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9 11:09: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看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語文看圖教學論文
小學教材中的看圖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的重要憑借,是指導學生認識事物、發(fā)展語言的重要依托。因此,“學文”固然重要,但“看圖”也不可忽視。那么,如何加強“看圖”教學以促進學文呢?筆者認為:一般地講,應在學文前、學文中、學文后,各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由淺入深地去指導看圖,去理解圖意,使圖文并重。完成“看圖學文”的教學任務。
一、學文前指導看圖,要明確目標根據(jù)畫面,應先指導學生從整體看,了解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誰(或有什么),在干什么之類的內容。多幅圖的,要看有幾幅圖,主要內容是什么,為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奠定基礎。
如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語統(tǒng)編教材第三冊第二課《溫暖》可分兩個層次進行看圖訓練。其一,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答出“和清潔工人”“在馬路上談話”,就應屬達標。至于談些什么之類深層次的內容,應該在學文中再次指導學生看圖解決;其二,通過理解文題“溫暖”的意思,進一步指導看圖。思考圖中是什么時間,與文題“溫暖”有什么關系?注意不要馬上“揭底”,要帶著懸念去指導學文。
這里要強調的是:學文前指導看圖時間不能過長,學生初步了解圖意,教師就應立即轉入學文,學文中再加深理解。老師要精心設計思考題,萬不可引導學生一次性把圖‘看透看懂”,更忌放縱學生離開課文內容漫無邊際地去想像,去爭議,致使學生思維混亂,造成教學耗時低效。
二、學文中指導看圖,要抓準契機
講讀課文,在對重點句段、中心句段的理解過程中,需要再一次指導看圖,圖文并重地促進學生加深理解,增強教學效果。難以理解的句段,抽象生僻的詞語,也可以通過再次指導看圖去感知形象,減小理解難度。
小三班拼圖看圖講述興趣小組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30名幼兒參加看圖講述興趣小組。其中有18名幼兒參加過上學期的看圖說話訓練。經過一學期的鍛煉,大部分幼兒能看懂圖意,并能簡單地說出一部分。但是幼兒的語言組織仍很混亂,不能完整地說出大概,更不能表達正確的意思。
二、學期目標:
1、學說簡單的句式,認識簡單的詞語。
2、能看懂圖意,并進行簡單的描述。
3、培養(yǎng)幼兒說完整話的習慣,培養(yǎng)幼兒對講述的興趣。
廣告設計看圖形關鍵性
一、引言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在電視里,還是在街上,在路邊都可以見到大大小小的廣告,而在一副副廣告中可以看到圖形、色彩、文字,這些圖形、色彩、文字又是怎樣構成廣告的,在廣告中起什么作用,占有什么地位,以及他們在廣告中的重要性,它們之間又有什么關系等等,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廣告作為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一種形式,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在商業(yè)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注意和重視,越來越成為企業(yè)、公司、廠家等用來賺錢盈利的重要手段。廣告設計這種說明性藝術,有著自己獨特的傳播方式,擁有自己的設計元素,通過設計師們精心地運用這些設計元素,利用有效的媒體傳播,如印刷、電子、戶外、交通工具等來為企業(yè)、公司、廠家準確而迅速地將信息傳達并給予目標消費者,使消費者通過自己的視覺和心理反應來取得對產品和勞務的一些信息,來產生購買欲達到促銷的目的。
二、圖形在廣告中的表現(xiàn)形式
圖形是一種符號,是通過模擬對象或者與對象相似而構成,如照片就是某人的圖像符號,人們對它具有直覺的感知,通過形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認出來,圖形也是一種語言,在信息交流中具有超越國界和種族的優(yōu)勢,同時圖形具有符號性、傳播性、獨創(chuàng)性、易識別和記憶性,它能以其獨特的風格特點和表現(xiàn)形式來給畫面增加強烈的視覺效果,是一種視覺語言和有意味的形式,是設計作品中最敏感以及備受關注的視覺中心。圖形的這些特點使得在廣告信息的傳達中,能夠有效的傳達出不易言表的信息內容,例如食品廣告的誘人食欲,就是通過圖片的這種特點來表現(xiàn)出食品的誘惑力;圖形還具有對氣氛的表達,如喜慶的氣氛和悲哀的氛圍都能通過圖形很快地讓我們感知到。在廣告設計中圖形、色彩、文字是構成畫面的基本元素,能否使消費者產生購買欲的是廣告的畫面能否吸引消費者,要使廣告的畫面能吸引消費者,其中圖形是人們最受關注的視覺中心,是廣告的主要傳播元素,也是最重要的視覺元素,同時能使消費者產生趣味性以及提高注意力。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計算機輔助工具在設計中的廣泛運用,使得圖形設計的手法與表現(xiàn)形式也日趨多樣化,例如圖形可以依靠攝影、電子媒介的形式出現(xiàn),也可以用繪畫、插圖的形式出現(xiàn),甚至還可以用最基本的點、線、面的構成形式來出現(xiàn);圖形的實現(xiàn)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可以是二維的,也可以是三維的,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矛盾的。
三、圖形在廣告中的作用
從上我們可以知道,圖形是廣告設計的主要元素,那它在廣告設計中有什么作用,是怎樣表現(xiàn)的,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方面是準確傳達廣告的主題,并且能夠使人們更易于接受和理解廣告的“看讀效果”;另一方面是有效地利用圖形的“視覺效果”,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最后一方面是獵取人們的心理反應,使人們能夠被圖形吸引從而將視線轉向文字。圖形追求的是以最簡潔有效的元素來表現(xiàn)其富有深刻內涵的主題,一副好的廣告設計作品無需要文字的注解,只需要看到圖形后就能使人們迅速地理解作者的表達意圖。圖形是廣告設計中的主要部分。圖形設計得能否成傳遞與溝通,一副好的圖形設計可以在沒有文字說明的情況下,通過視覺語言來進行無聲的交流,跨越地域的限制、突破語言的障礙、融合文化的差異,從而達到無聲感染的藝術效果。例如在設計“耐克”運動鞋的廣告時,就是采用美國籃球巨星喬丹在投籃時的球場騰空飛躍的動態(tài)圖形,一雙騰空時的雙腳,穿著一雙“耐克”牌的運動鞋,一只托住籃球的右手正在向籃球網里投去,另一只緊靠大腿的左手正往穿著鞋子的腳靠攏,這個圖形的形象逼真,一目了然,畫面中幾乎無需文字的注解,只是用了一個簡明而寓意深刻的動態(tài)圖形就說明了設計者所要傳遞的信息和傳達的目的。由此可見,圖形在廣告設計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果在廣告設計里沒有圖形,不管廣告設計中用多么華麗的文字語言,色彩運用得多么的漂亮,這樣的廣告設計都不是一副完美的設計,也不會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在廣告設計中圖形比文字、色彩更形象、更具體、更直接,有一種“一圖頂萬言”的傳播效能,圖形也是溝通世界的“世界語言”,更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幽默性和國際性,這些都是圖形的魅力所在,也是無法被文字、色彩所取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看圖說話寫話管理論文
[內容]
作者單位:天津市東麗區(qū)教研室
三想法指看圖說話、寫話過程中的三個階段,也可以說是三個步驟。第一步:分想;第二步:聯(lián)想;第三步:串想。因每步都有“想”字,故稱為三想法。經過我們幾年的實驗研究,證明它是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好方法。
第一步,指導學生分想
分想指在看圖說話、寫話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初步觀察、了解圖的整體內容及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然后從圖中找出說話、寫話的內容和線索的過程就是分想。分想階段可以分為四個小的教學步驟:導入新課,提出教學目標,完成第一個教學要求,完成第二個教學要求。
1.導入新課。下面,以“寧寧的針線包”(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基礎訓練五的說話)為例談談我們是如何進行導入新課的教學設計的。教師說:“今天我們繼續(xù)練習說話,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這次訓練的要求?!睂W生讀后,教師再問:“看圖說話、寫話教學分哪幾步進行?”學生回答:“看圖說話、寫話教學分三步進行。第一步,分想;第二步,聯(lián)想;第三步,串想?!?/p>
小學語文看圖寫話能力培養(yǎng)研究
摘要:小學生認知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都很有限,因此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培養(yǎng)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從看圖寫話起步,逐步過渡到作文訓練。
關鍵詞:小學語文;看圖寫話;培養(yǎng)策略
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小學生抓起。小學生掌握的字詞不多,對周圍事物觀察也不很仔細,要寫出一定字數(shù)的作文確實有一定難度??磮D寫話是一種很好的組織語言、激發(fā)想象力的小學低年級寫作練習形式。對于看圖寫話的訓練,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學會看圖訓練觀察能力
學習看圖寫話,前提是要學會看圖。通過觀察,小學生認識并分析圖片的內容,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這是看圖的第一步。然后再用自己的語言盡可能流暢的表達看到的內容。只有會看,才能夠通過自己思考形成一個條理清晰的情節(jié),勾勒出一個有情節(jié)的完整故事。
2觀察與想象有機結合
語文看圖作文管理論文
看圖作文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筆者認為,教學時必須耐心指導,要求學生在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先確定中心,再圍繞中心把圖畫的內容詳細地記述下來。我指導學生寫這一類型的作文時,主要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開展。
一、指導看圖,把握中心
看圖作文,圖畫就是作文材料,看圖就成了作文的基礎。所以,首先讓學生看圖畫,使之掌握這幅圖的主要內容,把文章中心確定下來,然后再作文。怎樣指導學生看圖呢?筆者認為:首先從整體入手,弄清畫面上畫的是什么時間,什么地方,都畫了些什么,誰在做些什么等,大體了解圖意,掌握基本內容;其次,有順序地對圖的每個局部進行觀察和分析,明顯確人物之間與各部位之間的關系,抓住圖畫的主要內容;再次,抓住重點和細節(jié),深入觀察和想象。學生只有通過看圖理解了圖意,才能更年期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否則,脫離圖意或者違背圖意,不管文章寫得如何,也不符合看圖作文的基本要求。
二、有層次地觀察,有條紋理地記敘
看圖作文和命題作文一樣,必須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一篇文章,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如何組織材料,這和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關系極為密切。因此,看圖作文,首先要做到有層次地觀察畫面。如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是從上到下或是從下到上,是從左到右或是從可到左,是從整體到局部或者從局部到整體等??磮D,按照一定的確合理的順序觀察后,再把這些落到紙面上,文章也就會條理分明了。重要的是正確選好觀察點,因為只有觀察得有層次,才便于理清作文的順序。各種圖畫不同,有的應該按事物的空間順序寫,有的應該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有的按事情類別寫等??傊?,只要根據(jù)圖畫描繪的實際情形,正確地選好觀察角度,那樣寫出來的作文也就有條理了。
三、緊扣畫面,合理聯(lián)想
看圖學詞教學管理論文
[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一冊“看圖學詞學句”部分共6課,包括38個生字,34個詞語,28句話。編者從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的目的出發(fā),把6課分成了兩組,第一組是純拼音句子和漢字注拼音的句子混排在一起的短文,第二組是漢字注拼音的短文,這體現(xiàn)了教材的過渡性特點,即由純拼音句子向漢字注音句子的過渡。此外,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現(xiàn)的基礎上借助拼音閱讀短文,學生要在看圖的基礎上借助拼音閱讀短文,學習句子,理解詞語,認識生字,這個過程體現(xiàn)了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的原則,同時學生還能初步認識到生字組成了詞語,詞語組成了句子,句子連成了短文,了解到字、詞、句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這就是教材的第二個特點,即聯(lián)系性特點。針對教材的這兩個特點,教學建議如下。
一、重視看圖,在觀察圖畫中培養(yǎng)形象思維的能力。教材中的插圖是短文內容具體形象的反映,是幫助學生理解短文和詞句的憑借。根據(jù)一年級小學生的思維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從圖入手理解詞句,有助于在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認真看圖,了解圖意,讓圖中具體鮮明的形象清晰地出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之后再和語言文字聯(lián)系起來。教材中的插圖根據(jù)短文的內容而各具特色。第1課、第4課以景物為主,指導整體看圖可設問:(1)圖上都有什么?誰能按順序說說。(2)你能看出這是什么地方?第1課觀察的重點是國旗,可問:五星紅旗是什么樣?她在圖中哪個位置上?第4課的關鍵是讓學生看明白圖上畫的是農村。第2、3、5課有人物、有環(huán)境,指導看圖可以從人物入手:畫面上都有誰?他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深入觀察時可設問:仔細觀察畫面中的人物,說說他們有什么表情,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第6課插圖上畫的是動物,指導看圖時要抓住動物的特點,重點要抓住尾巴的形狀進行觀察,可設問:(1)說說圖上都有哪些動物?(2)仔細觀察它們的尾巴,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在觀察中比較,在比較中發(fā)展思維。)“看圖學詞學句”中的看圖,目的是了解圖意,為理解詞句做準備,所以學生看明白、說清楚就可以了,不要求說得很好,這是與看圖說話的根本區(qū)別。另外要重視觀察順序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二、加強朗讀,在指導朗讀中發(fā)展語言。教材的過渡性特點要求我們仍然要重視漢語拼音的作用,因此教學中要加強朗讀,以鞏固漢語拼音,并以朗讀促進對詞句的理解,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形成初步的閱讀能力。同時,也可通過變換不同語氣的朗讀,使學生頭腦中再現(xiàn)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畫面,發(fā)展形象思維的能力。教學中可先讀一讀那些難讀易混音節(jié),為朗讀句子掃清障礙。之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輕聲自由讀短文,要求讀正確,初步從整體上感知這幾句話講的是什么。理解詞句時的讀,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能讀出語氣,體會感情,這時要加強朗讀的指導。比如,第1課《我是中國人》,要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就要讀出自豪的情感。指導朗讀時可啟發(fā):想象一下,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和太陽一同升起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在這美好、莊嚴的時刻,這句話該怎么讀。(不要求學生回答)你們小聲練一練。下面1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五星紅旗”,應讓學生理解這句話中的“我是”、“我愛”,表示出非常深的感情和肯定的語氣,要讀出堅定和自豪的情感,可啟發(fā):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都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五星紅旗,體會一下,怎樣讀才能把這種熱愛之情表達出來。第2課《我們愛老師》講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親密的關系,要讀得親切、自然??蓡l(fā)學生回憶平時老師怎樣關心“我們”,“我們”怎樣愛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讀把師生之情表達出來。最后一句是“我們”的決心,要讀得懇切、堅決。第3課《我愛爸爸媽媽》,朗讀的難點是第2、4句話,可啟發(fā)學生理解:媽媽(爸爸)為什么笑了?該怎樣讀才能把媽媽那種幸福、高興的心情表達出來。為什么“我”也笑了?該怎么讀?注意“笑了”應讀得輕一些。第6課《比尾巴》以問答的形式寫出動物尾巴的特點,可問:當你問別人問題的時候是什么語氣?(認識問句)用問號表示的句子該怎么讀??傊?,理解后的朗讀,應該是聲情并茂的表達。此時,課文中的語言已經轉化為學生自己想說的話,課文中的情已經成為學生自己要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了。
三、學習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理解能力。字詞句的訓練是這部分教材的重點,要在看圖、朗讀的基礎上進行。為了落實詞句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一要堅持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詞句,即充分利用短文或句子來理解字義、詞義和句義。二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詞句。比如第4課《農村大變樣》,因為純拼音句子沒有了,故比前三課句子加大了。第1句講了農村變了樣,農民自己辦起了工廠。要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變樣”,可問:誰說說“變樣”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改變了樣子)句子中的“變樣”指的是什么變了?(以前的農村只種地,現(xiàn)在變成了又種地,又辦廠。這說明農村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新農村。)接下來可問:農村變了,農民有什么變化呢?(引出第2句,農民不但會種地,也會做工了,變成了新型農民。)最后可問:“新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結合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實際理解“新人”不僅會種地、做工,而且有文化,懂科學,有了新觀念。)第5課《小竹排在畫中游》的最后一句,可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你們平時看到的風景畫給你什么印象?(很美)短文里的畫中都有什么,給你什么感覺?(體會江南風景如畫)這么美的感覺該怎么讀呢?(這是理解之后的朗讀)第6課更要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才能把學習詞句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四、注意聯(lián)系,在整體感知中發(fā)展思維。盡管我們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但我們的教學仍然有如何使他們的認識得到提高,思維得到發(fā)展的目的,因此教學中還要注意詞句之間、句與句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比如,學習了第1課可設問:你為什么愛五星紅旗呢?(因為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我是中國人,所以我愛五星紅旗。)這樣的設問,實際上就是抓住了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第3課中的1、3句講的是笑的原因,理解之后可問:“我”的笑和爸爸、媽媽的笑有什么不同?(在比較中體會兩種笑的深層含義)學習了第4課的詞句后,可指導學生再次看圖,設問:(1)結合句子說說,從哪兒看出農村正在大變樣?(2)農村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變化?第5課的前兩句是景物描寫,后一句抒發(fā)了贊美之情,可設問: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竹排是在畫中游?除上所述之外,學習生字時也應分析出重點、難點來,不能平均地使用力量。并加強寫字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用動態(tài)思維方式看圖作文教學
看圖作文(或圖畫作文),是重要的作文類型之一。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課本中都有看圖作文這一題材的內容,即便是在高考考場上,考卷上也時不時會出現(xiàn)看圖作文的身影。有老師們這樣認為:小學低年級教材中用看圖作文作為說話、寫話的題材,可以為孩子的說話與寫話提供言說的對象、范圍與內容,讓孩子言之有物的同時,還可降低說與寫的門檻,是一種很好地練習說與寫的途徑。但是到了高年級,看圖作文由于其圖畫內容的固定性,往往會限制孩子寫作思維與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并且,也因為圖畫內容的固定性,讓老師面對看圖作文這一教學內容時,很難開展有效的作文教學,或者讓教學淪為一種老師放任與學生自悟的教學過程。
到了高年級,看圖作文真的就變成一種限制孩子寫作思維與表達能力的作文形式了嗎?看圖作文真的是很難教或不能教嗎?我看未必。第一,無論是哪個年齡段,面對看圖作文這一作文題材,看懂圖意,尊重圖意進行作文,這是必須的,這是看圖作文本身的特性,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能違反。但是,我們也要明白,只要是讓寫作文,便必然會有寫作要求,有寫作要求,就需要有審題的步驟,審題要做的事情就是需要寫作者明白這次作文要寫或可寫哪些方面的內容,怎樣的內容是不能寫或者是不屬于這次作文的。寫作的要求,不就是限制嗎?非看圖作文,是多由文字提出要求的,而看圖作文,是由圖畫自身來提出要求與限制的。所以,說看圖作文限制孩子寫作思維與表達能力的發(fā)展,這樣的論斷既不科學,也是難于站住腳的。第二,因為圖畫內容的固定性,就認為看圖作文不用教或不能教,這一觀點也是不對的。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教者面對看圖作文這一作文形式時,在自覺不自覺中,采用了一種靜態(tài)作文思維方式,而不是采用動態(tài)的作文思維方式思考畫面的內容。采用靜態(tài)的作文思維方式,就是認為畫面上有什么,就只寫什么,是將畫面內容轉化成文字表述的一種方式。動態(tài)的作文思維方式,則是要關注畫面與畫面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采用順勢思維來想象,也可以采用逆勢思維來構思,或者順勢思維與逆勢思維相結合,進行想象、關聯(lián)、拓展的作文思維方式。動態(tài)的作文思維方式,既要遵照畫面來運思,更要讓畫面的內容活起來、動起來,而不是對畫面的一種文字解說或翻譯。
下面,筆者結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6”來談一下這個問題。這是一篇典型的看圖作文。畫面意思很簡單,即使是三四年級的孩子一看都會明白的。如果按靜態(tài)的作文思維方式來指導或寫這篇作文,大致是這個樣子:在桃紅柳綠的春天里,屋檐下出生不久的一只雛燕從窩里掉了出來。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姑娘看到了這一幕。一只頑皮的小貓看到了掉在地上的小燕子,并且對它產生了興趣……于是,全班學生的作文幾乎都寫成了這個樣子,千篇一律,老師讀得乏味,也很頭疼,但這也的確是對畫面內容的描述,這是靜態(tài)的作文思維方式下學生的作文呈現(xiàn)與老師的感受。如果是動態(tài)的作文思維方式呢?如何讓這兩幅圖幻化出生活的光彩呢?首先,要明確畫面給我們提供的作文信息:1.春天及美景;2.人——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姑娘;3.一只從窩里掉到地上的小燕子;4.一只胖乎乎的貓;5.一個未知的結局。以上,是畫面提供給我們的這次作文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元素,寫作文時要圍繞這些元素來展開。這是圖意。其次,我們需仔細研讀一下這次作文的要求:“然后想想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結果怎樣?再把這個故事寫下來。題目自擬?!痹谶@個要求中,筆者覺得如下的這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跋胂肟础?,是強調除了畫面內容之外,要求寫作者不必完全拘泥于畫面內容,一定要放飛想象的翅膀,想出畫面間前后的聯(lián)系與發(fā)展,想出精彩的內容與情節(jié)。作文能否寫好,“想”是關鍵。“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這句話,針對的是第二幅圖——貓燕對峙圖。是啊,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這當然是這次作文的主要內容,更是要“想”的內容,這就要把這次作文的元素完全聯(lián)系互動起來:1.小貓想吃掉小燕子,人貓經過“搏斗”,救了小燕子,將它放回巢里。2.小貓想吃掉小燕子,人來不及救走小燕子,就被貓咬死或吃掉了。3.小貓并不想吃小燕子,只是對它好奇;但小姑娘誤解了它,小貓被趕跑或被狠揍一頓。小燕子原本就沒有危險,是人的臆測。4.小貓并不想吃小燕子,只是對它好奇,小姑娘沒有誤解它,小貓沒有挨揍。小燕子原本就沒有危險,他們三者友好和睦地相處著。5.小貓原本想吃小燕子,在和小燕子玩的過程中,覺得有伴好玩,不想吃了……6.小貓原來不想吃小燕子,在和小燕子玩的過程中,小燕子惹惱了小貓……除此之外,還可以想:小燕子是由于什么樣的原因掉下來的,不同的原因,就會有不同的內容和情趣;小燕子這是第一次從窩里掉下來,還是并非首次,掉下來次數(shù)的不同一定會影響故事內容的走向;小姑娘呢,看到這一幕是偶然還是必然?所有這些元素的不同組合,就會寫出不同的作文來。
“再把這個故事寫下來”,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捕捉到:本次作文,是讓孩子們寫一個故事。以小姑娘的視角,可以寫下這次經歷,是一個故事;以小燕子的視角,同樣可以來寫這次經歷,它更知道自己是因為什么原因掉下來的,掉下來時的心情、感受、經歷,它比誰都清楚,主人公的變化讓這次作文變成了寫一個童話,童話更是故事。依此類推,以小貓的視角同樣可以來寫這篇作文,人看到了小燕子掉下來,貓同樣也看到了,并且還趕在小姑娘之前來到了小燕子的面前,小貓同樣是事件的經歷者,也知道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孩子們喜歡讀童話,也喜歡寫童話。寫作視角的變化,不僅會讓寫作內容變得立體、豐滿、生動,更會讓整個寫作過程變得趣味盎然。
同樣是兩幅一組的看圖作文,如果我們是以靜態(tài)的作文思維方式來思考,思維的結果基本上就只有一種,讓看圖作文變成一次用文字對畫面的解說或翻譯,讓孩子們的作文成果顯得局限、僵化、單一,讓作文教學的過程變得艱難。而如果我們采用動態(tài)的作文思維方式,就會讓固定的作文畫面,也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激發(fā)出孩子們寫作文的興趣,寫出精彩紛呈的作文內容來。
作者:聶艷宏 單位:新作文雜志社
看圖說話寫話管理論文
一、明確提出教學目的,培養(yǎng)學生有意注意的品質
小學生注意力的發(fā)展是由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步發(fā)展的,而他們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是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必備品質。在課堂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不僅注意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而且必須學會擺脫一切不相干的事物引誘,使之服從預定的教學目的??磮D說話、寫話教學,首先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在課堂教學中,在要求學生進行觀察前,我總是先提出明確的教學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例如:第二冊《離群的小雞》是看圖說話寫話相結合的綜合練習課。我在揭題后,提出具體要求:仔細看圖,理解圖意。在教師的引導下,把每幅圖的意思連起來,完整地、有順序地說一段話,表達一個意思,再給每一幅圖寫一句話,最后明確一個道理。學生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一步步完成教學要求,逐步發(fā)展了他們有意注意的品質。
二、看圖說話教學要遵循由表及里、由粗到細的原則
小學生感知能力的發(fā)展是從無目的到有目的,從籠統(tǒng)到精細,由表面到內部的過程。所以,我開始教看圖說話時,便從感知圖的整體入手,步步深入。例如:在教《小白兔運南瓜》時,先讓學生完整地觀察圖,理解圖意。由于低年級學生缺乏生活經驗,觀察能力差,掌握詞語少,說話時往往詞不達意或沒有明確的中心。對此,我就設計了步步深入的問題,同時讓學生用詞語或幾句話完整、連貫地把幾幅圖的大意講清楚,從而培養(yǎng)學生概括事物、表達事物的能力。
學生身心的發(fā)展有著持續(xù)性和階段性,這就要求我們根據(jù)不同年齡特點,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不斷加深教育內容,避免間斷性和跳躍性。從這一教學理論出發(fā),分圖練講是訓練學生講話能力的好方法。
在分圖訓練說話中,我利用學生記憶發(fā)展中的無意識占主要地位,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記住過渡性圖,以承上啟下,發(fā)展故事的內容。比如,《離群的小雞》中的第三圖屬過渡性圖畫,通過老師啟發(fā)“媽媽聽到孩子叫聲是怎樣的,結果怎樣”而讓學生獨立說出圖意,順理成章地引出故事的結局。
語文看圖識字教學論文
《我是中國人》是一篇“看圖學詞學句”課文。其內容包括一幅圖、四句話、五個詞語、五個生字和三個部首。教學本課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從圖入手,初讀課文,滲透思想教育
課文中的一幅圖,畫的是各民族的小朋友歡聚在天安門前,天安門前高高地飄揚著五星紅旗。圖畫形象地反映了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字、詞、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事物,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相機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教學時,可先讓學生整體地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明確天安門在北京,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天安門廣場上飄揚的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再引導學生有重點地仔細觀察。先看紅墻黃瓦的天安門正中掛著的巨幅畫像,告訴學生,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并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以后,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旗都和太陽一同升起。同時指導學生初讀文中的兩個純拼音句子:wǔxīnghóngqíshìwómendeguóqí。guóqíhétàiyángyìtóngshēngqǐ。再認真觀察五星紅旗,(可另找一面五星紅旗讓學生觀察),說說上面有幾顆大星,幾顆小星。告訴學生,大的一顆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緊緊圍繞著大的一顆星,象征著全國各個階層的人民緊密地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接著,結合指導學生初讀文中兩個注音句子:wǒshìzhōngguórénwǒàiwǔx我是中國人。我愛
五īnghóngqí星紅旗,相機地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們的祖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是祖國的象征,愛五星紅旗就是愛祖國。我們每個小學生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的一員,從小就要熱愛祖國,學好本領,長大為建設祖國出力。這樣,使學生在大體了解句意的基礎上,感到作為一個中國人很值得驕傲。
二、借助拼音,指導朗讀,建立句子概念
“看圖學詞學句”教材,對句子的編排是很有規(guī)律的,按由易到難的順序相繼出現(xiàn)了幾種典型的句式?!段沂侵袊恕芬徽n,出現(xiàn)的句式是:“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樣”(純拼音句)和“誰是什么”、“誰怎么樣”(注音句)。這是幾個最基本的完全句式。教師要指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把句子讀準確,讀順當;并結合看圖,把句子讀懂;在初知句意的基礎上,結合思想教育和情感素質的培養(yǎng),通過范讀、領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把句子讀熟、讀好。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這篇課文共有幾句話?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學生認識句號的同時,提問引讀:第一句講什么是什么?第二句講什么怎么樣?第三句講誰是什么?第四句講誰怎么樣?最后引導學生感知完整句的兩個特點,使學生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