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的愛國詩范文
時間:2023-04-10 07:58: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陸游的愛國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碰掮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釵頭鳳》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出生名門,仕途坎坷
陸游出生于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陸游的高祖陸軫是大中祥符年間進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陸佃,師從王安石,精通經(jīng)學,官至尚書右丞,所著《春秋后傳》《爾雅新義》等是陸氏家學的重要典籍;陸游的父親陸宰,通詩文、有節(jié)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張抗金,受主和派排擠,遂居家不仕;陸游的母親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孫女,亦出身名門。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陸宰奉詔入朝,由水路進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陸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開封),北宋滅亡(靖康之恥),陸宰攜家眷逃回老家山陰。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陸宰改奔東陽,家境才開始逐步安定下來,那時陸游年僅四歲。
因陸游出生于兩宋之交,成長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國家的不幸、家庭的流離,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陸游自幼聰慧過人,先后師從毛德昭、韓有功、陸彥遠等人。十二歲即能為詩作文,因長輩有功,被授予登仕郎之職。陸游后又進京臨安(今杭州)參加鎖廳考試,主考官陳子茂閱卷后取其為第一,因秦檜的孫子秦塤位居陸游名下,秦檜大怒,欲降罪于主考官。次年(1154年),陸游參加禮部考試,秦檜指示主考官不得錄取陸游。從此陸游被秦檜嫉恨,仕途不暢。直到秦檜病逝,陸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不久,調(diào)入京師,任敕令所刪定官。陸游進入朝中后,應詔上策,進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應隨意封加王爵”;高宗酷愛珍稀,陸游認為“虧損圣德”,建議皇帝嚴于律己。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陸游認為楊存中掌握禁軍過久,權威日盛,多有不便,進諫罷免楊存中,高宗采納,降楊存中為太傅、醴泉觀使,升陸游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負責司法工作。
宋孝宗趙Y即位時,任命陸游為樞密院編修官,賜進士出身。陸游上疏,建議整飭吏治軍紀、固守江淮、徐圖中原。時孝宗在宮中取樂,并未重視,陸游得知后告訴大臣張燾,張燾入宮質(zhì)問,孝宗遂罷陸游為鎮(zhèn)江府通判。宋孝宗以張浚為都督,主持北伐期間。陸游上書張浚,建議早定長遠之計,勿輕率出兵。張浚派大將李顯忠、邵宏淵領兵出擊,收復靈壁、虹縣,進據(jù)符離,因李邵不睦,宋軍大?。ǚx之戰(zhàn)),偏安之論隨即甚囂塵上。張浚上疏領罪,被貶為江淮宣撫使。
陸游在鎮(zhèn)江結識張浚,獻策出師北伐,張浚贊揚為“志在恢復”。四月,“隆興和議”將簽成,陸游上書東西兩府,進言說:“江東之地,自吳國以來,莫不以建康為都城。臨安頻臨大海,運糧不便,且易受意外襲擊,皇上駐扎臨安,只能作為權宜之計。合約簽訂之后,皇上應駐扎建康、臨安,金朝來使,或到臨安、或到建康,這樣以來,可以爭取時間建都立國,而不令金朝生疑?!睍r龍大淵、曾覿掌權,陸游就對樞密使張燾說:“曾覿、龍大淵利用職權,廣結私黨,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無窮?!睆垹c聞言奏報朝廷,孝宗大怒,貶陸游為建康府通判。
乾道元年(1165年),陸游調(diào)任隆興府通判。有人進言陸游“結交諫官、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朝廷即罷免了陸游的官職。
和唐琬的凄美愛情
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琬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后相敬如賓。然而,唐琬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以至最后發(fā)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zhí)手相看淚眼”的地步。根據(jù)陸游自己在晚年的詩作(《劍南詩稿》卷十四)是因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陸游迫于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琬忍痛分離。后來,陸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篇2
[關鍵詞]陸游;日本詩話;藝術探討;作品闡釋
[中圖分類號]I31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007(2017)03-0057-05
日本詩話是受中國詩話影響而產(chǎn)生的,并伴隨著日本漢詩千余年的發(fā)展。日本詩話的主要內(nèi)容是介紹漢詩創(chuàng)作的詩格、詩法;評論中國的詩人及其詩歌,日本的漢詩及作者;兼談中日漢詩之間的源流關系等。日本詩話是研究日本漢詩,也是研究中日比較詩學的重要文本材料,其作為域外漢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學術意義。陸游是我國南宋時期杰出的愛國詩人,作為“中興四大詩人”之一,不僅在中國的詩歌史上影響深遠,在日本詩壇同樣具有相當?shù)牡匚弧?/p>
一、日本詩話中的陸游論
(一)陸游其人及其文學史定位
日本詩話多承繼中國詩論對陸游的評價,將陸游認定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如,津阪東陽(1757―1825年)在《夜航詩話》中所言:
可以死矣,捐生取義 ,殺身成仁是也??梢詿o死矣,茍不足為國家者,豈如匹夫匹婦之為諒哉?或F名激禍,徒俠者之狂也。放翁為韓平原作《南園記》,勢不得已也。初誠齋固辭,而翁又峻拒之,必激其怒,徒速禍耳。記中,唯勉以忠獻之事業(yè),實無諛詞,其亦何尤也?《宋史本傳》:“因朱子言,橫致砦議,何其固也?!薄段暮E场窔v舉古今文人無行者,不詳其事實,漫吠聲誣之,不尤冤乎?[1](487)
陸游因替韓腚兇鰲賭顯凹恰肥蠱潯ナ芎筧粟覆 T詿嗽蚴話中,津阪東陽試圖說明陸游創(chuàng)作此文時的迫切形勢,點明其主旨不過是“唯勉以忠獻之事業(yè)”,且“實無諛詞”,從而指出了“朱子之言”以及《文海披沙》對事實敘述得不夠詳盡是陸游飽受冤屈的原因之一,并以此來為陸游創(chuàng)作《南園記》進行辯解。再如,菊池桐孫的《五山堂詩話》云:
子厚之于晌模意在攀附以行己也,所謂枉尺而直尋者也。放翁之于腚校身被牽挽以徇人也,所謂同流而合污者也。二公詩文,與日月爭光,尚自貽茲累,名之不可全者如此。今日文士,有氣者,趁熱求用;無氣者,茍且雷同。無二公之業(yè),而有二公之累,瓦而不全,吾未見其可也。[1](533)
菊池桐孫(1769―1849年)將柳、陸進行類比,認為柳宗元依附于王珊屯跏邐模力圖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而陸游身被牽挽,不得不曲從韓腚校正可謂“名之不可全者如此”,柳、陸均為特殊的政治關系拖累,然其詩文成就卻非常突出,可“與日月爭光”。同時,菊池桐孫借此感慨今日文士多“瓦而不全”,即沒有達到柳、陸二人詩文上的成就,卻同樣受到氣節(jié)方面的影響,難得“瓦全”,何況“玉碎”?由此可見,日本詩話對于陸游基本上給予了肯定的評價。除此之外,《五山堂詩話》又云:
杜韓蘇詩之如來也,范楊陸詩之菩薩也,李近天仙,白近地仙,黃則稍落魔道矣。[1](1)
此則詩話將唐宋主要名家的詩歌分為三個等級。在第一級中,借用佛教如來、菩薩的分級方式將杜詩、韓詩、蘇詩作為第一層次,范詩、楊詩、陸詩屬于第二層次;第二級則采用道教的分級方式來區(qū)分李白與白居易的詩歌;而黃庭堅的詩歌則受到貶低,評為第三級,說其“稍落魔道”。可見,陸游在日本文士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二)對陸游詩歌藝術的探討
其一,陸游詩歌藝術的整體風格。如,長野豐山(1783―1837年)《松陰快談》云:
范石湖之詩少瑕K,陸放翁之詩多瑕K。然至其氣力變化,石湖迥出放翁之下。放翁之詩,有豪放之氣焉,南宋詩人蓋無出其右者。近日詩流,學放翁者不少,然有豪放之庹呶椅粗聞也。[1](397)
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并稱為“中興四大詩人”,范成大與陸游交游甚廣,然而,此二人之詩卻有較大的差別。長野認為范成大的詩相比于陸游缺點較少,但在氣力變化上不及陸游。陸游的豪放之氣在南宋詩人中首屈一指,即使當時很多人學習陸游,也是遠遠不及。通過與范成大的比較,日本詩話得出了陸游詩歌藝術的整體風格為“有豪放之氣”,然“多瑕K”。
其二,陸游詩歌之源流。自鐘嶸《詩品》始,詩話類著作多追溯詩歌的源流關系,并對后世文學研究造成了重大影響。日本詩話多認為陸游詩歌源于杜甫,表現(xiàn)為陸詩在藝術手法上對杜詩的繼承和發(fā)展。如,釋慈周推崇陸放翁,其《葛原詩話》前有橘州x元禎之序,此序稱慈周論詩主宋,有“(蘇軾、陸游)二子之詩,其源出于少陵而拔其萃者也”及“蘇陸之詩實為少陵之階梯也”之語。且其反對“萱園詩派比唐擬明,因仍相襲”之風。[2](466)由此可見,作為“宗宋派”代表人物的釋慈周,認為蘇軾與陸游是杜甫詩歌的繼承和發(fā)展者,并將其稱之為“少陵之階梯”,在宋代詩人中出類拔萃。
其三,陸游作詩之法。如,廣瀨建(1782―1856年)《淡窗詩話》云:
古人曰:“無題之詩,天籟也;有題之詩,人籟也。觀杜少陵、陸放翁等之集,覺始定鵬而作之詩,十之一也,其九乃詩成后置題?!苯袢酥姺词恰=袢酥?,專探題詠物之類,皆因題生詩也,次韻者,因韻生詩也,是其落于人工無天然之趣,所以不及古人。若于此處用意,不難至古人妙處。[3](809)
廣瀨建認為作詩應學習杜甫和陸游,即作詩當“詩成后置題”,不可因題、因韻,陷于人工,以致無天然之趣。廣瀨建還主張作詩應隨心而發(fā),少受題材、格律的限制,以表現(xiàn)出“天籟”之韻,只有運用這樣的創(chuàng)作方法才能夠“不難至古人妙處”。
對于陸游詩歌的章法,日本文人分析得清晰透徹。如,貝原篤信(1630―1714年)《初學詩法》引《渭南文集》卷一五《楊夢錫集句杜詩序》云:
要在得古作者之意,意既深遠,非用力精到,則不能造也。前輩于左氏傳、太史公書、韓文杜詩皆熟讀暗誦,雖支枕據(jù)鞍間,與對卷無異,久之乃能超然自得。今后生用力有限,掩卷而起。已十亡三四,而望有得于古人,亦難矣。篇法有起、有束、有放、有斂、有喚、有應,大抵一開則一闔、一揚則一抑、一象則一意,無偏用者(第一相詩訣)。[1](卷3,245)
陸游主張作詩需要“用力精到”,即強調(diào)學習應下苦功,并對經(jīng)典作品非常熟悉,達到“與對卷無異”的境界,正如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言。同時,他強調(diào)作詩的篇法由起、束、放、斂、喚、應,這六大部分組成,需要做到開闔、揚抑、象意具備而無偏用,這為日本后學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學習的方法與途徑。
(三)對陸游作品的解釋與運用
第一,對詩語的考證。在《柳橋詩話》、《夜航詩話》、《作詩質(zhì)的》等詩話中出現(xiàn)了大量對于陸游詩歌、詩語的解釋與考察,其具體可以分為對日常事物的解釋以及對陸詩中詞匯的解釋分析這兩大類。
第一類為對日常事物的解釋。如,藤良白(?―1862年)《柳橋詩話》云:“尾崎正風云:‘判香家,乃制羊角方寸許,點香其上,火勢不猛,漸漸而k,名曰銀葉?!懛盼淘啤y葉無煙靜炷香’即是也?!盾嫦獫O隱》亦云:‘小院春深閉寂寥,杏花枝上雨瀟瀟。午窗歸夢無人叫,銀葉龍涎香漸銷?!盵1](306)以及“梨花、蕉葉小盞也,而蕉葉獨為小戶之通稱。東坡飲酒,但三蕉葉。陳后山云:‘易醉易醒蕉葉量?!懛盼淘疲骸撇湃度~,此類可見矣。’”[1](397)
銀葉、蕉葉均為中國古代文人生活中的常見事物。由于中日之間文化交流頻繁,詩文傳播較為快速,生活物品的傳播卻由于日本人迥異的生活方式而進展緩慢。因此,多數(shù)日本文人對詩中描繪之物并不熟悉。相比之下,宋詩顯著的特點就在于向平凡的日常生活題材傾斜,唐詩中不太關涉的瑣事細物都成為了宋人筆下的詩料。由于日本的文士大多沒有在中國的生活經(jīng)驗,對這些新奇的事物難以理解,故詩論家在詩話之中往往會引用詩語來進行解說。
第二類是對陸詩中詞匯的解釋分析。如,藤良白《柳橋詩話》云:
凡精神注處,都謂之眼明,陸放翁喜用此字?!犊喙S》云:“藜藿盤中忽眼明”,又云:“眼明對此幽棲圖,始覺吾廬分外奢?!薄短以础吩疲骸笆晁卓兔麟p眼?!庇衷疲骸敖怊泵麍@眼倍明”之類,不可枚舉。少陵云:“鸕鶿莫漫喜,吾與汝輩眼明?!鄙w放翁之所本也。(心開目明,見《后漢書?王常傳》,山谷云:“模寫一讀心眼開?!卑紫闵健杜眯小吩疲骸叭缏犗蓸范鷷好??!保1](398)
對詩歌中詞匯的解釋,是進行詩歌分析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詞匯的分析能夠探尋其詩歌的風格特點,發(fā)現(xiàn)詩歌之間的源流關系。藤良白發(fā)現(xiàn)陸游詩歌慣用“眼明”二字,并將其解為“精神注處”,還將其源追溯于杜甫《春生二絕》中“鸕鶿莫漫喜,吾與汝輩眼明?!睆倪@個角度來看,表現(xiàn)出了陸游對杜甫歌的繼承關系。又如,津阪東陽《夜航詩話》云:
陸放翁詩:“好事湖邊賣酒家,杖頭錢盡慣曾賒?!毖跃萍易R客,不必索現(xiàn)金也……“賒”,又訓“遙”,然非但遠之謂……陸游:“過望猶賒死,扶老又入冬?!庇帧澳暧獍耸q賒死”,寬賒之義,猶云延引也。是其義隨用隨轉(zhuǎn),讀者詳之可也?!盵1](437)
津阪東陽通過對陸游不同詩歌之中“賒”的對比,來說明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詩歌之中的含義是隨著使用而不斷轉(zhuǎn)變的,這正是陸游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個特點。我們通過對陸詩詩語細致入微的考察,可窺見陸游詩歌在日本文人中的巨大影響力。陸詩為日本文士所熟悉、學習,其普及率較高,以至于出現(xiàn)了一大批陸游研究者,他們自覺地對其詩語進行解釋與考證。
第二,以陸游游記、筆記類作品為考證依據(jù)。值得注意的一點,日本詩話中出現(xiàn)了大量涉及陸游游記《入蜀記》、筆記類作品《老學庵筆記》的內(nèi)容,并利用其來進行解釋與考證。如,東夢亭(1796―1849年)《鋤雨亭隨筆》云:
陸放翁《入蜀記》:“太白《登黃鶴樓送孟浩然》詩云:‘孤帆遠映碧山盡,惟見長江天際流?!w帆檣映遠山,尤可觀,非江行久不能知也。按李于鱗《唐詩選》,‘映’作‘影’,‘山’作‘空’,非矣。既曰‘碧空’,又曰‘天際’,語且重復,意亦索然。是類甚多,不可枚舉。南郭附言,兩可難裁,從其多且正者,是亦妄耳?!盵1](369)
東夢亭引陸放翁《入蜀記》中太白詩“孤帆遠映碧山盡”來說明李于鱗《唐詩選》中“孤帆遠影碧空盡”之誤,同時批評了“兩可難裁,從其多且正者”的錯誤做法。
此外,長野豐山《松溪快談》云:
市中賣手簡紙,高五六寸,闊尺余。糊而連接之為卷,橫展書之,長短剪之,以相往來,不知P于何時也。一日讀陸放翁《老學庵筆記》曰:“予淳熙未還朝,則朝士乃以小紙高四五寸,闊尺余相往來,謂之手簡。市肆作手簡紙賣之,甚售。因知手簡紙P于宋末也,我邦用之蓋未及百年矣。”[1](430)
長野豐山通過陸放翁《老學庵筆記》來說明手簡紙出現(xiàn)的源流以及時間??梢?,除詩歌作品外,陸游的其他作品,如游記、筆記類作品等同樣在日本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并與日本文士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甚至日本文士將其作為研究考證的依據(jù),足見日本文士對陸游作品的推崇。
綜觀日本詩話對陸游作品解釋與運用的記載,可以發(fā)現(xiàn)日本詩話對于詩歌中所用的語詞更為重視?;蛟S是出于國別的因素,古代日語雖然多沿用漢語,但畢竟文化習俗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差異,日本人對漢語特有的用例、名人軼事、文化習俗、特殊事物等難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對陸游詩文的詳盡闡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四)對陸游詩歌的異見
日本詩話中的文學思想多與中國文論趨同,但對于陸游詩都存在異見,如,菊池桐孫《五山堂詩話》云:
劍南詩,動說窮簿,多傷心語,然其中有二可笑者:“處處乞漿得酒,杖頭何恨一錢無?”大似乞兒詩。[1](544)
菊池桐孫認為此詩大似乞兒詩,與對此詩的傳統(tǒng)看法之間存在差異。此詩為《春晚村居雜賦絕句六首其二》:“鵝兒草綠侵行路,帔子花明照屋除。處處乞漿俱得酒,杖頭何恨一錢無。”陸游于紹熙三年春作于山陰,此時南宋統(tǒng)治集團中因趙Y、趙父子不睦,引起朝廷內(nèi)部騷動,臣僚等封章迭上,棲棲惶惶,不可終日。陸游對統(tǒng)治集團中趨附奔競之風,表示不滿。曾V《類說》卷三五引《意林》云:“袁惟《正書》云:‘歲在申酉,乞漿得酒?!卑矗阂庠跉q豐。 《世說新語?任誕》:“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盵4](466)聯(lián)系此詩的背景與典故可知,此詩雖似乞兒詩,然實則不是,其直指統(tǒng)治階級的混亂。說明當時雖為歲豐,而百姓依舊生活困苦,所以當是嘆俗、憤慨之作。
二、日本詩話中陸游論的形成
日本詩話中陸游論的形成,源于陸游對日本漢詩的巨大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中國詩話與詩論的傳播、愛國情懷的心理認同、日本漢詩人的模仿與推崇以及日本的唐宋詩之爭這四個方面。
(一)中國詩話與詩論的傳播
日本詩話的興起與中國詩話的大量傳入密切相關,如,魏慶之《詩人玉屑》、周弼《三體唐詩》在日本得到廣泛的流布和認同?!度毡驹娫拝矔饭彩蛰d日本詩話59種。其中20家日本詩話引中國詩學著作就已達到了115種之多。[5](207)日本詩話將中國詩話奉為圭臬,無論是日本詩話的創(chuàng)作旨趣還是文筆體例,都明顯留下了中國詩話的痕跡。由于思想性的傳承,日本詩話中常常出現(xiàn)與中國詩話相一致的結論,大量日本詩話深受中國詩話影響,采用的就是中國詩話的體制,評論杜甫、李白、蘇軾、楊萬里、黃庭堅等人的詩歌。而陸游正是其關注的焦點,但津阪東陽除了認同中國詩論中的陸游論之外,也有自己的見解。
(二)愛國情懷的心理認同
愛國情懷是日本接受陸詩的心理基石。日本之所以對陸游評價如此之高,與陸游的愛國精神是分不開的。如,津阪東陽《夜航詩話》:
翁《示兒》詩曰:“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平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贝似浣^筆,亦有三呼渡河之態(tài)。翁之心事,于易簣時,猶CC如是,其志節(jié)可見已。[1](487)
津阪東陽將《示兒》詩與抗金名將宗澤三呼渡河之態(tài)相比,以表現(xiàn)陸游“志節(jié)可見”。其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精神,符合日本國民接受陸詩的心理,這是陸游受到推崇,陸詩受到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日本漢詩人的模仿與推崇
陸游對日本漢詩影響巨大,成為很多日本漢詩人模仿及推崇的對象。如,廣瀨建《淡窗詩話》:
我邦之人讀書不多,故無見識,專以摹擬別人為意,名之曰“矮人觀場”……近又有學宋者,皆師陸放翁,有學清者,皆師袁子才。如此一代之中,限一人學之,甚愚之事也。[3](809)
廣瀨建此言雖是對日本文士學詩的批判,卻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出當時之人學宋詩風氣之盛?!叭绱艘淮?,限一人學之”,放翁成為了宋代詩人的代表,為日本詩人所學習與模仿,足見放翁對于日本詩人的獨特影響力。同時,大量的詩論家也都提倡學習陸游。如,長野確《松陰快談》:
余于律詩,首學放翁,后進而學少陵。又退學坡翁。嘗有間適一律曰:“清新未作一家風,人道詩詞似放翁。暫置文章論道德,誰拋富貴付苓通。棋逢強敵無奇勝,藥待良醫(yī)有異功。悟得前賢各成我,精神全在不同中?!睘殛P論,故錄。[1](416)
長野確將放翁詩作為其學詩之首選,尚在杜詩與蘇詩之上,可見其對放翁推崇備至。
其他著名詩人如谷麓谷(1729―1809年)、江兼通(1671―1729年)、屈南湖(1684―1753年)等也對陸游極為推崇,甚而有意模仿陸游。如,谷麓谷為日本著名詩人,被譽為“當今小放翁”。[1](544)再如,江兼通《杜甫醉歸圖》、《秋思》、《長信秋詞》皆為肖放翁之作,[6](冊4,89)而屈南湖詩近萬首被稱為“陸放翁之流亞”。[6](冊4,107)不難看出,陸游對日本漢詩的影響是巨大的,有著眾多的學習者及推崇者。
(四)唐宋詩之爭的影響
自北宋魏泰、葉夢得到南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唐宋詩的比較問題漸漸引起關注。中國唐宋詩之爭約起源于嚴羽的《滄浪詩話》,并一直延續(xù)到清朝。中國詩史上的唐宋詩之爭也波及到了日本漢詩壇,其影響之大,貫穿于江戶、明治時期。孫立先生在其著作《日本詩話中的中國古代詩學研究》中指出,“古文辭派以來,江戶乃至明治時期的文學思潮基本上是圍繞著宗唐還是宗宋展開的,這是儒者詩派之后江戶、明治文學思潮變遷的顯著特征。”[5](87)
如,芥煥彥章(1710―1785年)的《丹丘詩話》就極為推崇唐詩而貶低宋詩,
而久保善教在《木石園詩話》中卻大力推崇宋詩?!八闻d乃有‘四大家’范、陸、蘇、黃之徒,皆以豪邁之氣,卓識之見,脫李唐五代舊習,別開一家機軸,大唱清新之詩風。宋詩殆欲駕唐而上之?!盵1](517)久保善教將范仲淹、陸游、蘇軾、黃庭堅稱之為宋代“四大家”,推崇宋代清新詩風,甚至認為“宋詩殆欲駕唐而上之”。陸游作為宋詩代表,備受日本“宗宋派”詩人的推崇。如,江戶后期著名漢學家市河寬齋(1749―1820年),其作為江湖詩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力主宋詩,曾著《陸游考實》、《陸游意注》、《三家妙絕》(三家為范成大、楊萬里、陸游)等,大D詩佛(1767―1820年)、柏木如亭(1763―1819年)等均系其門徒,得其師傳,并都為陸游詩歌在日本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陸詩作為宋詩的典型代表,唐宋詩之爭客觀上提高了日本文士對陸詩的關注度,促進了日本詩話中陸詩論的形成。
總而言之,梳理這些日本詩話中的陸游論,可以發(fā)現(xiàn)日本詩話繼承和發(fā)展了中國詩論中的陸游論,并兼有異見,反映了陸游在東亞漢文化圈所具有的獨特影響力。陸游是日本詩話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詩人,其詩成為日本詩人學詩之摹本。然而,日本文人對于陸游并非一味地盲目推崇,而是考察之后再加上自己的評論。由于日本詩壇的時代環(huán)境,唐宋詩之爭的影響,對于陸游的評論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點。深入研究日本詩話的陸游論,對于進一步理解陸游文學思想在域外的傳播與影響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日]池田四郎次郎:《日本詩話叢書》,東京: 東京文會堂書店,1919年。
[2]譚雯:《日本詩話的中國情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3]蔡鎮(zhèn)楚:《域外詩話珍本叢書》,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4]錢忠聯(lián)校注:《陸游全集校注3?劍南詩稿校注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
篇3
編號:
教學設計模板
學
科
語文
版本冊數(shù)
課目名稱
(示兒)
教學目標
1.體會《示兒》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陶治愛美情趣,受到愛國主義精神影響。
2.理解詩句意思,了解古詩敘述的內(nèi)容,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熏陶。
3.結合學詩,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想象、表達、創(chuàng)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學情分析
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自學古詩的方法,能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基本讀懂古詩,體會古詩的意境。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深入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自學、想象、表達、創(chuàng)新能力。
重點難點
1.吟誦古詩,想象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2.結合時代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信息技術和數(shù)字資源的
使用方式和意圖
一、出示課本中的古詩和圖片,導入新課。
(一)認識圖片中的人物嗎?
1.學生交流對陸游的了解。
(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政治抱負,表現(xiàn)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
2.學生交流陸游臨終時中國的情況。
(金兵南侵,南宋偏安,中原陷落,百姓凄苦)
(二)理解詩題的含義。
二、學生圖文結合自學古詩,教師檢測古詩自學情況。
(一)學生自學古詩,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初步理解詩意。
(二)學生在組內(nèi)朗讀古詩,相互糾正讀音,并說明糾正理由。
(三)教師指名學生上臺朗讀古詩,其他學生點評。
(四)齊正確、流利朗讀古詩。
三、小組合作學習,全班討論。
(一)在組內(nèi)交流已經(jīng)理解的字,向組員請教還不明白的字詞。
(二)全班交流:
1.討論古今異義詞,理解重點字詞的意義
“元”,同“原”,“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但”,只是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統(tǒng)一;“王師”,指南宋軍隊;“定”,平定,收復的意思;“中原”,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qū)。“家祭”,祭掃祖宗
“元”,同“勿”;“乃”,你的,“翁”,父親。
2.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這句詩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只是因為看不到全中國統(tǒng)一而感到悲傷。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國統(tǒng)一的悲傷之情。)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
這句話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祭掃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之情。)
(三)指名學生連貫詩意,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為什么陸游明知死后萬事皆空,還要叮囑兒子家里祭拜祖先時把收復中原的好消息告訴自己?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一)指名學生讀,點評。
(二)教師范讀。
(三)齊讀,感受詩人的愛國之情。
(四)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五、拓展閱讀。
(一)出示閱讀
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zhàn)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fā)。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二)教師點撥
和戎句:孝宗隆興二年(1164)下詔與金人第二次議和。計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寫這首詩時,已相隔十四年。這里說十五年,是舉其概數(shù)。
朱門沉沉:富貴之家門戶深深。
廄:馬房。
戍樓:邊防上守望的建筑。刁斗:軍中白天作燒鍋、夜間代更鼓用的器具。
遺民:淪陷區(qū)人民。
(三)交流,提高認識
這首詩是詩人在中原淪陷后50年寫的,從中可以感受詩人一生關注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的偉大精神。
六、布置作業(yè):課外收集愛國的詩歌。
課件出示詩人陸游的頭像和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導入新課,讓學生充分交流課外搜集資料,對古詩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有所認識,從而為深入學習古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礎。
課件出示古詩詩句,充分讓學生朗讀古詩,把古詩讀正確。
課件出示古詩詩句,其中關鍵字詞用紅色標示出來,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詞讀懂古詩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課件出示的詩句,加深對古詩思想內(nèi)容的感悟。
課件出示補充材料,閱讀陸游的其他作品,加強對愛國詩人陸游的認識,感悟詩人的愛國熱情。通過補充閱讀愛國的詩歌,也擴大了學生閱讀量,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板書設計
示兒
(
陸游
)
悲
不見九州同
望
北定中原日
篇4
《薏苡》,光看這名字,就知道是寫薏苡仁的。但詩人并沒有只停留在對薏苡仁的歌頌上,當詩人發(fā)現(xiàn)自己家鄉(xiāng)吳地人不認識薏苡仁時,十分不解,不禁大發(fā)感慨:“嗚呼!奇材從古棄草菅,君試求之籬落間?!?/p>
如果說《薏苡》是詩人借題發(fā)揮,抒發(fā)自己不甘寂寞,積極進取的愛國抱負,那《飯罷戲作》和《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就是對美食的直接贊美了。
“東門買彘骨,醯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shù)魚蟹。輪犀浦芋,磊落新都菜?!边@就是《飯罷戲作》中的詩句。短短30個字,不但說明了排骨(彘骨)、蒸雞、魚蟹是用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醬來烹制或蘸食的,還把犀浦的芋頭和新都的蔬菜也寫得一清二楚,真可謂是葷素搭配,主副食都有啦。
說到主食和蔬菜,不能不說陸游的《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了。“唐安薏米白如玉,汗嘉脯美勝肉。大巢初生蠶正浴,小巢漸老麥米熟。龍鶴作羹香出釜,木魚瀹菹子盈腹。未論索餅與飯,最愛紅糟并粥?!痹娭袠O盡對蔬菜、面點和粥品的贊頌。
如果這些詩只停留在對美食的贊美上,那下面的詩句就是介紹食品的制作方法了。
“以菘菜、山藥、芋、萊菔雜為之,不施醯醬,山庖珍烹也”,不用讀詩,只看這《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的序言,就已經(jīng)把這道“甜羹”的制作方法了解得一清二楚了,讀了詩,更是對這道“甜羹”的一種享受。“老住湖邊一把茅,時話村酒具山肴。年來傳得甜羹法,更為吳酸作解嘲”。
“一杯齏,手自油蔥。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這蔥花煮的面片,讓頭天喝醉酒吐空腹的人垂涎三尺。陸游對素菜的吃法,也是爐火純青,匠心獨運,練就了自己一手的絕活。他認為吃素菜要趁新鮮,吃本味,無須放調(diào)料,綠色又環(huán)保。“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錄苗嫩不蘞。采掇歸來便堪煮,半銖鹽酪不須添”。
篇5
關鍵詞:李白 陸游 詩歌 “酒”意象 比較
唐、宋兩朝,詩人們對酒的描寫非常頻繁。唐代以對酒的描寫而聞名的詩人當推李白。李白在詩文中對“酒”的描寫數(shù)不勝數(shù),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一書中做過初步統(tǒng)計,在李白的1500多首詩中,說到飲酒的有170首。[1]還有人對李白詩中有關酒和飲酒的詞做過統(tǒng)計,李白詩中出現(xiàn)的“酒”字有115處,“醉”字111處,“酣”字18處,“酌”字22處,“杯”字18處,“樽”字14處,其它如醑、淥、酲、釀、酩酊、玉漿、玉液、玉觴、玉壺、玉碗、金樽等有24處,加起來有322處。[2]《李白酒詩注》中選入李白與酒有關的詩歌有251首,約占他現(xiàn)存所有詩作的1∕4。[3]可見酒在其詩作中的分量之重。
而早在宋孝宗時期便有“小李白”之稱的陸游也在作品中常常提到“酒”,其中與“酒”有關的詞語不勝枚舉。在陸游的《劍南詩稿》中,專寫酒、寫到酒提到酒的作品共有2940首之多,約占其詩歌總量(9300余首)的近1∕3,[4]這個數(shù)量超過宋代任何一位詩人,也超過了他之前與之后的所有詩人,可謂古代詩人中存有飲酒詩最多的。
由此可見,“酒”這一意象在李陸二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些詩篇是以詩言酒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陸游的“小李白”之稱,不僅是因為他同李白一樣嗜飲、同有著豪壯的詩歌風格,更是因為他對李白詩歌進行了學習,體現(xiàn)在以詩言酒,以酒入詩上。所以通過酒意象對兩位詩人進行各方面的研究與比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為已與為國:李陸“酒”意象情感指向的差異
(一)為已:李白詩歌中“酒”意象的情感指向
李白詩中描寫的“酒”多是“為自己干杯”,即以自我為情感指向。在李白詩中的酒意象里,我們可以看到,詩人非常注重自身的體驗和感受,在酒里一股腦兒傾注的都是“我”。我們在詩人的酒意象中所看到的事物,都是經(jīng)過了詩人心靈的主觀作用了的?!鞍土隉o限酒,醉殺洞庭秋”(《陪侍郎叔游洞庭》)[5]、“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從這些“酒”中可以體會詩人各種各樣的喜?!肮锰K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烏棲曲》)、“日暮醉酒歸,白馬驕且馳”(《古詩》其八),是對統(tǒng)治者縱情酒色、誤國荒政的描繪,詩人看到這些,不僅怒從中來,以至于“舉酒太息,泣血盈杯”(《上崔相百憂章》)。在詩人悲哀的時候,“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玉壺吟》)、“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酒里盛滿了他的愁緒?!案哒劃M四座,一日傾千觴”(《贈劉都使詩》)、“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近酒》)這是詩人飲酒之樂,在樂中所表現(xiàn)出的狂態(tài)。李白無所顧忌,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坦白在詩篇中,基于一個“我”的中心,解放了自我精神。
(二)為國:陸游詩歌中“酒”意象的情感指向
陸游的“酒”是“為國家沉飲”,以國家為出發(fā)點,梁啟超《讀陸放翁集》中說“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6]。陸游絕大多數(shù)詩都是與保家衛(wèi)國、收復失地的戰(zhàn)爭有關的,因此這些詩中所出現(xiàn)的酒意象也或多或少的與“國家”有聯(lián)系。陸游喜之時便“更呼斗酒作長歌,要遣天山健兒唱”(《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覺而有作》)[7];而“半酣耿耿不自得,清嘯長歌裂金石”(《對酒嘆》)是他憤怒的感嘆;“把酒不能飲,苦淚滴酒觴,醉酒蜀江中,和淚下荊揚”(《江上對酒作》)寫了他報國無門的愁苦;“官閑有味緣高臥,酒貴無憂為細傾”(《春晚書懷》其二)他樂在其中。無論是喜、怒、哀、樂,陸游的酒無一不飽含了詩人無法割舍掉的愛國主義情感,《唐宋詩醇》評價陸游詩“其感激悲憤、忠君愛國之誠,一寓于詩,酒酣耳熱,跌宕淋漓?!盵8]陸游把酒引上了國家宏圖大業(yè)的高度,其詩中酒意象的情感指向在于國家。
二、浪漫與現(xiàn)實之間:李陸“酒”意象抒情手法之異同
(一)浪漫想象:李白以酒抒懷的主體特征
在“酒”意象所運用的藝術手法上,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他常常用夸張與想象,而且二者往往交織在一起,作用于詩歌。李詩中酒意象的夸張十分突出,“愁來飲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陽春”(《江夏贈韋南陵冰》)、“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行路難》),運筆極闊,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飲酒時的豪壯。而在《月下獨酌》中,詩人的想象非常奇特,竟然邀來明月還有自己的影子一起來飲酒,還有了“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的約定?!秾⑦M酒》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兩句話夸張和想象并用,夸張,既有黃河水從天上奔瀉海下的空間夸張,又有一朝一暮間人生已逝的時間夸張;而整個場景都是作者以“君不見”為引語,將大家?guī)氲囊粋€由他想象出的虛境。我們在這樣一個虛擬的無限闊大的時空中感受到了震撼。
篇6
祖國醫(yī)學認為,食粥能滋生津液、培養(yǎng)胃氣,助消化,且營養(yǎng)俱存,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尤為適宜,確為養(yǎng)生之寶。陸游不愿食甘啖肥,而獨喜食粥,倡導食粥養(yǎng)生。在《食粥》詩中,他寫道:“世人個個學長年,不知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即張文潛、詩人、美食家)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在詩前有小序:“張文潛有食粥說,謂食粥可以延年,予竊愛之?!比娨酝ㄋ装自挼恼Z言,肯定食粥是一種長壽之道,“粥能暢胃氣,生津液也”,其養(yǎng)生求長壽,快活似神仙盡顯筆端。
陸游在《閑適》詩中主張“飲酒不至狂,對客不至疲,讀書以自娛,不強所不知”。其養(yǎng)生保健做到飲酒有節(jié)不酗酒,待客有禮又有節(jié),讀書陶冶情操以自娛自樂,生活中虛懷若谷,不逞強好勝。這些養(yǎng)生之法,至今對人們修身養(yǎng)性還是大有裨益的。
詩人深諳經(jīng)常梳頭,按摩刺激頭部穴位可延年益壽的道理,作有梳頭詩:“覺來忽見天窗白,短發(fā)蕭蕭起自梳”、“客稀門每閉,意悶重梳發(fā)?!痹谖覈耖g諺語中有“天天洗腳,勝過吃藥”之說,陸游深曉此理,一直堅持睡前洗腳,“老人不復事農(nóng)桑,點數(shù)雞豚亦未忘,洗腳上床真一快,稚孫漸長解燒湯”。真可謂“夜眠濯足而臥,四肢無冷疾”。這些養(yǎng)生之法仍可為今人借鑒。
中國傳統(tǒng)的處世哲學,特別強調(diào)自我修養(yǎng)。首先要做到清心寡欲,正如《內(nèi)經(jīng)》所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陸游晚年的一些養(yǎng)生詩,就提倡修身養(yǎng)性,保持豁達開朗、寧靜平和的心態(tài)。在《自詒》詩中寫道:“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時一念不容差,身如病鶴長停料,心似山僧已棄家,高忱時時聞解籜(音拓),卷簾片片數(shù)飛花,飯余解帶摩便腹,自取風爐煮晚茶?!睂懘嗽姇r,詩人已到暮年,體弱多病,“身如病鶴”,飲食減少“長停料”,心亦似山中僧人一樣“已棄家”。但他在病魔面前,不是垂頭喪氣、郁郁寡歡,而是豁達開朗,笑對人生,高忱時時聽到“解籜”(剝竹筍皮)的聲音,透過卷簾悠閑地數(shù)著窗外紛飛的雪花,飯后解開腰帶,以手按摩腹部,自己點燃風爐煮晚茶。從這首詩人們可以看到一位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詩人形象。
陸游晚年,還有一些反映注重勞動煅煉、強身健體的養(yǎng)生詩,如《小園》詩其一:“小園煙草接鄰家,桑柘陰陰一徑斜。臥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鋤瓜?!逼涠骸按迥洗灞冰P鴣聲,水刺新秧漫漫平。行遍天涯千萬里,卻從鄰父學春耕?!边@兩首詩都描寫了詩人的田園生活,突出其躬耕勞作的情景。前一首詩,寫詩人尚未讀完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詩,就冒著小雨去田里鋤瓜;后一首詩,寫詩人行遍天涯后,又跟著鄰居農(nóng)父學習春耕。詩人健康長壽與其經(jīng)常從事勞動密切相關。
詩人還經(jīng)常背著籮筐外出采藥,并以之為村民們治病,因而,受到村民們的歡迎和愛戴。其組詩《山村經(jīng)行因施藥》中寫道:“耕傭蠶婦共欣然,得見先生定有年;掃灑門庭拂床幾,瓦盆盛酒薦豚肩?!薄绑H肩每帶藥囊行,村巷歡欣夾道迎。共說向來曾活我,生兒多以陸為名?!痹娭忻枋隽嗽娙藬y帶藥囊來到村巷,受到村民們的夾道歡迎;并用酒肉款待為民治病的詩人,因為他曾經(jīng)救活過他們,所以,村民們生了小孩,大都以詩人的姓為小孩命名,從而表示對詩人的敬意。
陸游每當看書寫作感到疲倦時,就灑水掃地干些家務活,借此舒展筋骨,“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掃地,既省課童奴,亦以平氣血,按摩與導引,雖善亦多事,不如掃地去,延年直差易”。這首質(zhì)樸的詩把掃地的好處說得明了易懂,也提醒人們適當?shù)刈鲂┘覄栈顑?,不僅可活動四肢,疏通全身氣血,連專門找醫(yī)生做按摩的費用都省了,何樂而不為呢?
篇7
[關鍵詞] 陸游;讀書詩;意象;人文
詩言志,詩歌是詩人對人生的歌詠,這是中國自古以來關于詩歌內(nèi)容的基本要求。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凡是屬于人生的各類內(nèi)容,都可以被納入詩人取材的范圍,不應有什么事先劃定的 。對于主要身份是士人的古代詩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內(nèi)容有相當大的部分是在書齋里度過的,讀書正是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當他們要想寫詩歌詠其生活內(nèi)容,表示其人生感慨時讀書便理所當然成為不可或缺的題材。與人生的其他內(nèi)容相比,書齋生活也許不是很理想的詩歌題材,因為它的環(huán)境比較狹小,內(nèi)容比較單調(diào),所產(chǎn)生的心態(tài)比較平靜,這些條件都不利于靈感的產(chǎn)生。但陸游一生中曾寫下大量以“讀書”為題的詩歌。據(jù)《劍南詩稿校注》統(tǒng)計,陸游詩中直接出現(xiàn)以“讀書”為題的詩有一百多首,此外題中雖無讀書字樣而內(nèi)與讀書有關的詩更是不計其數(shù),這在詩歌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雖然陸游一生以抗金復國為人生最高理想,但大部分生活卻是在書齋中度過的,青燈黃卷是他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因此,讀書詩構成了陸游詩歌中獨具特色的構成部分。陸游善于即景生情發(fā)掘書齋中的詩意,咀嚼出其中的雋永滋味,熨帖出讀書當中的曲折情狀,筆調(diào)輕靈,別具風采。大量富有生命力的文學意象融入其詩中,讓太濃的書卷氣變得靈動活潑。陸游的讀書詩蘊含著厚重的思想感情,內(nèi)容廣博,使詩歌的意境變得空前闊達。陸游讀書詩中所體現(xiàn)出的人生體驗和生命啟迪值得我們深思。
一、飽含深情的人文關懷浸透了讀書詩豐富的主題
陸游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其高祖開創(chuàng)的書香傳統(tǒng)世代相傳,他對此十分自豪,他的讀書生涯是在雙親的督導下從幼年開始的,雙親的深情呵護和精心培養(yǎng)讓陸游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因此,陸游大量讀書詩的出現(xiàn)并不是偶然的,濃厚的讀書氛圍最終形成了陸游讀書詩的深厚根基和文化背景。而陸游詩中不時流露出壯志難酬,人生易老的人生感慨,實際上是胸懷壯志者未能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失意之嘆。這種深沉的人生感慨本是古典詩歌中最常見的主題,它最能在詩人心中引起情感的波瀾。例如:“城南杜五少不羈,意輕造物呼作兒。一門酣法到孫子,熟視嚴武名挺之??辞卮伟钪?,惜哉千萬不一施?!保ā蹲x杜詩》),這首詩是對杜甫的生平遭際的歌詠,贊頌杜甫的人格、才華、惋惜杜甫的不遇,這正是自感懷才不遇的陸游的自我寫照。詩歌的情感力度不僅沒有受到影響,而且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它與一般的抒情是沒有區(qū)別的。作為一個杰出的愛國詩人,他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很接近于杜甫,主要抒發(fā)自己的主觀感受,感情飽滿,體現(xiàn)了詩人“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 的時尚。由此可見,陸游的讀書詩中常常包含著深厚的情感因素,平靜的書齋生活并沒有束縛住他的翻騰詩思,只不過他的生命在由動態(tài)轉(zhuǎn)為靜態(tài)的過程中心靈得到了提煉和升華。
二、開闊悠遠的自然意象構成了讀書詩鮮活的靈魂
讀書生活雖然是一種人文活動,但是陸游詠讀書時并未把目光局限在小書齋的范圍之內(nèi),而是常常對讀書的背景進行描寫,從而把有關的自然意象寫入詩中。例如:“荒林梟獨嘯,野水鵝群鳴。我做蓬窗下,答以讀書聲?!薄凹拍瘯鷮W奇書,窮愁客子著春秋。”“投老難逢身健日,讀書偏愛夜長時,孤村月白聞衣杵,破灶煙輕煮芋糜。”這幾句詩分別寫出了春夜、夏夜、秋夜、冬夜的讀書的情景,生動地記敘了詩人讀書的勤苦和無限的樂趣。對于夜間苦讀的人來說,燈火就是他的親密伴侶。唐代韓愈曾作《短燈檠歌》,生動的描繪了貧士寒夜苦讀時與短檠為伴以及一朝富貴后將短檠置于墻角的經(jīng)歷。從此,短燈檠就成為寒士苦讀生涯的象征物。陸游有詩云:“更有一端差,短檠不作白頭新?!币馑际钦f他終身與青燈為伴,早已結成知己。由此可知,一盞青燈為何頻繁的出現(xiàn)在陸游的詩中,因為確定是其讀書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件物體,故而成了其讀書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意象。
如果說上述意象清晰具形,故而開卷可睹,那么陸游的讀書詩中還有一類自然意象卻是若影若現(xiàn),有時甚至是隱而不見的,那就是關于時間的意象。時間是無影無聲的,但它卻是自然界最重要的性質(zhì),也是詩人們筆下經(jīng)久不衰的主題。陸游的讀書詩中便常常寫到它,并對時間的流逝予以最動情的歌詠。例如:“白發(fā)無情欺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薄按簹w不可留,斗柄已崢嶸。老至不可卻,兩鬢森千莖。少年所讀書,廢忘如隔生。”“束擔還山讀舊書,斷編終日見唐虞。千莖白發(fā)年華速,一點青燈夜漏沮?!边@三首詩內(nèi)容各不相同,但都表示了對時光迅速、年華不再的深沉慨嘆,陸游對時間的感慨具體可感,這是陸游的讀書詩中最重要的情感波瀾。“可以說,對時間的這種自然意象的刻畫是此類詩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這也是陸游讀書詩雖以讀書為題卻很少陷入呆滯枯窘的原因之一?!盵1]
三、多角度的人文活動擴展了讀書詩深層的內(nèi)涵
陸游詩中對讀書這個主題的描寫也是多方面的,他從不同的角度對自己的讀書生涯進行吟詠,觀察入微,描寫入畫,隨時隨地從生活和自然中汲取材料,記敘細膩清新,筆調(diào)圓勻。陸游把讀書看作自己畢生最重要的事業(yè),即使在貧窮困苦的環(huán)境里也不改初衷。他的真實心態(tài)是由衷的喜愛讀書,即使為此耽誤一生也決無悔意,他在書中抒發(fā)了在貧窮的環(huán)境中堅持讀書的心態(tài):“架上有書吾已矣,”“父子共度忘朝饑,此生有盡志不移?!彼€作詩鼓勵其子:“兒饑讀書到雞唱,意雖甚壯氣力微??蓱z落筆漸健快,其奈瘦面無光輝。布衣儒生例骨立,紈绔市兒皆瓠肥。勿言學古徒自困,吾曹舍此將安歸?作詩自寬亦慰汝,吟罷撫幾頻欷?!痹娭芯唧w描寫了其家庭生活的窘迫,以及其子忍饑苦讀的情形。詩人當然對此不無牢騷,然而他認為讀書學古本是儒生的事業(yè),故而鼓勵其子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勿墜其志。陸游對自己的學識是極為珍視的,他對自己讀破萬卷書而辛苦一生的命運毫無悔意甚至希望來生繼續(xù)這種事業(yè):“寓世己為當去客,愛書更付未來生。”“后身作書聲,努力究此事。”他希望子孫能繼承祖先開創(chuàng)的書香門第:“楚公著書數(shù)百遍,少師守校世世傳?!?/p>
四、經(jīng)世致用的人文追求提升了讀書詩永恒的境界
“事實上陸游讀書懷有明確的目標,首先是從典籍中探求儒家之道。”[2]他說:“吾道固應千古在,幾人虛用一人勤?!彼J為儒道是千古不可磨滅的真理,世人一定要在這方面下工夫才能修身進德?!爸禳S參筆墨,照映燈花紅?!薄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备嬲]子孫“字字微言要力行”, “ 學習古人,就要學習其高風亮節(jié),不媚權貴,不污大節(jié),堅貞自守,他一生磨礪志節(jié),可以作為我們今人的一面鏡子?!盵3]“在陸游看來,讀書可以抒寫懷抱,讀書可以忘憂,讀書可以忘味,因為書中有至味,讀書還可以忘老?!盵4]既然讀書有如此多的益處,詩人當然要視之為人生最大樂事了?!肚镆棺x詩》這首詩作與陸游七十七歲,已退居故里,詩人在一種十分窘迫的處境中仍然勤奮苦讀,在他心目中,讀書之樂甚至超過富貴功名,因為后者僅是轉(zhuǎn)瞬即逝的短暫存在。他認為書籍不但是人生的最好伴侶,而且有“洗貧病”的神奇功用,無怪詩人要與書朝夕為伴了。雖然在詩人對兒子的叮囑中讀書任然又實用價值,但對于詩人自身而言,他在此時此地的讀書已經(jīng)徹底超越了有關實用的世俗考慮,而成為一種純粹的崇高的精神活動,一種忘乎自我的人生追求,并進而成為讀書人的生命的一部分,這樣的讀書顯然已經(jīng)獲得了凈化和超越的品格,這也許是陸游心目中讀書活動的最高境界。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陸游的讀書詩以讀書為題材,但詩人的眼光早已離開書齋這個狹小的空間,他將目光投向于整個人生,仍然充滿著對生活的熱愛,仍然流露著對生命的感慨,所以他的讀書詩仍然是活色生香,精力充沛,是文學意味十分濃厚的好詩。同時他的讀書詩既有現(xiàn)實主義的精神,又有浪漫主義的色調(diào),在悲壯崇高之美當中融匯著更為充實的社會內(nèi)涵,更為強烈的戰(zhàn)斗精神,使他的詩內(nèi)容充實,熱情橫溢,顯得既沉郁悲壯,又恢宏雄放。從平凡細微當中覓得詩情,寫成活潑生動的好詩,一切都取決于詩人是否有靈心慧性?!霸娗橐菜撇⒖斓?,剪得秋光入卷來?!标懹蔚拿翡J詩情,不僅把春色秋光剪入其詩,而且也把讀書生活中的種種情趣裁入詩。“在杰出的詩人面前,一切生活內(nèi)容都是絕妙的詩材?!盵5]
注釋:
[1]歐陽俊.《陸游研究》[M].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2007.第26頁.
[2]莫勵鋒.《古典詩學的美學觀照》[M].中華書局.2005.第165頁.
[3]歐陽俊.《陸游研究》[M].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2007.第21頁.
[4]莫勵鋒.《古典詩學的美學觀照》[M].中華書局.2005.第152頁.
[5] 莫勵鋒.《古典詩學的美學觀照》[M].中華書局.2005.第171頁.
參考文獻:
[1]李立.看似逍遙的生命情懷――詩詞與休閑[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鄧喬彬.唐宋詞美學[M].齊魯書社.2004.
[3]莫勵鋒.古典詩學的美學觀照[M].中華書局.2005
[4]歐陽俊.陸游研究[M].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2007
[5]劉洪仁.陸游詩詞選[M].巴蜀書社.2007
[6]賀開秦.陸游讀書詩譯注[M].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篇8
關鍵詞:《精選陸放翁詩集》 文獻價值 審美范式 經(jīng)典化
《精選陸放翁詩集》為現(xiàn)今可考的陸游早期重要詩歌選本,明清兩代史志目錄、官私書目對其多有著錄,如高儒《百川書志》卷十五、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三十二、倪燦《補遼金元藝文志》卷四、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卷四、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三十等。《四庫全書總目》著錄此書云:“劍南詩集汲古閣刻本今已盛行于世,然此選去取頗不茍,又宋人舊本,故以陳亮、歐陽文粹之例與本集并存之。”[1]對《精選陸放翁詩集》的價值作了一定的揭示與肯定。本文試對《精選陸放翁詩集》的價值意義做進一步的鉤沉。
一、文獻價值
《精選陸放翁詩集》的文獻價值首先在于對陸游詩歌的保存??逃谀纤蔚年懽犹槨斗盼滔壬鷦δ显姼濉钒耸寰肀?、陸子遹《劍南詩稿續(xù)稿》六十七卷本,由于長期沒有新刻,在流傳過程中逐漸散佚,《精選陸放翁詩集》作為元明兩代流傳最為廣泛的陸詩選本,遂成為明代各種通本及單行本陸詩選本的文獻來源。明代的宋詩選本如《宋藝圃集》《石倉歷代詩選》,核其篇目,不僅所選之陸詩均見于《精選陸放翁詩集》,且篇目前后次序多與《精選陸放翁詩集》一致,表現(xiàn)出明顯的淵源關系。[2]就單行本而言,明正德年間汪大章刊本《渭南文集》收詩九卷,經(jīng)傅增湘詳考證,全取自《精選陸放翁詩集》。明末毛晉在刊刻汲古閣本《劍南詩稿》時,亦從須溪本放翁詩集中檢得未刻詩二十首。[3]又據(jù)今人輯考,《精選陸放翁詩集》所錄詩篇中有十四首不見于今《劍南詩稿》,“如《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卷三《黃山塔》、《送三兄赴秦邸》、卷五《聞婆餅焦》、《種?!?、《夜間櫓聲》、《離家示妻子》、卷八《聞角》、《寄楊濟伯》、《采菊》、《吳娃曲》四首、《過江至蕭山縣驛東軒海棠已謝》”,[4]足見《精選陸放翁詩集》在陸詩采失補遺工作上的巨大價值。
作為宋人舊本,《精選陸放翁詩集》的文獻價值還在于它保存了宋人對陸詩的評點形式與內(nèi)容。南宋的詩文選本具有與前代選本不同的特點,“不僅有序論,而且有圈點、評點。詩文選本與圈點、評點緊密結合,形成一種新的選本形式,且在后代成為傳統(tǒng)?!@些詩文選本除了具有入選作品自身的文本價值之外,還具有傳播價值和理論價值。”[5]《澗谷》《須溪》兩選本即體現(xiàn)了南宋選本的這一特點,明弘治十年冉孝隆刻本前集有羅憼序、羅椅圈點,后集有劉辰翁評語56條。這些圈點、評語和他們所選錄的詩歌篇目一起,為我們了解、探究八百年前陸詩讀者的閱讀趣味、審美取好、評詩標準提供了生動的材料。姚斯認為:“第一個讀者的理解將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鏈上被充實和豐富,一部作品的歷史意義就是在這過程中得以確定,它的審美價值也是在這過程中得以證實?!盵6]作為名聲顯赫的早期陸詩讀者或批評者,羅、劉二家選本的文獻價值還在于,其獨到的見解及精辟的闡釋,為陸游詩歌接受奠定了基礎,指引了方向。
二、樹立了兩種陸詩審美范式
錢鐘書《宋詩選注》評陸詩時說:“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7]朱自清《經(jīng)典常談》亦認為:“他的詩有兩種:一種是感慨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種是流連光景,清新刻露之作?!盵8]兩家觀點可謂是對陸詩整體風貌的一個精辟概括,這個概括固然源自錢、朱二家對陸游詩歌的深入研讀后的內(nèi)心體悟,然而亦是對八百年來陸詩接受活動中兩種審美取向的理論總結。我們知道陸游詩歌在宋代就受到人們的重視,此后由于詩壇風氣的影響,陸詩的關注度雖然時強時弱,但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人們對陸詩的閱讀評論一直沒有間斷過,從而構成了一部長達八百年的陸詩接受史。在這八百年里,人們對于陸詩的審美取向因時代風尚和個人的欣賞趣味不同呈現(xiàn)出復雜的變化。如明代劉基欣賞陸游流連光景的詩篇,在陸游《晚興詩》《賣花叟》《湖上詩》等詩篇后都有題詩。同時代的費經(jīng)虞則讀出了陸詩中深厚悲壯的另一滋味,其《雅倫》卷二“放翁亦學杜學白,而尖新峭別,自成一體,有宋詩人無出其右。近日家弦戶誦,不能得其深厚悲壯,但得其率意而已?!盵9]人們或?qū)㈥懹螖M之杜甫,或?qū)⑵浔茸骼畎祝蜞皣@其詩之豪宕沉郁,或欣賞其透脫清奇,諸家觀點不一而足。
對于一個詩人來說,其詩歌風格的形成和確認,不僅取決于主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還建立在不同時代的讀者對其詩歌的閱讀與接受的基礎之上。不同時代的社會風氣和不同讀者的審美取好都會影響人們對于某一詩人詩歌風格的體認,對于陸詩接受來說,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由于一般讀者難以獲取或遍覽陸詩全集,陸詩的面貌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選本的呈現(xiàn)。清代比較流行的陸詩選本因過多遴選模寫事情、品題花鳥的閑適詩乃至于使陸游被認作“蘇州一老清客”[10],可知選本本身的審美取向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人們對于陸詩風格的認識。
作為元明兩代廣為流行的陸詩選本,《精選陸放翁詩集》的選詩情況亦決定著陸詩的面貌進而影響著后世讀者對陸詩的接受。關于《精選陸放翁詩集》的選詩特點,現(xiàn)代詩人馮至有一段精辟的概括:“前集所選多閑情逸致之作,不能代表放翁詩全面,劉辰翁編選之后集,則慷慨悲歌,讀之使人振奮,蓋與選者身世及思想水平有關也……平心而論,兩集正好互相補充,可以看出詩人的全貌。”[11]遺民詩人劉辰翁對陸游豪宕沉郁的愛國詩作感觸深刻,其《須溪集》卷六云:“陸放翁詩萬首,今日入關,明日出塞,渡河踐華,皆如昔人想見狼居胥伊吾北,有志無時,載馳載驅(qū),寐語出狂徒,以資今人馬上之一笑。然今人馬上萬里復少此。”[12]言語之中透露著對陸游浩蕩之氣的敬服與欣賞;而資性淡泊又仕途坎坷的羅椅對于放翁留戀光景、嘆老嗟卑之作則更為偏愛。
《澗谷》《須溪》二集不同的選詩趣好使得陸游詩歌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得以呈現(xiàn)。其美學意義在于,作為陸詩的早期讀者,他們以選本這種審美實踐的方式表達了各自對于陸游詩歌不同風格的審美取好并為后世讀者提供了陸詩欣賞的兩種審美范式——“豪宕沉郁”與“清新刻露”。后代讀者對陸詩風格的體認,雖然帶有不同傾向,但大體都跳不出這個審美框架。
三、推進了陸游詩歌經(jīng)典化進程
“宋人之詩,多者莫如子瞻、務觀。……務觀閑適,寫村林茅舍、農(nóng)田耕漁、花石琴酒事,每逐月日,記寒暑。讀其詩如讀其年譜也?!盵13]陸游筆耕不輟、勤勉作詩的精神得到后代評論家的廣泛稱許,近萬首的詩篇亦奠定了其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地位。然而成詩過繁過快也給陸詩帶來了蹊徑太熟、章法句法雷同的缺陷,清人對此多有批評。對于陸詩研究來說,披揀出那些經(jīng)過時間淘洗的經(jīng)典之作,深入研究其內(nèi)涵質(zhì)素、生成機制、價值影響,不僅可以增進我們對陸詩精髓的了解,還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從一個側(cè)面揭示出社會心理和文化思想變遷的軌跡。經(jīng)典的形成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為“經(jīng)典不僅僅是刻寫于竹簡、書頁之上的實體存在,更多地存在于作家與批評家、讀者共同的閱讀、闡釋、接受與創(chuàng)造之中?!盵14]就中國古代文學經(jīng)典產(chǎn)生的特殊形態(tài)而言,主要受到選編、評點、引用、目錄的著錄與評價等影響。要還原經(jīng)典形成的過程,我們就必須對這些因素進行細致的考察和分析。在這諸多因素之中,選本作為中國古代一種重要而獨特的批評方式,最易在大眾讀者中產(chǎn)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對經(jīng)典的形成可謂居功至偉。對于陸詩經(jīng)典化來說,選本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通過不同時代選本的選錄與評點,一些詩作一再進入人們的閱讀視野,被反復地閱讀、注解、評論,遂成為地位穩(wěn)固的經(jīng)典之作。而在經(jīng)典形成的歷時態(tài)的進程中,早期選本、權威選本起到了主導與支配的作用。據(jù)江西師大黃英碩士論文《陸游詩歌五十首經(jīng)典名篇的考察》統(tǒng)計,在排名前五十的陸詩經(jīng)典中,《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選入12首,《須溪精選陸放翁詩集》選入16首。[15]又據(jù)復旦大學張毅博士論文《陸游詩傳播、閱讀專題研究》統(tǒng)計,48首出自《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的作品,在清代吳之振、陳訏、楊大鶴、朱陖、周之麟、等許多大型陸詩選本里反復出現(xiàn)。[16]綜合這兩個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收詩總數(shù)不足陸詩全集十分之一的《精選陸放翁詩集》,其名篇選入率卻在50%以上(《別集》一卷選入陸詩經(jīng)典篇目情況尚未考慮在內(nèi))[17];二是在清代陸詩全集俱備的情況下,面對近萬首可供選錄的陸詩材料,選家們卻不約而同地將注意力集中到與《精選陸放翁詩集》重合的陸詩的小部分詩篇中,使得其中的某些詩作反復出現(xiàn),最終成為陸詩中的經(jīng)典。
這種情況看似偶然,實則涉及到一個重要的美學問題。接受美學認為“文化傳統(tǒng)對文學接受的支配、決定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為接受群體、個體提供了一個經(jīng)歷史選擇和淘汰遺存下來的、群體審美經(jīng)驗積累而成的期待視野。這個視野成為每個接受群體、個體現(xiàn)實的接受活動由以出發(fā)的前提。”[18]作為在陸詩接受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的早期選本,《精選陸放翁詩集》以權威選本的身份為陸詩欣賞樹立了一種基本的視界和規(guī)范,這種視界和規(guī)范被元明兩代的讀者所采納和繼承,從而形成了群體審美經(jīng)驗和期待視野,并作為一種文學傳統(tǒng)一直影響著后世的陸詩接受。審美接受傳統(tǒng)一旦形成,就會無意識地支配著人們對陸詩閱讀、欣賞的發(fā)展走向,使人們不自覺遵循著已有的審美原則、方向來對陸詩進行閱讀、欣賞、理解和評價,從而保持了陸詩經(jīng)典的相對穩(wěn)定性。
當然,文學傳統(tǒng)的形成不是單向性的,后世讀者除了繼承文學傳統(tǒng)外,亦有對傳統(tǒng)的選擇與調(diào)整。不同的時代由于文學風氣、審美取向、政治環(huán)境的不同,會帶著各自的審美視界對傳統(tǒng)加以揚棄和革新,這也正好解釋了某一時代的陸詩經(jīng)典在另一時代退出讀者審美視野的原因。在文學傳統(tǒng)形成的雙向作用之下,《精選陸放翁詩集》能夠保有50%以上的名篇入選率[19],足見其作為陸詩選本的經(jīng)典性。《精選陸放翁詩集》作為陸詩經(jīng)典形成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推動了陸游詩歌的經(jīng)典化進程。
注釋:
[1][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2144頁。
[2]據(jù)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宋藝圃集》、《石倉歷代詩選》統(tǒng)計核實。
[3]祝尚書:《宋人別集敘錄》,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970頁。
[4]金開誠,葛兆光:《古詩文要籍敘錄》,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416頁。
[5]張智華:《南宋的詩文選本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8頁。
[6][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頁。
[7]錢鐘書:《宋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第189頁。
[8]朱自清:《經(jīng)典常談》,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頁。
[9][明]費經(jīng)虞:《雅倫》(卷二)《陸放翁體》,《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頁。
[10][清]閻若璩:《潛丘箚記》(卷四),轉(zhuǎn)引自孔凡禮、齊志平:《陸游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74頁。
[11]馮至:《手握舊卷,倍覺情深》,范用編:《買書瑣記》,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30—31頁。
[12][宋]劉辰翁:《須溪集》(卷六),《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520頁。
[13][清]王士禛:《帶經(jīng)堂詩話》,(卷一)品藻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第43頁。
[14]吳承學,沙紅兵:《中國古代文學的經(jīng)典》,中山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15][17][19]黃英:《陸游詩歌五十首經(jīng)典名篇的考察》,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16]張毅:《陸游詩傳播、閱讀專題研究》,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第32頁。
篇9
沈園是南宋時江南著名園林,本系沈氏私家花園,故又名沈氏園。清乾隆《紹興府志》引舊志說:“在府城禹跡寺南會稽地,宋時池臺極盛”。與陸游同時代的詩人趙蕃,就寫有《步沈園》詩:“黃殘白,孟冬風日亦云佳。晚來忽有尋詩興,送盡投林萬點鴉?!笨梢姰敃r到沈園游賞,大多與詩興有關。沈園現(xiàn)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紹興市區(qū)延安路和魯迅路之間。而沈園之所以在宋代以后名氣更大,就是因為它是陸游凄苦愛情的見證。
陸游出生于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幼年時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隨家人四處逃難。這時,他母舅唐誠一家與陸家交往甚多。唐誠有一女兒,名喚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陸游情意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耳鬢廝磨,雖在兵荒馬亂之中,不諳世事的兩個少年仍然相伴度過一段純潔無瑕的美好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便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了。愛情的歡樂和悲哀,其夢斷魂縈、牽腸掛肚的情結,便是借沈園得以寄托的。
陸游與唐婉皆擅詩詞,常借此傾訴衷腸。兩家父母和親朋好友,都認為是天造之合,于是陸家就以一只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宋朝禮制,結媒以釵為信,陸游《釵頭鳳》詞就與此有關)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婚事。陸游19歲時與唐婉結婚,兩人琴瑟和諧,情愛彌深。不幸的是,二人婚后三年沒有生育,加之陸游對于科舉入仕沒有上進心,于是引起母親唐氏的不滿。
古代士人,以功名為最重,仕途通達,不僅是學業(yè)成就的佐證,亦是光耀門庭的禮教要求。此時的陸游已蔭補登仕郎,還須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方能成就功名。陸游沉湎于情愛,無心于應試功課。其母唐氏盼兒子金榜題名,眼見陸游的境況不改,便對兒媳大為不滿,數(shù)次對唐婉大加訓斥,責其應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但此時陸、唐二人情意纏綿,難以解脫。陸母因此對唐婉更為反感,認為唐婉將兒子的前程耽誤殆盡,遂強令陸游速修一書,將唐婉休棄。這情形,與《孔雀東南飛》所述故事無異。
封建孝道,是作為讀書人的陸游不能反抗也無法反抗的。陸游耍小聰明,表面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背后卻悄悄另筑別院安置唐婉。這更加激怒了陸母,嚴令二人斷絕往來,并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而唐婉,也由家人做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家系皇族后裔,門庭顯赫,趙士程本人亦寬厚重情,開明通達,對唐婉表現(xiàn)出同情與諒解。陸、唐之間從此被切斷聯(lián)系,音訊隔絕。
在母親的督教下,陸游重理科舉課業(yè),終于在29歲那年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學識和才氣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但不幸的是,同科應試獲取第二名的恰是當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加之陸游又不忘國恥,“喜論恢復”,于是受到秦檜忌恨。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秦檜借故將陸游的試卷剔除。禮部會試失利后,陸游回到家鄉(xiāng),或在青山綠水和野寺幽處排遣愁緒;或出入酒肆把酒吟詩;或浪跡街市狂歌高哭,過著悠游無定的生活。
紹興二十年(1151年),陸游來到沈園。也許是造化弄人,竟然巧遇了闊別數(shù)年的前妻唐婉。 當時人對陸游和唐琬的愛情悲劇和這次相遇有如此記載:
陳鵠《耆舊續(xù)聞》:“余弱冠客會稽,游許氏園,見壁間有陸放翁題詞云……辛未三月題。放翁先室內(nèi)琴瑟甚和,然不當母夫人意,因出之。夫婦之情,實不忍離?!瓌沼^一日至園中,去婦聞之,遣遺黃封酒果饌通殷勤。公感其情,為賦此詞。其婦見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惡’之句,惜不得其全闋。未幾,怏怏而卒,聞者為之愴然。此園(按即沈園)后更許氏。淳熙間,其壁猶存,好事者以竹木來護之,今不復有矣?!?/p>
劉克莊《后村先生大全集》:“放翁少時,二親督教甚嚴。初婚某氏,伉儷相得,二親恐其惰于學也,數(shù)譴婦。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某氏改適某官,與陸氏有中外。一日,通家于沈園,坐間,目成而已。翁得年最高,晚有二絕云:‘腸斷城頭畫角哀……’,‘夢斷香銷四十年……’。舊讀此詩,不解其意,后見曾溫伯言其詳。溫伯名黯,茶山孫,受學于放翁?!?/p>
周密《齊東野語》:“陸務觀初娶唐氏,閎之女也,于其母夫人為姑侄,伉儷相得,而弗獲其姑。既出而未忍絕之,則為別館,時時往焉。唐后改適同郡宗子士程。嘗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跡寺南之沈氏園,唐以語趙,遣致酒肴,翁悵然久之,而賦《釵頭鳳》一詞題園壁間……實紹興乙亥歲也?!?/p>
這三則記載,不約而同地記述了陸游與前妻唐氏邂逅于沈園而舊情難泯這段史實,而且均指明陸游壁間所題《釵頭鳳》一詞。至于邂逅時間,陳鵠說“辛未”(1151年,陸游27歲),周密說“乙亥”(1155年,陸游31歲),當以辛未為準。因為陸游詩《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易主,刻小闋于石,讀之悵然》,詩作于紹熙三年(1192),陸游68歲,上推40年,基本相合。
這天是三月初五,相傳是禹的生日,山陰人傾城出游,游禹廟的最多。27歲的陸游獨自來游禹跡寺南的沈氏花園。恰好唐婉與趙士程也在這里游春。一別數(shù)年,男娶女嫁,天各一方,偶然相逢,真是又驚又喜,又愁又怨。唐婉忍淚含悲,在征得丈夫同意后,叫人給陸游送來一些酒菜,以示難忘之情。陸游凝望唐琬的倩姿麗影,泣血摧心,酒入愁腸,如醉如癡,提筆在園壁上題寫了一首《釵頭鳳》詞: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詞的上片通過追憶往昔美滿的愛情生活,感嘆被迫離異的痛苦;詞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現(xiàn)實,進一步抒寫被迫離異的巨大哀痛。這首詞始終圍繞著沈園這一特定的空間來安排自己的筆墨。上片由追昔到撫今,而以“東風惡”轉(zhuǎn)捩回到現(xiàn)實,以“春如舊”與上片“滿城春色”句相呼應,以“桃花落,閑池閣”與上片“東風惡”句相照應,把同一空間不同時間的情事和場景歷歷如繪地疊映出來。全詞多用對比的手法,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時的美好情景寫得逼切如真,從而使得他們被迫離異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顯出“東風”的無情和可憎,形成了感情的強烈對比。
數(shù)年相思苦與淚,再見時亦只能是朋友。這對于一生金戈鐵馬的陸游來說,是如何的一種苦痛!雖說自己愛如堅石,情深似海,但是,這樣一片赤誠的心意,又如何表達呢?明明在愛,卻又不能去愛;明明不能去愛,卻又無法割斷這絲絲縷縷情絲。剎那間,愛恨交錯,悔怨糾結。春依舊,人空瘦,陸游的內(nèi)疚憐憫愛戀之情溢上眉間,卻又被壓于心間。對于他來說,這真是百感交集,萬箭簇心,一種難以名狀的悲哀,只能發(fā)出“錯,錯,錯”和“莫,莫,莫”的先后兩次感嘆,真是蕩氣回腸,大有慟不忍言、慟不能言的情致。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游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合,卻毀于世俗的風雨中。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與陸游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據(jù)說,就在沈園相會的第二年,無法擺脫相思之苦的唐婉再一次來到沈園,她期待著能夠與陸游再一次相遇;但是,望斷秋水,也不見陸游的身影。當她看到了陸游在壁上的題詞后,其心再難以平靜。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jié)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當年的她,曾在墻上含淚和了一首《釵頭鳳》,用來回應一年前陸游為她的題寫: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這兩首《釵頭鳳》,可謂字字血,句句淚,成了千古絕唱,也成就了陸游和唐婉感天動地的愛情悲劇。
題完這首詞不久,唐婉就在憂郁中去世。趙士程一邊喚著唐婉的名字,一邊派人叫陸游趕來見唐婉最后一面。陸游匆匆趕到,然而,一切為時已晚……只有那多情的《釵頭鳳》,令后人為之唏噓嘆息。
陸游和唐婉在沈園壁上題的《釵頭鳳》,后來有人用竹木作圍欄,加以保護。以后40年,雖然沈園三易主人,但這首詞還依稀可見,并被刻成石碑立于園中。
陸游68歲時,偶過沈園,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這首詩沒有標題,有人將它稱為《無題》,其實它的題目就是“小序”:
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詞一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
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云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蒲龕一炷香。
此詩突出的就是一個“空”字。首聯(lián)寫空冷之景。玉露流空,秋山正寂,楓樹初丹,槲葉已黃。當此之時,唯有一皤然老翁,愁對新霜。這兩句連寫“楓紅”、“槲黃”、“霜白”,通過色彩描繪,來渲染深秋景象。頷聯(lián)寫空寞之情。秋景滿眼,愁緒縈懷,而林間小亭,尤惹人舊情。昔日佳人于此殷勤致意,如今只有陸游在這見景傷心。園林蕭瑟,人去臺空,回首往事,空生悵惘。然幽冥路隔,重見無期,青鳥難尋,衷腸誰訴?頸聯(lián)寫空虛之情。生者腸已斷,死者闃無聞。但見壞壁之上,題詩猶在,塵漬苔侵,依稀可辨。而昔日歡愛,已如巫山云散,高唐夢醒,事已杳杳,情尚綿綿。在此情景之下,既然世事已如花謝,空門也就成了唯一可以安慰心靈之處。尾聯(lián)謂近年已消盡一切非分的欲念,虔心叩首在佛龕之前。但這又如何能平息陸游心中的悲憤和永遠不能忘懷的長恨?
陸游75歲時,唐婉逝世已近40年,陸游依然一往情深,藕斷絲連,重游故園。時已無蟬聲,也無畫角,只有一個默然凝望斷墻柳絮的老人,躑躅在滿地落葉中。不能忘懷的長恨讓他揮筆和淚作《沈園》詩二首。其一是: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此詩首句以斜陽畫角起興,渲染出悲涼的氣氛,可見作者雖然已是垂暮之年,但情之哀痛仍然刻骨銘心。次句感慨地是景非,舊跡難覓。三四句用錯位的時空聯(lián)想,慨嘆唯一不變的是橋下碧綠的春波,當年曾照過唐婉美麗的身影。此聯(lián)化用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矯似游龍”之句,遙想昔日唐婉的美麗,更反襯出今日的悲哀?!渡驁@》詩其二是: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此詩先是借物抒情,佳人已經(jīng)長逝40年,連沈園的柳樹都已老得不能再“飛綿”了。這聯(lián)實際是暗用桓溫詩“昔年種柳,依依漢南。如今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尾聯(lián)著一“猶”字將詩意升華,表達盡管自己也將不久于人世,但對唐婉的眷念之情永不泯滅;盡管個人生活上已無所追求,但對唐婉之愛歷久彌新,所以憑吊遺跡還是要泫然涕下?!般弧倍?,飽含多少復雜的感情!其中有愛,有恨,有悔……
陸游與與沈園的傳奇情緣到此還沒有結束,在他81歲時,又作了兩首《夢游沈氏園亭》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夢到沈園,想去又怕去,心情多么矛盾?舊地重游,徒惹傷情,梅花雖在,新綠依舊,可佳人已經(jīng)長逝很久了。梅花依舊,佳人已逝,就是那墨跡也已銷蝕漫漶,這感情上的悲哀與矢志收復中原而不得的遺憾交織在一起,就構成了陸游有愛有恨更有情有意的感情世界。這兩首詩以梅花作為主要意象關聯(lián)到一起,既表示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塵,猶有香如故”,老而彌堅,至死不變,也寓示唐婉高潔的品行,堅韌的節(jié)操;更表現(xiàn)出兩人的愛情,盡管經(jīng)歷了塵世風霜,天荒地老,但不變依舊。
陸游84歲,離逝世只有一年時,他又重游沈園。雖然人是物非,而懷念唐婉,卻是至死不忘。他寫下的《春游》詩云:
沈家園里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是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篇10
當你看到他深夜起來去院里汲井水煮茶時,你幾乎清晰地聽到了一千年前那口古井轆轤傳來的吱呀聲響,孤寂而清幽。
陸游《夜汲井水煮茶》
病起罷觀書,袖手清夜永。
四鄰悄無語,燈火正凄冷。
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
鏘然轆轤聲,百尺鳴古井。
肺腑凜清寒,毛骨亦蘇省。
歸來月滿廊,惜踏疏梅影。
是夜,都睡了,只有他醒著。四鄰悄然,山童微酣。柴扉輕啟,如豆的燈火在夜風里瑟瑟搖曳。轆轤吱呀,回響在古井深處,揉碎了深夜的寂靜。三兩杯茶過后,頓感神思清醒如水般的沁涼,一種快意穿透肌膚直抵肺腑?;匚輹r分。月滿廊道,數(shù)枝梅花沐浴在月光里靜吐幽香,留一地疏疏落落的芳蹤暗影。明明暗暗,搖啊搖……
真的是深夜飲下一杯茶后才能留意的景色啊,那樣清寒、細膩和幽微的景致,教人不忍錯過,卻也不忍踩過。
陸游不僅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也是有宋代著名的愛茶達人。他生于茶鄉(xiāng),做過茶官,晚年又歸隱茶鄉(xiāng),自號茶神,可謂對茶一往情深。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300多首茶詩,是歷代詩人中留下茶詩最多的詩人。他執(zhí)著得寶劍常常在匣里在床頭鏗然自響,執(zhí)著得連夢里都在想著金戈鐵馬北上抗金、光復中原。他始終保持著一種精神上的驕傲和清醒,在執(zhí)拗和堅持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痛苦,心有不甘,卻在無奈中蹉跎,
“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好在,茶的清芬與空靈,禪的超脫與淡定,慰藉了滋養(yǎng)了詩人灼熱的燃燒的雄心。也許,和自古以來許許多多的悟道者、修行者一樣,他的本性、世界觀和用世之心決定了佛永遠不可能成為他的安身立命的皈依,然而,卻能夠使他躁動的靈魂得以暫時平靜冷靜理性智性,能夠使得他的心靈建設攀升一個新的高度。
很想做一回穿越劇里的女主角,陪陸游一起在《臨安春雨初霽》后喝杯茶,寫寫字,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