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31 02:41: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1

一、高中化學的教學困境

目前,高中化學新課程的編寫一般都是是螺旋式課程.然而螺旋式課程存在一個弊端,由于課程編排既涉及必修課程又對選修內(nèi)容有比較詳盡的教學設計,所以螺旋式課程讓課堂教學內(nèi)容太過寬泛,這樣容易造成消化知識能力降低,知識點難以被理解,缺乏知識深度,容易影響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螺旋式課程將高中課程分為必修與選修兩部分,必修課程中的內(nèi)容是高考中的所涉及的知識要點,而選修內(nèi)容主要是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必修與選修教學的重點.另外,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事實上,直接將《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重點作為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會超出大多數(shù)學生的理解范圍,從而形成學生的學習障礙.因此,教師要擺脫這種教學困境必須明確高中化學的教學目標,使自己的教學不會偏離教學主題和重點,實現(xiàn)從根本意義上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目的.螺旋式課程雖然是模塊教學,模塊與模塊間存在獨立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對知識要點進行歸納掌握,但是忽視模塊間的知識聯(lián)系,采取片斷式教學會使化學教學脫離正常軌道,使整體高中化學知識內(nèi)容變得零零散散,雜亂無章,造成學生對化學內(nèi)容的學習和復習混亂,缺乏條理性和系統(tǒng)性.針對氫氣的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在初中化學中作為一種拓展性課題,而高一教材則將其作為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知識內(nèi)容,導致在兩者銜接上出現(xiàn)斷層,例如初中新教材中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方程式僅在質(zhì)量守恒定律章節(jié)中出現(xiàn),而將實驗過程刪除,在高一講解氧化劑與還原劑時則采用氫氣還原氧化銅作為反應例子進行探討和分析,總結出氧化銅是氧化劑,氫氣是還原劑.除此之外,初中新教材并未對共價化合物概念有所涉及,只是講解了離子化合物概念和離子形成過程,不利于學生理解結構決定性質(zhì),并在高一教材中則直接使用到共價化合物概念,例如氧化還原反應中的電子偏移情況、共價鍵等.由此可見,部分理論仍需要進行補充,這對模塊之間的銜接教學十分重要.因此對高中化學教學模塊進行準確定位、明確教學目標以及做好模塊間的銜接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果.

二、高中化學螺旋式課程特征

螺旋式課程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先進理論.我們講的高中化學螺旋式課程主要是指根據(jù)初高中化學課程安排設計呈現(xiàn)出階段性、遞進式地上升狀態(tài),這種課程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發(fā)展過程,在學生不同的學習過程中,課程內(nèi)容也有不同的難度和重點,它是隨著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而變化的.高中化學教材的編寫極具螺旋式課程內(nèi)容特征,比如化學必修1與必修2是高考的知識重點,是高中化學學習的基礎性知識,它們構成了高中化學完整的知識體系.選修模塊教學是建立在必修課程的基礎上的知識構成,主要是豐富化學知識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高中化學的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建立起高中化學課程知識內(nèi)容的螺旋式發(fā)展模式,具有明顯的階段性、遞進式特征,呈現(xiàn)出螺旋式上升的發(fā)展態(tài)勢.

三、高中化學的銜接教學模式

篇2

關鍵詞:新課程;學法指導;化學思想;學會學習

1.加強高中化學學法指導的必要性

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及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學習成績的好壞除了智力因素外,好的學習方法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欲學”的基礎上做到“會學”進而達到“學會”,必須強化學法指導。

2.初高中化學學習的特點差異

初中化學側重定性分析,而高中則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記住“是什么”外,弄清“為什么”和“是多少”;高中階段要求深刻理解化學原理,將學過的知識鞏固提升,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3.高中化學學習的內(nèi)容

新高中化學課程包括2個必修模,6個選修模塊。新課程倡導“三維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知識與技能是基礎目標,能力與方法是核心目標,情感與態(tài)度是最終目標。

4.高中化學學習的方法

(1)牢記重要物質(zhì)的性質(zhì)

(2)掌握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

(3)熟悉酸、堿、鹽的溶解性

4.1高中化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學習

4.1.1必修模塊概念原理的編排順序及層次關系

高中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主要涉及物質(zhì)結構性質(zhì)和化學反應兩個領域,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學習階段,設置初步建立和系統(tǒng)認識兩個水平層次,呈現(xiàn)螺旋上升的組織特點,體現(xiàn)了必修教材“基礎性”的特色.認真分析概念原理的層次性、階段性對理解概念原理大有幫助。概念原理的層級發(fā)展關系如下:

4.1.2高中化學必修模塊設置的基本概念的分類

(1)與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相銜接的有關物質(zhì)分類的概念;

(2)物質(zhì)結構基礎上原子結構、核外電子排布、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元素周期律;

(3)化學反應與能量,化學反應速率、可逆反應、化學反應限度、吸熱、放熱反應、原電池等;

(4)有機化學中的部分概念。

4.2高中化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應對策略和學習方法

4.2.1基本概念的學習方法

(1)采用合適的學習模式:初三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概念,通過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結果,分析得氧失氧的現(xiàn)象而得出的,進入高一,同樣的概念,再通過化合價升降和電子得失或偏移的關系弄清楚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zhì),抽象出氧化還原反應的一般屬性進而形成概念,最后借助實例促進概念的遷移,加強辨別,準確掌握概念。另外許多化學知識的學習都離不開相關的圖解。教材中的插圖融科學性、直觀性和抽象性于一體,使學習內(nèi)容形象化、具體化和規(guī)律化,應學會識圖、析圖打開知識重點、難點。

(2)分析概念的核心詞匯:

學習新概念時,抓住定義的關鍵,可以嘗試分析定義的關鍵詞語,這些詞語往往可以點明該概念的內(nèi)涵要點。高中的“氧化還原反應”這一概念,其內(nèi)涵是“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這個定義包括“元素”、“化合價”、“升降”、“化學反應”四個關鍵詞語,這是判斷一個反映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的標準要點。

(3)列舉實例:

如“氧化還原反應”,可以嘗試列舉幾個化學反應,來判斷它們哪些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4)構建思維導圖,知識可視化

思維導圖就是用畫圖的方式,把要學習的主題置于圓圈或方框中,在概念的學習中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可將內(nèi)隱的知識轉(zhuǎn)化為外顯的知識,有效的幫助對概念的把握。

4.2.2基本理論的學習方法

(1)分類的方法

“分類法”是高中化學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例如物質(zhì)可以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純凈物又可分為單質(zhì)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包含氧化物、酸、堿、鹽、有機物等。一方面,高中化學在此基礎上將分類繼續(xù)完整細化,指出氧化物包括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等。另一方面,高中化學還將物質(zhì)分類的方法用于指導學生學習氧化還原反應及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2)歸納整合的方法

從初中化學到高中化學的變化,可以形象地描述為由“點”到“面”的遞進。一方面表示知識范圍更加廣闊,另一方面表示理解更加深入。但是,高中化學的擴充并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在初中化學的基礎上延伸開來的。初中化學中的很多知識點,都是高中化學展開的起點,展開的內(nèi)容在本質(zhì)上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應重視歸納整合的方法,從一個小知識點開始,聯(lián)想到與之有關的相似特點的內(nèi)容,把眾多的內(nèi)容納入到一個知識“網(wǎng)絡”中,由“點”向外輻射,牽引出更多個“點”,實現(xiàn)舉一反三的學習。這樣在整理知識的過程中連點成線,織線成網(wǎng),使知識系統(tǒng)化、深刻化。

(3)通過對知識進行提煉和重構強化理論知識的脈絡體系

知識提煉和重構,是鞏固、理解和提升過程.“本節(jié)課我學到了什么”;“本單元我學到了什么”;“本冊書我學到了什么”。這就是對知識的提煉和重構。

(4)必須具備一些化學思想來指導理論知識的學習

第一,守恒思想。原子守恒、得失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電荷守恒對于檢查離子方程式是否正確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結構決定性質(zhì),性質(zhì)決定用途。

物質(zhì)結構元素周期律的學習中體現(xiàn)較多,有了這個思想作支撐來學習物質(zhì)結構元素周期律將非常有系統(tǒng)性。

5.結束語

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益”,總之,學習方法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學習中鞏固必備的初中知識是前提,熟悉教材的知識體系是關鍵,掌握正確的學習模式、能夠?qū)χR進行不斷地升華和總結是基本策略。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學教科書(選修1-6)2007

2.課程教材研究所.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上冊、下冊)2006

篇3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問題與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65-01

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學的改革方向主要集中于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貼近生活,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及培養(yǎng)其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但目前來看,這一改革方向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解決。

1.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理論與實踐無法同步眾所周知,化學的核心是實驗,學生們只有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才能切身感受到理論中所描述的各種實驗現(xiàn)象。但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希望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講解知識和習題,而安排在實驗教學方面的課時相對比較少,盡管課堂上有很多探究實驗需要學生們親自動手去做,但由于教學的安排,學生們走進實驗室的機會大大減少,有些同學甚至都沒有接觸過實驗器材和用品。事實上,這一方面,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理論與實際也不能有效的結合。教師們低估了實驗在教學中所發(fā)揮的用處,它不僅僅是讓同學們感受實驗的過程,更是在親自實驗中,通過重溫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們在準備實驗器材以及用品、把控實驗所需條件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里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去解決問題。此外,一些高??赡苡捎谟布O施無法滿足,選擇用觀看視頻的方式代替同學們的實驗教學課,這一做法嚴重違背了新課標改革下的理念。我們都知道,化學實驗中,反應物的用量、反應條件的控制稍有偏差,都可能引起不同的實驗結果。視頻資料上的實驗往往是沒有任何差錯的,學生們在觀看的過程中,不僅無法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而且極易給學生們產(chǎn)生化學實驗操作起來很簡單的印象,這種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認知偏差,不僅不利于學生們進一步探索問題,而且還會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脫離實際。

1.2處理不好教學的廣度和深度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的教學內(nèi)容也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部分主要是對高中化學各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地毯式的教學,更側重于廣度,而教學的深度主要集中于選修部分。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教師很難緊跟節(jié)奏,完美的在廣度與深度間尋找到恰當?shù)钠鹾宵c。在教學中,必修一基本上涵蓋了所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但是將物質(zhì)結構方面的內(nèi)容放到了選修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總希望能夠一次性給同學們講透徹,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課時不夠,同學們理解起來也比較費勁。等進入選修部分后,老師又習慣以點帶面,希望在講解物質(zhì)結構的同時能夠讓同學們與之前所學的內(nèi)容有所聯(lián)系,往往在進行深度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兼顧之前所學的廣度上的內(nèi)容。

1.3教輔資料不能與時俱進

新課程化學教材剔除了許多以前偏舊、偏難、偏繁的知識點,同時更新了許多現(xiàn)代有關化學的案例以及知識點,但是市面上的教輔資料很多都沒有與時俱進,只是將舊版本的輔導資料重新編排,再度作為新課標的參考用書,這樣的教輔資料往往容易出現(xiàn)怪題、偏題,不能與學生們所學的知識點形成良性互動,不利于同學們的學習。雖然教師會盡可能的挑選一些適合學生們的教學資料,但由于市面上的教輔資料實在太多,再加上學生們的自主選擇性較大,所以很難保證學生們不會使用到內(nèi)容相對陳舊的教輔資料。

2.新課改下高中化學的教學策略

2.1合理安排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學校應該在實驗教學方面加大建設,一方面,著重培養(yǎng)專業(yè)化學實驗教師,不僅要有專業(yè)化學的知識技能,還有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要不斷加強實驗教學過程中所需的各種實驗設備以及各種實驗用品,盡可能對現(xiàn)有的實驗室進行擴充,以避免因為硬件設施不完備而導致學生們實驗課程的減少。在此基礎上,教師在教學安排方面也要合理規(guī)劃,加大實驗課的教學時間以及充分發(fā)揮實驗課的教學任務以及目的,讓同學們在理論與實踐中,產(chǎn)生興趣,更好的掌握這門學科。

2.2改變教學理念

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不能再以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進行講課,而要結合新課標課本的內(nèi)容,重新調(diào)整教學安排。嚴格按照每一部分的教學目的制定教學計劃,準確把握每一階段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這需要教師們改變常年的教學習慣。教師們必須從心里認真審視新課改下的教學安排,切不可仍按照自己以前的教學思路,教師應該試著將兩者相結合,創(chuàng)新研究一個新課改背景下,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

2.3改變教學方式

新課改下,教師們在講解知識點時應該摒棄過去老學究式的教學方式,應該充分做到將所學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同學們真正做到深入淺出、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定期開展有關“生活中的化學”的辯論賽或是知識競答賽,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3.總結

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雖然也在不斷地改革推進中,但目前仍尚未完善,還有一些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這對學校和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這也是體現(xiàn)教師們教學水平的好機會。因此,學校和教師應該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爭取使得新課改下的高中化學教育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解涌.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19):228-228,229.

[2]黃巍巍.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的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81-82.

篇4

關鍵詞:教材銜接 學生心理 教學方法

1、明確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差異,做到銜接教學心中有數(shù)

初中化學新課程是以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根本宗旨,具體而言就是要以促進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得到全方面發(fā)展為基本課程目標;而現(xiàn)行高一、高二的化學必修課是面向全體高中學生的進一步普及加深化學知識,以適應多種社會選擇的教學;高三的化學選修課則是根據(jù)部分學生的個人特長、興趣愛好而進行的化學知識的提高教學。

從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諸方面比較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堅持以學生為本,把以掌握“雙基”、培養(yǎng)能力為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和任務逐步轉(zhuǎn)向了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化學教學目的和任務。因此,深入開展化學課程標準的研讀活動,切實把握化學新課程在教育目標、課程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變化,提前做好應對工作,這是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中首要解決的問題。在課改理念下搞好初、高中化學的銜接教學,教師必須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分析初、高中化學教學的共同性與差異性。

1.1 初、高中化學教學的共同性

初、高中化學教學的共同性主要體現(xiàn)在3個方面:在課程理念上均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在課程性質(zhì)上均體現(xiàn)了化學課程在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性和實踐性;在培養(yǎng)目標上均強調(diào)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即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發(fā)展。

1.2 初、高中化學教學的差異性

初中化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注重教學的基礎性和啟蒙性;高中化學是與初中化學相銜接的基礎教育課程,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要求學生主動構建自身發(fā)展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科學體驗的過程中認識科學的本質(zhì),掌握科研的方法,培養(yǎng)科學的態(tài)度,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因此,初、高中化學教學在培養(yǎng)目標的層次上有一定的差異性。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zhì)教育。從教科書及教學實際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學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化學用語、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chǎn)及國防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則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高中化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tǒng)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學生要學會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具體總是還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chuàng)新。

2、搞好銜接教學需要采取的措施

2.1 明確新課程標準,認真研讀教學大綱,合理把握教學尺度

初中化學額教學的目的在于普及知識技能而高中的化學則是對學生知識的進一步加深,將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進行比較,可以看出,新課程堅持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高等人才,是中學化學教學目的的重大轉(zhuǎn)變,但這一目的實施主要是通過過選修的部分進行的。必修1和必修2的學習仍是以普及化學知識為主,因此,應認真研讀教學大綱,控制好教學的廣度和深度,許多內(nèi)容不宜過分擴展,留到選修時再講,這樣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2 做哈知識的承上啟下,設立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

要控制好高中化學新概念的教學進度,不要操之過急,要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逐步地深化,對較難理解的個別概念可分階段給出定義,最后再達到完善的定義。必修一的教材在編寫過程中也要注意到初高中知識點的銜接,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資料進行兩者的自然過度,同時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再加以適當?shù)匿亯|。

2.3 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技巧,做好教學方法的銜接

高中化學有些知識較抽象,增加了教學上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多運用日常生活中化學知識和比較形象生動的語言來解釋高中化學教學上的一些化學原理。通過例子,不僅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注意力,而且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理解概念的能力。還可以用實驗做為引導,先讓學生觀察,進而做出概括總結,對一些無條件演示的實驗,可采用多媒體教學進行演示,以增強化學知識的直觀性。

2.4 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

篇5

關鍵詞: 化學教學 過渡 銜接 立體探究

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注重化學教學的基礎性和啟蒙性,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然而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側重于各種化學規(guī)律、定理的理解和運用,知識得到了很大的擴展和延伸,學習難度也大大增加,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急速下滑,因此在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抓住知識的銜接點,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

一、注重課程內(nèi)容的銜接

初、高中化學作為兩個完全不同的教學階段,課程內(nèi)容有著極大的不同。初中階段注重化學教學的基礎性和啟蒙性,其知識層次僅要求學生“知其然”,課程內(nèi)容通俗、易懂,直觀性、趣味性和實踐性很強;而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注重化學教學的系統(tǒng)性、理論性和實踐性,其知識層次要求學生“知其所以然”,即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課程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因此,在高中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化學知識點的重復、交錯、斷層等,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課程知識點的銜接。

1.初中階段學過的,但是高中需要進一步深化、加深的。由于初、高中的教學目標不一樣,對同一個知識點的闡述方法或者解決思路也不相同。比如,在初中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學生只需要掌握“物質(zhì)得氧即被氧化,失氧即被還原”;而在高中階段,學生不僅要掌握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的得失和轉(zhuǎn)移,還要掌握其中的化學守恒定律及大量的化學式,能夠根據(jù)相關定律對化學式進行配比,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必修條件,等等[1]。相比初中,高中的知識點更系統(tǒng)性、深刻性和科學性,因此在初、高中銜接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初、高中知識點的異同,根據(jù)不同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不同觀點進行比較,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理論。

2.初中階段沒有接觸過,但是高中階段有的。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一種是由于新可變的改編,原來老教材中的部分知識點被刪除,但是高中教學中卻需要。還有一種是老教材沒有,新教材中出現(xiàn)的知識點。如原子結構示意圖的畫法,離子的概念、電離子的概念,等等??傊?,面對這種知識點斷層、銜接不上的狀況,教師要認真研究相關教材,及時查漏補缺,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2]。

總之,在課程內(nèi)容的銜接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復習初中化學中的重要基礎內(nèi)容,以及與高中化學知識密切聯(lián)系的知識內(nèi)容,并且不斷引導學生借助新舊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探索新知識,把新知識融入到原有的知識框架中,不斷充實、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實現(xiàn)初、高中知識的內(nèi)在有效銜接。

二、注重教學方法的銜接

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側重點是基礎性和啟蒙性,直觀性、趣味性和實驗性很強,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是從學生熟悉的事物、或者具體、直觀的自然現(xiàn)象或者實驗演示入手,幫助學生直接地感受化學,進而強化學生的化學概念和化學規(guī)律。而在高中階段,隨著知識的系統(tǒng)化、深化、復雜化,除了傳授學生化學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引導學生通過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學概念和規(guī)律,幫助學生從初中階段的“知其然”過渡到“知其所以然”。因此,在銜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先慢后快的教學節(jié)奏,幫助學生逐漸適應高中深層次化學教學學習。

另外,在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上教師要懂得創(chuàng)新。初中化學學習以識記為主,化學課堂教學主要以傳統(tǒng)灌溉式教學為主,學生機械記憶相關知識點。而高中課堂知識容量大,進度快、知識點多、綜合性強,傳統(tǒng)灌溉式教學很難幫助學生及時、準確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因此,在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注重化學知識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幫助學生先理解后記憶,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另外,高中化學相對枯燥、深奧,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穿插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三、注重學習方法的銜接

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點通俗、簡單,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就是記憶、模仿、死記硬背,學習方法單一、依賴性大,缺乏必要的獨立思考能力。而高中化學知識點數(shù)量龐大、知識理論深化,單純的死記硬背很難搞定必要的化學知識,因此銜接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化學學習方法,逐漸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如要求學生課前做好預習功課、課上做好隨堂筆記、課后獨立完成作業(yè)、學會及時歸納總結知識點,并且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深化記憶。

例如,在新課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問學生一些與本科內(nèi)容相關的針對性問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長期努力。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一直是教師長期研究的重要課題,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本班學生的實際化學掌握情況,理清教學思路,綜合運用一切科學的教學方法做好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工作,引導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教學,促進每位學生的發(fā)展,實現(xiàn)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大學化學;高中化學;知識點;銜接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9-0074-02

多年教學實踐表明,許多大學新生在剛進入大學時不能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常表現(xiàn)出自學自治能力、獨立分析能力、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較為欠缺,這反映了當前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嚴重脫節(jié)。對于藥學類專業(yè),化學類課程學習顯得格外重要,而“化學學困生”占相當大的比重。我校藥學院每年都對入學新生進行化學知識摸底測試,結果基本一致,測試成績高的可得90多分,大約占20%;低的只得20來分,不及格率約30%。通過了解高中實驗課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來自省重點高中,化學實驗開得全,實驗動手能力很強;有的同學來自偏遠地區(qū),高中三年只做過幾個實驗;還有的同學只靠觀看演示實驗或?qū)嶒炰浵窳私鈱嶒灢僮?,實驗基礎很差。因此,搞好大學化學與中學化學教育的銜接,降低大學化學與中學化學的學習臺階,使學生盡快適應大學化學的教學特點和學習要求,就成為大學化學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總體來說,大學化學與高中化學的一個明顯的區(qū)別是教學內(nèi)容的“量”急劇增加了,單位時間內(nèi)接受知識信息的量與高中相比增加了許多,而輔導練習、消化的課時相應地減少,這對大學新生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高中化學新教材中知識點的介紹方式及深度與大學化學有所不同,所涉及的范圍也遠不及大學化學廣泛,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化學思維的形成也有待學生在大學化學學習中進一步完善、提高。由于中學化學教學內(nèi)容體系本身的問題或中學生認知水平有限,學生在進入大學時有些化學問題還比較模糊,這樣勢必影響大一化學的教學質(zhì)量。而大多數(shù)學生對上述轉(zhuǎn)變心理準備不足,學習方法和能力還停留在高中的層面上,不能適應新起點的學習。

中學與大學化學教學內(nèi)容的銜接,通常認為是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所承擔的任務[1,2]。也有學者[3]主要關注大學與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銜接問題。然而,隨著高中化學新課標的實施,一些大學化學知識被納入高中化學選修模塊的教學體系,相關知識點廣泛涉及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甚至藥物化學、生物化學等諸多課程[4]。

2003年4月,教育部制訂頒布了《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簡稱:新課標)。目前,全國各省市已陸續(xù)開始執(zhí)行。新課標將高中化學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部分,其中“必修”部分為全體高中學生均需學習的課程,而“選修”部分則包括6個模塊。如果在高考中,學生不參加化學科目的考試,則選修“化學與生活”或“化學與技術”模塊;如果參加化學科目的考試,則須選修“物質(zhì)結構與性質(zhì)”、“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實驗”等模塊中的2~3個。

這樣的課程設置,基本上為大學化學做好了鋪墊,但是,高中化學和大學化學的知識點仍然存在一些銜接問題。因此,教師在大學化學教學中必須對這些概念加以澄清和重視。

一、大學化學中新出現(xiàn)的知識點

在大學化學中,有部分內(nèi)容是高中化學沒有涉及的,主要集中在化學原理的相關章節(jié),總結如下:四大平衡部分:質(zhì)量摩爾濃度的概念、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緩沖溶液、溶度積的概念、電極電勢及其影響因素、配位平衡的移動、配合物的價鍵理論和晶體場理論;原子結構與分子結構部分:電離能與電子親和能的概念、離子極化理論和鍵型的過渡。

上述這些內(nèi)容,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高度重視,作為難點講解,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認識。

二、大學化學進一步深入學習的知識點

在介紹酸堿理論時,高中化學只講解了酸堿電離理論,給出了傳統(tǒng)的酸、堿、鹽的概念,大學化學是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酸堿質(zhì)子理論,拓寬了酸、堿的定義,提出了兩性物質(zhì)的概念,擴大了酸堿反應的范圍;在介紹氧化還原反應時,對于高中化學中的元素的化合價概念,大學化學給出了更加科學的定義――氧化值;在講化學反應速率時,高中化學用平均速率來定義,而大學化學在高等數(shù)學微積分概念的基礎上以瞬時速率來表示。

高中化學往往將復雜問題簡單化,但追求嚴格的定義與解題訓練。大學化學則要求對化學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物質(zhì)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等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強調(diào)靈活運用化學思維和方法來分析解決問題[5]。比如不能光知道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能級交錯,還應明白該現(xiàn)象是由屏蔽效應和鉆穿效應造成的;不僅應了解甲烷分子空間結構是正四面體,還應弄清這是原子軌道sp3等性雜化的結果。

三、大學化學實驗與高中化學實驗的銜接

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一般不獨立設課,大多數(shù)實驗為演示實驗,教師邊做邊講,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要求學生認識和安裝一些最基本的儀器,理解實驗的原理、方法及步驟,從而幫助學生揭示有關化學現(xiàn)象和規(guī)律,鞏固所學知識。因為每個實驗都建立在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有較好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實驗記錄表格是設計好的,最后的實驗總結也由教師來做,所以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較低,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大。而大學化學實驗是與理論課并行的課程,具有獨立的教學內(nèi)容。由于內(nèi)容多、信息量大,一般要求學生在實驗前預先自學實驗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驟,為實驗做好充分準備。課堂上教師僅起主導作用,講解實驗的重難點,學生需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才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實驗,并于課后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寫出較為完整的實驗報告。

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達到預期目標,教師在實驗前要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弄清原理,了解步驟和注意事項,寫出合格的預習實驗報告,以便實驗時能及時、全面地獲得需要的信息,順利完成實驗。課上教師只需用少量時間對實驗的原理、方法和要求進行簡明扼要的串講,而將絕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動手。之后教師在學生實驗過程中進行巡視,著重注意儀器的布局、調(diào)節(jié)及正確使用,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加深對實驗原理、方法等的認識,就學生出現(xiàn)的普遍問題組織現(xiàn)場討論,耐心幫助不合格學生分析原因,并給予他們重做的機會。采用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學生一般都能主動地進行觀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結語

當前學生化學知識參差不齊的現(xiàn)實使得他們接受新的教學信息的能力不同,如果讓所有學生接受同一教學目標的教學,難免會出現(xiàn)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并挫傷他們強烈的求知求新欲;而基礎差、能力欠佳的學生又會“吃不消”,從而打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因此,我們應根據(jù)生源的差異化和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形成教育目標的多層次和教學方法的多類型轉(zhuǎn)變。依據(jù)“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進行分層次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重視并服務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向主動掌握的角色轉(zhuǎn)化。

參考文獻:

[1]楊華.例說中學化學與大學化學知識的銜接[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10,(22):106.

[2]黃雙路,蔣智清.淺論大學醫(yī)學化學課與中學化學課的銜接[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4,6(4):353-355.

[3]程春英.試論大學與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銜接[J].實驗室科學,2010,13(1):5-6.

[4]羅群興,廖婉瑩,紀敏.談新課標高中化學與大學化學的相關性[J].化學教育,2011,32(7):20-22.

[5]曹瓊方.中學與大學有效銜接的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

篇7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案;設計原則;設計策略;設計思路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7-0011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與過去相比有了質(zhì)的變化,呈現(xiàn)出許多新特點,尤其是在減少課時量的情況下如何確保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zhì)量、貫徹課程的三維目標、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以實現(xiàn)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呢?筆者認為,通過教師精心設計學案(學案可以看作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落實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可以達到上述目的。在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學案的設計與實施做一簡要評析。

一、高中化學學案設計的原則和策略

1. 高中化學學案設計的原則

(1)緊扣《化學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注重基礎,突出主干,難度適宜在基礎年級的學案設計中要深入研究課程標準,把教材和教輔資料作為一種資源,對“教什么”和“如何教”都要依據(jù)課程標準進行準確把握,設計中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主動地選擇和增添教學資源。

同時,要明確: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是一種最低的限度,在知識設計中,要以掌握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基礎知識作為最低限度。對于《化學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即使在某一版本的教材中沒有涉及,在學案中也應及時補充給學生。對于教材中沒有,而習題中涉及的知識點,應靈活處理,不宜進行大量補充。對于《化學課程標準》中有要求,但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應循序漸進,要用發(fā)展的觀點去看待它,設計中做到必修模塊的教學應到位但不越位,選修模塊教學應融合提升必修內(nèi)容。

而高三學段學案設計除了依據(jù)《化學課程標準》外,最重要的是《考試說明》,《考試說明》可以看作是命題專家和考生簽的一份協(xié)議。因此,仔細研讀《化學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和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界定好教學內(nèi)容的各級要求至關重要。

(2)突顯學科特征。對于化學學科而言,學科特征指的是實驗的教育功能。在基礎年級的教學及高三各學段的復習中,在學案中對《化學課程標準》中涉及到的實驗基礎、重要物質(zhì)的實驗室制備等內(nèi)容進行多次強化,以增強認知。同時,在學案中通過實驗設計和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能對學科知識進行本質(zhì)處理和深層次理解,并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2. 高中化學學案設計的策略

(1)教學內(nèi)容的問題化策略

在新授課教學設計中用的較多。將教材中以“定論”形式陳述的材料,轉(zhuǎn)化為引導學生探究的“問題”形式,讓學生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盡量把問題的落點確定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上,以不斷激發(fā)學生探討問題、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2)教學內(nèi)容的結構化策略

在化學學科的學案設計中用的較多。對化學學科而言:具備結構化、網(wǎng)絡化、程序化的化學知識、技能和相應的學習策略是學習能力水平提高的關鍵。因此,針對化學內(nèi)容繁、散、零碎的特點,在設計中把零散的知識組織成結構整體或總結成規(guī)律、方法,能大大提高記憶的牢固性以及知識檢索的效率。

(3)教學內(nèi)容的經(jīng)驗化策略

新的學習材料只有與學生認識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建立合理的聯(lián)系,才能產(chǎn)生有意義的學習,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是理解新知識的基礎。因此,在學案中通過設計復習題或提示或鋪墊,來激活與學習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

(4)解題優(yōu)化策略

精選例題與習題納入到學案中,并通過典型例題的剖析,引導學生嘗試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歸一等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此外,還有教學內(nèi)容的情景化策略、生活化策略、直觀化策略等。

二、高中各學段化學學案的設計思路

1. 高三一輪復習學案的設計思路

每節(jié)的欄目設置的先后順序是:目標解讀(包括考綱定位、重點、難點解讀以及命題趨勢分析。)基礎梳理(基礎梳理不是簡單地重復知識點,應注重學科內(nèi)知識的整合。并在重、難點處通過設計思維發(fā)散或互動探究等小欄目,挖掘知識的隱形關系和內(nèi)在本質(zhì),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考點講練(把本節(jié)主干知識化分為系列考點,通過對考點的詳細解讀與規(guī)律的探究以及易混易錯點的剖析,在典型例題分析、典型例題的變式訓練及跟蹤練習的基礎上,達到有效掌握考點的目的。這種模式的應用可避免就題論題的現(xiàn)象,并通過相應的變式訓練加強應試,克服了大量機械重復訓練。)綜合應用(通過典型例題的解析以及相應的跟蹤練習,提高學生對上述系列考點的綜合應用能力。)過關練習(分為A級:雙基過關,B級:能力提升兩部分,做到題量適中。習題以中、低檔題為主,多選擇突出主干、貼近實際,體現(xiàn)學科思想、學科方法的習題,大膽拋棄繁瑣和超綱的題目。)。

高三一輪章末欄目設置的先后順序是:網(wǎng)絡構建(把本章主干知識整合,使之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命題預測(根據(jù)近幾年高考對本章的考查情況,精選一到兩個典型題目,通過應用讓學生對本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章末檢測。

2. 高三專題復習學案的設計思路

把高中化學知識分為五大板塊:基本概念與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化學計算。每個板塊通過專題形式整合主干與熱點,使知識系統(tǒng)化,強化對主干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并通過適度的練習提升能力。欄目設置的先后順序是:專題知識整合重點難點解讀專題考點講練專題鞏固提升。

3. 高三沖刺階段學案的設計思路

在沖刺階段,注重回歸教材,設計一些回歸基礎和熱點問題的專題學案。如“教材中典型實驗的創(chuàng)新設計”;“教材中??蓟瘜W用語匯總”;“化學與STSE”;“第Ⅱ卷綜合應用試題探討”等。事實證明,這些專題學案的設計與實施,能有效地提高考生臨場的適應能力,有利于考生發(fā)揮出較好的水平。

4. 基礎年級學案的設計思路

篇8

化學新課程自實施以來取得了許多喜人的積極進展。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同學們對于教材、新知識形態(tài)等方面的驚人轉(zhuǎn)變的覺得難以接受。后來經(jīng)過仔細揣摩、理性認識再到應用于實踐、不斷探索的艱苦過程,他們終于能夠比較全面地理解新課程的變化、辯證地看待新課程實施中出現(xiàn)的各種不適應。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小問題,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化學新課程的知識的羅列和整體結構做出了一定的調(diào)整,知識內(nèi)容的教學目標有了一定的變化,造成教師授課習慣、學生思維模式與新課程之間的矛盾。其次,新課程的理念得到老師和學生的一致認同,但教學中所需的一些技巧、學習中需要的學習技巧都尚未形成體系。因此如何努力達到新課改的要求,鞏固已經(jīng)取得的豐碩成果,在實際應用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問題答案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相互協(xié)同的課堂教學能力,落實多媒體多樣化教學的目標,成為所有化學老師都都必須好好探討的問題。下面,筆者將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角度對新課程的教學策略進行初步的探索、總結。

一、整合實驗知識點,采取體系化教學方式

眾所周知,高中化學新課程分為2個必修模塊和6個選修模塊。其中必修模塊是選修模塊的基礎,選修模塊是在必修模塊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與深化的。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設計,6個選修模塊之間是平行關系。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之間雖然有嚴格的區(qū)分,表面看來各實驗不相關。但是若老師事先對實驗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在教學過程中體系化講解的話,學生相應地聯(lián)系記憶,這樣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學生能否最大限度地掌握課堂上講解的知識,一般取決于教師對本節(jié)內(nèi)容重點、難點的把握。有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往往在備課時就非常注意對重點、難點進行著重講解,并且也會對不同的重點、難點采取不同的講解方式。

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找到所教授知識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也就是找尋一條貫穿教學過程的主線,以達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保證所學的知識點的連續(xù)性、邏輯性和體系性的目的。具體言之,在教材中,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這一部分知識就可以通過一條主線來進行教學,這部分知識包括了以下的內(nèi)容,分別是金屬與水、氧氣的反應。在金屬與水反應這一部分,教材中介紹了鈉和鐵分別與水進行反應的過程,我們可以找到這樣一條主線“金屬與水反應的難易程度與金屬活動性的關系”,這條主線的利用可以促使學生使用對比、類推的研究方法來學習。學生在掌握了金屬與水反應與金屬活潑性的相關知識后,他們就可以此為基礎準確地把握金屬與氧氣反應的相關內(nèi)容,并且由于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性和體系性,能夠記憶深刻。

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對知識點掌握程度的要求肯定是有差異的,同時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合理的教學設計關系到分層次教學成功與否,而調(diào)動教師與學生雙方的積極性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在教學中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實驗操作、實驗思考、實驗探討中來,讓全體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促進化學學習,尤其是化學實驗綜合知識的學習掌握。如:在“鹽類的水解”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可設計如下一組問題:①常溫下,酸、堿、鹽溶液的pH是多少呢?NaCl、Na2CO3水溶液呈什么性?②為什么鹽溶液的pH不都是7呢?③影響水的電離平衡的因素有哪些?④哪些鹽會水解呢?⑤鹽類水解的本質(zhì)是什么?⑥鹽類水解有哪些應用呢?然后,讓C層學生回答①②題,B層學生回答③④題,A層學生回答⑤⑥題。通過提問分析,既復習了舊知識,暴露出概念的形成過程,又調(diào)動了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基本上搞清鹽類水解的相關知識,從而在“成功的體驗”中,不知不覺中解決這一難點問題。

三、在化學實驗課教學中合理設置疑問

化學學習的方法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在化學學習中能夠?qū)W會運用多種手段獲取所需的知識,對原知識進行一定的補充、理解,從而對化學學習過程進行思考、總結,再應用至化學實驗的學習中,這樣,學生的自我觀察力、自我總結能力就得到很好地發(fā)展。但是課程畢竟是由老師來主導的,因而如何啟發(fā)學生成為一大難題,而設計問題,刺激學生進行思考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種方式。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從實驗原理、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果、實驗對比等角度進行提問式教學。但是這個過程中,有一點非常需要注意的是,設置問題要有一定的難度梯度,避免較易與較難的知識點中間的跨度太大,學生不易理解。

四、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器材

現(xiàn)代科學技術只能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起輔助作用,而不能替代化學實驗。而課堂實驗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如部分實驗所需的器材、操作場地的限制,導致在普通高中實驗室中無法清晰、高效地演示給學生,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更是難上加難。以上問題在實驗課件的廣泛應用后則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例如在“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的教學中,由于該實驗知識點比較難,學生較難掌握,可通過播放“改變壓強對NO2與N2O4之間轉(zhuǎn)化的影響”的課件,運用Flash課件,能突出氣體顏色有哪些變化,實驗中各個現(xiàn)象之間的層次差別就會更為明顯。而且,“壓強對氣體分子數(shù)和濃度的影響”的兩個動畫的使用,能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壓強變化過程中的氣體顏色、組分濃度有哪些變化?,F(xiàn)代科技的引進使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更具有靈活性、直觀性,學生能得到全方位的啟迪和刺激,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收到傳統(tǒng)教學所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

五、開闊學生視野

化學其實是一門應用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具體說來,可在實驗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主動或被動地聯(lián)想到生活實際的化學應用,把抽象的化學知識轉(zhuǎn)變成具體的生活小應用。這不僅能使學生的眼界得到很大的開闊,還能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積極探索的好習慣,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生活中難題的能力。生活小實驗就是活學活用的典范,這種家庭小實驗中不限定用什么樣的器材,無所謂實驗場所在哪里,只需同學們開動腦筋,同身邊的同學、朋友利用家庭中常見的鍋碗瓢盆就能進行。如果家長能夠加入到實驗中的話,還能培養(yǎng)和睦友好的家庭關系。常見的家庭小實驗有制作橘子電池;用草酸洗墨漬;區(qū)分毛織物和化纖織物;采取什么樣的方法能夠去除茶壺壺底的污垢;為什么用鐵刷子將鋁鍋擦亮后鋁鍋表面很快又變得灰暗;用什么樣的方便材料能制作出分子模型;如何測定雨水的pH;如何用食醋和純堿溶液使花朵顏色改變;用熟香蕉催熟青香蕉、綠橘子;發(fā)酵粉加水或加熱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驗證;用小蘇打或堿面清洗鍋碗瓢盆上的污漬;用雞蛋清做蛋白質(zhì)的鹽析與變性實驗等等。這樣學生親自動手的機會大大增加了,還能主動思考生活現(xiàn)象的最根本的化學原理。同時,學生心中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也得到解答,這能大大促進學生對于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的思考也能使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另外,老師還可以多多組織學生到化工廠、自來水廠等單位觀摩學習。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所學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及其經(jīng)濟價值。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現(xiàn)象作為學習背景、啟發(fā)性的問題,制作出特定的學習素材,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興趣,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化學探究,體驗化學研究的具體過程的艱辛和得到結果的喜悅,從而真正喜歡上化學、喜歡上化學學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磊.基礎化學教育課程改革10年進展與反思.化學教育,2010(1):20-24.

[3]程俊.必修模塊化學實驗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建構與實施策略.化學教育,2010(3):35-38.

[4]張利紅.質(zhì)疑設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特殊功效.教育創(chuàng)新,2010(10):37.

篇9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

教學就是教和學雙方互動的過程,而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則需要教師和學生相互合作才能達成=所以本文對制約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從而提出了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的幾點方法。

一、影響高中化學教學效率的因素

1.學生動手進行化學實驗的機會少

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常常用一些視頻資料來代替學生的實驗,這種做法違背了新課程的理念,因為,在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時,由于受藥物用量、投放順序以及反應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會使實驗的結果與理論效果產(chǎn)生偏差,而這時教師就可以學生生進行互動的研究和探討,可使用視頻之后實驗就變得十分完美,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視頻中的實驗結果,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化學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

2.處理不好教學的廣度和深度

新課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學教學標準,對同一學習內(nèi)容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要求,在日常實際的教學中,由于某些教師對化學教材內(nèi)容把握不當,依然按照以前的課程要求處理新課程教材中高中化學必修教材的知識內(nèi)容,因此,隨意的擴展化學教學的內(nèi)容和要求的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這無疑會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額外負擔。

3.教師思想的因素

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臺為中心的制度化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式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與學的模式,從始至終都滲透著教師的權威性,所以在這種傳統(tǒng)的思想下,教師在要求學生自行討論、思考、分析時,總是害怕學生不是在學習而是在于課堂無關的事,總是在想學生會不會只是喜歡這種活動的形式,而沒有扎實的學到知識,這樣就必然會使教師對新式教學方法充滿疑慮,從而制約高中化學教學的效率。

二、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效率的策略

1.立足教材,明確教學目標

高中的化學教學應該以高中化學教材為基礎,以化學教學的目標為核心,這也是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率的前提條件,因此,就使得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去認真的分析和研究高中化學的課程標準,全面的了解學生,總結化學教學中各個方面的要素,從而制定出科學的、合理的化學教學目標,在掌握課程標準的同時還要靈活的運用化學教材,立足于教材使化學教材的課程標準變得具體化,在進行高中化學的新課教學過程中,高中化學老師要仔細的研讀化學課程的新標準,在使用新教材上課的過程中,要根據(jù)高中化學課程的新標準靈活的運用化學教材的內(nèi)容,同時也要參考不同版本的化學教材適當?shù)臄U大化學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2.師生交流,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德國的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鼓舞,沒有高昂的情緒怎么激勵別人?”所以教師要特別的重視師生間情感的交流,化學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或是一個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都有可能激起學生對化學科學強烈的學習動機,此外,教師若要學生改變傳統(tǒng)教學體系中對教師的依賴,就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使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指導下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若是學生在預習中有不懂的地方,就會產(chǎn)生疑問,從而積極的去思索,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活躍起來,學習的熱情也會被激發(fā)出來,同時也能使教師在講這節(jié)課時抓住關鍵性問題,少走彎路,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效率。

3.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正確的教學方法是上好一堂化學課的基礎,備課是為教師走上講臺做鋪墊,而把課上好才我們高中化學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學方法作為完成教學目標的條件,一堂完美的高中化學教學課,必然要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實現(xiàn),現(xiàn)代的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和學的互動活動中,學生是這項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發(fā)揮的是主體的作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就是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在當今終生學習的社會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還要加強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目前我國教育改革所提倡的有效教學方法,就提出了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觀點,這樣就可以充分的發(fā)揮出學生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所推崇的學生參與,并不是用課堂“熱鬧度”來為衡量的,有些化學課堂上的學生乍看起來都沒有以特定的形式來參與課堂教學,但他們卻都在積極的對問題進行思考;而有些課堂教學雖然看著熱鬧,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但卻只是在形式上的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被教師指揮著,沒有形成自己對問題獨特的見解。

三、結論

總之,高中化學教師進行化學教學時,應立足教材,注重學生互動能力的培養(yǎng),保持學生對高中化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及時地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信息進行反饋、調(diào)整和優(yōu)化,每節(jié)課后化學教師要靜心思考,慢慢的摸索出化學教學的規(guī)律,仔細考慮教學計劃是否合理的制定,教學計劃對教材的知識點是否存有遺漏等,這樣就一定能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傅衛(wèi)民.探索現(xiàn)場教學,提高教學效率[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8(1).

篇10

,容易喪失學習興趣.這種方式會扼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利于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教學質(zhì)量也有不利影響.問題驅(qū)動式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教師從學生已有的觀念出發(f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提出一系列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來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掌握、理解、同化和遷移運用知識.本文嘗試探討以問題驅(qū)動式教學促進高中化學復習課效率提高的策略

一、問題驅(qū)動式教學的基本模式

問題驅(qū)動式教學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反思總結.提出問題的步驟主要由教師完成,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問題的過程主要由學生完成,學生需要自主思考、合作討論,這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又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只在其中起引導和輔助作用;反思總結由教師引導、學生參與,能培養(yǎng)學生整合知識、歸納規(guī)律的能力.下文將針對問題驅(qū)動式教學基本模式的幾個步驟,分別具體論述問題驅(qū)動式教學在高中化學復習中的應用.

二、問題驅(qū)動式教學在高中化學復習中的具體應用

1.提出問題,誘導思維

復習的目的就是對已經(jīng)教學過的內(nèi)容進行回顧,鞏固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補充學生還沒掌握或掌握得不全面的知識,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在學生腦中形成完整的架構.問題驅(qū)動式教學在高中化學復習中的應用,要針對復習的特點和目的來進行.由于在復習之前,學生對課程內(nèi)容已經(jīng)有一定認識,所以在復習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就不能再流于淺層和表面,而應該選擇更深入、與已學內(nèi)容關系更密切和復雜的問題,要注意問題背后隱藏內(nèi)容的豐富性.

例如,教師可以將社會熱點問題和化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以此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加深對復習內(nèi)容的印象.利用熱點問題的另一優(yōu)勢在于能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更宏觀和總體的認識.某一個社會問題中往往不止關系到一個知識點,而是涉及多個化學知識,這些知識在課本上往往是跨章節(jié)、不連貫的.利用某一個熱點問題,就可以將多個章節(jié)的多個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一定的復習時間內(nèi)回顧更多的內(nèi)容.

比如,減肥是很多愛美女生關注的問題,而這一生活問題中實則隱含了大量化學知識.在復習時,就可以通過“如何更有效地減肥”這一問題,引出相關的知識點.主食吃得多、愛吃甜食的人容易發(fā)胖,主食和甜食中會導致發(fā)胖的物質(zhì)就是糖類,這就能帶領學生回顧各種糖類的化學式以及其如何轉(zhuǎn)變成脂肪的問題.利于減肥的方式,除了節(jié)食,更有效的應屬有氧運動.在有氧運動中,人體的脂肪是如何被消耗的呢?這就能涉及三羧酸循環(huán)和氧化磷酸化的問題.

1.解決問題,反思總結

在提出問題之后,教師不必急于給出答案,而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來思考和解決問題.由于是復習,解決問題的過程基本上可以由學生自主完成.將零碎的知識點復習回顧之后,學生頭腦中對于每個“點”的印象加深了,但是還未能將“點”連成“線”和“面”.此時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將之前復習過的內(nèi)容反思總結,聯(lián)系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架構.

例如,若一節(jié)課中教師提出了一個計算物質(zhì)的量的問題,在學生解決了這一問題之后,就可以順勢再提出與之相關的物質(zhì)質(zhì)量計算、物質(zhì)的量濃度計算乃至氣體體積計算等問題,這就將相關的一系列知識點和計算公式都聯(lián)系起來,成為了一個小的知識架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設置的問題具體情境要盡量遠離書本上已有的現(xiàn)成的例子,引導學生用其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和方法解決不同問題,加強學生知識遷移訓練,培養(yǎng)他們舉一反三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多種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可以設置自由開放性的問題,比如“通過上一題對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計算,借助已有的結果,同學們還能提出什么相關問題并解決?”針對這樣的問題,不同學生會提出不同的問題,涉及不同的知識點.將這些發(fā)散而來的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解答,就能做到知識遷移運用.

三、問題驅(qū)動式教學在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保持良好的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的好壞對教師的教學情緒和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很大影響.保持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有效應用任何教學方法的基本前提,問題驅(qū)動式教學也需要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進行.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處于中心地位,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在課堂上單一地講述,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樣就造成了沉悶乏味的課堂氛圍.即使教師采用問題驅(qū)動式教學,也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要更好地應用問題驅(qū)動式教學,就需要教師善于調(diào)動課堂氛圍,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質(zhì)疑,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積極活躍、大膽創(chuàng)新的習慣.此外,老師語言的親切、幽默,也利于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來.如在涉及元素周期表等需要學生實記實背的知識時,由于教學內(nèi)容本身偏理論化和數(shù)據(jù)化,課堂氛圍就很容易陷入沉悶,這時候就需要教師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保持活躍的課堂氛圍.針對這種相對枯燥的知識,教師可以編寫充滿諧音、利于調(diào)動學生想象力的順口溜,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復習.否則即使設置問題情境,也可能出現(xiàn)教師一提問,臺下一片沉寂,無人回應的場面,問題驅(qū)動式教學的目的也就難以達到.

2.設計合理有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