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范文
時間:2023-04-04 06:08: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戰(zhàn)國末,強秦采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戰(zhàn)略,積極對外擴張。趙國實力比秦稍弱。本篇為合傳,以廉頗、藺相如為主,并記述了趙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跡。價值連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布衣之交、負荊請罪、刎頸之交、怒發(fā)沖冠、白璧微瑕等成語均出自本篇。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miào)賢舍人。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wèi)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等等。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2
“字求其訓,句索其旨”,這是前人對古籍訓詁的基本要求。我看首句最為重要:字惟能求其的訓,句方能得其確詁。今天,我們在古文訓釋中,對句中一些關鍵字更應特別注意,力求作出確詁,否則就會似是而非,有悖文旨。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瞻前顧后,縱橫聯(lián)系,精心選擇其義項,切不可望文生義,等閑視之。下面舉例以明之:
一、一字之訓,有關人品(1)例句: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ā读H藺相如列傳》)
(2)譯文:
A.我這個淺陋低賤的人,不知道將軍竟·寬·宏·我到這樣的地步??!
B.我這個淺陋低賤的人,不知道將軍·胸·懷·寬·宏到這樣的地步??!
(3)分析:例句中的“寬”是關鍵字,“之”的訓釋亦不容忽視。譯文A“寬”訓“寬容”,當然可以?!爸庇枴拔摇币嗫?,“之”表自稱課本中即有例,如《信陵君竊符救趙》:“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shù)存之?!薄坝H數(shù)存之”課本譯為“屢次親自來慰問我”,“之”正訓“我”。譯文B“寬”訓“胸懷寬容”。《漢語大詞典》“寬”的第二義項為“度量寬宏”,又釋“度量”為“器量”,釋“器量”為“胸懷”,故“寬”可訓“胸懷寬宏”?!爸弊忠暈橛糜谥髦^之間的助詞,未譯。
孤立起來看,兩句譯文似均無不可;聯(lián)系上文看,則優(yōu)劣可見。須知廉頗是因為聽到了藺相如的這番話——“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為藺相如胸懷趙國,放眼強秦,不計榮辱的愛國情操和人格力量所強烈震撼,在心靈的回音壁上激起巨大反響,靈魂得到了一次凈化與升華,這才說出了“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這句肺腑之言。如果將藺相如對廉頗的退讓僅理解為對廉頗個人的寬容,廉頗也正因此而幡然悔悟,負荊請罪,那對廉、藺二人的人品、人格均大為貶損,亦有悖太史公的文旨文心了。
二、一字之訓,有關文理(1)例句: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鐘山記》)
(2)譯文:
A.我·固·執(zhí)·地笑笑,不相信。
B.我·仍·舊笑笑不相信。
(3)分析:例句中的關鍵字為“固”。譯文A訓“固執(zhí)”,“固”有此義項,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倍肮獭苯浴肮虉?zhí)”之意。譯文B訓“仍舊”,“固”亦有此義項,《漢語大詞典》“固”(13):通故。①舊,仍舊。課本“故”訓“仍然”的,如《赤壁之戰(zhàn)》:“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課本注:故,仍然?!叭匀弧迸c“仍舊”同義。
僅就兩句譯文來看,則軒輊難分,故須從文理上揣摩。此句與首段“是說也,余尤疑之”句一脈相承,文理相通。蘇軾對李渤以擊石所發(fā)出的“激越”之聲來證明石鐘山命名的緣由尚且“疑之”,更何況小童擊石所發(fā)出的乃“石空石空”之鈍響,與鐘聲大相徑庭呢?他當然仍舊“笑而不信”了。這“不信”乃因其確不可信,更不可信,并非可信而不信,應信而不信,有何“固執(zhí)”可言?蘇軾又怎會用“固執(zhí)”這樣的貶詞來糟塌自己呢?可見譯文A不可取,譯文B庶乎近之。
例句中的“固”雖為常用文言虛詞,但“仍舊”卻非其常用義,眾多詞書亦無此義項,故對例句有多種誤譯,如譯為“我堅持原先的看法,笑笑不相信”(此為“增字求訓”),譯為“我本來就不相信,于是笑了笑”(此為“繞曲求解”),譯為“我姑且笑一笑,并不相信”(譯文“扌干格難通”),以上譯文“固”分別訓“堅持”“本來”“姑且”,這些義項雖為“固”所有,但均不適用于例句中的“固”,張冠李戴,削足適履,豈能無疵?筆者惟見一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選讀》)將此“固”注為“仍然,還是”,甚是??梢娨蛔种?,確非易事。
三、一字之訓,有關分寸(1)例句: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五人墓碑記》)
(2)譯文:
A.這不能說·不·是這五個人的功勞??!
B.不能說·沒·有五個人的·一·份功勞啊!
(3)分析:例句中關鍵字“非”,譯文A訓“不是”,此乃其常用義,人所習知。譯文B訓“沒有”,“非”的這一義項,眾多辭書皆有,課本中亦屢見,如《勸學》“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吧钱愐病闭n本譯為“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非”即訓“沒有”。
乍一看,似乎兩句譯文相似,細一推敲便可發(fā)現(xiàn)問題了。譯文A說“不能說不是五個人的功勞”,豈不等于說“就是五個人的功勞”嗎?顯然夸大失實,分寸不當。從文后所錄《明史·周順昌傳》可知:蘇州人民這次的反閹斗爭“不期而集者數(shù)萬人”,規(guī)模十分宏大,五人不過是斗爭洪流中的幾朵浪花。再看這個完整的長句:“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作者分明指出:斗爭成果之所以取得,乃由“吾郡之發(fā)憤一擊”,即由于全體蘇州人民的英勇斗爭,怎么會出爾反爾,又說全是五人之功呢?再說大閹之有所收斂及“投繯道路”,乃由于生者之偉力,而非死者之亡靈。當然,五人生前“蹈死不顧”,臨難從容壯烈,自有其震懾閹黨、激勵吳民的巨大作用,功不可沒,所以“不能說沒有五人的一份功勞”,這才實是求事,恰如其分。
“非”乃極常用的文言虛詞,其“沒有”義亦為眾多辭書所有,卻為許多人心中所無,故許多書冊皆望文生義,將例句誤譯為類似譯文A??梢娂词箤O常用字的訓釋,亦不可掉以輕心。
四、一字之訓,有關史實(1)例句: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刺秦王》)
(2)譯文:
A.荊軻拿來地圖·捧·著,隨即打開地圖,全部打開時,匕首出現(xiàn)了。
B.荊軻拿來地圖后·獻給秦王,秦王打開地圖,全部打開時,匕首出現(xiàn)了。
(3)分析:例句中的關鍵字“奉”,譯文A釋為“捧”,譯文B釋為“獻”。此二義項課本中皆有例,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課本注:奉,通“捧”。又“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課本注:奉,獻。
“奉”異訓,則“發(fā)圖者”不同:“奉”訓“捧”則圖未獻,發(fā)圖者當然是“荊軻”了;“奉”訓“獻”,圖既已獻,則發(fā)圖者當然是“秦王”了。這有關一段史實。
眾多辭書在解釋“圖窮匕見”時對“發(fā)圖者”也說法不一:《辭?!芳啊冬F(xiàn)代漢語詞典》都說是荊軻展圖,《辭源》則明確指出是“秦王展圖”,而《漢語大詞典》則說“荊軻以燕督亢地圖卷七首獻于秦王,展圖將盡,匕首露”,展圖者未明確指出,有歧義。
筆者認為“展圖者”是秦王而非荊軻。若是荊軻展圖,則原文當表述為“軻既取圖,發(fā)之,圖窮而匕首見”,毋庸再加“奉之”二字。另外,荊軻取圖后應即獻給秦王,展圖實屬多此一舉,豈不會引起秦王的疑心?這是一。秦王令軻取舞陽所持圖是為了審視之。荊軻展圖,秦王能允許否?能審視否?這是二。秦王展圖于案,圖窮匕見,軻攫而取之,豈不比他自己展圖于手更為方便迅捷?這是三。故愚以為展圖者為秦王,“奉”當訓“獻”?!稇?zhàn)國策》鮑彪注本“發(fā)圖”前有“秦王”二字。
源于《國策》這段文字的《史記·刺客列傳》為:“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司馬遷亦訓“奉”為“獻”(“奏”即“獻”),亦以發(fā)圖者為“秦王”。
篇3
贊美語主要是對人物事跡的抒情性表達。擬寫頒獎詞、贊美語這一題型具備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一方面要力避奉承、阿諛,另一方面又要把對方的優(yōu)點、長處和亮點充分顯現(xiàn)出來,這是一對矛盾,如何在這對矛盾中恰當、得體而又不失文采地表達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這類題目主要考查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下的說話能力和應變能力,考查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生活性強,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人文價值。
擬寫贊美語,第一步,要明確贊美的對象,確定贊美的語氣和方式;第二步,要搞清贊美的主要事件,確定贊美的緣由與方向;第三步,按照題目中的修辭、句式等要求來組織語言。最后,要注意字數(shù)限制,力求做到自然得體不矯情。
【經(jīng)典考題】
某中學文學社舉辦“感動心靈——我最崇敬的課文人物”評選活動,請從入選的藺相如和劉和珍中任選一位,為其寫一則頒獎詞。
要求:①請先將所選人物姓名寫在答題卡上,然后寫頒獎詞;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語言表達生動、連貫、得體;④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湖北高考卷)
解析:本題擬寫“頒獎詞”應把握以下幾個要點:①內(nèi)容,這兩個人物中學教材中都有,要符合人物身份,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來敘述事跡;②情感,要熱情洋溢地贊美;③語言,要有文采,富有激情,注意句式選用和修辭手法的運用。
答案示例:藺相如:身為門客,膽識超強,完璧歸趙,智勇無雙;位超廉頗,忍辱避讓;國家為先,如海器量。偉哉相如,千秋名揚!
劉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始終微笑的劉和珍君,你激勵我們每一個熱血青年,為了祖國更加強大,“奮然而前行”!
【牛刀小試】
1.據(jù)新聞媒體報道,在市中心最繁忙的街道上,有一只流浪狗被汽車軋死,它的伙伴另一只小狗一直守護在旁邊幾天幾夜,路旁行人車輛紛紛為之感動,主動讓道。
請你寫一段話,表達對小狗的贊美之情。文字要有文采,富有情感。(不超過80字)
2.參照下面的示例,為《刺客列傳》中的太子丹、高漸離寫一句評價語,要求囊括事實,評價中肯。
示例:
荊軻:論劍不稱,相搏而逃,終孤身刺秦,易水蕭蕭俠名傳。
太子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漸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參照下面的示例,為《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以及愛國詩人屈原寫一句評價語,要求囊括事實,評價中肯。
示例:
魯迅:起初彷徨,而后吶喊,斗爭不屈,二十年鑄就民族魂。
篇4
文言虛詞的意義由用法決定,所以辨析文言虛詞異同,先用法后意義。
一、看語法結構
無論是現(xiàn)代文還是文言文,其語句的組合都靠的是語法。因而,借助語法結構分析,可幫助我們推斷文言虛詞的用法。今以“之”述之。
例如: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臣之壯”是主謂短語,“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如:我見相如必辱之。(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辱之”是動賓短語;“之”是動詞“辱”的賓語,代詞,代“藺相如”,可譯為“他”。
再如: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賈誼《過秦論》)
“膏腴之地”和“要害之郡”都是偏正短語,“之”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是結構助詞,可譯為“的”。
二、看前后內(nèi)容
辨析虛詞前后的語句內(nèi)容,也是我們區(qū)別虛詞用法的一種方式。比如“而”作連詞,有幾種情況最易混淆,即表并列、表遞進、表承接。最簡單的區(qū)分方法就是考察“而”前后內(nèi)容的結構,如果是非動詞性內(nèi)容,則不能表示承接關系;反之,則可將“而”前后的內(nèi)容調(diào)整次序進行辨析,表承接關系的“而”表示動作的先后性,因此前后內(nèi)容的次序絕不可顛倒。至于表遞進關系的“而”則表示后面的內(nèi)容較前者更進一步,因此次序不能顛倒。只有表并列關系的“而”其前后的內(nèi)容可以顛倒,且意思基本不發(fā)生變化。
如在《過秦論》一課中,“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此句中的三個“而”所連接的內(nèi)容,可前后對調(diào)位置,大意未變,因而表示的都是并列關系;“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甕牖繩樞之子”是形容陳涉之窮困,“氓隸之人”是說陳涉是下層百姓,“遷徙之徒”是指被征發(fā)的人,更無地位可言。所以,此處的“而”表示的是遞進關系,突出陳涉身份之卑微。
三、看對應位置
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進而推斷出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
例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
“因利乘便”為同義復用,“因利”就是“乘便”,“因”和“乘”處于對應位置,“乘”是介詞“趁著”的意思,由此可推斷“因”也是乘著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對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勢。
四、看特殊句式
要準確把握文言虛詞的用法,可根據(jù)文言特殊句式的特點進行推斷。
例如: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何厭之有”是賓語前置句,句式當為“有何厭”,“之”就作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再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爪牙之利”和“筋骨之強”都是定語后置句,語序應為“利爪牙”“強筋骨”,“之”作定語后置標志(中心詞+之+定語、中心詞+之+定語+者),可不譯。
五、看語氣表達
有些文言虛詞的用法可以根據(jù)語句所表達的語氣來推斷。
①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②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韓愈《師說》)
③其真不無馬邪?(韓愈《馬說》)
這三句中的“其”均為語氣副詞,但所表達的語氣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就不同。第①句中的“其”表示的是祈使語氣,可譯為“還是”;第②句中的“其”表示的是揣測語氣,可譯為“大概”;第③句中的“其”表示的是反詰語氣,可譯為“難道”。
六、看語言環(huán)境
同文言實詞一樣,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決定著虛詞的不同用法。要確定一個虛詞的用法就必須聯(lián)系語境作具體分析,做到“字不離句,句不離篇”。
例如“不拘于時”與“學于余”中的兩個“于”字,所處的位置相同,都在動詞后,名詞前,不結合文意就無法判斷出用法的不同?!安痪杏跁r”是說不受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很顯然,這里的“于”字是表被動的;而“學于余”是說向我學習,因而此處的“于”字是介詞“向”,和表被動無關。
七、看特殊標志
文言文段與段、句與句銜接過渡,起承轉(zhuǎn)合,常由一些虛詞充當?shù)臉酥拘栽~語。這些詞語多用來發(fā)議論、轉(zhuǎn)話題、抒感嘆、表關聯(lián)等。根據(jù)這些標志性詞語,可推斷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王羲之《蘭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發(fā)議論,是發(fā)語詞,可不譯。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若夫”“故夫”“且夫”“蓋”等。
②至于顛覆,理固宜然。(蘇洵《六國論》)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說一層意思,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陽樓記》)
“嗟夫”用在段首抒發(fā)感嘆,可譯為“唉”。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噫”“嗚呼”等。
④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韓愈《師說》)
“是故”表事情的關聯(lián),可譯為“因此”。這種用法虛詞還有“是以”“雖然”“然則”“蓋”等。
八、看教材例句
高考試題中,文言虛詞用法題共四組,八個例句,除原文外,其余四個句子一般都出自課本,句式和課文基本相同。對近幾年高考中選自課本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記》,也涉及一些傳統(tǒng)篇目,如《出師表》、《過秦論》、《六國論》等。因此,只要熟悉課本中傳統(tǒng)篇目中的常見虛詞的用法,再加以比較,就能推斷出答案。這也是解答虛詞用法題的常用之法,即“由內(nèi)而外”,以課內(nèi)知識解決課外問題。
篇5
一、代入檢驗方法
代入檢驗法是首選的方法,特別對選擇、判斷類詞語解釋題,最簡單的莫過于將所給的義項放入各自的具體語境中,去貫通文意,解釋準確且無障礙之處即為正確答案。如2010年廣東省梅州中考題文言文閱讀《四知》“對下面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中,B項“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遷”解釋為“遷徙”,根據(jù)語境照應判斷應為“提拔、提升”,故選B項。
二、聯(lián)系教材印證
文言文試題考查的實詞,一般都是中學語文教材中出現(xiàn)過的詞語,聯(lián)系教材中與之相關的語句,對解釋正確的詞語可以進一步確定。如《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中的“見”字就比較難理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聯(lián)想一下《孔雀東南飛》中“蘭芝初來時,府史見叮嚀”中的“見”。這兩個“見”的后面接的都是動詞,結構也相同,因此我們可以判斷這兩個詞用法相同,應該解釋為“對自己怎么樣”。
三、借助成語分析
文言實詞在古文中具有繼承性和一致性的特點,現(xiàn)代漢語中的成語,絕大部分來源于古詩文,在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因此我們可以借助成語中詞語的詞義來推斷文言實詞。如蘇洵的《六國論》“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中的“速”,我們就可以聯(lián)想到成語“不速之客”中的“速”是“邀請”的意思,“邀請”是“速”的“招致”這一義項的引申義,于是將“招致”一義代入上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句子十分通順。又如,“危”,在成語中的意思分別為:危乎高哉(高)、危如累卵(危險)、正襟危坐(端正)、危言危行(正直)。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一對應關系,如“拔”,“超出”:“出類拔萃”與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勢拔五岳掩赤城”;“薄”,“迫近”,“日薄西山”與屈原《涉江》中的“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四、研究句子結構
句子的結構是基本固定的,組合是有規(guī)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為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jù)。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動詞、形容詞充當,定語多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多由副詞充當,根據(jù)它們所處的語法位置,我們就可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例如,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幽州之地?!薄肮獭?,形容詞做名詞,“險固的形勢”。又如,司馬遷的《陳涉世家》:“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薄皥浴?,形容詞做名詞,“堅硬的盔甲”;“銳”,形容詞做名詞,“銳利的武器”。
研究句子結構,注意使用結構觀察法。利用上下文中對偶、對比、排比、并列、互文等近似的語言結構,來推斷處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意義。有些文言句子結構整齊,講求對仗,在此類句子中,往往幾個分句句式相同,詞性相對,甚至詞義相同、相近。利用這種關系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難,從而為推斷詞義提供幫助。比如《六國論》:“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我們可以研究句子的結構,句子結構整齊,呈現(xiàn)對稱,“六國”與“秦”相對,“滅”與“族”相對,由此可見,“族”就是“滅族”的意思。又如吳均的《與朱元思書》:“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與“箭”處于照應的位置,應解釋為“奔跑的馬”。
五、根據(jù)字形推斷
漢字中的形聲字占80%以上,而形聲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因此我們可以根據(jù)形聲字的形旁去推斷實詞的含義。如荀子的《勸學》“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中的“礪”,從石厲聲,“礪”就是“磨刀石”的意思。又如,梁啟超的《譚嗣同傳》“扶病覲”中的“覲”,是“拜見”的意思。
一些會意字也可以根據(jù)部首或偏旁推斷出字義。例如,“秉”是“手”抓“禾”,有“握、持”的意思,如秉(拿)燭夜游,秉(握)筆直書,秉(把持)公處理。有如,“月”在左邊或下邊是肉,多與人的肢體、器官、骨骼或肉食有關。如“肱”,本義是“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肯”,本義是“著骨之肉”;還有肌、腹、脂、肢、胃、腎等。而“月”在右邊是月,多與月亮、光亮、時間有關。如明、期、朗、朔、朦朧等。
例如蒲松齡的《促織》“撫軍亦厚賚成名”中的“賚”與“貝”有關,是“賞賜”的意思;歐陽修的《伶官傳序》“方其西燕父子以組”中的“組”是“繩索”的意思;賈誼的《過秦論》中“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中的“踐”為“踏”的意思。
六、感知語境語意
“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是古已有之的閱讀準則,對于一眼不能識別的文言實詞,我們就必須結合具體語境,瞻前顧后,披文入理,把握上下文之間解釋、暗示或照應關系推斷文意。一個文言實詞往往會有多個義項,然而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它的義項只有一個,因此要將實詞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詞義推斷。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薄氨亍钡牧x項有:①一定,必定;②認為必定,肯定;③一定實現(xiàn);④如果確實。如果上句按①來解釋,則此句譯成“大王一定沒有人……”就使藺相如變成了一個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人,這既不符合人物性格,又曲解了原文的意思。按④來解釋,這句譯為:“大王如果確實沒有人的話,我愿意帶著璧到秦國去?!边@才表現(xiàn)出藺相如的謙虛而又勇敢的性格,也才符合語境的要求。
七、通假判斷方法
通假是文言文特殊的語法現(xiàn)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詞語從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語境。通假有同音和近音兩種。例如,司馬遷《鴻門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薄氨丁蓖ā氨场保氨撑选钡囊馑?。又如,蒲松齡《促織》:“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呵成?!薄耙怼蓖ā耙睢?,“翌日”,“第二天”。
八、揣摩語法特征
篇6
1.教材探源法。
試卷上有些文言實詞,我們可以結合已有的知識,聯(lián)想課文中有關語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后初步確定文中實詞的含義。
例:(2012新課標卷)4.對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
屬:托付。
B.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
懷:銜恨。
C.就院易一員往漕闈
易:更換。
D.察官闕,朝論多屬燧
闕:失職
【答案】【D】
教材探源:
A.屬(課文中出現(xiàn)的義項):
(1)托付,囑咐: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2)類、輩: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若屬且皆為所虜。(《鴻門宴》)
(文本中“屬”后帶了賓語“公”,應作動詞,故此處理解為“托付”。)
C.易(課文中出現(xiàn)的義項):
(1)交換,更換: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亂易整,不武。(《燭之武退秦師》)
(2)容易: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諫太宗十思疏》)
(文本中“易”帶了賓語“一員”,應作動詞,故此處理解為“更換”。)
2.借助語境推義法。
一個詞可能有多種意義和用法,在閱讀文言文時,理解文言實詞需要結合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和人情事理來推斷?!霸~不離句,句不離篇”。要把握一個實詞的含義,決不能離開它生存的語境,有時上下文之間存在著照應、解釋或暗示關系。
例:根據(jù)上下文語句信息推斷詞義。
隆慶時,紹興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沖道,縛至府,問曰:“汝何業(yè)?”曰:“賣卜?!贬唬骸拔曳蛉擞猩铮昂??弄瓦乎?”其人不識所謂,漫應之曰:“璋也弄,瓦也弄?!迸熤N醇?,果雙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馮夢龍《古今譚概》)
根據(jù)上下文,請回答“弄璋”“弄瓦”分別是什么意思?
聯(lián)系上下文,尋找有效信息:
上文:“我夫人有娠”(娠:懷孕)
下文:“果雙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故:問題“弄璋乎?弄瓦乎?”弄璋:生男;弄瓦:生女
3.成分分析法。
句子的結構是基本固定的,組合是有規(guī)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為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jù)。如:主語、賓語常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根據(jù)它們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
例:沛公軍灞上(“軍”處在謂語的位置上,用作動詞,詞義為“駐軍、駐扎”。)
4.結構觀察法。
有些文言句子結構整齊,講求對仗,常采用互文的修辭形式或?qū)ε肌Ρ?、排比、并列等形式相近似的句子,其對應結構中的字詞意義往往有相同、相近、相反、相對的關系,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結構對稱的特點來推知處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詞義。運用這種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難。
例1: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不見也?!肚袀鳌?/p>
怎樣理解“圣君治國”這個詞?是“圣明的君主治理國家”嗎?
【推斷】上下句以“而”連接,表并列。據(jù)“亡國破家”這個并列結構的短語,可推知“圣君治國”亦為并列關系, “圣君治國”當翻譯成“圣明之君,治平之國”。若譯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國家”,則為主謂關系,與前句結構顯然不對應。全句可翻譯為“亡國破家的事件一個連著一個,而圣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國家多少世代也沒有出現(xiàn)過了。
5.借助成語推義法。
許多單音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雖已不能單獨使用,但其意義卻保留在現(xiàn)代漢語合成詞中,尤其是成語中。所以可以借助此來推斷該詞的意義。
例1.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速: 聯(lián)想成語“不速之客”,其“速”意為“邀請”,引申為“招致”。
例2.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鴻門宴》)
當:聯(lián)想成語銳不可當、螳臂當車可知。詞義為“抵擋”。
6.音形推義法。
漢字中以形聲字居多,而形聲字的形旁表示該字的意義,所以可以用形聲字的形旁去推斷詞義。針對文言字詞,有時可以從語音上著眼,選擇文意翻譯得通的同音字進行替換。
練習:請根據(jù)讀音推斷下面劃線字的含義:
(1)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二、如何準確翻譯文言語句。
命題特點:
(1)含有關鍵詞的句子,如重點實詞、虛詞、古今異義詞等,這是得分點。
(2)特殊句式,這也是得分點。
翻譯要求:1.信。要忠實于原文意思。
2.達。要合乎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慣。
3.雅。要盡量做到有文采,能譯出原文的語言風格。
翻譯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直譯、意譯相結合。
直譯,指譯文要與原文保持對應關系,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
意譯,指在直譯有困難的地方,從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出發(fā),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靈活翻譯原文的詞語,靈活處理原文的句子結構。
翻譯方法:
(1)在原文中找到該句,并仔細閱讀前后文,熟知語境,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2)看句式特點。把文言文句中的特殊句式按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調(diào)整過來。補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內(nèi)容(主語、賓語、介詞等)
(3)翻譯重點實詞和虛詞。
1.直譯:
(1)留。凡是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詞,以及專有名詞,如國號、年號、帝號、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書名等,都可以保留下來,照原文抄錄,不必變動。如: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游褒禪山記》 )
(2)刪。文言文中有些虛詞沒有實在意義,或為語氣助詞、或表停頓、或是湊足音節(jié) 、或起連接作用,在翻譯時就可以刪去,而不必硬譯。
(3)增。增補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詞語活用后的新增內(nèi)容。
(4)換。將大部分單音節(jié)實詞用現(xiàn)代漢語雙音節(jié)詞替換,對譯出來。(注意古今異義詞)
(5)拆。文言文中有時連用兩個單音詞,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恰好是一個雙音詞, 需要拆成兩個單音詞來翻譯,而不能用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詞的詞義去解釋。(如:指示、以為、妻子等)
(6)調(diào)。把文言文中的倒裝句成分調(diào)整過來,使之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慣。
2.意譯:在直譯過程中遇到翻譯不通的地方用意譯,如:
(1)比喻、借代、互文、用典故等修辭句。
(2)固定結構。
小結:
翻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文言文翻譯要嚴格執(zhí)行直譯的原則;
篇7
一、勾畫關鍵句,用原句提取要點
大多數(shù)文言文故事性比較強,每段話中本身就有一些句子可以概括本段話的內(nèi)容。閱讀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原文中勾畫出所有的句子,教師提出具體,學生、擇最佳的句子提取要點。
比如在閱讀《燭之武退秦師》第一段時,可以引導學生用四字原句來提取第一段話的要點。第一段學生讀過后,學生勾畫出“晉侯、秦伯圍鄭”“晉軍函陵,秦軍南”兩個句子,但我提的要求是用四字原句來提取段意,所以學生馬上用了第一個句子“晉侯、秦柏、伯圍鄭”,并且簡縮成四個字“晉秦圍鄭”。
再比如在閱讀《燭之武退秦師》第二段時,可以引導學生用原句來提取第二段話中燭之武勸說的思路要點。學生可以先在段中勾畫出有關句子,選出關鍵句,并分析勸說的思路。
(1)“鄭既知亡矣”--提出問題,以退為進
(2)“鄰之厚,君之薄也”―“越國以鄙遠”“亡鄭以陪鄰”―亡鄭利晉,予其防心
(3)“君亦無所害”―“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存鄭利秦,使其動心
(4)“君之所知也”--“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晉無利,激其恨心
(5)“唯君圖之“--“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闋晉利晉,勸其死心
從這些句子和思路分析,學生馬上明白燭之武勸說的內(nèi)容主要有三點:亡鄭對秦無利有小害,舍鄭對秦無害有小利,亡鄭對秦將有大害。可以說燭之武是層層深入的分析亡鄭和舍鄭的利弊,不用說秦伯就是我們一般人也能看出舍鄭才是秦伯最佳的選擇。
再比如在閱讀矛盾沖突比較激烈的篇幅很長的鴻門宴》時,可以引導學生在原文中勾畫出有關故事情節(jié)的句子,然后選擇最佳原句或原詞提煉出故事情節(jié)的要點來。提取出清晰的故事情節(jié)要點,學生就會喜歡上故事情節(jié)扣人心弦的《鴻門宴》了。
所以說提取文言文包括其它類文章的要點時,一定要有文本意識,盡量要用原文的語句來提取要點,因為原句才是原味的本色的。
二、勾畫關鍵句,用一字一詞等提取要點
有的文言文情感性很強,感情變化可能會是這種文章的線索。像這樣的文章從段落中抽出其中的抒情句,就可以弄清本文的情感。但是為了使感情的脈絡更清晰,可以用一字一詞一成語等來提取出感情的要點。
比如在閱讀情感性很強的文言文《蘭亭集序》第一、二段時,讓學生勾畫出能反映“蘭亭集會”情感的句子。學生馬上畫下了下面句子:“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币笾灰粋€句子,學生便選擇了“信可樂也”這個短句。讓選擇一個字,學生便選擇了一個“樂”字。讓把這一個“樂”變成一個詞,學生說出了好多,如“快樂”“愉快”“喜悅”等。所以本文的感情變化思路要點是:
樂―――――――痛―――――――悲
“快樂”“歡樂”―“痛心”“痛苦”―“悲嘆”“悲傷”
看到這樣一個感情變化思路要點線,學生對本文中王羲之的情感就明白了:王羲之在當時東晉能面對人生短暫而痛而悲,他是在告訴世人積極進取珍惜人生才是正確的。
比如在閱讀情感性很強的文言文《赤壁賦》時,也可以按照這種“勾畫關鍵句用一字一詞等提取要點”的方法,來理清本文的情感變化線索。
樂――樂轉(zhuǎn)悲―――悲―――樂―――喜
“樂飄飄”“樂極悲歌”“悲嘆”“樂享”“喜笑”
提取出了感情的要點,情感性很強的文言文理解起來就很簡單了,因為用一字一詞一成語等提取出感情的要點,也就提綱挈領的抓住了這類文言文的靈魂。
三、勾畫關鍵句,用表格提取要點
對于理趣比較濃厚的文言文語段,要想提取出段落要點,也必須引導學生畫出段中的關鍵句,然后用列表格的形式提取出段落的思路要點來。
比如文言文《赤壁賦》的第三段,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后勾畫出“三處對比”中誰與誰對比的句子,然后用表格的形式分析對比的內(nèi)容,很容易找到作者悲的原因。
三處對比的句子
1.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2.羨長江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
3.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三處對比的內(nèi)容
1.人物古代英雄偉大--------------今者吾輩平凡
2.宇宙萬物無窮無盡--------------人類生命短暫
3.理想理想挾仙升空---------------現(xiàn)實不可實現(xiàn)
悲的原因
3段:悲從歷史人物中來,悲從人生中來,悲從理想中來
(因為自己平凡、人生短暫、理想在現(xiàn)實難以實現(xiàn)而悲)
比如文言文《赤壁賦》的第四段,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后勾畫出寫水與月的句子和寫萬物清風明月的句子,然后用表格的形式分析水與月不同時期的特點和什么可以盡情享受,便很容易找到作者樂的原因。
對于內(nèi)容比較復雜的文言文語段,要想提取出段落要點,也可以引導學生畫出段中的關鍵句,然后用列表格的形式提取段落的思路要點來。比如在閱讀內(nèi)容比較復雜的文言文《蘭亭集序》第一、二段時,讓學生勾畫出能反映“蘭亭集會”各方面的句子,然后用列表格的形式分析各自寫出了什么內(nèi)容,提取出段落內(nèi)容要點。
四、勾畫關鍵句,用觀點加句子解釋的格式提取要點
對于人物性格特點比較突出的文言文,要提取出段落要點,也可以引導學生畫出文中的關鍵句,然后用性格特點加句子解釋的格式提取出文章要點來。告訴學生人物性格特點必須從原文中找到依據(jù),這樣在分析人物性格特點才不會與原文不符。
比如在閱讀人物性格特點比較突出的《鴻門宴》時,可以引導學生在原文中勾畫出能體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句子,然后依據(jù)句子提煉出人物性格特點的要點來。
劉邦圓滑機警+劉邦向項羽謝罪的做法
能言善辯+劉邦拉攏項伯、向項羽謝罪時說的話
多謀善斷+以“如廁”為由從小路逃走的句子
善于納諫+聽從張良樊噲的建議的句子
虛心求教+宴會前向張良詢問“為之奈何”的句子
善籠人心+拉攏項伯約為兒女親家的句子
忍辱負重+向項羽謝罪的句子
篇8
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是文言實詞考查的最主要的一個知識點,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如:
廣東卷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參考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詞義的掌握能力,“論”是一個常見的文言實詞,詞義非常豐富,有“討論”“學說”“評定”“定罪”“按照”等意思。B項中的“論”在古代確實具有“討論”之意,但在此句中“討論”一義講不通。因為在這里,根據(jù)閱讀材料的上下文來看,王甲殺人一案,劉敞看案卷覺得有冤情,他將此案交付戶曹杜誘,杜誘不能查實,反而強加罪名,將要批決定罪。因此這里的“論”應該是“定罪”“批決”的意思,從“論”字后帶了一個“囚”字大概也能猜出與“定罪”有關。
【備考指導】不可脫離語境。一詞多義是文言實詞考查的重中之重,歷年高考對文言實詞的考查,基本上都會考查文言實詞的一詞多義,因此,掌握實詞的多個意義和根據(jù)語境去選擇恰當?shù)牧x項仍然是考生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霸~不離句,句不離篇”是古已有之的閱讀準則。對于一眼不能識別的文言實詞,我們就必須結合具體語境,瞻前顧后,披文入理,從邏輯上去推測詞義。而考生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只憑識記猜測,完全忘記了“語境”二字,容易導致失分。盡管文言實詞一個詞有多個義項,但在特定的語境中它只有一個意思,如果長期這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來解詞,就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弄懂文意,提高答題的準確率。
古今異義
從詞義角度,將古代漢語的實詞與現(xiàn)代漢語作比較,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詞義完全相同;二是完全不同;三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高考重點考查的是第三類,詞語古今意義的變化主要有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zhuǎn)移、感彩變化、名稱說法改變等。特別要注意的是,有時文言文中兩個單音詞連用,正好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某個詞語,這種貌似現(xiàn)代漢語雙音詞的一些詞語容易造成錯覺,使人望文生義,把它們當作一個雙音節(jié)詞語看待,造成理解上的錯誤。如:
安徽卷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參考答案】D
【解析】“殷勤”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熱情而周到”,而D項理解為“周到”正是犯了用現(xiàn)代漢語來解釋古漢語的錯誤,其實“殷勤”在古漢語中一個常見義項是“情意深厚”“懇切叮囑”。D項中“殷勤”正是此意,如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余歡?!?/p>
【備考指導】不可望文生義。雖然語言有一定的繼承性,但語言畢竟又是發(fā)展的。漢語在發(fā)展過程中,有很多詞語的詞義已發(fā)生了變化。那么,同學們在學習文言文時應牢牢樹立起這樣一個意識:不可以現(xiàn)代漢語來理解古漢語,近年高考文言實詞試題中就經(jīng)常涉及這方面知識的考查。也就是說等同于現(xiàn)代漢語的解釋項往往是錯誤的。命題者通常會在四個選項中故意對其中一個詞進行“望文生義”式的解釋來干擾迷惑考生,讓考生掉進陷阱。特別提醒大家要多積累形式上與現(xiàn)代漢語完全相同的古今異義的詞語。古今異義的詞語課文里有許多,如《孔雀東南飛》中“晝夜勤作息”的“作息”一詞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作息”詞義就不同,這里是偏義復詞,詞義偏向“作”。又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璧有瑕,請指示王”中的“指示”是兩個單音詞,意思是“用手指指給別人看”,而現(xiàn)代漢語中“指示”是一個雙音詞,是“上級機關對下級工作的指導性意見”的意思。同學們要注意在平常的學習中多積累,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意。
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在古代漢語中某些實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也有少量數(shù)詞)的特殊用法。這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具有某種語法功能,有新的意義,進而改變了詞性。詞類活用主要包括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動詞,名詞用作狀語等四大類七種情況。如:
天津卷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參考答案】B
【解析】B項將“全”解釋為“全部”,放入語境中顯然不通。聯(lián)系語境,“全活甚眾”是說徐謙尊在崇禎末年,救濟因蝗災而挨餓的鄉(xiāng)親,讓許多百姓保全了性命。這里的“全”和“活”都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并且是使動用法?!叭睉斫鉃槭箘佑梅?,可譯為“使……保全”,這樣句意才通順。
【備考指導】不可主觀臆斷。詞類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現(xiàn)象,也是高考必須掌握的一個知識點,因此同學們必須了解并學會推斷,否則,會影響對一些句子的理解。如:外連衡而斗諸侯。(賈誼《過秦論》)句中的“斗”字,根據(jù)句意,“斗”和它的賓語“諸侯”不是一般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產(chǎn)生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因此要理解為“使……斗”。
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被替代的那個字叫本字,用來替代本字的那個字叫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來解釋,也應該讀本字的音。如:
新課標II卷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參考答案】D
【解析】D項中的“著”應該理解為“登記”。而正確項A中的“振”就是一個通假字,通“賑”,所以A項解釋為“救濟”是對的。
【備考指導】不可先入為主。在閱讀古詩文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有個別字與語境完全不合,或者說,根據(jù)文脈,由于個別字的出現(xiàn)而使文意無法理解時,可依據(jù)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等特點去考慮通假現(xiàn)象??忌绻荒芏床欤话此鼈兯ㄖ秩ソ忉?,而仍按原字去解釋,就會造成費解或者錯誤的理解。
現(xiàn)結合個人多年的備考經(jīng)驗將文言實詞詞義的常用推斷方法列舉如下,以期幫助考生們提高文言文的整體閱讀能力。
1.音形訓義法
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形聲字占80%以上,會意字占12%以上。理解文言實詞的詞義,可以通過字形來解釋詞義,是謂形訓;還可以通過字音來解釋詞義,是謂音訓(或者叫聲訓)。如:
湖南卷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縉紳大夫游于西山,必造4其廬焉 造:建造
D.以屋名雪,詎不韙4歟 韙:正確
【參考答案】A
【解析】答案項A中的“造”在這里應為“造訪”的意思。正確項D中的“韙”字是個形聲字,從是,韋聲?!墩f文解字》:“韙,是也?!盌項中解釋為“正確”,因此是對的。
2.對文斷義法
所謂對文,是指在結構相同或相近,語意相關的對句中,相對應的詞語,在意義上常常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的關系。比如成語“文過飾非”,詞中對應位置上的“過”和“非”意思相同,同學們可能覺得“文”字不好理解,其實可以從對應位置上的“飾”入手,從而求出“文”的意思就是“掩飾”。同樣的道理,文言文中,很多對文的詞語可以互訓。對文訓釋的意義在于據(jù)已知訓未知、由易知訓難知。這就便于我們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循序漸進。如:
北京卷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參考答案】B
【解析】B項把“虞”理解為“料想”是錯的,這里應該是“憂慮”“憂患”的意思。這一項干擾較大,致使很多考生誤選。其實B項可以聯(lián)系原文“而又常有風波之恐、覆溺之虞”來看,“風波之恐、覆溺之虞”是一個典型的對文,根據(jù)對文的特點,“恐”和“虞”詞性應該相同,意義也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再聯(lián)系上下文,文中是說以前往來于洞庭湖的船只常常害怕風波興起,擔心船被打翻,因此可以猜測B項的“虞”與“恐”詞義接近,應該解釋為“憂慮”“憂患”“擔心”的意思。
3.語法辨義法
根據(jù)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要判斷文言實詞的具體詞義,可先對句子進行語法分析,了解這個詞在句中的語法位置,即了解這個詞在句中充當什么成分,然后根據(jù)這個詞和其他詞構成的語法關系來推求它在句中的詞性、用法和意義。如:
新課標II卷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參考答案】D
【解析】D項中命題者將“著”解釋為“彰顯”,好像譯不通,因為這個句子中,“著”處在謂語位置上,應該是個動詞,并且后面帶有賓語“之”,其實句中在“籍”前應該省略了介詞“于”,再聯(lián)系前一句,“著”應該理解為動詞,意思是“記錄”“登記”的意思。
4.語境推義法
文言實詞大多具有多義性,即詞義是不確定的,完全采用逐詞逐義識記,是根本不可能的。要確定一個實詞在文中的確切含義,我們可以聯(lián)系語境進行具體分析。語境可分為句子內(nèi)部語境和外部語境,所謂內(nèi)部語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語言環(huán)境,所謂外部語境就是針對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語境,即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有些句子中的實詞義我們可以借助句子內(nèi)外部語境來推斷。如:
江西卷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參考答案】A
【解析】A項中的“命”是個常見的文言實詞,在古漢語中沒有“指責”的意思,在這里將“指責”的意思代入到句中,也講不通。再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來看,文章是說被人切斷了雞冠的公雞看見“我”給的粟米便長聲鳴叫,就像是招呼所有的雞(來)啄食?!懊痹诠艥h語中有“告”的意思,這里可以引申為“招呼”“召喚”的意思,如成語“命儔嘯侶”中的“命”就是這個意思。
5.成語證義法
成語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漢語的烙印,是古漢語留給現(xiàn)代漢語的“活化石”,在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我們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語后,便可以根據(jù)一些成語的意義和用法,推斷出文言實詞的詞義。如:
福建卷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參考答案】A
【解析】A項中的“繩”字后面帶了代詞“之”作賓語,“繩”字在這里活用作動詞,題中解釋為“捆綁”,不合語境意思,應該解釋為“約束,制裁”的意思,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成語“繩之以法”來理解A項“繩”字的詞義。
江蘇卷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參考答案】B
【解析】B項中把“責”字解釋為“指責”,是望文生義的解釋,是以現(xiàn)代漢語的方式來理解古漢語,聯(lián)系前文“仆才能勇敢不如韓退之”,“無以韓責我”句中的“責”字應該解釋為“要求”,這一詞義在成語“求全責備”中保留著,考生如能聯(lián)系“求全責備”這一成語,理解這個“責”字就不難了。
6.聯(lián)想明義法
高考文言文閱讀所考查的實詞,其意義和用法在課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腳點,即所謂立足于教材,選材于課外。因此,我們要充分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儲備,聯(lián)想學過的課文例句,相互比照,辨其異同,以確定試題中的實詞詞義。在這里我還要特別提醒同學們,牢記課文經(jīng)典例句。如:
山東卷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參考答案】C
【解析】C項將“延”理解為“迎接”,不貼切。從語境來看,文段是說當?shù)氐母缓乐覅鞘霞艺埩死蠋熃淌谛『?,詹鼎也就從學于吳家。因此,這里的“延”宜理解為“邀請”。這一義項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學過的初中課文《桃花源記》中的句子“余人各復延至其家”,以及高中課文《過秦論》中的“秦人開關延敵”等句子來印證。
重慶卷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參考答案】D
篇9
一、以形索義
以形索義,是通過對漢字形體結構分析來探求和詮釋詞的本義的訓詁方法。運用以形索義的方法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字形要能反映本義,本義要與字形切合,即要能證明造這個字時,是根據(jù)這一意義來構形的。為達此目的,我們所依據(jù)的字形應是較古的文字。二是探求本義必須參證于文獻語言,即本義不僅要與字形結合,還必須是在文獻語言中有過用例。參證文獻語言來探求詞的本義,可以避免望形生訓。下面我們運用以形索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注釋。
《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軍霸上。”高中語文第二冊注:“軍,駐軍,動詞?!庇嘈羞_主編《古代漢語》(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在非判斷句中,名詞如做謂語,活用成了動詞。如:‘沛公軍霸上’,‘軍’做謂語,意為駐軍?!?/p>
中學語文和余行達主編的《古代漢語》都把“軍”解釋為“駐軍”,但前者以為“駐軍”是“軍”的固定義項,而后者認為“駐軍”是“軍”的臨時意義,即名詞“軍”活用為動詞時所臨時具有的意義。孰是孰非?對此,我們可以通過“軍”字的形體結構分析來予以說明。
《說文》:“軍,圍也。四千人為軍。從車,從包省。車,兵車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字從車,從@①,會意。古者車戰(zhàn),止則以車自圍?!庇纱丝梢?,“軍”本為動詞,本義是“包圍”。將兵車圍成一圈時,當然是表示軍隊駐扎下來準備宿營,因此,“軍”引申有“駐扎;駐軍”義。是誰將兵車圍成一圈呢?當然是軍隊,因此:“軍”又引申有“軍隊”義。由此可見,軍的“駐軍”義和“軍隊”義都是由本義“包圍”引申出來的。既然“軍”本為動詞,那么“軍”表示“駐軍”義時當然就不是“名詞活用成動詞”了。由此可知,語文課本的注釋是正確的,而余行達主編的《古代漢語》的解釋是不準確的。
二、因聲求義
因聲求義,是通過對漢字聲音線索分析來探求和詮釋詞義的訓詁方法。它主要是用來推求語源、解釋聯(lián)綿詞和解決文字上的通假問題。運用因聲求義的方法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以古音(即上古音)為依據(jù),因為絕大多數(shù)的同源詞在上古時已經(jīng)形成了,訓詁學里說某字與某字音同或音近,也是就上古音而言的;二是以文獻語言為依據(jù),以避免濫用聲訓而流于主觀臆斷。下面我們運用因聲求義的訓詁方法來考證一條詞義。
歸有光《項脊軒志》:“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p>
高中語文第五冊1984年版和1987年版皆未給其中的“借”字作注,其他古文選本亦不注。似乎“借”就是現(xiàn)在的“借進”。其實不然。歸有光為什么要把借來的書入滿自己的書架呢?這合情理嗎?按,“借”上古屬鐸部精紐,“藉”上古屬鐸部從紐,因此“借”可以通“藉”,為疊韻通假。例如《詩·大雅·抑》:“借日未知?!薄稘h書·霍光傳》引《詩》作“藉”;《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盜糧借賊兵也?!薄稇?zhàn)國策·秦策》:“此所謂藉賊兵而赍盜糧者也?!薄敖濉北玖x是古代祭祀朝聘時陳列禮品的墊物?!墩f文》:“藉,祭藉也?!奔热皇菈|物,他物便可置之其上。如《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藉萋萋之纖草?!崩钌谱ⅲ骸耙圆菟]地而坐曰藉。”由此可知,“借書滿架”就是“藉書滿架”,直譯就是“置放的書排滿了書架”。
三、尋規(guī)律以求詞義
尋規(guī)律以求詞義,是通過探尋古代漢語里詞的內(nèi)部構造、詞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和詞義演變等規(guī)律來探求和詮釋詞義的訓詁方法。通過探尋古漢語詞匯的內(nèi)部構造規(guī)律,我們可以避免把古文中兩個單音詞誤認為是一個雙音詞的現(xiàn)象;通過探尋古今詞匯之間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我們可以了解一些古語詞的意義;通過探尋詞義演變的規(guī)律,我們可以了解某個詞在古代具有哪些意義,為什么會具有這些意義,可以了解同源詞的孳乳情況,可以了解古今詞義的差異情況。運用尋規(guī)律以求詞義的方法來探求和詮釋詞義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以古訓為依據(jù),這是因為作古訓的先代學者,尤其是“漢儒去古未遠,經(jīng)生們所說的故訓往往是口口相傳的,可信的程度較高”(注:王力《龍蟲并雕齋文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0年版,343頁。);二是注意詞義的時代性,因為“古代漢語”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在古代漢語范圍內(nèi),各個時代的詞義是有差別的,不明乎此,則往往可能導致以后起之古義解釋更早之古義。下面我們運用尋規(guī)律以求詞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注釋。
《史記·屈原列傳》“不獲世之@②垢?!备咧姓Z文第六冊注:“不沾染塵世的污垢?!?/p>
按,這種解釋雖文意可通,然“獲”并無“沾染”義,此屬望文生義?!稄V雅·釋詁三》:“獲,辱也?!蓖跄顚O《讀書雜志·史記第五》對這句話是這樣解釋的:“獲者,辱也。言不為滋垢所辱也。”課本亦采此說。
四、明語法以求詞義
明語法以求詞義,是通過語法分析來探求和詮釋詞義或句意的訓詁方法。楊樹達先生說:“治國學者必明訓詁,通文法。近則益覺此二事相須之重要焉。蓋明訓詁而不通文法,其訓詁之學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訓詁,則其文法之學亦必不至也?!保ㄗⅲ簵顦溥_《高等國文法·序例》,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運用明語法以求詞義的方法來探求和詮釋詞義和句意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注意古今漢語語法的區(qū)別,二是注意對古漢語語法進行斷代研究。下面我們運用明語法以求詞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注釋。
《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初中語文第一冊注:“何有于我哉,哪一樣我能有呢?這是孔子自謙的話。”
按,這種解釋蓋本于朱熹《論語集注》。朱熹云:“‘何有于我哉’,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也。”然而這種解釋既不合古漢語語法,又有悖于史實。下面我們僅從語法方面來解釋。
“何有”即“有何”,其中的“何”是疑問代詞作前置賓語。“何有”在古代漢語里又是一種表示反問的習慣說法,其意思較靈活,可以根據(jù)上下文意而譯為“有什么困難”、“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關系”等。下面僅以“何有”作“有什么困難”講為例來加以說明。
《左傳·僖公九年》:“入而能民,土于何有?”杜預注:“能得民,不患無土”因此,“土于何有”就是“得到土地有什么困難呢”。
《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何晏集解:“何有者,言不難。”因此,“何有”就是“(治理國家)有什么困難呢”。
《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朱熹集注:“何有,言不難也。”因此,“于王何有”就是“對于稱王天下有什么困難呢”。
至于“何有于我哉”,《論語注疏》云:“此章仲尼言己不言而記識之,學古而心不厭,教誨于人不有倦息。他人無是行,于我,我獨有之。故曰‘何有于我哉?’”劉寶楠《論語正義》云:“與上篇‘為國乎何有’、‘于從政何有’、‘何有’,皆為不難也?!敝档米⒁獾氖?,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1978年版)對這句話注釋為:“在我這里有什么呢?這就是說,這三件事我都沒有。”而在《古代漢語》(修訂本)里則改注為:“對我來說有什么呀?也就是說,這三件事對我來說都不難?!庇纱丝梢?,“何有于我哉”就是“(這)對我有什么困難呢”。
五、由修辭以求詞義
由修辭以求詞義,是通過修辭方式分析來探求和詮釋詞義或句意的訓詁方法。運用由修辭以求詞義的方法來探求和詮釋詞義或句意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注意區(qū)分修辭方式與一般表達方式,二是注意參證于史實。下面我們運用由修辭以求詞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注釋。
司馬光《訓儉示康》:“人皆嗤吾固陋?!备咧姓Z文第二冊注:“嗤吾固陋,嗤笑我固執(zhí)不大方?!?/p>
按,這里的“固”不宜取“固執(zhí)”義,因為穿著樸素根本不存在是否“固執(zhí)”的問題,只是可能讓人誤解為“吝嗇”。“陋”有“吝嗇”義,例如《呂氏春秋·節(jié)喪》:“侈靡者以為榮,儉節(jié)者以為陋?!崩畎住囤w公西侯新亭頌》:“儉則不陋,麗則不奢?!薄肮獭庇小奥绷x,即“吝嗇”義?!稄V雅·釋言下》:“固,陋也?!薄墩撜Z·述而》:“奢則不遜,儉則固?!币馑际?,奢侈就顯得驕傲,節(jié)儉就顯得吝嗇。由此可見,“固陋”在這里是運用了同義連用的修辭方式,即“吝嗇”的意思,“嗤吾固陋”,就是嗤笑我吝嗇。
六、據(jù)史料以求詞義
據(jù)史料以求詞義,是依據(jù)與古代社會生活有關的史料來探求和詮釋詞義的訓詁方法。運用“據(jù)史料以求詞義”的方法來探求和詮釋詞義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內(nèi)證”與“外證”相結合,兼及“旁證”。我們在探求和詮釋某個與古代社會生活有關的詞語的意義時,最好盡量從本文或本書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去尋找史料來加以訓釋,這便是內(nèi)證;同時還可以從同一時代的其他作品以及后代撰寫的反映同一時代歷史的作品中去尋找史料來加以訓釋,這便是外證;也可以從較早或較晚的作品中去尋找史料來加以訓釋,這便是旁證。二是以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待史料。社會生活是發(fā)展變化的,前一時代的典章制度到了后一時代可能發(fā)生一些變化,這種現(xiàn)象也必然反映到語言中來。因此,我們要以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待某些史料,以避免“以今證古”或“以古證今”的現(xiàn)象。下面我們運用據(jù)史料以求詞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注釋。
賈誼《論積貯疏》:“歲惡不入,請賣爵子?!备咧姓Z文第三冊(1984年版)注:“年成壞,不能納稅,(朝廷)賣爵位(來增加收入)、(百姓)賣子女(來度過日子)。不入,指百姓納不了稅,賣爵,漢朝有公家出賣爵位以收取錢財?shù)闹贫??!惫a良主編的《古代漢語》注:“請賣爵子:請求賣掉自己的爵級或兒子。秦漢時有賞賜爵級的制度,因此百姓也可以有較低的爵級。這種爵級可以轉(zhuǎn)賣?!?/p>
“賣爵”的主語是“朝廷”還是“百姓”?這里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解釋,孰是孰非?我們可以據(jù)史料來求詞義。首先,漢代百姓是可以得到爵的,其得爵的方式主要有三。一是賜給。據(jù)《漢書·惠帝紀》載:“孝惠即位,賜民爵一級?!倍怯缅X買?!稘h書·惠帝紀》:“民有罪得買爵三十級以免死罪。”三是“入粟受爵”。這是晁錯在《論貴粟疏》中提出的主張,“于是文帝從錯之言,令民入粟于邊,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為五大夫,萬二千石為大庶長,各以多少級數(shù)為差”(《漢書·食貨志上》)。其次,百姓得到爵級后,是可以轉(zhuǎn)賣的。《史記·文帝本紀》:“后元六年,大旱,蝗,發(fā)倉庾以振民,民得賣爵?!薄端麟[》引崔浩:“富人欲爵,貧人欲錢,故聽買賣也?!笨梢姟豆糯鷿h語》的注釋是對的。后來1991年出版的高中語文第四冊改注為:“請賣爵子,(百姓)用爵位和子女換錢(以度荒年)。漢朝,人民的爵位可以買(包括由政府手中買)賣?!边@就注對了。
七、考異文以求詞義
考異文以求詞義,是通過比較、考究同一文獻的不同版本中用字的差異,或原文與引文用字的差異,或同一材料在同時之書中用字的差異,來探求和詮釋詞義的訓詁方法。考異文以求詞義的方法主要用來解決四個問題:一是訂正誤字,二是辨識異體字,二是明了通假字,四是同源字的通用和同義詞的替換來詮釋詞義。運用這種訓詁方法應遵循正確分辨異文材料的原則,即要正確分辨異文材料的類別,不要把異體字、同源字、通假字、同義詞等當作誤字處理,也不要把通假字當作同義詞、同源字處理,等等。下面我們運用考異文以求詞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詞義。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p>
高中語文第一冊未給其中的“以”字作注,其他有關古文選本亦未作注,似乎它與介詞“以”相同而無需作注。其實,無論用介詞“以”的哪一種用法來解釋此處的“以”,都不妥當。按,“以”通“似”。從異文材料來看,《漢書·高帝紀上》:“鄉(xiāng)者夫人兒子皆以君?!鳖亷煿抛⒁绱驹唬骸耙曰蜃魉??!薄妒酚洝じ咦姹炯o》作“皆似君”。從古代訓詁材料來看,《玉篇·人部》:“以、似,二同,像也。”從語音方面來看,“以”上古屬之部喻紐,“似”屬之部邪紐,因此“以”可通“似”,為疊韻通假。由此可見,“以秦王之威”,意思是“像秦王那樣的威風”。
八、用邏輯以求詞義
用邏輯以求詞義,是運用邏輯推理并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律來探求和詮釋詞義的訓詁方法。這種訓詁方法主要用來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側(cè)重于探求和詮釋語言中的詞義,即詞的概括義;一是側(cè)重于探求和詮釋言語中的詞義,即詞的具體義及語境義。運用這種訓詁方法應遵循充分占有文獻語言材料的原則。下面我們運用用邏輯以求詞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注釋。
篇10
一、真題鏈接
(2016年全國Ⅱ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陳登云,字從龍,唐山人。萬歷五年進士。除鄢陵知縣,征授御史。出按遼東,疏陳安攘十策,又請速首功之賞。改巡山西。還朝,會廷臣方爭建儲。登云謂議不早決,由貴妃家陰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災異抗疏,劾妃父鄭承憲,言:“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宮與太后家亦謹避其鋒矣。陛下享國久長,自由敬德所致,而承憲每對人言,以為不立東宮之效。干撓盛典,蓄隱邪謀,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貴妃、承憲皆怒,同列亦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論吏部尚書陸光祖,又論貶四川提學副使馮時可,論罷應天巡撫李淶、順天巡撫王致祥,又論禮部侍郎韓世能、尚書羅萬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檢。朝右皆憚之。時方考選科道,登云因疏言:“近歲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則摧剛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則化直為佞。其間豈無剛直之人,而弗勝齟齬,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來,以剛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黨,逐嗜乞憐,如所謂‘七豺’‘八狗’者,言路顧居其半。夫臺諫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賤辱至此,安望其抗顏直繩,為國家鋤大奸、殲巨蠹哉!與其誤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進?!币驐l數(shù)事以獻。出按河南。歲大饑,人相食。副使崔應麟見民啖澤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進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鍾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風裁峻厲。以久次當擢京卿,累寢不下,遂移疾歸。尋卒。
(節(jié)選自《明史?陳登云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
B.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
C.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
D.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
解析:此題選C項。全句的意思是:鄭承憲包藏禍心,覬覦儲君之位,而且廣泛交結術士之流。當初陛下重懲科場冒名頂替之人,鄭承憲的妻子每每揚言事情是自己揭發(fā)的,用來恐嚇勛貴,以巧言惑動朝廷人士。用客觀題的方式考查斷句,可以避免主觀題斷句中的混亂以及閱卷場上評分時的困擾,對同學們來說也有降低難度的用意。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宮是皇后所居之宮,后來又可以借指皇后,這與東宮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樣道理。
B.陛下指宮殿中立有護衛(wèi)的臺階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為對帝王的尊稱。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調(diào)動等,長官為吏部尚書。
D.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實際是官員受到權臣詆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
解析:此題選D項?!耙萍病敝腹賳T上書稱病請求退職,這話是對的;但稱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只說是因受到權臣詆毀不準確。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登云不畏權貴,彈劾貴妃之父。他出于對朝廷的忠心,即便對鄭承憲這樣的國戚,也大膽揭發(fā)對方為非作歹,包藏禍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發(fā)怒。
B.陳登云敢于直言,檢舉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發(fā)現(xiàn)諸多問題,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貶職或罷免,以至朝廷大官們都很畏懼他。
C.陳登云上疏指出,選才慎于始進。他認為二十年來,剛直者很少被提拔進京,在朝者卻背公結黨,諂媚權貴,與其誤用后罷免,不如進用時慎重。
D.陳登云關心百姓,奏請救助災區(qū)。在他巡視河南期間,當?shù)啬瓿汕甘?,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災情,皇上當即派遣寺丞鍾化民籌措錢款賑濟災民。
解析:此題選D項。錯在“皇上當即派遣寺丞鍾化民籌措錢款賑濟災民”。原文的表述是皇上當即派遣寺丞鍾化民“赍帑金”賑濟災民,所謂“帑金”是指國庫所藏的錢幣,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皇帝專門從國庫撥付了救災錢款,因此不需要鍾化民去籌措款項。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其間豈無剛直之人,而弗勝齟齬,多不能安其身。
譯文:
(2)副使崔應麟見民啖澤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進之于朝。
譯文:
解析:(1)其中難道沒有剛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觸排擠,大多無法安身。(2)副使崔應麟見到百姓吃湖澤中的雁糞,便裝入袋中給陳登云看,登云隨即送至朝廷。(第1小題的關鍵詞語有“弗勝”“齟齬”兩處。“勝”舊讀平聲,義為能承受、能承擔。如杜甫《春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薄案佟奔床荒艹惺?、禁不住?!褒e齬”原指牙齒上下對不上,用來比喻意見不合、不相投合。第2小題中的關鍵詞語有“啖”“矢”“囊”三處。“啖”的含義是“吃”,如蘇軾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比較簡單。“矢”在這里同“屎”,即糞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頃之,三遺矢矣?!薄澳摇敝缚诖?,這里用作動詞,用口袋裝。類似的例子如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保?/p>
二、方法指津
提高文言斷句的準確率,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具體應注意五點:
第一,要通讀語段,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顧及前后文,反復研究,把握主要內(nèi)容。
比如下面一段話:
上以何功最盛先封為侯食邑八千戶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zhí)兵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獵追殺獸者狗也而發(fā)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走得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縱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選自《漢書?蕭何曹參傳》)
經(jīng)過反復通讀,我們可以先抓住主要之點,比如文中說的是什么人,辦的是什么事,為什么這樣做,結果如何,等等。
人物是:上,何(根據(jù)選文出處,“何”指“蕭何”,功臣)。
事件是:“上”(漢高祖劉邦)以打獵為喻,向眾功臣說明為什么“以何功最盛先封為侯食邑八千戶”。
為什么這樣做:依據(jù)“上”的說法(“諸君徒能走得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縱指示功人也”)。由此可見,在劉邦看來,蕭何的功勞遠勝于群臣。
事件結果:群臣后皆莫敢言。由此可知,群臣不得不接受劉邦的觀點。
這樣,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便可斷句了。斷句參考如下:
上以何功最盛/先封為侯/食邑八千戶/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zhí)兵/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獵/追殺獸者狗也/而發(fā)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走得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縱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上以何功最盛,先封為侯,食邑八千戶。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zhí)兵,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薄爸C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獵,追殺獸者狗也,而發(fā)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走得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縱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第二,要確定“詞”在句中的意義,注意語序和分析句式,重點解決一些疑難問題。
“詞”是屬上還是屬下,是“句”(句末停頓)還是“讀”(句中停頓),這就需要運用文言知識反復研究。比如“上以何功最盛先封為侯食邑八千戶”之間,“侯”是專有名詞,其間決不能斷;“上以何功最盛”有主有謂,敘一事,是主謂句,應當斷;“侯”是“封為”的賓語,當屬上,不能做“食邑八千戶”的主語,決不能屬下。又如“臣等身被堅執(zhí)兵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至“大小各有差”處,一事已敘完,應斷為“句”,其他為“讀”。
第三,古人寫文章講究語句整齊對稱,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數(shù)和結構。
這一點可供我們斷句時參考。比如“臣等身被堅執(zhí)兵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應斷作“臣等身被堅執(zhí)兵,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不能斷為“臣等身被堅執(zhí)兵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而使“多者”屬上、“數(shù)十合”屬下。又如劉邦的設喻“追殺獸者狗也而發(fā)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也應當根據(jù)這一點,斷為“追殺獸者狗也,而發(fā)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不能斷為“追殺獸者,狗也而發(fā)縱,指示獸處者人也”。
第四,一些對話的標志,如“曰”“云”“言”等,也可供斷句時參考。
文段中如果出現(xiàn)“曰”之類的詞時,一定要注意“曰”后面的文字到什么地方為止。如“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的內(nèi)容只能是“知之”兩個字,“知獵狗乎”則是劉邦的問話,不是功臣的回答。
第五,一些常用虛詞,也可作為斷句的參考。
要注意常放于句首的“蓋”“夫”“故”“豈”,放于句末的“之”“也”“矣”“焉”“哉”“乎”“歟”“耳”“邪(耶)”等虛詞。本段中“何也”的“也”,“諸君知獵乎”的“乎”,“狗也”“人也”“功狗也”的“也”,“至如蕭何發(fā)縱指示”的“至如”,都可作為我們斷句時的參考。
三、誤區(qū)警示
斷句需要綜合運用古代漢語字、詞、句以及古代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哪方面知識不足,都可能會錯誤理解文句,從而斷錯句。具體而言,錯誤斷句的主要原因有:
(一)不懂詞義
[例1] 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左傳?宣公二年》)
本例錯斷是因為不明“與”的意思和用法。本句中“與肉”的“與”是連詞,相當于“和”;“以與之”的“與”是動詞,當“給予”講。因此,正確的斷句應該是: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
(二)不明語法
[例2]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記》)
本例的問題在于“所聞”的歸屬。“所聞”是“所”字結構,“所”指代“聞”的對象,即漁人聞知的漢和魏晉間的情況。它不可能指代“聞”這一行為的主動者――聽漁人講話的村中人;如果指村中人,只能說“聞者”。這是由于不明白“者”字結構和“所”字結構的區(qū)別而出錯。正確的斷句應該是: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三)不曉句式
[例3] 齊威王問。用兵孫子。(《孫臏兵法》)
本例由于不知道“孫子”前省略了介詞“于”,把一句話斷得很難懂,標點符號用得也不對。其實,應這樣斷句:齊威王問用兵(于)孫子。
[例4] 故福之為禍,禍之為?;?,不可極深,不可測也。(《淮南子?人間訓》)
如果我們熟知對偶、排比、互文等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文言語句大多句式整齊且以四六句居多,就不會犯上面的錯誤。正確的斷句應為: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意思是說福變成禍,禍變成福,其中的變化沒法子研究到底,深得無法測量。)
(四)不知名物制度
[例5] 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記?秦始皇本紀》)
此例斷句顯然不當。這句話是說,彗星又一次在西方出現(xiàn),一共經(jīng)過十六天;不是說夏太后死于十六日那天――東漢前古人用干支記日,數(shù)字和“日”連用,并非說某月某日。應正確斷句為: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強化訓練
請用斜線(/)給下面的文言語段斷句。
1.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2.太宗曾罷朝怒曰會殺此田舍漢文德后問誰觸忤陛下帝曰豈過魏征每廷爭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驚曰皇后何為若是對曰妾聞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備數(shù)后宮安敢不賀(選自唐劉觫《隋唐嘉話》)
3.景公好弋①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數(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罪已畢請殺之王曰勿殺寡人聞命矣(注:①弋(yì):打鳥。)
4.文侯與群臣飲酒樂而天雨命駕將適野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君將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
5.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嘆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壞于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有小人言于側(cè)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人君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為寡人戒(選自《韓非子?難一》)
6.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圖之后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后因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顧謂主曰事不諧矣(選自《資治通鑒》)
7.衛(wèi)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于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
8.臣聞齊桓公之郭問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惡惡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賢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惡惡不能去所以亡(選自《新唐書?王傳》)
參考答案
1.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或“?!保┤粢耘c我,皆喪寶也。(或“,”“:”)不若人有其寶?!保?/p>
2.太宗曾罷朝/怒曰/會殺此田舍漢/文德后問/誰觸忤陛下/帝曰/豈過魏征/每廷爭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驚曰/皇后何為若是/對曰/妾聞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備數(shù)后宮/安敢不賀(太宗曾罷朝,怒曰:“會殺此田舍漢!”文德后問:“誰觸忤陛下?”帝曰:“豈過魏征,每廷爭辱我,使我常不自得?!焙笸硕叱⒂谕?。帝驚曰:“皇后何為若是?”對曰:“妾聞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備數(shù)后宮,安敢不賀?”)
3.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數(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罪已畢/請殺之/王曰/勿殺/寡人聞命矣(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惫唬骸翱伞!庇谑钦俣鴶?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罪已畢,請殺之?!蓖踉唬骸拔饸?,寡人聞命矣。”)
4.文侯與群臣飲酒樂/而天雨/命駕將適野/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君將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文侯與群臣飲酒樂,而天雨。命駕將適野。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君將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
5.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嘆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壞于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于側(cè)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人君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為寡人戒(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嘆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睅煏缡套谇?,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壞于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于側(cè)者,故撞之?!惫唬骸肮讶艘??!睅煏缭唬骸皢?!是非人君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為寡人戒?!保?/p>
6.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圖之/后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后/因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顧謂主曰/事不諧矣(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钡墼唬骸胺角覉D之?!焙蠛氡灰?,帝令主坐屏風后,因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钡垲欀^主曰:“事不諧矣。”)
- 上一篇:聘書英文
- 下一篇:少數(shù)民族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