感覺則是開敞、通透;再例如對場所要素進行改變。如平地型的圣馬可廣場與凹型的法國協(xié)和廣場、凸型的卡比多羅馬市政廣場、坡型的羅馬西班牙廣場,無疑圣馬可廣場與周邊空間的接觸更容易,也更容易進入,領域感則更弱一些。

領地性除了在空間形態(tài)的變化中體現(xiàn)之外,在其他一些小的細節(jié)方面也有體現(xiàn)。例如在公共空間中對于座位的選擇,人們喜歡坐在邊上,而不是被人夾著坐;人們在行走時喜歡靠著旁邊有防護物的地方走;比如人們通常喜歡呆在比較隱蔽的地方觀察別人而不是被人看……

如果觀察湖南大學中北樓之間的開放空間(圖4),會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現(xiàn)象。北樓、中樓、復鄰舍和工業(yè)設計系四棟建筑圍合而成一個寬敞的院子,加上廊、喬灌木等要素對空間進行再次分隔,其尺度與場所感是好的。院子中央是一塊抬高的平臺,平臺的東面和南面(圖5)有一圈依靠灌木布置的休息椅,上面經(jīng)常有學生在聊天、休息等等。東南面的平臺下面由于有平臺高差和灌木的圍合,比較私密,這是看書學習的地方;而中央平臺的空地則是供學生平時舉行活動的,比如“英語角”。通過邊界、場所等要素的改變,不同環(huán)境要素形成了不同領域,也適合不同心理狀態(tài)的學生身處其中,各得其所。不過中央平臺過大,人站在中心缺乏凝聚力,或許通過雕塑或標志再分隔一下可能好一些。平臺北面的幾個跌落平臺(圖6)由于高差比較大導致人的可達性太差,容易使人產(chǎn)生畏懼感,難以形成領域,導致無人問津。所以在室外環(huán)境設計中要切實考慮各要素的改變對人的行為心理所產(chǎn)生的影響,以人為本,切實地考慮各種問題和矛盾,營造宜人的空間場所,舍棄以往的環(huán)境設計中只重美學重“圖案”的作法。

5結束語

透過領域性在建筑和環(huán)境設計當中的應用,可以認識到在建筑和環(huán)境設計當中歸根到底還是設計人的行為心理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人類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改變環(huán)境過程當中應時時考慮到人的心理和行為,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和矛盾,塑造舒適宜人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布萊恩·勞森著,楊青娟,韓效,盧芳,李翔譯.空間的語言.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揚·蓋爾著,何人可譯.交往與空間.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志水英樹著,張麗麗譯,慕春暖校.建筑外部空間.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4]蘆原義信著,尹培桐譯.外部空間設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5年版.4

[5]凱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曉軍譯.城市意象.華夏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6]蘆原義信著,尹培桐譯.街道的美學——含續(xù)街道的美學.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轉貼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