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9 00:09: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足球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現(xiàn)狀足球運動曾是大學生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隨著學校體育的改革推進,高校體育課程普遍開設了興趣選項課程,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項球類運動,曾是一度火熱。長期以來,傳統(tǒng)足球教學一直受灌輸式思想的影響與束縛,忽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只注重專項技能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加之,足球課對基本素質要求高且娛樂性、趣味性不強,社會影響力差,考試也不容易通過,造成一部分學生喜歡足球而不愿意上足球課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學生在足球課中被動應付,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甚至出現(xiàn)學習足球的人數(shù)急劇下降的趨勢。隨著選項課程種類的增多,加之國內足球大環(huán)境的每況愈下,大家對足球的熱愛也一度陷入低谷。
(二)存在問題1、足球教學受重視程度不高。足球運動屬于同場競技項目,對抗性強、受傷幾率高,學生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容易受傷,造成我國高校對于足球教學支持不夠,大多學校表現(xiàn)出相對消極的態(tài)度。2、教法單一,競技色彩濃,忽視學生感受。教師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手段不夠靈活多變,競技色彩突出,練習枯燥乏味。趣味性、游戲性教法較少,調動不起球性差、基礎較差的學生,而只能給比賽基礎較好的學生帶來樂趣,久而久之,足球課對學生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3、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學生的情感要求。灌輸式教法難以調動起身體條件較差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不利于發(fā)展學生自學、自練能力。4、考評方法陳舊。考評注重結果,學生考試壓力大,容易產生挫敗感,尤其對于那些身體素質差、足球基礎弱的學生,影響了學生學習足球的積極性。
二、快樂足球課程設計與構想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了解、發(fā)現(xiàn)新知識,并對所學知識進行主動構建,以達到學習目的。
(二)課程目標通過快樂足球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引導學生掌握足球的基本運動形式,增強對足球的興趣。
(三)設計與構思第一階段:項目引入。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為重點,使學生愿意參與其中。作為學習足球運動的開始,先讓學生了解足球運動的特點及比賽規(guī)則。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足球訓練、比賽集錦,調動學生對足球的熱情,喚醒學生內心對球星的崇拜感。通過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激發(fā)學生內心對足球的渴望。利用電子游戲(實況足球)教學,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足球。第二階段:興趣培養(yǎng)。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程序,設定有利于技術正遷移、適合學生剛開始學習部分作為教學內容。即課前設計促進技術正遷移的趣味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內容與目標貫穿于課堂,通過教師講解,使學生明白這些趣味性練習所涉及的基本技巧,從而便于學生對知識和技術進行構建。第三階段:戰(zhàn)術意識。轉變教學思想,改革教學重點,拓展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里所說的戰(zhàn)術意識不同于競技比賽中所講述的戰(zhàn)術意識,而是指學生在學習場上無球情況下的跑位,來接應有球者的適當技能。
教師可根據(jù)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與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做出合適選擇,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并了解比賽的基本戰(zhàn)術和所運用的技能??衫檬智蚧蜷蠙烨虻倪\動形式,融入足球的基本戰(zhàn)術意識。教師應教會學生臨場觀察能力和進行合理戰(zhàn)術運用,確立學生在場上處于主動地位,從而體會到足球運動的快樂。通過以上階段,學生對足球運動會有更清楚的認識,足球明星無非也是學習了顛球、運球、傳球、射門四項技術。通過參與和了解足球的基本技戰(zhàn)術,使更多學生可以欣賞高水平的足球比賽,并從中模仿技術動作,在比賽中積極表現(xiàn)出來,為推動學生學習足球起到積極作用。第四階段:習慣形成。改良原有的考試形式和內容,不為考試而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習不為考試。通過采用積極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比賽投入程度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方面進行綜合考評,以學生之間互評及學生的自我評價等形式進行考評。
三、結論
篇2
1.我國校園足球未來發(fā)展中應當確立的科學發(fā)展觀
2.校園足球熱的冷思考
3.“足球夢”與“中國夢”——《體育與科學》學術工作坊“足球改革與社會變革”論壇綜述
4.當代中國發(fā)展足球運動的新型社會文化建設意義
5.中國足球改革詮釋——對《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的思考
6.開展校園足球活動需要理念引領
7.增長模式:從“校園足球”開展看“全國學校足球運動聯(lián)盟”建設態(tài)勢
8.我國“校園足球”若干問題再探討
9.論中國足球崛起之道——美國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王晉教授訪談錄
10.中、日、韓三國青少年足球培養(yǎng)體系比較研究
11.校園足球文化內涵研究
12.論“新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
13.巴西足球運動發(fā)展及對我國的啟示
14.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價值研究
15.足球運動員的體能研究范式與體能訓練研究
16.對校園足球的“八路突破”的理解與深入——論“新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之三
17.校園足球運動縣域推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探索——以臨潁縣校園足球發(fā)展工程為例
18.國外足球運動體能訓練前沿熱點與演化分析——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可視化研究
19.開展校園足球活動若干問題的探討
20.校園足球熱的審思——兼論中國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
21.集體身份認同視域下中英足球球迷文化的比較研究
22.英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fā)展的演進及啟示
23.日本青少年足球發(fā)展策略對中國足球發(fā)展的啟示
24.荷蘭足球歷史崛起與持續(xù)發(fā)展探究
25.再論“新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從德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培養(yǎng)看中國的校園足球
26.中國職業(yè)足球聯(lián)賽的產品屬性研究
27.歐洲國家職業(yè)足球產業(yè)政策研究——以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為例
28.校園足球活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
29.校園足球核心價值體系構建
30.室內五人制足球比賽傳球方式特征研究
31.世界足球區(qū)域格局及其文化背景探析
32.中國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
33.日本職業(yè)足球發(fā)展戰(zhàn)略
34.上海市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35.基于校園足球視角的基層足球教練員培養(yǎng)
36.國外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及其啟示
37.日本文明的現(xiàn)代轉型與日本足球的成功對中國足球改革的啟示
38.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發(fā)展瓶頸及突破策略
39.我國城市群眾足球運動發(fā)展歷程回顧及策略分析
40.影響青少年足球興趣的校園環(huán)境因素的調查研究
41.中國足球項目的價值目標、現(xiàn)實差距與路徑設計
42.我國校園足球的異化現(xiàn)象
43.英國足球與英國文化
44.從階級與社會控制視角解讀英國足球演進歷程
45.中國足球競賽體系和訓練體系的研究
46.我國布局城市校園足球競賽體系的研究
47.青年足球運動員結合球有氧耐力訓練實證研究
48.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情況調查與分析
49.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與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
50.中國青少年足球操作性訓練理念的實踐特征
51.基于實地調研對我國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之理性思考
52.論完善中國足球法人治理結構的關鍵問題
53.中國足球體制改革與監(jiān)管體系建設——概念、問題與方向
54.足球機器人小車總體設計思想及其單片機選型
55.我國足球后備人才“體教結合”培養(yǎng)道路的規(guī)模設計
56.我國足球價值的解構與建構
57.中日足球青少年培養(yǎng)比較
58.英國足球文化的特征
59.關于中國足球彩票發(fā)展的對策研究
60.中國足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構建
61.多維視野中的中國足球文化特征
62.發(fā)展校園足球現(xiàn)存主要問題及改進策略
63.中國職業(yè)足球“共同體”之殤——對中國足球“坦塔羅斯之痛”的社會學視域分析
64.男子足球與女子足球比賽攻守轉換時空特征對比分析
65.中國足球文化與歐洲足球文化的比較
66.德國足球成功崛起的因素及啟示
67.我國青少年足球運動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68.論中國足球職業(yè)化改革的代價及其控制
69.基于知識圖譜的國際足球訓練研究現(xiàn)狀與前沿分析
70.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奪冠中超職業(yè)聯(lián)賽的思考
71.足球比賽核心制勝技戰(zhàn)術指標的探討分析
72.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可持續(xù)發(fā)展思考
73.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研究
74.長沙市高校五人制足球運動開展的現(xiàn)狀與問題分析
75.職業(yè)足球運動員轉會的法律適用
76.我國足球球迷文化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及其建設路徑研究
77.足球中的國民性
78.解析中國足球文化對中國足球發(fā)展的影響
79.我國校園足球未來發(fā)展的注意問題——以我國首批校園足球布局城市學校足球發(fā)展情況為借鑒
80.中國青少年女子足球運動整體概況及發(fā)展策略思考
81.對歐洲足球四大聯(lián)賽特征刻板印象的實證探究
82.第18屆世界足球錦標賽前場任意球攻守戰(zhàn)術分析
83.企業(yè)社會責任理論下的職業(yè)足球俱樂部社會公共服務研究
84.現(xiàn)代足球戰(zhàn)術體系的后現(xiàn)代化趨勢研究
85.日本足球的發(fā)展對中國足球的啟示
86.歐洲國家足球隊進攻戰(zhàn)術方法手段運用特征分析——以2008年歐洲足球錦標賽為例
87.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
88.德國足球崛起的歷程及特征
89.足球運動表現(xiàn)研究進展、問題與趨勢
90.FIFA 11+綜合熱身練習在足球運動中的應用——系統(tǒng)綜述
91.中國足球改革的社會文化透視
92.論足球技術訓練
93.中國頂級職業(yè)足球俱樂部的時空分布(1994—2013):格局和演化
94.我國職業(yè)足球去行政化管理方式的研究
95.世界足球起源研究——臨淄蹴鞠發(fā)展及其傳播推闡
96.從第世界杯足球賽看現(xiàn)代足球發(fā)展規(guī)律
97.現(xiàn)代足球比賽中雙后腰打法的分析
98.中國足球產業(yè)化的分析與研究
99.上海校園足球發(fā)展研究
100.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現(xiàn)狀芻議
101.英國校園足球啟示:網絡路徑整合及多元資源配置
102.“校園足球”文化內涵及其建設路徑研究——以上海市為例
103.校園足球發(fā)展的動力及其耦合機制研究
104.現(xiàn)代足球比賽進球基本特征與規(guī)律研究——以第14~20屆世界杯足球賽進球為例
105.不同顆粒密度人造草坪對足球運動員運動表現(xiàn)及損傷的影響
106.中國校園足球政策工具分析
107.我國足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策略分析
108.我國職業(yè)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研究
109.我國足球運動管理改革的經驗與問題
110.淺談校園足球的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
111.開展高等學校足球運動的新途徑──五人制足球
112.近現(xiàn)代中國足球發(fā)展的歷史及其啟示
113.英國足球球迷文化探討
114.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體系發(fā)展模式的構建
115.現(xiàn)代足球的民族精神與中國足球的文化缺失
116.足球運動中的唯象理論實證研究——以國家(地區(qū))經濟實力與運動成績關系為例
117.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狀況比較分析
118.足球運動員在急停起跳和側切動作中前交叉韌帶損傷的生物力學特征研究
119.關于足球運動起源之新論
120.國外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及其啟示
121.基于文化意義的足球內涵
122.足球比賽表現(xiàn)研究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123.足球人才全球化的實證研究
124.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發(fā)展階段特征及主導環(huán)境因素
篇3
1)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足球是一個集體項目,它需要所有運動員要在場上發(fā)揮團結合作的精神,依靠整體的力量獲取比賽的勝利。縱觀國內外的足球運動比賽,缺乏團結合作意識的團隊是不可能獲得最終勝利的。因此學生通過參加足球運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2)有利于促進學生得心理健康。足球運動是世界第一大運動,學生通過參加足球運動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體質,而且還能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學生通過足球運動可以結識更多的朋友,他們之間可以相互的傾訴自己在生活、學習中的不滿,從而達到緩解心理壓力,釋放不滿情緒的目的。
3)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通過參加足球比賽,感受足球所帶來的一種創(chuàng)新氛圍,因為足球屬于一種競技比賽,在比賽中運動員不僅要貫穿教練員的戰(zhàn)術,而且還需要在比賽的過程依靠自身的技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與需求戰(zhàn)機、掌握戰(zhàn)機最后取得比賽的勝利。
二、影響高校校園足球文化發(fā)展的因素
綜合高校足球運動發(fā)展現(xiàn)狀,并且結合筆者的問卷調查得知:影響高校校園足球文化發(fā)展的因素主要包括足球比賽、足球表演、足球課程、足球氛圍以及足球拉拉隊等因素,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主要是高校的足球課程設置、足球比賽、球迷的消費以及高校足球運動的氛圍。
(一)高校足球比賽的影響
通過足球比賽提高高校足球運動的發(fā)展是創(chuàng)建高校足球文化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足球比賽主要有“中國大學生足球聯(lián)賽”,該比賽是由教育部與中國足協(xié)聯(lián)合舉辦的,由專門的體育中介公司負責宣傳與運作,大大提高了校園足球文化的發(fā)展,但是畢竟我國足球市場不景氣,導致中國大學生足球聯(lián)賽在高校中的影響力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導致大學生不能更多的參加足球比賽,進而逐漸的會喪失積極性。
(二)足球課程設置對校園足球文化的影響
高校足球文化的形成關鍵在于高校的足球教學體系是否完善,高校對足球教學是否重視。如果高校的足球課程設置合理,那么學生學習足球知識的途徑就會拓展,相對應的高校足球文化就能得到很大的發(fā)展,但是目前高校的足球課程設置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首先高校足球教學的模式過于程序化。很多高校在進行足球教學時過重于對足球技術的教學,而忽視了足球本身的特點;其次教師在教學時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技能的傳授,而不會對學生灌輸如何運用技術;最后高校對足球教學的考核方法也不合理。高校對足球教學考核評價主要是對教學效果的考評,而不重視教學過程。
(三)高校足球球迷的缺失
足球球迷是校園足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足球運動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經過大量的調查高校的足球球迷無論是在數(shù)量上還是在成員結構上都表現(xiàn)的過于單調,首先高校真正懂足球的人員非常少,而且討論足球的人數(shù)也不多,比如高校每年都會組織院系進行足球比賽,但是為比賽一方加油的拉拉隊則非常少;其次足球消費水平不高。由于當前高校就業(yè)競爭的壓力不斷加劇,再加上我國足球市場的不景氣,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愿意參加足球運動,足球運動積極性的降低必然會影響足球消費水平的下降,消費能力的下降則會有直接影響足球產品的發(fā)展,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四)高校足球運動的氛圍
高校足球運動氛圍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高校足球文化的發(fā)展,但是高校足球氛圍濃度不高,造成高校足球氛圍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高校領導對足球教學的認知與態(tài)度不高。目前高校領導對足球教學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他們認為足球運動在我國沒有廣泛的市場,因此發(fā)展足球運動不會給高校帶來顯現(xiàn)的效果,以此他們不愿意將精力放在發(fā)展足球教學中;其次學生對足球的技戰(zhàn)術沒有靈活掌握。雖然高校足球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足球技戰(zhàn)術,但是學生卻不能靈活的應用該戰(zhàn)術。
三、發(fā)展高校校園足球文化的具體對策
發(fā)展高校校園足球文化,需要高校構建系統(tǒng)的足球教育體系:
(一)高校領導要重視足球教學
提高高校足球教學質量,培養(yǎng)綜合素質較高的足球專業(yè)學生是營造高校足球文化的關鍵,其中提高高校足球教學質量的關鍵就是高校的管理者要加強對足球教學工作的支持力度,首先高校領導要加強對足球教學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新建足球比賽場地、購置足球教學設備等,通過完善的基礎設施為足球教學創(chuàng)建良好的氛圍;其次要加強對足球教師的培訓,提高足球教師的專業(yè)技能。高校要定期對足球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改變他們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完善高校足球運動比賽機制
高校要充分借助全國大學生足球聯(lián)賽機制,發(fā)展校園足球比賽。首先高校要在內部形成固定的足球比賽機制,高??梢岳酶咝C磕杲M織的運動會,開展高校內部的足球比賽,通過組織比賽,帶動高校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其次高校足球團體機構要對于外部高校聯(lián)系,舉辦校際之間的足球比賽,通過參加校際比賽提高本校學生對足球運動的熱愛程度;最后高校要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小范圍的足球比賽,比如學生可以在課后組織小范圍的足球運動。
(三)高校要積極營造足球運行的氛圍
高校要加強對足球活動宣傳氛圍,提高學生參加足球運動的積極性,首先學生要正確認識足球運動,足球運動并不是以比賽為主的運動模式,要改變學生為了獲取勝利而參加足球運動的觀念,理解足球運動的真諦;其次全社會要形成重視足球運動的氛圍,通過濃厚的氛圍,帶動高校校園足球文化的發(fā)展,比如高校要多轉播足球比賽,多讓學生了解足球文化知識等。
篇4
高校足球教學是教育的一種形式,對學生身心健康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足球教學的集群性決定了其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高校足球教學也應對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具有全面提高學生、教師能力價值的高校足球教學,在人本教育的指導下,必能將價值發(fā)揮最大化.
1.1確立人本教育理念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地位人本教育理念是從教育中“人”的角度發(fā)展教育,改革教育的模式,保持教育的發(fā)展方向,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最基本的元素開始,將教育理念向“人”的方向推移,教育的模式需要改革,以一個全新的理念改革,這是教育改革不可逆的浪潮.教育與每一位教育體系的元素相關,不僅僅是學生,學生僅僅是作為教育的對象,是需要發(fā)展前進的一個人群,教育的領導者需要做的是在自己的觀念上確立教育中“人”的概念,教育管理要以人為本,只有重視每一個元素,教育才真正能夠走出現(xiàn)在的困境[3].高校足球教學與教師和學生息息相關,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對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過程的控制、教學評價的實施具有重要的責任,而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對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是傳道者,學生是受教者,教師與學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高校足球教學中應確立人本教育的地位,注重教師和學生能力的共同提高,以充分發(fā)揮教與學的協(xié)同作用,促進高校足球教學的最優(yōu)化.
1.2樹立以教師為本的辦學理念人本教育的理念強調教育中“人”的發(fā)展,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組織者和參與者,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高校教育提倡以人為本的理念,需要從辦學理念中樹立起以教師為本的意識,在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實施中,將教師放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內,教育的管理者在教師定位和教師評價中應該講教師的“人”這一屬性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才符合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4].
1.2.1教師角色要多樣化教師在教育活動的實施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在足球教學中要明確教師的地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直接參與者和組織者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引導者,教師亦是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者.因此,教師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對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起到指導作用.在學生沒有走入社會的高校學習階段,教師不僅要完成“教”的任務,還要做到“師”之責任,“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高校足球教學中,教師既要傳授足球專業(yè)知識,排解學生足球專業(yè)領域的疑惑,同時要注重言傳身教的傳道,在言語上向學生傳授識物之道、做人之道、做事之道,讓學生辯證的看待問題,學會做人,認真做事;身教則是發(fā)揮教師“身正為范”的作用,以教師的專業(yè)技術能力、良好的談吐修養(yǎng)影響學生,為學生樹立榜樣.由此可見,高校足球教學中人本教育理念的開展必須促進教師角色的多樣化,這需要在意識層面上提高教師對自身角色的認識,也需要從操作層面上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化的發(fā)揮教師的能力,才能最大化的發(fā)揮高校足球教學的作用,才能夠全面的推進人文教育的開展.
1.2.2教師評價要系統(tǒng)化教師評價是學校領導和相關教育部門,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科研及學生表現(xiàn)等方面做出的全面考核測評,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是關系到教師的任免、升遷、獎金等利益分配,是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高校足球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即在教學經過一段時間后(學年或學期)對教師進行評價,評價的指標一般是課時量、學生評價、科研成果、講課比賽等,其中講課比賽一般是對教師一堂課進行評定,此種評價方法作為定量評價,對衡量教師的教學、科研成果具有一定的價值,但是終結性評價存在很大的缺陷,即只是階段性成果的一次性評價,而不能夠對這一階段內教師表現(xiàn)進行全面的評價,即缺乏過程性評價,必將導致教師突擊準備上好一堂課、處理好師生關系以提高評價結果的狀況產生,導致了評價結果的不客觀、不系統(tǒng).高校足球教學中,教師評價也應該體現(xiàn)出人本教育的理念,真正體現(xiàn)出教師的綜合能力,并使評價起到督促教師積極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作用.所以高校足球教學要改革目前單一的終結性評價的形式,應將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教學過程中通過評價小組或相關部門的不定期檢查,對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能力、教學效果進行定量和定性的評價,與階段性的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提高評價的客觀性,更能夠體現(xiàn)教師的綜合能力,并能夠達到促進教師繼續(xù)學習的目的.
1.3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1.3.1重視學生自身能力的挖掘高校的辦學宗旨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而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知識只有能夠應用到現(xiàn)實中以后,創(chuàng)造了價值,才能夠體現(xiàn)知識的價值.無論是課本上的知識還是學生大腦中的知識都是沒有實際的價值的,只有讓學生具備了應用知識的能力,才算是實現(xiàn)了高校的價值[5].人本教育的理念重視學生個人能力的發(fā)揮,在教學中努力發(fā)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論是實踐能力還是學習能力,把知識轉化為自己本身能夠使用的技能,在正確的位置發(fā)揮出來,學生的個人價值也就體現(xiàn)出來了.高校足球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便學生離開學校以后還可以通過自身的技術技能和所學知識,迅速融入新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專業(yè)特長.高校足球教學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發(fā)揮自身能力的舞臺,在教學中教師通過一些巧妙的教學設計等,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知識的同時,還要充分發(fā)揮足球作為集體性項目的特點,大力的發(fā)掘學生的組織能力、協(xié)調能力、合作能力等,比如通過分組教學的形式,班級人員輪流作為組長進行課堂的組織、安排等,這樣通過讓學生親身的實踐,既促進了對知識的理解,由提高了學生的社會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1.3.2調整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技能的比重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能力,并且能夠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自身的能力.現(xiàn)在教育過分強調知識,而忽視學生能力的作用,在現(xiàn)在的學校考試中,試卷往往考驗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分數(shù)也成為區(qū)分好學生與壞學生的唯一指標[6].人本的教育理念強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授學生知識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應用自身的知識,在自身今后的工作中或者遇到困難時,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幫助自己完成工作和克服困難.因此,在人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高校足球教學中知識的學習所占比重應該少于技能的培養(yǎng),當然該比重的改變并不是否定足球教學中知識傳授的重要性,而是將知識與技能的比重調整到相對更加重視技能的程度,注重知識向技能的轉化,這樣有助于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結合,促進學生在技能的實踐中理解理論知識,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知識掌握好但操作技能差的狀況,有利于學生盡快的融入到社會中.
1.3.3課程設置要以學生為本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以學生為本,確定在課程設置上的主體地位,是高校足球教學改革的方向.目前的課程設置中仍遵守以教為本的原則,即課程的設置根據(jù)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教師的數(shù)量、課時的數(shù)量、學期的安排等進行設置,以完成基本的教學大綱,履行高校足球教學基本的任務為目的,嚴重的打壓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人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高校足球教學要打破以教為本的課程設置原則,要建立以學生為本的課程設置原則,即根據(jù)學生的愛好、學生的基礎能力進行課程設置,采用多周期、多學期螺旋上升式的教學模式,在滿足學生愛好的前提下,逐漸的提高學生的足球知識、技術和技能.以學生為本的課程設置模式能夠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教學計劃的認知程度,促進了學生對自身能力的認識程度,提高了學生選擇適應自身能力的課程的自主性,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高校足球教學效果的提升.
2小結
篇5
合作訓練能夠實現(xiàn)學生足球訓練對抗的積極性和實戰(zhàn)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在合作訓練中,學生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參與,不再是被動接受者和機械訓練者,而是新知識、新戰(zhàn)術的實踐者和創(chuàng)造者,在訓練中還能享受到足球運動帶來的愉悅,有利于對足球訓練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術、讓學生自己主動體驗運動參與的樂趣是足球教學的主要任務。團隊合作中,讓學生體會每個動作,教師及時提醒學生如何改進動作,敢于在同伴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善于暴露自己的弱點,對錯誤的動作敢于請教改進,形成良好的訓練氛圍,并能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訓練目的,這樣就保證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中將一些枯燥的技術性訓練轉化為生動有趣的集體活動。在默契配合中,與隊友建立起互信的關系和友誼,認識到足球這一集體項目只有團結協(xié)作共同努力才能戰(zhàn)勝對手。為了能滿足個別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難度敢于超越自我,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達到教學目標。所以,學生合作訓練不但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還能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提高團隊集體素養(yǎng)。
2教學形式不拘一格,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訓練效果
足球教學要改變單一的授課方式,力求做到個性化、多樣化、人性化,要做到形式不拘一格,努力提高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相長,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度,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訓練來解決問題,并在不斷地實驗中得到提升。讓學生在學習中直觀的發(fā)現(xiàn)問題,借助多媒體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足球知識及內涵的認知和能力。
2.1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學內容更加逼真生動講解法和示范法是傳統(tǒng)足球課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引領下,學生往往只會被動地接受知識,極大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影響了學生的接受和認知能力。多媒體教學具有聲音、圖像、動畫結合等優(yōu)勢,做到了圖文并茂,多媒體技術用于教學,可以直觀、形象地把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還可以用動畫的形式將復雜的技術要領通過慢鏡頭回放或定格的方式從不同角度展示在學生面前,做到了講解更加細致,動作的要領講解、分解更加輕松,適時演示動作的全過程加以強化。運用現(xiàn)代技術還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現(xiàn)代足球訓練的先進理念,有利于學生模仿動作,培養(yǎng)正確的動作技術要領,活化了教材,改變了以往的枯燥乏味的教學。
2.2以人為本,優(yōu)化授課中小學的足球教學,不單單是讓學生學習一項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終身鍛煉的意識和科學的鍛煉習慣。通過網絡知識既可以拓寬學生的足球知識,又能促進中小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鞏固。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根據(jù)中小學生的年齡和身體特點,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情景式教學、協(xié)作式教學、合作式教學,做到以人為本,開發(fā)出適合于自己學校的的足球校本課程,以此優(yōu)化授課質量。中小學足球教學中采用“小群體式學習”的體育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提高組織能力、合作能力和實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與社會性共同發(fā)展,教師應對學生給予足夠的信任和尊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適時開展游戲教學,強化基本技術訓練
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為切入點,強化基本技術的訓練方法,將足球訓練巧妙融入游戲之中,可有效調整練習中學生產生的抑制心理。足球教學具有廣泛的活動空間,足球教學的特點就有異于其他課堂教學,這也正為趣味游戲提供了場所。開展游戲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也會讓學生對足球產生濃厚的興趣。游戲活動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特征,符合青少年的年齡和認知特點,深受學生們的喜愛。所以教師恰當?shù)亻_展各類體育比賽(競賽),對抗比賽或者個人競技,進行有意識的比賽活動,確實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游戲當中并提高練習興趣,在比賽之中,學生學會了正確面對成功和失敗,并培養(yǎng)起堅韌不拔的品質和能力。積極創(chuàng)造良好的訓練環(huán)境和氛圍,以培養(yǎng)學生對足球的強烈愛好,提高學生積極參與足球活動的濃厚興趣,讓學生積極認真地投入訓練。在熟悉球性的訓練中,通過各種顛球技巧結合顛球才藝展示、顛球比賽等游戲,引導學生相互學習,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球感”會明顯增強。因為良好的球感是控球的基礎和前提,所以,練習者必須只經過大量的接觸球和訓練,才能獲得良好的球感。在此技術之上,學生就會很容易掌握正確的踢球方法,并能提高身體各部位對球的控制能力。因此,在訓練初期要把發(fā)展球感作為第一要務,并且循序漸進地貫穿于訓練的整個過程。在訓練中,教師及時提示和講解要領,做到有的放矢,不斷強化基本技術訓練。
篇6
1.1、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從過去的被動式接受變成主動參與學習,充分發(fā)揮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性,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間接刺激他們對知識的擴充需求,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潛能,加快掌握技術動作的速度。老師則在過程中起到輔助與引導的作用,通過學生自己主動發(fā)現(xiàn)的問題,來構建下一步的支架去引導他找出解決的辦法與不斷擴充知識,更大的發(fā)揮在課堂上的主動性。
1.2、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支架式教學的引入勢必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觀念,建立正確的教學觀與師生觀,拋開過去沉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不再對老師和學習有抵觸,而是和學生像朋友一樣交流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與師生關系,而且因為老師會根據(jù)學生情況的不同而建立不同的支架,這樣就要求老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走進他們的世界,將學生與老師之間直線的聯(lián)系變?yōu)閹熒c生生之間網狀的聯(lián)系,使得師生聯(lián)系更為密切。
1.3、有助于足球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通過在搭建支架前自己的探索和研究,足球教師已經完成了對于所教授內容的深入理解,再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不斷完善自己對動作技巧的認識和對學生學習特點的把握,最后通過對每次課程的總結,來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辦法,讓自己在每一次教學過程中都有所提升。
2、“支架式”教學法的設計模式
2.1、搭建支架教師在授課前通過對相應動作技術的引入來構建教學支架。下面我們以“射門技巧”的授課作為例子,上課前老師可以播放職業(yè)球員在足球場上的射門集錦和慢動作回放,讓學生更直觀的對射門技巧有所了解,老師在學生觀看的同時,詳細的講解射門時的技術動作要領、各分解動作與注意事項,讓學生在腦海里形成射門動作框架。
2.2、進入情境隨著支架初步建立之后,讓學員更切身的體會這個動作,為下面的支架搭建做鋪墊。教師讓學生出來進行踢球動作,不用考慮太多的力度和角度,只是單純踢球的體會;接著,在此基礎上,讓他對著球門進行踢射,并就如何踢入球門做進一步講解;最后,經過逐步的練習,把握踢球的力度和角度,展示完整的射門動作。
2.3、自主探索由于學習能力和自身條件的不同,此時學生已經開始呈現(xiàn)個性化,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情況構建支架,對于學習能力弱的學生,通過更細化的動作要領來建立多層支架,當然支架的內容和數(shù)量是因人而異的。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診斷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
2.4、互動學習在自主探索階段,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對自己出現(xiàn)的問題和關于動作的理解進行交流溝通,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也可以有效的找出問題與解決問題。遇到共同的疑惑可以請教老師,并在互相的探討中加深對動作技術的理解與運用,更加深入的對知識進行學習。
2.5、總結評價整個支架教學是比較長的過程,在每個階段教師要及時的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發(fā)展階段調整支架的內容,處理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給予指導與點評。并分析最后的結果,進行總結與自評,既有助于不斷進行修正,又有助于教學方法的完善。
3、如何在教學中合理利用
3.1、支架的設計、提供要多樣化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或者是實踐活動來構建支架,并不局限于某一種形式,而且根據(jù)不同的授課內容,采取不同的支架設計。同時,支架提供方也不一定都是教師,可以是學生周圍的朋友、家長等等,這些都不要固定化或者是模式化。
3.2、按學生層次合理構建支架因為支架教學的理論基礎是“最近發(fā)展區(qū)”,而每個學生因為自身條件與學習能力的不同,所以足球教師在實施教學時要對學生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如對于運動細胞強、學習理解力強的學生,可以設立較少的抽象支架,支架的撤出也會比較快,讓他盡早在自主練習中不斷擴充知識,而對于運動神經差、學習理解力弱的學生,則采取相反的措施。
3.3、學生占據(jù)學習主導老師只是起到指導的作用,學習正真的主人是學生,所以老師盡量不要太多干預學生、否定學生,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自覺性并挖掘其個人潛能,多多鼓勵。另外,學生應做好自己、正視自己,每個人的體質與優(yōu)勢都是不一樣的,不能灰心偷懶或單純模仿,要充分發(fā)揮個人潛能,不斷構建自我。
3.4、做好跟蹤指導工作教師應全程跟進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每個人水平、愛好、習慣,方便有針對性的實施支架設定,據(jù)學生不同的發(fā)展階段調整支架的內容,處理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分析最后的結果,以便讓下一次的教學更加完善。
4、結語
篇7
首先,能完善示范形式飛躍。足球教學過程中的常用方法就是教學示范,是教師將一系列動作呈獻給學生的過程,讓學生產生對動作產生直觀印象,方便學生學習模仿。但由于空間動作因素對示范的局限性很大,因此,信息技術介入多媒體教學能改進動作示范標準,拓展示范空間,使示范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同時,在示范中應用信息技術,教師能控制示范動作,如動作節(jié)奏、動作幅度以及動作速度等。
對學生學習動作認知動作十分有益。其次,優(yōu)化足球戰(zhàn)術示范。以往教學中,教師憑借黑板、粉筆來完成戰(zhàn)術示范,教學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多媒體技術往往能將標準戰(zhàn)術展示給學生,演示戰(zhàn)術變化。如足球技術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可以同步完成360°全方位狀態(tài)。最后,提升學生認知水平和教學效率。信息技術不僅能擺脫重復性勞動,讓教師在高層次上發(fā)揮主導作用,而課件制作與技術教學探索中,教師能不斷深化自身知識水平,加強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提升教學效率。
2、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應用信息技術能讓足球教學變得方便起來。其具體表現(xiàn)在戰(zhàn)術配合以及戰(zhàn)術演示兩個方面。信息技術不僅能讓學生在操作上感受到“紙上談兵”的樂趣,也能讓足球練習變得逼真起來。由于足球教師與訓練不可分割,因此經常要進行戰(zhàn)術上的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就是創(chuàng)新最好的工具,學生親自試驗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體可以將戰(zhàn)術有效組合改造,增強動作幅度和方向的準確性,大大增強了創(chuàng)新的機會,理論上能更快速的整理新技術新戰(zhàn)術。
同時,信息技術介入足球教學,有助于教學體制改革和形式化教育改革,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也能讓學生更好的消化和獲取相關知識,豐富學習內容的同時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此基礎上,信息技術也能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的求職欲望和學習動機更為強烈。傳統(tǒng)教學時教師邊講邊示范,學生很難直觀感受到動作特點。而多媒體技術能創(chuàng)建好的適合學生發(fā)展的場景,引發(fā)學生注意,調動學生感官,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而教師示范往往會出現(xiàn)錯誤或者動作時瞬間完成的,學生總會覺得一閃而逝嗎,隨著教師年齡的增長,動作的準確性也會隨之降低。采用信息技術以后,多媒體可以播放正確動作,并完成回放、重放、定格等程序,讓學生的大腦中建立準確的動作影像。如,學生在學習比較復雜的動作時,沒有清晰的概念,這給教學帶來了很大難度。多媒體技術能將足球理論中聲、形、色、結合起來,使運動技能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感知理解和記憶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獲得更多的信息,準確地體會和建立相應的肌肉感覺,促進和加速運動條件反射的分化過程。
3、結束語
篇8
“三從一大”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理論形成階段:20世紀60年代,借鑒大松博文中的訓練精華,學習郭興福教學法,我國體育界總結出了“從實戰(zhàn)需要出發(fā),從難、從嚴,大運動量訓練”的“三從一大”訓練原則.這一原則在當今一些競技體育領域仍然發(fā)揮著作用.為許多競技體育項目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個階段是“三從一大”訓練原則重新審視階段:本階段的特點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對“三從一大”訓練原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重視教學與訓練的質量和效率,注重高標準教學與訓練的細節(jié)管理,能吃苦,敢拼搏的精神得到延續(xù),結合實際,勇于創(chuàng)新得到充分體現(xiàn),根據(jù)項目特點,從實戰(zhàn)出發(fā),科學合理的調整教學與訓練的負荷結構.對教學訓練過程各環(huán)節(jié)要素進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本文主要以“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第二個階段為抓手,結合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實際情況進行客觀分析.
2校園足球實施“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理論基礎
“三從一大”訓練原則是中國競技體育教學訓練實踐寶貴經驗的高度總結,為校園足球的教學訓練融入“三從一大”訓練原則提供理論依據(jù):
2.1校園足球的“從實戰(zhàn)出發(fā)”理論
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內容安排應始終貫徹從實戰(zhàn)出發(fā)的原則,在教學訓練過程中考慮到足球比賽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如比賽對手技戰(zhàn)術特點、比賽的場地因素、天氣因素、時差因素、裁判員制裁特點等情況進行針對性地教學訓練.作為基礎訓練應該考慮到各種比賽條件下的訓練“.從實戰(zhàn)出發(fā)”強調不能因賽制的變化而不重視基礎的大運動量的基礎訓練.對以賽“帶”練及以賽“代”練的相關規(guī)律認識程度將決定教學訓練的思路及境界.
2.2校園足球的“從難、從嚴”理論
“從難、從嚴”是校園足球在教學實施及管理過程中必須遵循的準則“.難度”原則是校園足球教練員在教學訓練課設計和安排上根據(jù)教學對象進行合理安排的重要原則,避免揠苗助長.注重培養(yǎng)運動員吃苦耐勞、勇于戰(zhàn)勝自我克服困難的拼搏精神“;嚴師出高徒”是我國許多優(yōu)秀運動隊伍的成功經驗,校園足球教學訓練的整個過程是對運動員的身體及心理進行全面刺激及教育的過程,應體現(xiàn)嚴格管理的要求.
2.3校園足球的“大運動量”理論
“大運動量”為校園足球在教學設計方面應遵循的強度及負荷提供了參考,為校園足球課時安排提供了借鑒.既要避免將“大運動量”片面認識為是苦練,是打“時間戰(zhàn)”和“消耗戰(zhàn)”.又要避免否定“苦”的作用,強調快樂.我們要將“從實戰(zhàn)出發(fā)”這一核心理念與“大運動量”有機的結合起來.一味追求大運動量、高強度容易導致運動員的疲勞、厭倦甚至是受傷,從而降低運動員的運動壽命.一味的強調快樂,忽略了教學訓練過程是一個艱苦的向人體極限挑戰(zhàn)的過程,會導致運動員丟失了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奉獻精神“.三從一大”訓練原則于2002年底在足球界再度被啟動,人們逐漸意識到中國足球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很好的貫徹‘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練得不夠多、練得不夠苦、思想教育弱化”.
2.4校園足球實施“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注意事項
校園足球在落實“三從一大”訓練原則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的認識:(1)校園足球的本質特征、現(xiàn)有水平與發(fā)展目標及趨勢;(2)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客觀條件(器材、場地、師資、經費等);必要時克服困難,創(chuàng)造條件,保證教學訓練質量.(3)校園足球應根據(jù)青少年教學訓練的不同階段(啟蒙階段;基本技能學習階段;高水平運動訓練階段),合理制定教學訓練目標、內容與負荷強度;(4)充分考慮校園足球所面對的教學訓練對象的個性特點、實力層次與身體條件;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個性特點培養(yǎng);(5)注重校園足球教學訓練管理的體制、機制、模式;做到嚴要求,嚴管理;(6)校園足球校教學訓練目標的成績定位、競賽模式、參賽因素;(7)校園足球教學訓練現(xiàn)有的文化、社會、觀念因素等.如果拋開這些實際內容的訓練要素與影響因素、機械地落實“三從一大”訓練原則,只能是把它絕對化、形式化與表面化,同時也不能理想化、想當然地實施.
3校園足球貫徹“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具體分析
3.1“從實戰(zhàn)出發(fā)”訓練原則在校園足球教學中的應用
“從實戰(zhàn)出發(fā)”訓練原則應是校園足球教學中的指導核心,足球運動有著本質的特點,屬于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群,該類項目具有以下特點:強調團隊集體智慧與技能相互協(xié)作的整體協(xié)作性;技戰(zhàn)術運用的開放性;體現(xiàn)在體能、技能、戰(zhàn)術、心理及智能等全方位的對抗性;具有復雜性和易變性的節(jié)奏性;同場競技項群的基本規(guī)律的多變性;體現(xiàn)在能力及技戰(zhàn)術運用的準確性.而且,運動員體能要求具有全面的身體素質,主要包括:專項力量素質(是對抗能力,專項速度、專項技術的基礎)、專項速度素質、專項耐力素質(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專項靈敏素質、專項柔韌素質.校園足球在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手段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應結合校園足球運動項目的特點,從實戰(zhàn)出發(fā),多將學習的內容與實際的比賽緊密的結合,教會運動員在比賽中運用技術和戰(zhàn)術的合理性.應根據(jù)各項影響因素,根據(jù)自身的培養(yǎng)目標以及客觀定位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訓練.
3.2從“難”訓練原則在校園足球教學中的應用
校園足球的訓練難度與競賽水平息息相關,伴隨著足球競賽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足球運動員的技能要求越來越專項化,系統(tǒng)化.要求運動員在技能、體能、心理及智能方面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競賽的日趨激烈和水平的不斷提高,高水平賽事的增多和比賽成績的極值化,這些都對訓練提出了更難的要求“.難”應體現(xiàn)在足球運動項目規(guī)律的高質量針對性的訓練“.難”應符合校園足球實戰(zhàn)要求,加強技戰(zhàn)術難度訓練.這與運動員對足球比賽的閱讀能力有很大關系..如何能實現(xiàn)預期目標,首要條件是在勇于創(chuàng)新的基礎之上加強教學與實戰(zhàn)緊密結合.其次是開放思想,敢于借鑒和實踐,摒棄陋習,勇于創(chuàng)新開辟新路.劉翔的教練孫海平在教學訓練方案的設計上充分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思想.他摒棄了傳統(tǒng)冬訓(準備期)常用的訓練模式(年周期、月周期、長節(jié)奏、大運動量),取而代之的是超小訓練周期、快節(jié)奏、多課次(適當減少每課次負荷量)、高強度的訓練模式.并且,強調與比賽實踐結合,以賽“帶”練的模式得到充分發(fā)揮.使劉翔自冬訓期間就一直保持較高的競技狀態(tài),并且可以在一周內把競技狀態(tài)調整到最佳.在實際比賽中暴露出的問題,應對癥下藥,對問題進行系統(tǒng)剖析,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解決.所采取的手段應具有一定強度和效率,不應單純強調大運動量,要體現(xiàn)高質量的訓練,充分刺激隊員的有機體,盡量避免在低效教學訓練浪費時間.
3.3“從嚴”在校園足球教學中的應用
“從嚴”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訓練的高標準和嚴要求,對校園足球教學的從嚴要從理念上和教學的細節(jié)上同時加強.主要從三個方面嚴格要求:一是從實戰(zhàn)出發(fā)嚴格要求校園足球“專項”訓練,注重基本技術的掌握,做到基本功要扎實,“步點、重心、球感”是足球運動的三大基礎,校園足球運動員的技術教學應注意在這些方面結合實戰(zhàn)進行創(chuàng)新思考.注意隊員個性及特點的發(fā)揮,做到因材施教,允許運動員在符合技術原理與要領的基礎上形成個人技術特點.結合實戰(zhàn)需要,勇于創(chuàng)新.二是嚴格執(zhí)行教學計劃,注重教學內容完成的質量和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運動員的青春期發(fā)育生理特點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注重教學內容完成的效率.盡量避免低效率的“消耗”戰(zhàn).三是嚴格管理,我國優(yōu)秀運動隊的成功經驗是嚴格管理出戰(zhàn)斗力.嚴格管理體現(xiàn)在訓練體系的建立、教練員的培養(yǎng)、競賽體系的建立與管理等多個方面.
3.4“大運動量”在校園足球教學中的應用
“大運動量”訓練應與校園足球運動員的實際情況進行客觀的分析,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訓練.結合校園足球參與群體的生理特征進行科學的指導訓練.所采用的負荷并非越大越好,適宜的負荷,直接關系著運動能力的增長速率以及運動員能夠達到的最好成績.依據(jù)刺激-反應-適應規(guī)律,若持續(xù)性地給機體施加較大負荷,極易導致機體過早衰竭,無法達到預期成績,并且最高成績保持的時間較短.若對機體循序漸進地施加超負荷,由于機體對此種超負荷一直會產生非常良好的適應,可以達到運動員的最大潛能,最終獲得較好的運動成績,并且可以保持較長時間“.多課次”教學訓練的核心問題就是“超強度恢復”.例如:如足球運動員每天總的移動距離為10000m,射門150次,傳中球150次,頭球100次,以90%的強度的訓練計劃.可以將它分為三次課完成:第一次課要求55次射門、頭球35次、傳中球50次、移動距離3000m,強度95%;第二次要求40次射門、頭球35次、傳中球50次、移動距離4000m,強度97%;第三次要求55次射門、頭球30次、傳中球50次、移動距離3000m,強度100%.各項指標都要在高強度對抗的情況下完成.這就很容易使運動員適應比賽實戰(zhàn)的節(jié)奏.中國足球隊之所以在比賽中技術變形、隊形脫節(jié),原因就是平時的體能訓練達不到比賽時的強度,體能跟不上比賽節(jié)奏.大運動量應符合科學規(guī)律,采取積極謹慎的態(tài)度,注意運用已有的實際經驗,加強科學研究和醫(yī)務監(jiān)督.大運動量訓練的核心應該是使整個訓練活動能夠獲得最佳的訓練效益.
4結束語
篇9
中國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們構建中國特色藝術設計理念體系的寶庫。很多公認的先進設計理念其實并非源起于西方,而是更早之前便在我們的各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輝。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這種指導思想在中國古代園林規(guī)劃設計中有著鮮明體現(xiàn),而我們今天所倡導的綠色設計、可持續(xù)發(fā)展設計正是這種思想在當代藝術設計中的運用。再比如,“美善相兼”、“盡善盡美”是我國民間藝人一直秉承的審美觀。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蒙古族刺繡藝術,不僅有著鮮明的色彩、明快的線條、活潑的針法,而且其應用范圍也十分廣泛,如蒙古包、門簾、氈子、服飾、荷包、碗袋、駝鞍、馬鞍墊等等,含蓋到蒙古族人住、穿、用、行的方方面面。正是藝術性(美)和實用性(善)的完美結合賦予了蒙古族刺繡蓬勃的生命力,對于現(xiàn)代主義設計中所探討的形式與功能的關系,中國民間藝人早就有了深刻的闡釋。由此可見,中國民族文化中蘊涵了豐富的設計思想,我們需要真正領悟并提煉出來,使之與當今時代背景吻合,進一步構建出科學系統(tǒng)的中國設計理念體系,這才是中國當代設計所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運用民族文化符號,打造個性化視覺風格
藝術設計服務于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大體可分為環(huán)境藝術設計、產品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這三類設計的社會功能都需要通過相應的物質形象來承載,因此視覺效果是任何藝術設計都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在全球化的時代,全球的藝術設計同臺競技,缺乏獨特視覺風格的設計只會被淹沒于信息海洋。中國藝術設計要一枝獨秀,必須形成個性化的藝術設計風格。中國在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進程中,積累下來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財富,這些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財富為藝術設計提供了個性化的表現(xiàn)形式和圖式語言。根據(jù)文化結構的兩層次說,民族文化可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指為了滿足人類生存和發(fā)展需要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xiàn)的文化,如各民族的建筑、繪畫、雕塑、工具、服飾等;精神文化是人類在從事物質文化基礎生產上產生的一種人類所特有的意識形態(tài),是人類各種意識觀念形態(tài)的集合,如各民族的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節(jié)日習俗、音樂舞蹈等,這些都是中國藝術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中國當代藝術設計對民族文化的利用,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對這些文化符號進行提煉和再創(chuàng)造,形成具有鮮明民族特征的視覺風格。就少數(shù)民族建筑來說,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差異很大,同時各民族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因此民族建筑類型眾多,各有特色,如苗族的吊腳樓、傣族的竹樓、蒙古族的蒙古包,哈尼族的蘑菇房、黎族的船形屋等等。在藝術設計中,設計師可以通過解構方法,從民族傳統(tǒng)建筑中提取造型和材料等方面的符號元素,這些符號元素,不僅可以應用到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中,還可以應用到藝術設計的其他領域。精神文化同樣能被提煉成具體的視覺符號運用到現(xiàn)代設計中,中國著名設計師陳紹華設計的申奧標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標志形似一個打太極拳的人,采用了流暢的水墨筆觸,五環(huán)如行云流水,神韻輕柔,極具太極神功。標志完美地融合了傳統(tǒng)水墨文化和太極文化,既準確表達了奧運會的主題,其鮮明的中國風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凝聚民族情感,創(chuàng)造豐富的情感體驗
地球村的形成把人們的消費區(qū)域擴大到了全球范圍,激烈的競爭下單純依靠物質功能已難以打動人心。正如人們選擇“iPhone”、“香奈兒”不僅僅因為它們的物質價值,更看重的是它們所蘊含的某種文化意味上的象征符號。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以復雜情感替代純粹功能的審美需求,而設計師們也在探索著將更多的人文關懷融入設計,注重用戶的情感體驗是二十一世紀設計界的大勢所趨。民族文化積淀著民族的智慧,承載著民族的情感和追求。在藝術設計中,創(chuàng)造性地提煉和運用好民族文化的獨特元素,不僅能形成極具個性的視覺風格,更能使人們直觀清晰地體驗到文化符號中蘊涵的深刻情感?!凹椤笔侵袊幕幸粋€延綿千年的永恒主題,它表達了世世代代中國人對于幸福美滿的情感追求。中國人是一個重視感情卻又含蓄內斂的民族,在感情表達上習慣于借物抒情,婉轉間接地表露內心情感。蒙古族的煙荷包,其用途不僅僅是用來裝煙,更重要的是用來傳情。蒙古族以煙象征火,用煙荷包來表達紅紅火火的祝福;煙荷包上的刺繡圖案也寓意不同,壽桃祝愿父母健康長壽,雙喜花象征雙喜臨門;煙荷包上的飄帶數(shù)量也寄予了美好情感,兩根飄帶送給老人代表長命百歲,三根飄帶代表兩人心心相印。中國吉祥文化數(shù)千年的積累形成了豐富的圖形符號,通過暗喻、諧音以及象征等手法表情達意,如諧音“?!钡尿?、諧音“祿”的鹿,寓意連年有余的蓮花和魚,寓意喜上眉梢喜鵲與梅花等等。作為已深深根植于中國人心中的精神信仰,中國吉祥文化的視覺表象及其內涵意象能夠增加藝術設計的意境與深度,同時大大提升設計的情感價值。
四、傳承民族精神,發(fā)揮文化教化功能
在西方文明體系下建構和主導的全球化,不僅表現(xiàn)為技術和經濟層面的西方化,而且還包含著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和文化的擴張。中國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強勢沖擊下保持獨立性和自主性,是一個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時代話題。設計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承襲了傳統(tǒng)文化的血統(tǒng)和基因,又具有創(chuàng)造新文化的歷史使命。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內容為藝術設計提供養(yǎng)分的同時,也需要藝術設計努力去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美德,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發(fā)揮文化的教化功能,這是藝術設計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縱觀歷史,不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民族文化都在培育民族的優(yōu)秀精神品格方面起著其它方式難以替代的作用。比如關于人類的起源,在苗族古歌《楓木歌》中,吟唱到楓樹干和楓樹心生了蝴蝶媽媽,蝴蝶媽媽生蛋孵化出人類,這個起源神話反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觀。同時,在苗族文化中有著豐富的傳統(tǒng)倫理思想。“坐在一塊土,便是一家人”、“逢老要尊老,逢小要愛小”,這些世代相傳的俗語充分體現(xiàn)出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等道德風尚。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中所包涵的積極、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推動著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藝術設計作為文化的一種載體,其內在的主題思想和精神內涵,理應與民族精神和社會道德一致,否則藝術設計也就缺失了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山西民居室內裝飾中有名的“炕圍畫”在美化室內環(huán)境的同時就兼具文化教育的重任,如以“桃園三結義”宣揚仁義,以“二十四孝圖”宣揚孝悌,以梅、蘭、竹、菊比擬君子品德,以“打柴、漁獵、耕田”勸勉子孫勤儉等等。大教育家孔子說過:“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可見把教育融于藝術之中是從古之圣賢便開始倡導的。在藝術設計中,適宜地傳達出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精神品質,反映出中華民族積極的世界觀、價值觀,能夠豐富設計的內涵、提升設計的品味,在傳承文化的同時更履行著文化教化的重要使命。
五、結語
篇10
人體工程學,也稱為人類工程學、人間工學或者工效學等。人體工程學主要由6大部分組成,即人體測量學、生物力學、勞動生理學、環(huán)境生理學、工程心理學、時間與工作研究。按照國際工效學會的定義,人體工程學是一門“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huán)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各種因素;研究人和機器及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以及休假時怎樣統(tǒng)一考慮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適等問題的科學”。
2人體工程學在家具設計中的作用
在家具設計中,人體工程學的運用原理是使家具的設計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生理、心理的特點及需求,因此,對于人體的測量就顯得非常重要。人體工程學在家具設計中的主要作用有兩點。
1)確定家具的最佳尺寸
人體工程學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測量大量的常規(guī)的使用者,來統(tǒng)計、推算目標人群的各個部位的基本尺寸、肢體活動范圍以及生物力學等。這些數(shù)據(jù)都為家具的設計提供了可靠而又精確的設計指導。通過精密和科學的計算,就可以確定家具的最佳尺寸,達到用最少的材料讓使用者得到最大滿意度的使用舒適感。同時精確的尺寸,也便于家具大規(guī)模的定量生產。
2)為家具的整體組合提供依據(jù)
一般而言,整套家具的設計,都必須根據(jù)固定的空間來確定。通過人體工程學的測量獲得的數(shù)據(jù),可以精確地對整體家具的設計提供空間參數(shù)和設計要求,并綜合考慮了人與環(huán)境之間,人與家具之間的和諧感。最后將整體的設計方案實施,就可以達到最佳的整體效果。
3家具設計中的人體工程學
家具設計中的人體工程學首先要關注的是,人與家具之間的關系,以及研究人的人體結構以及主要的系統(tǒng)組織等生理學知識。人體是骨骼系統(tǒng)、肌肉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感覺系統(tǒng)等相互交叉、相互配合而組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這些組織系統(tǒng)中,與家具的人體工程學緊密相關的主要是骨骼系統(tǒng)、肌肉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以及感覺系統(tǒng)等。骨骼是人體的支架,是家具人體工程學設計中尺寸與生物受力的基礎。神經系統(tǒng)在家具的設計中決定了何種角度與受力的設計才不會對神經造成壓迫和不適。感覺系統(tǒng)可以決定采用何種設計的方式以及材料的選擇,根據(jù)使用者的人群特點,選用最佳的材料,便可以達到最優(yōu)質的舒適度。
人體的基本動作是千差萬別的,從坐、立、臥、蹲、跳、走等行動,都會產生不同的人體形態(tài),并對身邊的空間產生不同的要求。家具的人體工程學設計,必須要充分地考慮人體對于空間與舒適的需求,以此來設計人體在一種特定的姿態(tài)下,肌肉與骨骼的結構都能處于一種較為合理與放松的狀態(tài),以此來降低人體的整體體力的消耗,減少肌肉與骨骼的疲勞,從而增加家具的適用性和實用性。家具設計的基本要素是美觀和實用。相對于傳統(tǒng)的重視美觀而言,現(xiàn)在舒適這個要素顯得比美觀更加重要。因為即使再漂亮的家具,如果使用起來不舒服,或者使用之后會對人體的肌肉或者脊椎造成損害,那么家具的實用性能將大大降低。人體工程學應用于家具設計中,講究的是家具在設計的時必須要充分參考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特征,對此進行科學的實驗,在大量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分析。同時,將使用者在使用家具過程中的各種姿勢分解成姿勢模型,通過計算生物力學的承受力來確定家具設計中應該加強或者減少的部位,讓使用者使用時更加舒適,最后根據(jù)人的各種姿勢的基準點來規(guī)范家具的基本尺寸。
具體來說,在家具設計中,一般柜子類、不帶桌椅的講臺以及桌子的設計應該以人的立位基準點為準;坐位使用的家具,如寫字臺、餐桌、座椅等以坐位基準點為準;床、沙發(fā)床及榻等臥具以臥位基準點為準。如設計座椅高度時,以人的坐位(坐骨結節(jié)點)基準點為準進行測量和設計,高度為390~420mm,因為高度小于380mm,人的膝蓋就會拱起引起不舒適的感覺,而且起立時顯得困難;高度大于人體下肢長度500mm時,體壓分散至大腿部分,使受壓、下腿腫脹等。另外,座面的寬度、深度、傾斜度、靠背彎曲度都要充分考慮人體的尺度及各部位的活動規(guī)律。在柜類家具的深度設計、寫字臺的高度及容腿空間、床墊的彈性設計等方面也都要以人為主體,從人的生理需要出發(fā)。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如果使用的餐桌較高,而餐椅不夠高,就不方便夾菜,有時還會污染了衣服袖口。如果使用的書桌太高,而椅子卻過低時,就會使人形成趴伏的姿勢,無形中又縮短了視距,時間長了,就很容易造成脊椎彎曲和眼睛的近視,因此,使用的家具一定要有明確的標準要求。正確的桌椅高度應該能使人在正坐時保持兩個基本垂直:一是當兩腳平放地面時,大腿與小腿能夠基本垂直。這時,座面前沿不能對大腿下增面形成壓迫,否則就容易使人產生腿麻的感覺;二是當兩臂自然下垂時,上臂與小臂基本垂直,這時桌面高度應該剛好與小臂下平面接觸,這樣就可以使人保持正確的坐姿和書寫姿式。沙發(fā)類尺寸,在國標的標準中有規(guī)定:單人沙發(fā),座前寬應不小于480mm,如果小于此尺寸,人即使能勉強坐進去,也會感到非常擁擠。座面的深度應該在480~600mm,如果過深,人的小腿就無法自然下垂,腿肚將受到壓迫;如果過淺,就會感覺坐不住。座面的高度應在360~420mm,過高,會感覺不舒適;過低,無論是坐下或者站起來都會感到困難。國家標準對家具的功能尺寸一般都有詳細而具體的規(guī)定,但是對家具的外形尺寸卻很少做出限制,因為這樣,才預留了設計的空間,促使設計人員在滿足功能尺寸的基本條件下盡情發(fā)揮自己的奇思構想,設計出造型不同、風格各異的作品,以此來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求。
4家具人體工程學設計的發(fā)展方向
1)個性化的設計趨勢
由于人的個體存在差異,即便是通過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家具,也很難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例如我國進口了很多俄羅斯的大巴車,其軟座的設計,對于中國人而言坐起來并不舒服,那是因為這種座椅在設計時是以身高較高的俄羅斯人作為參考的。同樣的道理,一款大規(guī)模生產的椅子,往往都是以假設的購買人群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作為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基礎,這樣的設計往往無法滿足某些存在個體化差異的人,因此,對于外來的發(fā)展趨勢而言,除了大規(guī)模的定量生產外,小規(guī)模的個體定制設計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補充。畢竟對于追求高質量生活品質的人而言,價格就顯得不是太重要了。
2)加強試制模式的研發(fā)
對于人體工程學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試制車間和調試車間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以最直觀的方式讓設計師感受與體驗出設計本身是否合理,并第一時間找出不合理的部位。現(xiàn)在歐美發(fā)達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民體格原型、一般是采取二維的人體模板,將來會有更先進的三維模板。而這些目前在我國都還是空白,亟需進行系統(tǒng)開發(fā)和數(shù)據(jù)的收集,以形成具有東方人體體格特點的人體模型。這對于我國人體工程學在家具中的實際運用,有著非常重大的推動作用。
3)采用新技術與新材料
每一次的家具產品創(chuàng)新,都基本與新材料的發(fā)明與應用息息相關。應用新的技術,為使用新的材料提供了更為廣泛的形式。新的材料通過新的技術糅合在人體工程學中,為家具的設計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為使用者提供了更舒適、更有創(chuàng)意的產品。
4)按人群分類設計與銷售
即便是在中國,廣大的國土范圍也孕育了南北不同體格的人,因此在設計時可以適當縮小范圍。例如針對南方人的體格進行設計,或者針對北方人體格進行設計,可以讓消費者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找到更適合自己體格的產品,以更大程度地滿足人的需求。
5結語
- 上一篇:廣告論文
- 下一篇:生態(tài)文明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